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察了三两天的工序,以及所需的人力、时间后,徐齐霖便重新分派工作,使各工序、流程能够衔接紧密、合理交叉。
随后,他还根据进度及时调整,使人力物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而李二陛下对徐齐霖看似非常信赖和看重,建造工作完全交给他,让他全权负责。
这当然令官员工匠等人都认为徐齐霖已是李二陛下的亲信心腹,对徐齐霖的态度是愈加恭谨。
徐齐霖却是心中明白,李二陛下给予自己的支持还暂时不能看作是骄傲的资本。
首先是自己的提议合情合理,在执行中也并不谋私,可谓兢兢业业;其次是李二陛下的又一次考验,看他有多大的能耐。
看似风光,看似有权,看似指手画脚无人反对,却也是一个考验。
但徐齐霖对此却很有信心,只要自己认真勤谨,这工作是肯定能干好的。就算微有疏漏,那也算不了什么,李二陛下最看重的还是品性和工作态度。
当然,品性既好,工作态度也认真,能力还是上乘,那再得不到李二陛下的青睐信任,就没天理了。
“徐郎,小人这边都干好了。”一声呼唤让徐齐霖从沉思中醒来,原来是叫陈大铁的工头前来禀报,身旁还有他的兄弟陈二铁,很机灵的一个小伙子。
划段施工、承包分工、检验盖章也是徐齐霖提高效率、防止弊端的办法之一。在这种措施下,便出现了一些工头,都是难民中比较强而有力、且有威信的。
挖土、打井、和泥、夯实、筑基……这些工序工种也被徐齐霖细划,形成了按出力大小、工程量多少来发放报酬的规矩。
如果去喝官府的施粥,饿不死也是半饥不饱的。
可现在按工作量计算,就形成了一种激励机制。你干得多,出力大,自然得的多,吃得饱;干得少,那就继续喝粥,饿不死就行。
徐齐霖淡淡一笑,接过陈大铁手中的验票,仔细看过上面两位老工匠的画押,证明工程合乎要求。他又翻开记录簿,查找到陈大铁所包一段工程的资料,计算起来。
“干得挺快嘛!嗯,你那个队明日为某干些自家的活计,报酬只高不低。”徐齐霖算完又交代了一句,拿过一本领票册子,提笔写下米粮和钱财数量,盖上自己的印章。
这种领票也是由徐齐霖设计印刷的,是发放报酬的依据。一共两联,发放时须当面填写数额,领到钱粮后注入根单,作为对账的凭据。
“多谢徐郎。”陈大铁双手接过领票,问道:“既是徐郎自家活计,小人肯定干得更好。”
徐齐霖笑着点了点头,问道:“若还有余力,东面那段排水沟开挖的进度不够理想,你可愿意接手?”
陈大铁赶忙躬身施礼,“多谢徐郎照顾,某这些人,只愁没活儿干,不能养活全家老小,哪里有没有力气的道理?”
“好,我便把这活儿留给你,过几日,你再招些人手,务必要干得又快又好。质量检验这块儿,我却是不会照顾你的。”徐齐霖投桃报李,却还不忘嘱咐一句。
照顾归照顾,徐齐霖也是看着陈大铁干活儿实在,而且这质量检验也绝不会放松。
“徐郎,您放心,交给小人的活儿,绝不会出差错。”陈大铁拍着胸脯保证着,再三感谢而去。
有权力的感觉真好,这么多人点头哈腰,奉承讨好。徐齐霖看着陈大铁远去,收回目光,给身旁的斯嘉丽解释说明。
没错,徐齐霖在培养斯嘉丽。也就意味着,如果斯嘉丽够聪明,以后的全部或部分产业,将交给她打理,包括这种工程上的组织管理。
斯嘉丽听完讲解,又提了几个问题,想了一会儿,有些忧虑地说道:“阿郎,咱们的钱花得很快。不过几天工夫,已经两三千贯砸进去啦!”
徐齐霖点了点头,说道:“先期投入肯定巨大,三千贯也不算多。嗯,不要紧,等到那间房子盖好,咱们就不用自己掏腰包啦!”
斯嘉丽指了指远处颇具雏形的房屋,疑惑地问道:“只盖这么一间,能有多大用处?”
徐齐霖笑了笑,莫测高深地说道:“因为那所楼房的名字叫‘售房处’。”
斯嘉丽眨了眨大眼睛,不是很明白。按她的理解,就是盖好一间卖一间,才有钱继续施工建造。
但徐齐霖却不是打着这样简单,没有技术含量的主意。他用的办法在后世也是司空见惯,便是预售期房,又称为卖楼花。
由于唐朝没有银行,人们购房买宅都是现钱交易,哪有什么贷款。所以,预售期房,或者是后来可能的炒作,也就谈不上什么金融风险。
按照徐齐霖的粗略计算,百分之五十的订金,只有能预售出五分之一,整个施工建设的资金便足够了。
至于什么分期付款,徐齐霖根本用不着搞。这些房屋可不是卖给普通大众住的,销售对象可是腰间多金的商贾。
不用说别人,徐老板在得到徐齐霖透露的小道消息后,便已经表示要在此买房或租房,再开一家酒楼,再设一间商铺。
商人的嗅觉是最灵敏的,对东西市的扩容空间也清清楚楚,稍一盘算便能看到其中的商机和前景。
金光门和春丽门直通东西两市,乃是客商往来的要冲;又在城外,无宵禁的限制,人员什么时候来都能接纳入住,货物什么时候到都能入栈盘点;再者,房价比之长安城内还要便宜一些,性比价极高。
而徐齐霖首先选在东面的春丽门外开工建设,主要是先积累些经验,工部熟悉中式建筑的匠人也是现成的。
………………………………
第103章 打狗棒法
等到在金光门外再开始建造,徐齐霖便打算设计一些异域风格的房屋,以招徕多集中西市的胡商。
斯嘉丽不太明白徐齐霖的想法,也不清楚他以后的计划,但徐齐霖的自信还是感染了她,使她笃定地信任自家阿郎。
徐齐霖端起饮料喝了一口,开口问道:“明天我领着陈大铁他们去庄上干几天,你跟我去不?”
斯嘉丽想都没想便点头道:“阿郎去哪,奴家便随着侍奉。”
庄上的香露作坊要扩建生产,徐管家在那边指挥,已经干得差不多。徐齐霖再带人上去,争取三五天内便全部完工。
当然,香露制造工艺的改进也要徐齐霖亲自指挥,在铁匠铺中打造的器械也要运去。
要把香露升级换代,除现在的水蒸汽蒸馏法外,徐齐霖准备再加上有机溶剂萃取法。那样生产出的香露挥发性更好,香味更加浓郁纯正。
而目前能够方便制出的有机溶剂,也就是接近酒精的高度酒了。已经有了蒸馏设备,酒的提纯就不是什么问题。
因为有李二陛下帮着吓退了觊觎者,这个事情想必是瞒不住的,以后又会有哪个不长眼的家伙敢伸手?
没有了后顾之忧,徐齐霖当然要甩开膀子大干,在香露这个暴利项目上赚得钵满盆满。
“阿郎,那些小孩子在干什么?”斯嘉丽伸手指着远处野地里的几个难民儿童,好奇地问道。
徐齐霖看了看,说道:“是在挖野菜吧,或者是在捡柴禾。”
斯嘉丽眨了眨眼睛,说道:“野菜拌了也好吃。”
不但富贵人家偶尔尝鲜吃点野菜,历史上连皇帝也吃,美其名曰:体察民间疾苦。
可那野菜是如何做的,不得不佩服御厨的脑洞,是先把野菜放进鹅肚子里蒸煮,煮熟后再调料装盘供皇帝品尝。
皇帝一吃,嘿,味道不错嘛!谁说老百姓吃糠咽菜苦,俺再加点赋税也没问题吧?
徐齐霖苦笑了一下,说道:“那是咱家做的,有油有料,精心调制。他们挖了野菜,也就和着米熬成粥,滋味嘛——”
见徐齐霖摇头,斯嘉丽知道这滋味肯定不太好。野菜粥若是美味,岂不人人来挖,还能留给难民儿童?
“灾荒,逃难,只要不饿死,便是造化啦!”徐齐霖叹息一声,起身道:“走吧,随我回城,还有些事情要办呢!”
斯嘉丽收拾纸笔账册,随着徐齐霖走向马车,可不由自主地又向在野地里为肚皮忙碌的难民儿童投去目光。
两人刚走了没多远,一阵急促的狗叫声传了过来,斯嘉丽有些惊慌,伸手抓住了徐齐霖的胳膊。
“不怕,有我呢!”徐齐霖赶忙将丫头护在身后。
狗叫声越来越近,徐齐霖随手捡起一根树枝,做好护花的准备。
杂乱的脚步声响起,一个乞丐样儿的小孩,蓬头垢面,衣衫破烂,眼泪鼻涕一大把,拿着根小棍子,不时回身哭着叫着驱赶追上来的野狗,手里的饼却不离嘴,边跑边吃,显是饿得急了。
快到徐齐霖和斯嘉丽近前时,那小乞丐跑得急了,在地上摔了个跟斗,手里的棍子和饼都撒手扔出。
但很快,小乞丐又哭叫着爬起身,抓过地里的饼子便向嘴里送,一手胡乱抓着土块向野狗扔,连滚带爬地向徐齐霖和斯嘉丽的身前靠近。
“哟嗬——滚开。”徐齐霖怪叫一声,挥舞树枝迎了上去,使出绝世打狗棒法,我打,我打,我打,一下没打着。
但声助棍势,这一番折腾却煞是惊人。
那野狗立时收敛了凶态,两眼呆滞,步步后退,呜呜叫着,然后低嚎一声,夹着尾巴逃跑了。
哼,纸老虎,只叫得凶,你不打它,它就不倒。
徐齐霖意犹未尽,将手中兵器化为小李飞棍,扔了出去。准,耳中又听到一声狗的哀鸣。
徐齐霖拍打拍打手,得意洋洋地转过身来,却发现斯嘉丽根本没看他的表演,而是正在对小乞丐大发爱心。
“哎,哎,你离得远一点。”徐齐霖急跑两步将斯嘉丽拉开,指了指小乞丐光着的脚丫,和露出的小腿上的伤痕,“没看被狗咬了,当心传染你呀!”
狂犬病啊,太可怕,别说大唐,后世也是凶多吉少。
“阿郎,是个女娃呢!”斯嘉丽大概也没听明白徐齐霖说的是什么,还在用充满慈爱的目光看着小乞丐。
“好了,咱们该走了。”徐齐霖掏出几个铜钱塞给小乞丐,拉着斯嘉丽便走。
“可怜的。”斯嘉丽边走边回头,还冲小乞丐说道:“你来,姐姐拿些热乎吃的给你。”
“哎,你——”徐齐霖无语。
倒不是他心硬,确实是对狂犬病心有余悸。他前世在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常走村下乡,有些打狗的经验,也见过狂犬病的病人发作,着实吓人。
嘿,小乞丐还真跟上来了,算了,再给点吃的,赶紧打发了吧!
回到自家的车上,斯嘉丽拿过几个胡饼,是中间夹肉馅的那种,都递给了小乞丐,小乞丐怯生生地接了过去。
“好了,咱们该走啦!”徐齐霖上了马车,将斯嘉丽挤到里边,催促着车夫。
“可怜的。”斯嘉丽轻轻叹了口气,望着徐齐霖说道:“阿郎,你刚才说什么,被狗咬了,传什么?”
“传染哪!”徐齐霖给斯嘉丽普及了一下狂犬病的知识,说道:“不是我没善心,只是依情况而定,我是怕你出事。”
“原来是这样。”斯嘉丽点着小脑袋,知道是阿郎关心自己,很是欢喜,说道:“奴家只是可怜那小女娃,为了一块饼子,差点丢了性命。想起来,这心里便难受得紧。”
“知道,你又善良,又心软,我喜欢得紧呢!”徐齐霖伸手摸摸斯嘉丽的头,说道:“若想做善事,咱也开个粥棚,由你管理。”
“好哇!”斯嘉丽小脑袋点得欢实。
行啊,这也算是让斯嘉丽先练练手,一个粥棚,花不了多少钱财,还能落个好名声。
………………
………………………………
第104章 对薛延陀的防范之策
安装了调档空调的千秋殿,凉爽舒适,与往年相比,差别很大。
李二陛下正阅看着官府赈济安置难民的奏报,大约有多少难民,每日耗米多少等数字统计。
好半晌,李二陛下才抬起头,向马大秘询问道:“与往年比,这赈济的情况如何?”
马周拱手道:“微臣调阅过相关文档,经粗略计算,今年度支部的支出比往年要少;微臣也去四下看过,难民似乎也比往年要过得好。”
李二陛下微微颌首,说道:“朕也是这样以为。朝廷建库房、修官舍、疏浚河道,城中亦有官员、富商盖房建屋,雇佣的难民不在少数。朕又下旨定了最低工价,难民所挣钱粮应该能够养家糊口吧?”
马周说道:“即便不能养家糊口,还有粥棚可去,饿死人的事情,想必不会发生。”
李二陛下沉吟着说道:“看来,齐霖所建议的‘以工代赈’之法,还是切实可行的。”
马周笑了笑,说道:“今年还只是试行,恐还有些许疏漏。待完善之后,成效应更加显著。”
李二陛下释然一笑,手指在书案上叩击了几下,说道:“齐霖聪慧不下于其兄其姐,可小小年纪,竟是无利不起早的性子,倒让朕十分头痛。”
马周嘿然而笑,说道:“有功则赏,陛下又何必头痛?”
李二陛下轻轻摇了摇头,还真有点担心封赏不太够。
“罢了,到底还是年幼,心性会有所变的。”李二陛下苦笑一声,转移了话题,问道:“宾王,朕欲立李思摩为可汗,率散处河南之突厥人返河北,复其故庭,继其先绪。然李思摩上书言各部惧怕薛延陀,不肯出走塞南。如之奈何?”
李思摩,原名阿史那•思摩,东突厥贵族,唐朝番将之一。
贞观四年,唐太宗派大将军李靖等率领唐军攻打东突厥汗国。颉利可汗兵败逃亡,各部族首领纷纷抛弃颉利可汗投降唐朝,惟独思摩跟随颉利可汗。
不久,唐军灭亡东突厥,思摩与颉利可汗同遭唐军俘虏。后唐太宗李世民因赏识思摩的忠心,封思摩为怀化郡王,统领颉利可汗的旧部居住在黄河南部地区。
而薛延陀原为铁勒诸部之一﹐由薛、延陀两部合并而成。最初在漠北土拉河流域,从事游牧,隶属于突厥。
贞观二年,西突厥内乱,薛延陀部易咥小可汗夷男率其部落七万余户臣属于东突厥,却又逢上颉利可汗的残暴统治。
夷男乃率其部众,武力反抗,并击败了颉利所派的大军。随后,铁勒诸姓共推夷男为可汗,夷男不敢当。
就在这个时候,李二陛下正在设法削弱颉利势力,认为团结夷男,有利于唐对东突厥最后的反击,便遣游击将军乔师望暗里联络夷男,册拜夷男为珍珠毗伽可汗,赐以鼓纛。
夷男大喜,遂成立了薛延陀汗国,建牙于大漠郁督军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杭爱山)下,与东突厥分庭抗礼,并遣使入贡,成为唐在漠北的一个附属藩国。
唐灭东突厥后,把大多数东突厥部众迁到黄河以南安置,设置了很多羁縻州府。
这样一来,朔塞空虚,薛延陀趁机迅速扩大势力,占据了大部分原东突厥的地盘,并将牙帐迁至都尉捷山北独逻河之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土拉河流域),有胜兵二十万,进入了全盛时期。
正应了后世那句经典名言: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而自汉至隋,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中原王朝扶植起来的北方游牧民族,在强大之后总要向南侵扰,掠夺财物和人口。
当薛延陀迅速强盛之后,李二陛下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