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惠淡淡地笑着,吃着饭也是温文尔雅的姿态,咀嚼完毕微微颌首道:“味道挺好,这吃法也新鲜。”

    嘿嘿,徐齐霖手上忙活儿不停,又是肉,又是菜,把切好的鱼脍也烫熟了奉上。

    李二陛下冲着侍奉的宫人摆了摆手,示意把桌子推前,他自己挟肉挟菜涮着吃。大概是身份贵重,总不好象小孩子似的要肉要菜,还是自己动手更方便。

    等众人吃得差不多了,徐齐霖又下了面条,煮熟后混着肉、菜、汤盛了三碗,端到阿姐和公主面前。

    “放上点调料,吃起来可香啦!”徐齐霖笑着说道:“这叫面条,看它长瘦的样子,寓意便是‘长寿’。”

    李二陛下呵呵一笑,说道:“虽是长条形,可这明明就是汤饼嘛!不过,这寓意却是极好的。”

    在中国,最初所有面食统称为饼,其中在汤中煮熟的叫“汤饼”。

    《齐民要术》中还记有“水引饼”,是一种一尺一断,薄如“韭叶”的水煮食品;唐朝又有称为冷淘的过水凉面。

    但准确地说,汤饼应该是一种面片汤,或撕或刀削。而把面条的形状最后定格为长条形,那要到宋朝。

    徐齐霖眨巴眨巴眼睛,说道:“其实,微臣是要借此向陛下献一方便携带、且耐储存的军粮。”

    李二陛下刚挑起一筷子面条,闻听此话又放下了,问道:“且说来听听。”

    徐齐霖说道:“将面按此形状制备,晾干后储存数月而不腐。吃的时候放水里煮熟即可,是不是很方便?若我大唐军都配备此军粮,后勤运输岂不是能大大减轻?”

    说到后勤运输,便要讲一讲唐朝军队的士兵的标准装备。

    按照当时的编制,三百人组成一个团,每五十个人组成一个队,每十个人组成一个火。

    火是一个很小的军事单位,但仍要配备六匹驮马。随军携带的便有布幕、铁马盂、铲子、凿子、箩筐、斧头、钳子、甲床等各两件,锅子、火钻、盐袋、碓等各一件,马缰绳三件。

    别奇怪,唐初实行府兵制,按规定,不仅是武器装备,甚至军粮也是要府兵自己携带的。所以,有很多还是未脱壳的米,才要带上“碓”这种舂米工具。

    就算是脱了壳的米,一个士兵携带的军粮数也要麦饭九斗、米二斗。尽管有驮马或驮驴,但要长途远征的话,负担依然是很沉重。

    比如隋炀帝时期远征高丽时,因为路途遥远,粮食运输艰难,每名野战士兵身上要携带好多天的粮食,严重影响行军速度和战斗力。

    所以,当时就有很多士兵冒着杀头和饿肚子的风险,将粮食抛弃,或埋在地下。

    而徐齐霖认为,经过晾晒除去水分的挂面,总要比携带生米生麦要轻要方便吧?

    李二陛下挟起面条端详了一下,问道:“晾晒成干面后,能减重多少?若要制备大量这样的军粮,投入也不小吧?”

    徐齐霖耸了耸肩膀,说道:“微臣只是一个设想,若要实现,或是拿出具体的数据,总要进行实验啊!”

    “那你就尽快实验,尽快把数据上奏。”李二陛下哼了一声,说道:“敢敷衍迁延,朕重重处罚。”

    嗯?好心当成驴肝肺,你丫的故意找茬是不是?

    徐齐霖偷眼瞅了一下,发现李二陛下已经开始有滋有味地吃起面条,好象还轻轻点头,似乎是味道不错,却是不再理他了。

    徐惠冲着小弟笑着摇了摇头,表示不用争辩,不用计较。这李二多半是随口一说,吓唬人的,不用太当回事儿。

    小兕子吃饱喝足,把碗一放,惬意地往椅中一靠,说道:“小舅,你也吃啊!”

    大概是吃得心满意足,心中高兴,这声小舅叫得清楚。要知道,兕子平常是只在没人的时候才这么称呼。

    李二陛下和徐惠都听到了,不约而同地把讶异的目光投过来。

    还是这个外甥女儿知道心疼人,虽然是吃饱后才想起来的。徐齐霖嘿嘿一笑,无视别人的目光,说道:“我回去吃,厨房里还准备了好多呢!”

    新城小公举把最后一根面条吸进嘴里,舔了下嘴唇,冲着徐齐霖咧开小嘴,“小舅,我的鸟儿呢,你帮我训练呗!”

    “没问题。”徐齐霖笑着点头,就是这样嘛,叫顺嘴儿就好,听着也舒坦,“看好哪只啦,我先带走,晚饭前便送回来。”

    李二陛下哼了一声,两个宝贝女儿是怎么了,一个比一个叫得亲。

    徐惠轻抚额头,微露苦笑,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与公主殿下亲近是好事,可这充大辈儿,好象惹得陛下不太高兴了。

    叫小舅还冤枉,还吃亏嘛?这可是小公举自觉自愿的,俺没逼没诱,怪不到俺哦!

    徐齐霖不仅不以为然,还有些小不乐意,心说:李二你个老不要脸的,谁让你把我姐弄进宫里的,活该。

    “撤了吧!”李二陛下拉着脸,挥了挥手。

    徐齐霖暗中翻了翻眼睛,小样儿,你还不乐意了。眼见宫人撤膳,他也上前躬身施礼,告退而出。

    让御厨房把炭炉、铜盆,连带着肉蔬送去自己的临时住处,徐齐霖拎着个鸟笼子,晃晃地走了回去。

    伍菘还没吃饭,傻乎乎地等着自家阿郎。

    徐齐霖赶忙让宫人把简易版火锅摆上,招呼伍菘坐下,边教边吃。伍菘最喜辣料,吃得满头冒汗,大呼痛快。

    “吃完歇息歇息便赶回长安。”徐齐霖放下筷子,交代道:“我一会儿写封信,由你去送。”

    伍菘擦了把汗,说道:“阿郎把马借我,轮换着骑,我明早就能到长安。”

    “马可以借你,但你不必那么着急赶路。”徐齐霖摆了摆手,说道:“拿着我的腰牌,晚上在驿站睡一觉,天亮了再走。送完信后,你在家歇息一两天再回来。”

    伍菘点了点头,往嘴里又塞了一大筷子肉,含糊着也不知说了句什么。

    徐齐霖转身回了房间,在桌案前坐下,摊开纸,提笔开始写信。

    给家里报平安是不需要的,早有侍卫回长安通报贺逻鹘、都社率聚众谋刺的大事,顺便也会去徐府通知一声。

    徐齐霖写的信是给大盈库的官员,让他们收购蔗糖,并购置相关用具,他回去后便可立刻开始白糖的实验。

    要说到赚大钱,赚快钱,这个白糖好象就是。

    尽管在徐齐霖的设想中,大盈库在一两年之内都是要不断地投入,不断地增加项目,并向各地铺开。但有了充裕的资金,这个时间便能大大减少。

    比如说依托驿站建邸店,建设费用肯定是要大盈库出的。建好后租出去,也至少要三年才能收回成本。

    就凭李二陛下拔付的两三万贯,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而羊毛纺织又是一个见效慢的产业,收购、运输、纺织、出售,保守的估计也要在两三个月后才能见到效益。

    还有挖煤,也是个投入大、见效慢,但却是能持续发展且前景光明的产业。

    徐齐霖边想边写,等到伍菘吃饱喝足来找他,信也差不多写完了。

    “这封送到大盈库,这封是给徐管家的。”徐齐霖把信封好,交代清楚,递给了伍菘。

    “某这便出发。”伍菘说完打了个饱嗝,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消消食再走。”徐齐霖摆了摆手,说道:“我小睡一会儿,要是走时我还没醒,你自管走,我也没什么要交代的了。”

    伍菘收好书信,躬身施礼,告辞而出。

    ……………

    随着阳光的强烈,雾气变得很淡,但还未完全消去,使得禁苑象蒙了一层极细极轻的纱。

    这段开阔的河谷地带乃是杜水的上游,植被极好。丘陵微微起伏,有修好的甬路石阶蜿蜒通行,旁边或树或草或花,行走其间,令人凉爽惬意。

    登高远望,杜水反射着阳光,如同一条银带逶迤流淌。几脉溪水潺潺,更使这禁苑增加了几分生气。

    小七和夕夕似乎也感受到了这大自然的美丽,在空中盘旋飞翔,久久不落。还不时发出叫声,与树丛中间的鸟儿应和。

    “小舅,这里比你家的庄子如何?”小兕子拈着一朵宫人采来的野花,笑着问道。

    此地正是一洼溪水会聚之处,水面倒映着天空的蔚蓝和飘垂的树叶的翠绿。几只蜻蜓在水面飞舞,偶或一点,在水面上泛起一圈圈涟漪。

    徐齐霖笑道:“自是比不得皇家禁苑的规模,可要说风景孰美,却是各有千秋。小巧别致,公主殿下也知道这个词语吧?”

    小兕子说道:“苑子确实太大了,我不是很喜欢。等有机会,我定要去看看那小巧别致的庄子。小舅的设计,定然是令人舒适的。”

    “看来,我这贪图享受的毛病连公主殿下也知道了。”徐齐霖笑着自嘲,弯腰拾起块石子,用力甩出,在水面上打出三个起伏,方才没入对面的草地。

    小兕子笑了两声,也想学徐齐霖打水漂,却因力气不足,石子只是蹦了一下,便没入水中。

    徐齐霖抿嘴一笑,突然发现草丛中有个绿色的东西,便一步迈出甬路,弯腰捕抓。

    “是什么呀?”小兕子好奇地问道:“可抓住了?”

    徐齐霖捂着手掌走回来,笑着张开,竟是只绿绿的小青蛙,看起来很是可爱。

    小兕子咯咯笑着,想伸手拿过,可到底是小女娃,胆子小,显得很是畏缩。

    “粘粘的,滑滑的,公主殿下还是不要抓在手里了。”徐齐霖说道:“小昭也怕这些东西,还不喜欢它们叫个不停,扰得晚上睡不好觉。”

    小兕子赶忙收回了手,脸上的表情也是抽了抽。又粘又滑,听起来就让人起鸡皮疙瘩。

    徐齐霖蹲身把小青蛙放掉,又撩水洗了洗手。站起身,小兕子已经递给他一块绢帕。

    嗯,挺会来事儿,小舅没白疼你。徐齐霖笑着接过绢帕,刚擦了把手,脸上神情骤变,猛地向前一冲,把小公主扑倒。

    小兕子晕头胀脑,还以为小舅没站稳,脚下打滑,但紧接着,她便听到了周围传来的惨叫声。


………………………………

第165章 小舅给你遮箭挡矢

    冷箭从树丛中不断射出,又狠又准,侍卫们猝不及防,纷纷惨叫着倒地。宫人们也有中箭倒地,也有吓得乱叫乱跑的。

    我靠,这是什么鬼?

    徐齐霖心中震惊,这特么的是皇家禁苑啊!虽说不是宫城之内,可竟然会遭到刺杀袭击,着实令人难以置信。

    小兕子脸色煞白,紧抓住徐齐霖的胳膊,嘴唇哆嗦着,“小,小舅,这……”

    “别怕,有小舅呢!”徐齐霖摸摸兕子的头,安慰道:“小舅可厉害呢,来多少坏蛋都不怕。”

    小兕子用力咽了口唾沫,张了张嘴也没说话,但手还抓着不放。

    徐齐霖探头看了一下,几个受伤或及时躲开的侍卫已经各自隐蔽好,手持兵刃大声呼喝着。

    而树丛中的冷箭停了下来,十几个也是侍卫装束的家伙冲了出来,手持横刀向这边包抄。

    是谋刺的贺逻鹘、都社率一伙人,徐齐霖看到穿侍卫服装的袭击者,立时得出这样的判断。

    没想到这帮家伙胆大包大,竟然没有直接向北逃回草原,倒是在九成宫附近潜伏下来。

    而缭墙因为太长,守卫可能有漏洞,这帮家伙还可能是从杜水游进禁苑。显然,就算潜进禁苑,想刺杀李二陛下也是极难,且时间稍长也定会被发现。

    晋阳公主前来禁苑游玩,倒是给了这帮家伙一个翻盘的机会。

    谁都知道兕子是李二陛下最宠溺的宝贝女儿,如果抓住她作人质,迫使李二陛下低头,封贺逻鹘或都社率一个可汗,并停止缉捕,成功的可能还是极大的。

    徐齐霖其实没有想得太多,管这帮人想干什么,现在逃命要紧。这帮家伙知道时间不能拖延,方才弃弓箭而杀出,要趁宫中侍卫赶到增援前,解决战斗。

    缩回头,徐齐霖已经有了主意,瞪着几个或坐或蹲的宫人,沉声喝道:“你们,沿着水边草丛快往那边跑。都低头猫腰,小心弓箭。”

    几个宫人呆怔着,不明白徐齐霖的意思。

    “快点跑,否则启奏陛下,挨个砍了你们的脑袋。”徐齐霖恶狠狠地威胁道,并伸手握住了腰刀的刀柄。

    宫人脸上闪过恐惧之色,纷纷动了起来,或爬或猫腰,顺着水边的草丛逃了开去。

    徐齐霖揽起小兕子,猫腰向相反的方向潜行。这处水洼地势低,又有草丛作掩护,从高往下看的话,不赶到近前,便有视野盲区。

    兵刃的敲击声,搏斗的呼喝声,受伤倒地的惨叫声,不时响起。幸存的侍卫拼命厮杀,阻挡着刺客的迫近。

    都社率大声叫嚷,指挥着手下的亡命徒分别行动,一部分人缠住侍卫,一部分人赶紧去抓小公主。

    要说都社率这是垂死一搏也对,但他的头脑显然比贺逻鹘要灵活。从行宫开始亡命逃跑,进入麟游县山区后,他便改了主意。

    刺杀失败,即便能逃回北面草原,又哪有他们的容身之地?那些草原部族还不得拿他们的人头向天可汗卖好示忠?

    再者,一味地逃跑也多半会被追兵追上,或是被地方兵丁缉捕。所以,都社率让死忠继续骑马向北,引开追兵,他带着十几个亲信弃马入山,躲藏起来。

    从实际效果看,都社率的这个行动确实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这帮家伙兜兜转转,靠近了天台山,接近了九成宫。

    远远的看到九成宫的时候,都社率贼心不死,又产生了继续谋刺的念头。

    因为他之前便随驾到过此地,谋刺前还派人侦察过地形地势,他觉得这是有利的条件。

    当然,谋刺成功的可能性还是不大,但人被逼到绝路上,往往连一丝的机会也不想放过。

    而九成宫外的缭墙并不象正经的城墙那般高大结实,虽有守军防卫,也不能在上面巡逻,只是间隔百米的哨台加以警戒。

    都社率便带着十几个亲信趁夜结绳翻越缭墙,潜入到禁苑的树丛之中。没有内应,也不知道李二陛下会不会游禁苑,能不能有机会,也就全看天意了。

    如果今天不是晋阳公主前来,都社率这伙人可能就要放弃,趁夜再翻墙潜出。没带多少干粮,总不能等到饿死吧!

    而且,禁苑内也有巡逻的侍卫。时间一长,被发现是肯定的。

    等看到晋阳公主一行人游苑,都社率也就下了决心。杀不了李二,抓了晋阳也能死中求生,他可是知道晋阳公主对李二陛下有多重要。

    只要抓住晋阳,就可要挟李二陛下赦免参与谋刺的族人及亲眷的罪,能让李二陛下下旨封他个可汗头衔,还能回到草原招集旧部。

    都社率把晋阳公主既当成人质,又当作筹码,哪敢随便伤害,一边向前奔冲,他一边大声提醒着手下:“不要伤了公主,一定要抓活的。”

    能否成功,全在时间长短。禁苑内有巡逻的侍卫,宫墙上也有守卫,这边闹出动静,很快就会围聚过来。

    如果不能在大队侍卫赶来前抓住晋阳公主,都社率一伙连逃跑的机会都没有。对此,他们心里是清清楚楚,也爆发了亡命之气。

    “这边哪!”一个刺客看见水边草丛里跑出几个宫人,便以为公主也在其中,大声招呼着,脚下不停,拐弯奔跑过去。

    其他刺客听见招呼,也纷纷改变路线,包围过去。

    但跟随护卫的侍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