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巴适也一脸的懵逼,完全不懂李阳骂这话的意思。

    李阳见把大家骂愣住了,于是接着骂道:“亏你们还是商人,目光如此短浅,本院一心为了尔等商人的将来谋福利,尔等竟然向我哭诉,怪本院不该行土改新政,你们……你们简直要气死本院矣!”

    这一下,大家更加蒙圈了。

    大家本来是来向他诉说委屈来的,是想来说他没良心的,怎么现在反倒被他骂成自己等人没良心了?

    这……是不是搞错了?

    大家都望向了巴适,想让他开口。因为巴适至今还没说一句话呢。

    这时,巴适也被这批头盖脸的一顿痛骂,骂得有些莫明其妙,见众人的目光望向自己,于是只好开口问道:“院长,你这是……我等有些糊涂了。”

    李阳叹了口气,收回之前恼怒的表情,对巴适道:“巴兄,你我的关系,我就不多说了,早已视你为自己人。实不相瞒,土地改革,举国实行,不可能偏袒任何人的。我不允许底下的任何官员偏袒,更不可能自己偏袒。这个……巴兄能理解吗?”

    巴适点点头,其实他知道土地改革,是不太可能让李阳对他们手下留情的,只是想到自家的那些土地,即将被朝廷说没收就没收了,心里还是很着急,很绝望的,所以才会跑到李阳这里来,毕竟期盼着能有一线希望。

    如今,听到李阳这话,他也就知道,土地是没办法留得住了。

    不过,心里虽然明白了李阳不会破坏土改政策,但是他很好奇,你骂我们大家没良心又是什么意思?

    正想询问此事,就听见李阳接着道:“土地改革,势不可挡,别说是你们商人,就是王公贵族,他也不可能阻止。而且,我还可以向你们透露一点,朝廷收归土地后,将实许承包制,按户均分土地,实行承包,天下人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这样一来,你们可曾想过,你们就算拿着土地,土地又不可买卖,靠种田,它能发财吗?”

    “这……”

    一时之间,巴适和其余四位商人,被李阳问蒙了。

    是啊,土地都归朝廷所有了,就代表你就算占着土地,也只是承包着他种田,而卖粮,确实很难发财。

    见自己把大家问懵了,李阳心中也略松了口气,然后道:“你们这次承接的工程,一年干下来,恐怕利润将是种田卖粮的无数倍吧?”

    众人点点头,虽然工程投标的价格压缩的极低,但利润还是有的。

    而这利润,自然比卖粮大了无数倍。

    李阳又道:“将来百姓都有自耕田,解决了温饱问题,接下来大秦会是什么一个前景?”

    众人再次一脸懵逼,面面相嘘。

    一位商人问道:“还望院长明示。”

    李阳得意的笑了笑,道:“商业社会!”

    “商业社会?”

    众人一听这四个字,顿时就惊呼而起,不由瞪大了眼睛。

    李阳点点头:“没错,温饱问题解决了,将来本院长要做的便是发展商业,皇帝也是决心打造一个兴盛强大的秦国。而一个国家若想兴盛,需要靠什么?无非两个字:商业!”

    这一下,大家都激动了。

    巴适也面色绯红,道:“院长的意思是说……将来我大秦会是一个以商业为主的国家?”

    众人也纷纷紧张的看着李阳。

    李阳微微颔首,一副指点江山的样子,笑道:“解决了温饱,百姓就有了钱,有了粮,便有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虽说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但精神上的满足其实又是通过物质层面的满足来获取的。所以,衣、食、住、行,皆有需求。你们是商人,应该懂得,有需求,就有市场这个道理,将来必会造就一个商业社会。”

    大家都是商人,还是顶级商人,所以自然一听就明白李阳说的意思。

    当人解决了温饱,有余粮,就会想着吃好一点,穿好一点,住好一点,什么都用好一点。这样一来,巴家的酒楼生意是不是好了?酒是不是需求大了?布匹生意是不是好了……

    可以说,是各方面都一下子活起来了,而能满足大家这种物质需求的人是谁?不就是自己这些商人吗?

    想到这里,几个人眼睛都亮了。

    这时,李阳也知道他们领会到了,于是总结道:“生产货物,便能赚尽天下百姓之钱粮,试问,那区区几块属于朝廷,根本不会属于你们自己的土地,又怎能值得你们惦记呢?何况,介时你们真要土地,还可以向朝廷承包的。”

    众人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因为如果真像李阳所描绘的前景那般,种田确实不如行商。

    李阳似乎又想起一事,道:“最重要的一点,你们难道不想提高身份地位吗?”

    这一下,五个人都更加激动了,他们商人,最想要的就是身份和地位,这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此时听到李阳这话,岂能有不激动的道理?于是纷纷急道:“院长愿提高我们商人的身份地位?”

    李阳摇了摇头:“本院是无法帮你们提高地位,但你们自己可以提高地位。”

    “哦?我们自己?”

    顿时,五个人再次懵逼,完全听不懂李阳的意思。

    “还望院长赐教!”众人拱手一揖。

    李阳轻笑一声,这才道:“你们商人,自商鞅变法开始,便极受打压,商业,更被世人视为贱业。为何?”

    巴适苦笑道:“自商鞅起,重农抑商,世人视我等商人不事生产,只做倒卖营生,以此谋利,视为奸,而遭世人鄙视,所以……哎!”

    说到这里,巴适极为无奈和委屈的叹了口气。

    其他几名商人,也是低下了脑袋,一脸不愤。

    李阳笑了笑:“世人说的倒没错,不事生产,谁能看得起你们。”

    巴适等人:“…………”

    院长,您怎么也这么说我们?

    几人傻了。

    这时,李阳道:“为何不事生产,因为没有需求,天下百姓,只须要粮食,其它的盐铁马匹,皆是国家之需求,尔等商人贩运倒卖,从中谋利,世人能尊敬尔等?”

    “这……”

    众人语塞,因为李阳说的还真没错。

    李阳冷哼一声,接着道:“你们试想一下,当百姓衣食住行皆有需求,你们靠倒卖的日子便到了头,将来行商要靠什么?靠生产,生产衣食住行相关之货物,介时你们将不再是不事生产之人,一国之兴盛,皆靠尔等商人之手,商人的身份地位又岂能不涨?”

    一听这话,众人恍然大悟。

    大家双眼透亮,立即拱手一礼:“今闻院长一席话,真是叫人云开雾散,拨云见日,让我等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啊。”

    李阳摆了摆手:“吹捧的话就不用说了,总之,今日之土改,是为了打造将来之商业社会,未来做主的是你们这些商人,所以尔等眼光须放长眼。快则五年,慢则十年,十年之内,你们便会相信本院今日所说的话了。”

    众人纷纷点头如捣蒜一般,道:“那是那是,我等岂会不相信院长之言。”

    李阳满意的点点头,挥挥手道:“行了,知道了就好,回去吧!”

    众人赶紧又施一礼:“谢院长,我等这就回去劝说同行。”

    就这样,这群家伙,一脸怨言委屈的跑过来,却被李阳臭骂一顿,结果最后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不过,在巴适也准备离开时,李阳叫住了他。

    “巴兄,宓儿她……真的回巴蜀了?”李阳问道。

    巴适点点头,叹了口气。

    李阳一时心情沉重。

    良久,抬头对巴适道:“我答应过会娶她,一定会做到的,待我解决了眼下之事,必会去寻她。”

    巴适其实也很想让李阳去找自己的妹妹,听到这话,心中不由一暖,道:“公子若真能迎娶宓儿了,我愿给公子地址。”

    李阳点点头:“谢谢巴兄。”

    说到这里,李阳接着道:“对了巴兄,土改之事,无法照顾,但今日所言,无一假话,只要我李阳尚在朝堂,定会打造一个商业社会,将来的巴氏,必可成为一商业帝国。”

    巴适听到这里,激动地点点头:“我巴家从未怀疑过公子。”

    李阳一笑,满是温和,似是家人一般……


………………………………

第一百九十二章 聚众闹事

    “院长,大事不好了!”

    李阳刚把商人打发走,李由就急匆匆地赶到了中丞相府,似有大事发生。

    如今,三位丞相虽然官拜院长之职,但丞相之尊位却并没有取消,所以李阳的府,依旧名为中丞相府。

    因为李斯和冯去疾,官拜国政院副院长,但是称院长,则有官职不明之嫌。所以,在整个朝堂上,冯去疾和李斯,众人依旧称呼为冯相、李相,唯独李阳,大家喊他为院长,以示其掌执国政院,总领朝纲之尊位。

    “怎么了,出何事了?”

    李阳很少见到李由这么着急匆忙,很显然是出什么事了。

    果然,李由朝咸阳宫方向一指,道:“好多老秦人,聚集在咸阳宫外,要请谏陛下,废新政,说院长您是误国,动摇秦国根基,还嚷着要杀院长您以安天下呢。”

    “哦?”

    一听这话,李阳恍然大悟,怪不得李由会这么着急,原来竟是出了这等事情。

    说实话,李阳虽然知道土改新政会被老秦人抵触,怨恨,但是却没想到他们竟然敢聚众堵到咸阳宫的外头。

    沉吟了一下,李阳问道:“他们一共有多少人?”

    李由想了想,回道:“只怕得有近千人,都是关中的,也有一部分还是从商於之地赶过来的。”

    “关中?关中的地,不都是一些老氏族和皇室宗亲们的封地么?”李阳眉头一皱,因为老氏族和皇室宗亲们基本上都身在朝廷,之前就曾答应过,可以保留原有封地,只收归兼并的土地,他们怎么还闹上了?

    关中,是指陕西省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渭河流域一带),其实就是今陕西省中部,咸阳京畿之地的周边。

    关中南倚秦岭山脉,渭河从中穿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易守难攻,从战国时起就有“四塞之国”的说法,张仪向秦惠王陈说“连横”之计,就称颂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贸,沃野千里,蓄积多饶”。

    也正是因为如此,关中的这片肥美之地,皆是秦国的老氏族和嬴氏宗族子孙的封地。

    氏族,和士族不同,氏族是先秦时期一起开创基业的异姓部族,比如陪秦穆公成就霸业的三个名将: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他们三人的后裔,就是秦国最大的三大部族,称之为孟西白三族。

    这时,李由就道:“几家老氏族和嬴氏宗亲们,倒是没人带头闹,来的只是这些老氏族和嬴氏宗亲下面的族中子弟,因为关内以外,周边郡县的土地大多数都被他们这些人给兼并了。”

    “原来如此!”

    听到这里,李阳恍然大悟。

    也就是说,关中的封地,其实只是他们的小头,就算保留这些封地,他们也没有多少,真正的大头,是周边郡县兼并而来的土地。

    如今,土改新政,等于是把他们的大头给夺了。他们自然就不高兴了,自然就得闹了,加上他们仗着自己背靠老氏族、嬴氏宗族,所以才会嚷着要见皇帝。

    李阳想了想,又问道:“商於之地,不是商鞅的封地么?”

    李由点点头:“秦孝公时期,商於之地确实封给了商鞅。不过商鞅被老氏族们打倒后,那里就成了老秦人的封地了。对了,现今商於之地,最多封地的人是王家。”

    “前任丞相王绾?”

    李阳问道。

    “正是,当初陛下将商於之地大半封给了王家。”李由点点头,然后担忧道:“院长,现在该怎么办?”

    “莫急。”

    李阳倒是没有丝毫的慌乱,想了想,问道:“陛下可曾召见那些闹事的老秦人?”

    李由摇摇头:“陛下没有见,他说由你全权处理土改推行,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李阳点点头,接着便道:“这样吧,你把这事告知扶苏,让他出面将聚众于咸阳宫外的老秦人打发走。”

    “院长不打算亲自出面?就由着他们这般闹下去吗?”

    李由有些不愤的道。

    李阳冷笑一声:“本院若出面,如果不杀人,他们更会变本加利。可一但杀人,事情就又严重了,让扶苏去最好。”

    “喏!”

    李由想了想,觉得李阳说的也不错,于是立即领命前往扶苏府……

    …………

    不多久,咸阳宫门外。

    扶苏带着李由,来到了咸阳宫门口,见到了聚众于此嚷着要进谏皇帝的老秦人。

    只见那些老秦人,早已不再是十数年前的质朴老秦人了,而是一个个华衣丽服,成为了秦国新的贵族。

    他们一个个义愤填膺,冲着宫门口大声喊着:“我们要见皇帝!我们要见皇帝!陛下啊,李阳误国啊,李阳狼子之心,他欲要大秦失去根基呀……”

    “尔等聚集于宫门之外,这是欲要逼宫呢,还是欲图造反乎?”

    扶苏来到众人的面前,大声斥喝!

    众人一看,来人是长公子扶苏,于是之前叫嚣着的人群,立刻安静了下来,纷纷拱手一揖,唤了一声:“长公子!”

    一名领头的四十多岁的老秦人,出列拱手,道:“长公子,我等万死亦不敢逼宫。只是老秦人都要被那李阳给逼死了,我们不得已,这才来宫门外求见皇帝啊。”

    扶苏道:“父皇是不会见你们的,你们还是回吧,不要聚在此处了。”

    听到这话,人群再次炸锅,转而纷纷求扶苏做主。

    那名领头的道:“长公子,这皆是那个李阳,他包藏祸心,意在要搞乱我大秦的人心啊!”

    “对对对,白芒说的是,他如此针对我老秦人,就是为了要让大秦亡,此子不杀,大秦有危!”众人纷纷咐和,义愤填膺,要是李阳在这里的话,他们大有要将李阳给活撕了的架势。

    扶苏不悦地打量了那领头的人一眼,诧异道:“你叫白芒,白氏部族的?”

    白芒点点头:“回长公子的话,在下确实是郿县白氏子弟。”

    商鞅变法之后,废除隶农井田,举国民众皆成“国人”,孟西白三族的骑士特权与优先论功特权一朝消失,便成了与国人同等耕战的老秦人。如今,孟族与西乞族因不善农耕而渐渐衰落,白氏部族农战皆精,便渐渐地成了郿县第一大族。

    如今的白氏部族有多大呢?

    这么说吧,郿县第一大族,白氏部族,是秦国最大的兵源地。自商鞅变法后,百多年下来,族中后裔竟渐渐占据了大半个郿县。族中子弟都是勤耕善战的人,历来是贵族布衣之乡,秦国骑士的渊薮。

    这也正是为什么白氏部族的子弟,所以今天大家才会认他做领头的。

    顶点


………………………………

第一百九十三章 白氏部族

    扶苏上下打量了白芒一眼,道:“白正可知道你今日在此带头聚众闹事?”

    白正,是白氏部族的族长,任朝中九卿之位的郞中令。

    郎中令,官职可不小,掌殿中议论、宾赞、受奏事、宫廷宿卫之事。那些议郎,议大夫什么的,都是郎中令的下属。在秦朝,郞,就有数百人(待选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