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项羽却浑然不惧,抱着马脑袋的手,猛然发力,竟是直接将李由的战马给掀翻在地!

    顿时,人仰马翻,李由直接栽落在地,满脸惊色!

    是的,李由真的吓到了。

    他还从没有见到过这样勇猛之人,竟是能双手直接将势不可挡的战马给硬生生掀翻在地的。

    这个人就像是一头发威的猛虎一般,力量大到恐怖如斯的地步了!

    项羽原本想要击杀李由,可是羽林铁骑纷纷奔来,他只好放弃,抽身闪躲。

    五百羽林铁骑一过,接着便是韩信带着三千郡兵步卒,掩杀而来。

    面对郡兵步卒,项羽更似雄狮入了羊群,夺过一名郡兵手中的长戟,奋勇拼杀。

    一场激战下来,竟是杀了近百人。

    直接是杀得郡兵纷纷止步,心胆惧寒,不敢近前了。就连韩信,亦是被他手中的长戟给拍中,直接倒飞数米,一口鲜血喷了出来,差点就把小命给丢在了他的手中。

    此时的项羽,满身鲜血,有他自己的,更多的是别人的。

    后方的李阳,整个人都惊呆了!

    传说中的项羽,身高八尺多,力能扛鼎,神勇无敌,看来竟是真的!

    历史对于他的评价……“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如今看来,亦是所言非虚。

    心中惊叹他的骁勇之余,李阳亦是心有余悸。

    如果今日不是刘季部与自己这边前后夹击项羽部的话,估计今日胜负都犹未可知了。

    就在此时,项羽已是从三千郡兵阵中杀出重围,手执长戟朝李阳一步步逼近。

    韩信大惊,可因受了重伤,根本无力起身,只得对身边的郡兵喊道:“快……快保护中丞相!快!”

    早被项羽杀得失去了勇气的郡兵,确实也有一些人再次鼓起勇气,朝项羽冲去,可是皆被项羽一戟击杀!

    而李由所率的羽林铁骑,此刻刚刚冲散项羽部的士卒,根本就不知道,李阳此时已经受到了项羽的危胁。

    谁能想得到,项羽竟然能冲破三千郡兵的合围啊?

    不过,此时此刻的李阳,却并没有太过的惊慌。

    因为在他的身边,尚还有十几名羽林军,乃是李由的亲兵,特意留在了李阳的身边。

    此时,这十几名羽林侍卫,早早的将李阳护在了身后,手中的秦弩,已是上弦,箭矢对准了一步步逼近的项羽。

    要不是李阳示意他们不可轻举妄动,估计早就把项羽射成了刺猬。

    一个人再骁勇,只要你还是肉体凡胎,就不可能挡得住秦弩的箭矢。

    五十步……

    四十步……

    十几名羽林护卫眉头都皱起来了,纷纷朝身后的李阳看去,因为再不下令,对方就已逼近身前了。

    可是,李阳依旧没有下令。

    项羽浑身是血,就像是一个从地狱血池中走出来的恶魔,眼中根本无视对方已将秦弩对准了自己,依旧手持长戟,大步向前。

    或者说,他已视死如归,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三十步……

    二十步……

    就在十几名羽林护卫紧张到差点就要把箭矢射出去的时候,项羽突然停了下来,最终站定在离李阳只有十五步距离的地方。

    “你为何不放箭?”

    项羽站在原地,长戟斜向地上,双眼看着李阳,轻挑眉头沉声问道。

    李阳也看着对方,只见他握着长戟的手掌,不断的往下滴血。显然,他的手臂已是受了伤。

    李阳道:“本相见你骁勇,千古无二,不忍杀你!”

    李阳说的是实话,秦汉末年,他最为佩服的人,如果要掰着手指数的话,项羽就是其中一个。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无关功利,为给生命一个交代。

    这,说的不就是他吗?

    项羽重义气,个性豪爽,文武双全,算得上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他和刘邦不同,刘邦是一个小人。所以李阳对刘邦没有什么好感,甚至不愿意将刘邦这样的人留在自己身边。

    而且有一种说法,项羽之所以自刎于乌江,是为了避免将祸水引到江东,毕竟是自己生长的地方,充满了美好的回忆,项羽是个心软之人,其心善良,他也明白刘邦的心性,心狠手辣,过了江,必定会给江东父老带来大祸,自然是不愿意见到那种结果的。

    当然,历史传说,终于是历史传说,之所以让李阳迟迟不舍得放箭射杀他的,主要还是今日亲眼见到了项羽的神勇气概,这让李阳真的打内心欣赏此人。

    项羽不适合当皇帝,但他却真的适合当一员大将军。

    如果说,韩信是兵仙,那项羽就是战神!

    项羽显然没有想到李阳竟会给他如此高的评价,不由微微一愣。

    一开始,他是想冲破秦军军阵,取李阳头颅的。

    可是,当冲破秦军之后,发现李阳身前十几名弓弩手时,他死心了。

    同时,也绝望了,放弃了。

    他之所以依旧一步步向前,只是为了求个一死。

    如今,自己城外被围,城池亦是已失,既然天要亡项家,以其自己沦为阶下之囚,不如死个潇潇洒洒,也算能保住一个尊严。

    只是,让人意外的是,李阳竟然会不舍杀自己。

    “我之骁勇,千古无二!”项羽仰天大笑了起来:“哈哈哈,能得李相这句话,我项羽知足了!放箭吧!”
………………………………

第一百二十四章 天下大志

    羽之骁勇,千古无二!

    如果这句话是出自普通人之口,那自不当一回事,可这话出自于李阳之口,项羽还是非常受用的。

    一国之丞相,当世之人杰,如此评价于他,死后,世人亦当如此评价。

    这对于一心想要做一位英雄的项羽来说,他已经死得知足了,生不能做英雄,那便做一个鬼雄!

    李阳听着他那豪迈的大笑,还有视死如归的眼神,不由摇了摇头,道:“你以为自己可以当个鬼雄?你以为自己是个英雄?”

    项羽一愣,笑意淡去,不解的看向了李阳。

    李阳鄙视道:“我视你为枭雄,却非英雄。我视你为骁勇,却非神勇。今日你即便死于此,也非英勇就义,只不过一莽夫也,死不足惜!”

    项羽都蒙了,一会儿说不忍杀自己,一会儿却说死不足惜。

    项羽有一种自己被对方戏弄的感觉……

    项羽此人,果然有些自负,一听这话,便是不喜了。

    自己此生立志,便是要为天下人除去暴秦,取而代之,此志,不大乎?

    自小学成万人敌之兵法,己身更是于千军万马当中所向披靡。

    如此,怎当不得一个英雄二字,怎当不得一个神勇二字?

    当下便质问道:“枭雄与英雄有何分别,骁勇与神勇,亦有何分别乎?”

    李阳轻笑一声,双手负立,道:“枭雄,其志虽大,然却是一己之私志,英雄,乃承载天下万民之大志。骁勇,其勇在于个人,神勇,其勇在于精神。故而,为一己之志,就算再勇猛,亦是骁勇,其志再大,顶多算个枭雄。为天下人之志,其精神之勇,气吞山河,感染天下万民,受天下人敬仰,当属英雄!”

    项羽眉头紧锁,似是在消化李阳的这句话。

    其实,赶回来的李由和韩信,亦是在认真的领会着李阳这句关于枭雄与英雄,骁勇与神勇的解释。

    只不过,大家都似有所悟,却又像隔了层纱,不明真义。

    李阳自然知道他们听不懂。

    因为这个时候的人,根本没有天下万民谋福这种概念。

    如果有穿越者听到李阳的这番话,便会明白,李阳说的精神之勇,其实就是后世共产主义高喊的那些口号。

    这种精神力量,是社会底层的广大百姓渴望有朝一日能摆脱剥削和压迫,摆脱贫困和动荡,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的一种精神追求。

    这是一种无形的精神驱力,它可以让天下人为实现这些设想而奔走呼号、英勇奋斗。而引领这股精神力量的那个引领者,便是天下人心中真正的英雄。

    这个人,他可以毫无武力,但其名字,却能鼓舞全天下的人,使大家拥有为心中事业舍身忘死的勇气。

    当然,李阳知道,这些话项羽是听不懂的。

    所以,只好借用北宋时代的著名学者张载的话,对项羽道:“何谓真英雄,不过四句话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方为天下之大志也!”

    项羽愣住了。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项羽重复念叨了几句,然后浑身一震!

    此刻,他终于明白李阳口中的所谓真英雄和所谓的天下大志是什么意思了。

    为天地立心,即用心、有心,心在天地。

    为生民立命,即是为了让天下万民安身立命,为了让天下人能好好活着。

    为往圣继绝学,则是指延续人类文明的慧命。

    为万世开太平,就是创造一个永久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当然,它不仅是一项独立的大任,而且也是前三句的目的和总结。

    “立心”、“立命”、“继绝学”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都是为了“开太平”,而且是“为万世开太平”。

    想明白李阳所说的这几句话,项羽不由自嘲的摇头苦笑了起来。

    他这时方才发现,自己的志向,与李阳所说之志向相比,是多么的渺小,自己的心愿,与李阳口中之大任相比,又是何其的自私。

    如此说来,我项羽,真不是英雄……

    项羽叹了口气,自负如他,此时却是有一种自惭形秽的自卑感。

    若真论英雄,能说出这四句话的李阳,方能称之为英雄。

    意气风发,豪言壮志,竟将天下大任于己身,英雄不就当如此么?

    说实话,此刻项羽看向李阳的眼神,都带着一丝敬佩之色了。

    而一旁的李由和韩信,也是被李阳的这四句话给震得愣在当场,心中有如惊涛骇浪一般,震动心灵。

    此话,言简意宏,志向远大,根本就不是一般人可比。

    甚至,自己以往的那些志向和抱负,与之相比,是那么的渺小自私。

    顿时,众人皆是有一种自愧弗如的惭愧之感。

    此时,大家终于明白李阳为何要以身冒险,立新法,轻徭役,行新政了。

    在此之前,李由他们都认为,李阳这是为了自己的权力,为了自己的富贵和荣华,亦是为了做出一番功绩,好在日后青史留名。

    可如今,他们发现这些实乃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李阳所作所为,实则是为了天下万民,为了天下万民之安身立命,为了天下万民之万世太平。

    在这一刻,大家看向李阳的眼神,尽是敬佩之色,深深被其天下万民之大志而彻底折服。

    韩信原本是不怎么佩服文臣的,但在今日,他是真的打心眼里对李阳佩服到五体投地了。

    这,方为真正的大丈夫!

    就在这时,李阳突然对项羽斥责了起来:“项羽,大秦若真是暴秦,尔身为六国余孽,怎还能活到今日?大秦若真是暴秦,怎会在这大灾当前,行新政振灾百姓?尔之志,乃是一己之私的虚荣之志。你看看当今的大秦,一统六国,终结了数百年之战乱,轻徭役,百姓即将看到安居乐业之希望,而你……”

    说到这里,李阳指着眼前的下相县城下,怒道:“而你,为了一己之私,为了所谓的祖上旧怨私仇,不顾天下好不容易得来的太平,再燃战乱,在尔眼中,可有为过天下苍生考虑乎?可有为天下万民之心愿考虑乎?英雄,可不会为了一己之虚荣霸业,英雄,当为天下万民谋太平,英雄,当得起让天下每一个人敬仰。你是吗?”

    项羽脸一红,顿感羞愧。

    李阳见自己的话起作用了,心中也是一喜。

    正所谓,对付什么人,就用什么话。

    像项羽这样一个豪迈大义之人,以英雄自居的自负之人,就该用天下苍生的大义来斥贬他。

    李阳见他听进去了,也知道差不多了,于是道:“本相欲给你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在这一世,好好做一位真正的英雄,不枉废此生来这世上走这一遭,如何?”

    项羽眉头一挑,抬头看向李阳,道:“李相是要我投降?”
………………………………

第一百二十五章 项羽身上的诸多问题

    “正是!”

    李阳点点头,沉声道:“今日保住性命,用此骁勇之身,日后定可开疆扩土,保天下万民之太平,此为真英雄。”

    项羽却摇了摇头,苦笑道:“今闻李相一席话,羽深受感染,英雄之志,当如李相所言那般,为天下苍生立志。然,羽今生是不可能立此大志了,我生是楚国人,死亦楚国魂,此生绝不可能事秦,若有来世,我身不再有家仇国恨,我亦想做一个如李相口中所说的英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真是壮哉!哈哈……”

    项羽仰天大笑,只不过笑得有些悲壮,笑得有些无奈。

    显然,他不愿投降,他无法抛下从小就背负在身上的家仇国恨。

    不知为何,李阳的心也是失落至极,甚至有些心疼此人。

    李阳可以感受到,外表豪气云天的项羽,其内心深处其实是充满了悲哀和无奈,甚至好似他也非常的不想做现在的自己,从小就背负家仇国恨,从小就被强加使命,这辈子活着,只能是为了复仇。

    或者说,其实李阳的那番话,真的说动了他,让他动容,让他深受感染了。甚至,他也真的很想做一个像李阳说的那种真英雄。如此,方不枉此生。

    可是,命运就是命运,自他出生在楚国的项家,这就注定了他无法去做这个英雄梦,因为他有自己的使命要去完成,他无法放下命运让他背负的这个使命……

    李阳有如有梗在喉,纵使有一堆劝说的话,终是一个字也说不出口,因为他已经看出来了,纵使说再多的劝言,也改变不了对方的。

    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项羽此人,身上背负的家仇国恨,为何会如此之深!

    自项羽八岁的时候,其祖父项燕大败秦将李信,当时项燕就被当成了楚国的第一大英雄,而项氏家族也成为了楚国人生存的最后希望。

    当时的项羽,也被楚国人视为未来的希望。

    上街时,经常有人就说,看到没,这人是大将军项燕的孙子,别看他这么高,他才八岁,力气还很大,将来长大了,和他爷爷合兵一处,将来楚国就有希望了。

    项羽,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氛围当中。他也希望,将来能像爷爷一样,成为楚国人心中的大英雄。

    可是在项羽九岁的时候,项燕就兵败,死于战场。

    而后,楚国被灭。而项羽,也从一个贵族公子,沦为了一个亡国之民。

    所以,爷爷战死,楚国灭亡,这在项羽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难以弥补的伤痕。

    从这一刻,家仇国恨,就埋在了他的心里。

    而后,项梁项伯,也时刻提醒,更是让家仇国恨,深深的刻在了他整个的成长历程当中。

    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孩子从小就背负了太多不是他这个年纪该承受的东西,家破国亡带来的家仇国恨,通通强加于这个孩子的身上,这肯定会影响心灵健康的,小的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