“是。”
随着秦华一声令下,五千人马开始绕开敌军大营,往后方走去。
而此时的凉州刺史耿鄙也已经募集了两万大军,开始往汉阳进发,随行的还有中郎将张奂手下军司马董卓的三千人马。
北地多战马,不过秦华手下的部队也只有五百匹战马而已,这些骑兵对于数万人的战斗无疑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是用来追赶逃兵就很有效果了。
秦华让马腾率领这五百骑兵用来截杀准备逃往敌军大营报信的敌兵,自己则率领剩下四千多士兵突袭敌军屯粮地。
到屯粮地的时候,天色已黑。
秦华没有停留,到达之后就下令军队准备突袭。
敌军本就是一群杂牌军,加上此时他们势大,根本就没有多做警戒。
等到秦华军来到营寨外数十米时他们才发现。
“杀啊。”
秦华率先冲入营寨,手中长枪频出,每次出枪就有一个敌人丧命。
王破与蒙心紧随其后,两人的武艺不在秦华之下。
以三人为箭头,其余士兵的也跟着他们冲入了营寨。
原本还在喝酒享乐的王国军根本没想到会有敌人,一时惊慌失措,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
终于有人穿好衣甲,拿起武器准备外出迎战,但此时秦华的大军已经有超过一半进入营寨了。
“何人偷袭,我乃。。。。”
一名像是将军打扮人刚刚想报上自己的名号,就被秦华一枪刺中咽喉,再也无法发出声音了。
“王将军死了。”
“王将军死了。”
。。。
没想到这人居然是这里的统领,随着这位姓王的将军一死,敌军立刻大乱起来。
原本已经开始组织起像样抵抗的王国军立刻做鸟兽散,秦华军都争相着进入营寨,而他们却开始往营寨外逃去。
秦华没有理会那些逃兵,他现在最想做的是占领这个屯粮地。
起初还以为会遇到强大的抵抗,他就准备将粮草全部烧毁,既然如此轻松的取下了,他反而舍不得烧毁这些粮草。数万大军的屯粮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烧毁了就太可惜了。
“降者不杀。”
秦华高喊一句,其他士卒见秦华喊出了这句,也立刻高喊起来,为了照顾那些羌人,还有人用羌人语喊这句话。
这些人大多都是被王国蛊惑,或者是受到部族族长的命令,自然没有拼死抵抗的决心。
得知自己还有一线生机之后,他们全部放下了武器,跪地乞降。
“秦月,带兵收拢俘虏,其余人稳固营寨。”
秦月是秦家家仆,被赐了秦姓。如同王破两人一样,都是秦煌派来辅助秦华的。
营寨中还有千余匹战马,是用来亚运粮草的,秦华带上自己的亲兵骑上战马就去与马腾会合。
为了那些这批粮草,秦华可不能让逃兵前往敌军大营通风报信。
等秦华赶到的时候,马腾也在收拢军队,他们似乎已经准备离开了。
“寿成,怎么样。”
“玄虎,你来了啊。不对,应该称呼军司马。”
“怎么样,有士兵突破你们的封锁吗?”
见秦华说正事,马腾也不再开玩笑,立刻正色说道:“启禀军司马,溃军逃往敌军大营的只有寥寥数十人,我等已经全部将其斩杀。”
说着马腾身后的士兵还领着一个个血淋淋的脑袋过来邀功。
虽然知道敌军首级就是军功的证明,但是秦华还是有些受不了,示意他们后退一点。
带着马腾等人返回营寨,此时秦月已经统计好本次的战损了。
“敌军五千余人,斩杀近两千人,俘虏一千五百人,其余皆逃逸。”
“我军参战四千三百余人,战死百余人,重伤百余人,轻伤不计其数。”
听完秦月的报告,秦华非常满意,这种级别的战损无疑算是一场大胜仗了。
此时的秦华心中又有了一个新的计划。
………………………………
第四章 斩首行动
经过这一战,秦华发现王国军确实只是一群乌合之众,所以他决定当天晚上突袭敌军大营。
如果能在突袭过程中斩杀王国或者北宫伯玉,那么即使无法平息这场叛乱,也能重挫敌军的士气。
随即秦华就挑选出一千五百名精锐士卒,准备这次偷袭。
马腾因为要守卫这座屯粮营寨,所以并没有随行,但是他却向秦华推荐了一人,称其勇武过人,遇事沉着,可堪大用。
秦华以前只是粗读过三国演义,印象中凉州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将领,也就不是很在意。
没想到马腾推荐的这人居然是雁门张辽,张文远。
“张辽?他不是吕布的手下吗?现在不应该在并州吗?”
“玄虎也知道吕布?那人确实可称并州猛士,即使在羌人中,吕布之名也流传甚远。不过文远怎么会在吕布手下呢?他数年前就来了凉州。”
秦华也没有深究张辽为什么会在这里,不过既然有这位五子良将在自己帐下,那怎么有不重用的理由。
于是秦华立刻让张辽过来与自己相见。
张辽此时虽然是一身普通士卒的衣服,但是身材挺拔,双臂孔武有力,相貌坚毅,仪表堂堂。
“你不是那个获得举重第一名的人么?”
秦华这时才发现张辽居然就是自己举行比赛时,自从马腾队加入后一直获得举重冠军的那人。
“是。”
张辽恭敬的答道。
秦华立刻上前拍拍张辽的肩膀,“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秦华不由感叹道。
张辽公元169年出生,现在是184年,他虚岁也只有16岁而已。
但是秦华却忘记了他现在也只有十六岁的年纪,由他说出这句话还真有点别扭。
“我想于今夜寅时(凌晨三点到五点)偷袭敌军大营,不知道文远可愿意?”
“愿听军司马调遣。”
“好,那就。。。”
秦华刚想给张辽提升一下职位,忽然听到张辽继续说道,“我想向大人再推荐一人,此人是我的同乡,武力不在我之下。”
“额?叫他过来让我看看。”
不一会,张辽就带着一个比他更高一点的年轻人进来,看样子应该也就十七八岁的样子。
“此人名叫高顺,为辽的好友。”
“高顺?”
秦华立刻惊的站了起来,高顺虽然没有听说过他在武力方面有多么厉害,但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陷阵营可是太有名了。
“陷阵之志,有死无生。”当年高顺率领麾下八百陷阵营可是击破了有赵、关、张三员大将的刘备万人大军。
“两位应该是并州人士,怎么来了这凉州?”
“实不相瞒,顺在并州犯了事,这才来了凉州,听说天下大乱,我等二人原本想返回并州,看看能不能尽一份力,没想到这里也发生了叛乱。”
“如此甚好,如果不弃,两位可否原因留在我帐下听用?”
张辽和高顺看得出秦华似乎非常器重他们,于是立刻答应了下来。
“愿听军司马调遣。”
“好,两位先担任我的亲兵,此战之后在做封赏,你们先下去准备。”
“是。”
饱食休息之后,秦华率领一千五百骑兵丑时出发,不到寅时就来到了王国军大营外围。
“人禁声,马衔枚。”
一千百人趁着夜色开始逐渐靠近王国大营。
此时正是人睡的最熟的时候,王国军大营果然非常安静。
除了大营还有几个来回巡逻的士兵外,其余营帐全部黑灯瞎火,看来都睡的很熟呢。
秦华一眼就看到大战中的两面大旗,一面上写着一个“王”字,一面写着“北宫”二字。
“准备。”
在接近大营百米外,秦华让士卒们做好准备,他这次的目标除了斩杀王国或者北宫玉伯之外,还有就是砍向这两面大旗。
“唰、唰、唰”
王破与秦华各自射出三箭,准确将哨楼三名守卫射杀。
接着张辽等人立刻上前打开营寨大门。
木质大门开门时“吱嘎、吱嘎”声还是引起了营中人的注意。
不过此时已经来不及了,秦华长剑一挥,骑兵如潮水一般涌入敌军大营。
“敌袭、敌系。”
立刻有人高声叫喊起来,但是他刚喊完,一支利箭就射穿了他的咽喉。
不过这已经足以提醒那些王国军士卒了。
只是熟睡中忽然惊醒,士卒们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开始盲目的四处奔走,根本不知道怎么抵抗。
遇到秦华军士卒全部被轻松斩杀,那些远处的士卒则是相互推挤,相互践踏。
秦华命人用火油点燃营帐,火势开始燃烧起来。
因为没有前去救火,很快大帐就有近一半燃烧了起来。火势使得现场更加混乱,士卒们已经没有了抵抗之心,开始急着往外逃去。
此时外面的士卒也惊醒了过来,因为不是主战场,他们那边虽然混乱,到还没有发生践踏事件。
见大营起火,这些人开始向大营冲来,但是却遇到了想要逃离大营的士卒,他们自相开始推挤践踏起来。
秦华则是趁机向着大帐冲去。
“来将何人,敢袭我大营。”
说话的是北宫玉伯,他除了是羌人领袖,同时也是一员猛将。
“武威秦玄虎。”
秦华报上自己的名号,就提枪向着北宫玉伯冲来。
北宫玉伯使用的是一柄长柄战斧,秦华的长枪与战斧接触立刻就被震开。
虽然秦华臂力过人,但是武器处于劣势,拼力量明显比不过。
于是秦华开始改变策略,枪影纷飞,原本还处于上风的北宫玉伯只能变成了防守。
只是力量他在秦华之上,但是比速度却是远远比不上的。
没几回合,北宫玉伯身上就出现了多出枪伤。
两人骑马混战在一起,北宫玉伯也知道自己继续守下去必死无疑,所以他决定放手一搏。
秦华也看出了对方的意图,但是他知道只有自己不和他硬拼力量,那么自己肯定能获胜。
就在这时,秦华忽然发现不远处的张辽。
此时张辽正在与数名敌军战斗,但是在他身后一人却想过来偷袭。
秦华可不想自己刚收的大将受伤,手中长枪当成标枪,一枪将那人钉在了地上。
同时左手抽出腰间长剑,一个错身将北宫玉伯的左手斩断。
北宫玉伯的左手连同战斧一同掉在了地上,他也顾不上捡起战斧,拍马转身就走。
秦华见北宫玉伯走远,也不再追赶,而是捡起地上的战斧,向着两面大旗冲去。
战斗已经进行了半个时辰,秦华知道是时候离开了,他可没想过用一千五百人击溃六万人。
“喝~~~”
秦华大吼一声,双手发力,战斧用力向着旗杆砍去。
以秦华的力量,只是一击,一柄旗杆就被砍倒了下来。
接着又是一击,两面旗杆全部倒地。
………………………………
第五章 耿鄙到来
敌方军旗一倒,部分王国军就失去了战斗的意志,但是还有部分羌人战士却并没有收到影响。
于是大营之外就变得更加混乱起来。
秦华得知大帐出没有见到王国等人,也就不想再做停留,率领部队向外冲去。
因为有秦华、张辽、高顺、王破、蒙心五人打前阵,王国军极少有能阻拦者。
“我乃武威秦玄虎。”
秦华一边砍杀,一边高呼自己的名字。
这个时代讲究名望,秦华现在还只是一个无名小辈,所以他要尽快打响自己的名号。
又冲杀了一刻,王国军现在已经被这一千五百人杀怕了,听到秦华的名号都开始往后退去。
秦华见已冲出重围,后方大营中人头涌动,似乎王国军正在整齐兵马,秦华也不敢再做停留,立刻下令全军撤退。
随着急促的马蹄声远去,王国军士卒才放下心来,今天来的都是些什么人,怎么会如此恐怖。
在回程的路上,秦华骑在马上忽然哈哈大笑起来。
最初与敌人战斗的时候,秦华还感到有点不适,都是以前秦华留下的本能在帮他作战。
但是在刚刚偷袭王国军大营的这场战斗中,秦华却开始习惯这个浴血拼杀的感觉。
众人还以为秦华是因为刚刚那场战斗而大笑,他们也没有想到一千五百人偷袭六万人的大营居然能够大获全胜,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此次偷袭王国军大营,秦华一共带出一千五百零三人,回来的时候还剩下一千两百余人,只损失不到三百人。
而王国军光是正面死在这支部队之手的敌人就超过三千人,这还不算那些推挤踩踏至死的人。
后来王国军自己内部统计了一下,因为秦华的这次偷袭,战死士卒八千余人,还出现了近两千人的逃兵,这还是他们自反叛以来首次出现逃兵。
“该死,秦玄虎是谁,秦玄虎是谁。”
王国站在大帐之中咆哮着,下方的将领个个静若寒蝉。
“秦玄虎应该武威秦家的独子秦华,年仅十六岁,他应该只是一名千夫长啊。”
说话的是韩遂,起初他只是被北宫伯玉胁迫加入叛军的,但是现在已经无法回头了,所以准备为王国军尽自己一分力。
“文约(韩遂的字),你认识他?”
“我倒是不认识,不过我的好友马腾和我说过此人。据马寿成所出,此人少年英才,能文能武,颇有当年冠军侯的风采。”
“额?”
王国自然知道冠军侯霍去病,马寿成居然会给他如此高的评价。
“报~~~”
就在众人商讨之时,忽然有斥候前来禀报。
“凉州刺史耿鄙已帅三万大军抵达,距离汉阳城仅五十里路。”
“来的好快啊。”
王国大惊,他此时已经不能在想秦华的问题了,秦华偷袭的军队不过一千余人,如果是正面战斗,根本不是他军队的对手,但是耿鄙所率领的三万汉军就不同了。
“收拢伤者,整编队伍,准备迎战耿鄙。”
而耿鄙此时也停下了军队的脚步,他们为了救援汉阳星夜赶路,现在已经人困马乏,为了不让对手以逸待劳,耿鄙决定先休整一下。
耿鄙军到来的消息也传到了汉阳城内。
傅燮在得知耿鄙到来后立刻派斥候将现在的情况告诉给了耿鄙,尤其是凌晨王国军大营发生的事情。
中午时分,耿鄙就得知凌晨王国军大营居然被人偷袭了。
他也在顾不得让队伍休息,急忙下令拔营。
下午时耿鄙军到来,见王国军士气不高,队伍松散,他也没有丝毫犹豫,直接下令发动攻击。
傅燮也将城中三千军队全部派出,夹击王国军。
虽然有了一上午的修整,但是王国军的士气却还是没有回复过来,最终王国直接以攻下汉阳城后“纵兵三日”来激励士气。
所谓的纵兵三日,就是攻下汉阳城后,王国军士卒可以在汉阳城内随意烧杀掠夺。
王国的想法是很好,王国军的士气也的确激励了起来,但是他的纵兵三日之说传入了汉军了耳中,这让汉军士卒全部愤恨不已,尤其是汉阳城的守军,城中可都是他们的妻儿老小啊。
一场大战就在汉阳城外展开,汉军阵型整齐,进退有度,但是王国军这边却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