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喏!”

    李阳立即领命。

    这时,刘喜挥了挥手,立刻有一个小宫人,把地球仪移到了嬴政的案台上……

    说实话,这个早朝发生的一切,可是连李阳都没有预料到的。

    原本献个地球仪,只是想让嬴政知道这个世界其实还很大,试图能够成立外交署,让秦国的势力能早早的触及到美洲去,毕竟那里有秦国急需的农作物。

    可是,谁曾想,嬴政居然会王霸之气大发,直接要统一全球,甚至连地球的名字都被他给改掉了,这着实是李阳做梦都没有想到的。

    也是在这一刻,李阳似乎才真正认识嬴政这个人。

    千古一帝的始皇帝,其霸气果然不是后世历代君王可比的。

    作为一个穿越者,虽然李阳也很想见到秦国一统世界,但是,如果为了称霸天下,而致使华夏儿女死伤无数,致使秦国变得民不聊生,这却是他不愿意见到的局面。

    所以,对于李阳来说,称霸世界暂时只能是一个为之奋斗的理想,眼下最重要的,应该是想办法让秦国变得强大、富裕起来。

    李阳有信心,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利用比别人多了两千多年的“智慧”,指引秦国在不久的将来迎来工业革命,介时枪炮皆有,便可以对他国进行降维打击,如此一来,完全可以用很小的代价,去横扫世界了。

    只不过,秦始皇……他会愿意等吗?

    想起嬴政刚才说的那句,要在有生之年,把这秦球仪上的七个州,通通插上大秦的黑旗!

    很显然,嬴政不会愿意等。

    他现在已经四十九岁了,他根本不可能愿意等到工业革命,而且他也等不起,就算李阳引导着秦国大跨步前行,要想迎来工业革命,也得二十年以后,而那时的秦始皇,就七十多岁了。

    更要命的是,他能活到七十岁吗?

    想到这里,李阳不由一阵担忧,他甚至有些后悔献上地球仪了。

    如今的秦国,好不容易统一了六国,结束了两百多年的战国时代,这一年经过立新法、轻徭役,百姓们终于是即将迎来太平日子了。

    然而……

    一但秦始皇不愿意等下去,迫不及待的想着要去征战天下,那么对大秦的百姓来说,显然又将重蹈战国时代的战争岁月,为了争霸和统一大业付出无数生命。

    “中丞相!”

    心事重重的李阳,甚至都不知道早朝是何时结束的,自己又是如何走出麒麟殿的。直到身后有人唤他,这才从思绪当中回过神来。

    李阳回眸,只见唤自己的人是蒙恬,不由皱着秀眉道:“太尉有事?”

    蒙恬拱了拱手,道:“中丞相今日的融合五策,着实让蒙某大开眼界,让人有一种拨云见日,醍醐灌顶之感。蒙某今日方才明白,原来不用甲士,也能解决匈奴。中丞相真是大才啊!”

    蒙恬是真的很佩服李阳的聪明才智,多年来从未有人能够想出彻底解决游牧民族的办法,而如今,李阳竟是轻而易举就想出了对策,单凭这一点,就足可以证明他确实当得通天之智的评价。

    李阳没想到蒙恬竟然会来夸自己,不由笑了笑:“本相的民族融合之策,其实也是须建立在大秦强盛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军队,民族融合之策则将无法达成,所以此事还得仰仗太尉这边鼎力配合。”

    “中丞相不必客气。既然陛下已将此事交由你我二人全权负责,军队这边必会全力而为。”蒙恬十分坚定的说道。

    李阳点点头,有了蒙恬这句话,他也就放心了。

    这时,蒙恬想了想,问道:“对了,不知道中丞相认为何时派使去匈奴为妥?”

    李阳沉吟了一下,道:“越快越好,毕竟如今冒顿才刚刚杀父自立,整个匈奴部落人心不齐,正是我们可为之时。若是等得久了,一但冒顿聚齐了人心,那么难度就将大了许多。”

    蒙恬点点头:“有道理,那么这派去的使者,中丞相可已有人选?”

    李阳看了一眼蒙恬,笑道:“这个使者,最好是能让匈奴人看到就害怕的人,这样才能乱他们的人心。”

    蒙恬一愣:“中丞相的意思是……让本将军去?”

    李阳一笑:“若是可以的话,由太尉出马,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只不过,就是太过危险了……”

    蒙恬轻笑了一声:“本将军岂会害怕危险!何况,本将军过去了,量他们也不敢动我一根汗毛。”

    “这么说来,太尉愿意为此跑一趟?”李阳眉头一挑,倒是有些诧异。

    蒙恬豪迈道:“既然中丞相说由本将军去最合适,那本将军去一趟也无妨。”

    李阳赶紧拱手,深深一揖:“太尉为国不惜以身犯险,舍生忘死之举,让李阳敬佩!”

    蒙恬笑了笑,这时好像想起了一事,问道:“中丞相,你是如何能做到事先知道,东胡王会找冒顿索要千里马和阏氏的?”

    这话题转变的这么快,李阳都一时没反应过来,顿了一下,才打了个哈哈:“我随便瞎猜的。”

    “……”蒙恬差点没吐血。

    是随便瞎猜的吗?

    蒙恬可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李阳这个家伙,绝不只是表面这样的简单,一个能想出对策彻底解决匈奴的人,完全可以说得上是千古未有的旷世奇才了。

    这样厉害的一个人,把东胡王会找冒顿索要千里马和阏氏的事情给说中,这显然不可能是靠运气瞎说给撞中的。

    蒙恬忍不住深深地看了李阳一眼。

    心里又想,看来此人果然是自傲啊,他是不屑于向我解释吧!

    毕竟,但凡有大才的人,都会有些自傲,甚至对其他人完全不屑,而李阳就是这种有大才的人,而且他一惯的作风也确实就是这样。

    如此一想,一向高傲的蒙恬顿时心里郁闷起来,一阵心塞!

    此时,堂堂大秦的一国军事最高长官,蒙恬竟有些自卑起来。

    瞎猜的?

    哼,我信你个鬼哦!

    ………………

    今天下班晚上聚会来,所以很晚才开始码字。今天欠一章,明天周末了,会补回来的。

    顶点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实力不允许

    李阳可不知道自己的一句话,会让蒙恬的内心有这么多戏。

    李阳之所以会说是自己瞎猜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他总不可能告诉蒙恬,老子是穿越过来的,历史书上就写着公元前209年冒顿杀父自立,东胡王派使索要千里马和阏氏吧?

    就算真的这样说了,估计蒙恬也不会信,说不定还会认为李阳这是在戏弄他。

    这时,李阳也想起一事,问道:“对了蒙将军,不知你对陛下争霸天下有何看法?”

    蒙恬道:“陛下一统六国,已经功绩赫赫,直盖三皇五帝。如今,陛下欲要让天下归一,大扬我秦国军威,我等文武大臣亦是听得热血澎湃啊。陛下说的没错,若是能将我秦国的黑色玄旗插遍整个天下,不仅陛下之功绩,前无古人可比,就是我等这些文武臣子亦将跟着名垂千史。此,正是我等建功立业,一展胸中抱负的机会啊!”

    蒙恬说到这个话题,整个人都显得非常的兴奋和激动,就好像有一腔的热血,迫不及待的想带领千军万马,横扫地球。不,是秦球。

    听到这番话,李阳更是担忧了。

    想起早朝上,群臣们那热血沸腾的场面,李阳终于明白他们为何没一人反对争霸天下,因为如今大秦一统了六国,也就没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了。

    靠着治国,能升爵位吗?能封侯吗?

    显然,是不可能的。

    更不可能青史留名。

    唯有开疆扩土,才能建立不世之功绩,才能封侯拜将,才能名传千古。人活一世,为的不就是这些吗?

    而这次皇帝要争霸天下,就是大家盼望已久的机会。

    特别是对于蒙恬这些武将们,这更是他们重回权力中心的大好机会,毕竟这些年不打仗了,在这朝堂上武人们都是靠边站的份,毫无话语权,因为他们不懂治世之学。

    而一但皇帝要继续开疆扩土,介时,军中之人在朝堂上可重获话语权。

    明白了群臣不可能反对争霸世界,李阳接着问:“那底层的将士们,也会支持吗?”

    蒙恬笑了笑:“中丞相你有所不知,我秦军为何能所向无敌,横扫六国?皆是因为我秦国的军功爵禄制度。将士们都盼望着能够打仗建功立业,又岂会不支持?”

    说到这里,蒙恬别有深意的道:“实不相瞒,上回南方平乱,被中丞相给抢功了,军中将士们可都是愤愤不平呢。”

    听到这话,李阳不由苦笑,看来秦始皇要争霸世界,这事不仅是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所渴望的,而且还是下面的将士之所愿。

    不过想想也对,如今的秦国,并没有开启科举制,底层百姓要想摆脱底层的命运,改变人生,唯一的希望就是立军功。

    因为秦国仕进之途,唯辟田与胜敌而已,而胜敌是其主要途径。秦统一后的官吏,也就多出于军功。文臣都是多出于军功之身,所以文臣不反对打仗,这也是一大原因。

    这就好比,后面的科举制度下,天下才俊都拼命读书是一个道理,因为读书能通过科举考试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

    而在秦国,军功就是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打仗自然受到底层百姓的追捧。

    说难听一点,不打仗,底层百姓就等于失去了提升阶级的希望,只有打仗,人生才有盼头。

    “中丞相,难道不支持陛下的争霸之志?”

    蒙恬见到李阳苦笑的表情,好奇的问道。

    李阳自然不敢说不支持,道:“本相只是担心陛下太心急,争霸天下还不到时机啊!”

    蒙恬点点头:“的确,正如中丞相在朝堂上所言,要想远征,必走西域,所以眼下还需把匈奴、东胡、羌、月氏、楼兰、乌孙、呼揭等20余国给扫除,方可安心谋划远征之事。”

    “蒙将军认为几年可扫除西域诸国?”李阳好奇问道。

    蒙恬沉思了一下,伸出一个手掌,道:“五年,今有中丞相你给出的民族融合之策,只需五年,应当可彻底扫清边疆四夷。”

    “五年么?”

    李阳嘀咕了一声,看来留给自己发展国力的时间不多了啊!

    五年,能够造出枪炮来了吗?

    五年,能够造出先进的战舰来了吗?

    李阳对此可没有太多的信心,他只知道,事情越加的紧迫了,得赶紧抓紧时间,使秦国快速的全面发展起来,只有这样,在将来秦国争霸世界的时候,才能用最小的代价,换取胜利。

    …………

    和蒙恬又聊了几句出使匈奴的事情,接着李阳便和蒙恬作别,回到了丞相府。

    刚回到府中,就见到萧何、曹参、张苍、李由、扶苏等人聚在相府等着自己。

    “大人,今日在朝堂上所献的融合五策,简直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要是中丞相早几年入朝,估计陛下都不用修长城了。大人的聪明才智当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下官等人无不倾倒!”

    萧何和曹参、张苍三人,一见到李阳,便开始拍起了马屁。

    李由也不甘示落,捧道:“你们只是被大人的聪明才智给倾倒吗?我可是对中丞相早已充满了敬仰。”

    萧何笑了笑:“我等也是如此啊,对大人的敬仰之前,已是连滔滔江水和黄河泛滥都无法用来形容之。”

    李由和扶苏一听,二人不高兴了,因为滔滔江水和黄河泛滥,是他们二人经常挂在嘴边,用来形容对李阳的敬仰之情,如今萧何这么说,岂不等于是说他们比自己还更加敬仰李阳了?

    当下,李由很不服,不过一时又想不出更好的可用来形容敬仰之意的话语来,于是道:“总之,我对中丞相的敬仰之情,比你们多一分。”

    扶苏道:“俺也一样。”

    萧何三人:“…………”

    李阳:“…………”

    这帮家伙,真是越来越贱了。

    不过……

    老子喜欢!

    李阳满意的笑了笑,很高兴,对众人道:“低调,低调,做人要学会低调。”

    众人点点头,李由无辜道:“我们也想低调呀,可是大人的实力不允许啊!”

    要不是李由的见识没有脱离这个时代的层次,李阳都要怀疑这家伙会不会也是穿越过来的抖友了。

    “你们二人有事吗?”

    李阳翻了个白眼,对李由和扶苏问道。

    扶苏道:“大人之前叫我搜罗咸阳城中的雕刻匠人,这事我已经办成了,如今两百多位匠人,正在将作少府。何章叫学生来问问太傅,接下来该怎么做?”

    李阳点点头,转头看向李由:“那你呢?”

    李由:“听说大人又要搞新发明了,上回造纸下官就没能参与,这次……嘿嘿,下官也想一起跟着你们搞发明。”

    好吧,这家伙是想来赚名声的。

    李阳又问萧何三人:“那你们呢?有何事?”

    萧何好像这会儿才想起自己的正事,不由急道:“大人,教科书早已经编著完成了,可是迟迟不见大人下令征发抄录之人,我等已是急地团团转了,所以便只好直接来找您了。”

    “是啊,如今离推广义务教育只剩四个月时间了,时间紧迫,不能再有任何的耽搁了。”曹参和张苍也急道。

    在他们三人看来,四个月时间,其实都很难完成教科书的抄录工作。

    因为李斯那边送来了最新的孩童人口,六岁至十岁的孩童达十万余人,三门功课的教材加起来,就是三十万本。

    虽然这已经比一开始预计的教材总数要少了几倍,但是三四十万本,那也是一个天文数字啊。

    要完成抄录三四十万本教科书的繁重任务,这得需要征集多少抄录的人手?

    一万人?五万人?十万人?

    秦国并不缺武人,可是唯独缺懂识字写字的文人。

    就拿咸阳城来看,能征集到一千文人就算不错了。这还是因为士族富商聚集在咸阳的原因,若是换成别的郡县,估计一百文人都难以找到。

    而且,就算从全国能够征集到一万文人,那要花费多少时日,才能让这些人全部到位?

    从下发征集令,到这些文人来到咸阳,最少需要一个多月时间。

    也就是说,最后只剩三个月抄录的时间。

    一万人,要抄出三四十万本教科书来,这根本无法完成。

    想到这些情况,说实话,萧何他们都不太抱有希望,能在明年开春的时候做到学子一人一份教科书了。

    然而……

    让三人更加无语的是,此时的李阳,听到这话却是一脸的淡然,就好像一个没事人似的。这就更让三人捉急了。

    难道,中丞相是放弃了?

    还是他根本就无所谓了?

    “莫急,不就是一些教科书嘛,小事情。”李阳笑了笑,安慰道。

    萧何三人,相互对视一眼,突然有一种对牛弹琴的感觉。

    三四十万本教科书的抄录工作啊,他居然说是小事情?

    萧何生怕是李阳不知道要抄录书籍的数目有多么庞大,于是伸出四根手指道:“大人,要抄录近四十万本书啊,四十万本啊,只剩四个月时间了,大人难道真就一点也不着急?”

    李阳一笑:“谁说过这些书一定需要抄录的了?”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