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适是聪明人,一听就了然了,这是想让商人雇用灾民,以此度过眼前的困局。
明白了工程外包之事的重要性,而且平乱又直接关乎着巴宓的婚期,这可关乎着切身利益啊,巴适当下便道:“公子放心,工程之事,我必将尽全力游说那些富商!”
李阳大喜:“如此甚好!”
…………
当晚,冯相府。
冯去疾见儿子冯劫从中丞相府回来了,于是便找到他问道:“今日李阳可有何动作?”
“没见他有何动作,只不过是特意见了巴家。”冯劫说道。
“见巴家?”
冯去疾眉头一挑,冷笑一声:“看来他真是打算让商人募捐,以此来解决饥荒了。”
“儿也觉得中丞相这是打算向富商们募集钱粮。”冯劫说到这里,不由沉吟道:“要想靠募捐振灾,可是不容易,除非那些富商们都愿意将家资尽数交出,要不然……只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冯去疾冷哼一声:“靠商人振灾,异想天开耳!”
是的,虽然李阳他很聪明,每每行事也总是出人意料,但若是他想靠商人来振灾,显然这主意他就真的打错了。
商人之精明,怎会肯将家资捐赠出来?
试问,这不是异想天开,还会是什么?
…………
当天,李阳见了大秦首富巴家的消失,瞬间传遍朝野上下。
所有人听后,都是嗤之以鼻,亦或摇头叹息,都认为李阳这是打算向富商们募捐钱粮。
有些人已经觉得李阳这次要栽跟头了,如此平乱,怎能成功?
…………
次日,早朝。
另一个消息震惊了朝野上下。
麒麟殿上,中车令刘喜宣旨,置设发改署,着李斯执掌,行新政事宜。
这一消息,可真是让许多人出乎了意外。
特别是冯去疾,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懵了!
新政?
如今并没有新政要实施啊,怎么突然间就置设了一个行使新政的发改署了呢?
而且,这么大的事情,之前竟然一点风声都没有听到,来的这么的突然……
冯去疾突然有一种被人草了,事后才知道的无力感。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李阳和李斯这是联手了,这是要分冯相的权。
昨日在朝堂上,冯相还打压李阳,将眼下的乱象归罪于李阳的轻徭役。甚至,冯相下面的三个议郎,还打算趁机否定李阳的新法。
结果……
今天李阳就和李斯联手了,直接从冯相手中分权!
这……算不算是报复?
所有人都被这事前毫无征兆的操作给惊呆了!
而冯去疾,自然是恨得捶胸顿足。
昨日杀了他三个议郞,今日又分他的权,这简直就欺人太甚了!
此时,回过味来的冯去疾,才算是终于明白到李阳有多么的阴险狡诈了,此子之阴险,尤甚赵高。
如果李阳自己要行新政之权的话,冯去疾可以带着满朝文武大臣,一力谏阻,毕竟权力过大,于江山社稷不利,皇帝不得不答应。
如此一来,这新政之权,自然就由他冯去疾举荐旁人来执掌了。比如,让蒙毅执掌,就是一个非常适合的人选。
可是,让他感到意外的是,李阳居然放弃了新政之权,而是让李斯来执掌新政,这招就真的就太有心机、太阴险狡滑了。
难道自己领着满朝文武大臣,力谏李斯不适合执掌新政吗?
显然,这个理由十分之可笑。
相反,展望朝中衮衮公卿,唯李斯执掌新政,最适合不过。可以说,只要是李斯执掌新政,没有一人会站出来反对。
想及于此,冯去疾深深地看了一眼李阳,心里也很清楚,这是李阳对近日打压的反击。
也正因此,冯去疾知道,此人久留,后患无穷!
………………………………
第九十六章 这个人太可怕了
自赵高一党倒台,冯去疾决定打压李阳,近日初次交手,冯去疾算是完败!
不仅丢了三个议郞,而且国政也已经被分权,整个早朝下来,冯去疾愣是被李阳报复的连个“不”字都没办法说出来。
可以说,李阳的这次报复行动,打得冯去疾毫无还手之力。
说实话,冯去疾也是十分无奈的。
自从赵高倒台后,他就知道李阳的厉害了,此人心机之深,手段之高,完全是赵高无法相比的。
面对这样一个强敌,冯去疾也是非常之头疼,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希望与这样的人成为政敌。
然而……
只要身在这个政治场中,就免不了各种争斗,各种勾心斗角,各种尔虞我诈。
在这个政治场上,权力漩涡当中,可不是说不想为敌,就能安然无恙的。除非你放弃一切,回归田园,方可明哲保身。
否则,你就不得不去争斗,因为在政治场上,不进,则退。
如果他冯去疾什么也不做,下场就会好吗?
不,如果不去争,不去斗,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在这个朝堂上彻底的被人取代。
只要李阳实施新政,新政就必然要分他冯去疾的权,当新政完全取代旧政的时候,也就是他冯去疾完全被取代之日。
这一切,都不是谁愿不愿意的事情,你不想被取代,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便是打压对方,除去政敌。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执行新政,可是这样一来,岂不听命于李阳了,结果依旧是被李阳取代。
这就是政治,由不得你想不想,愿不愿意,一切都是那么的身不由己。
反之,他李阳就不争不斗了么?
不,他李阳亦是一直在争斗。
他做的任何一件事,对别人来说都是一种斗争。
他会为了不得罪胡亥,不得罪赵高,为了“友好”,而放弃太傅一职吗?
没有,他为了权力,为了往前走,他选择了斗争,选择了与赵高为敌。
他会为了“友好”,放弃新政吗?
显然,就算冯去疾不打压他,李阳依旧会推行新政,新政的目的,就是彻底取代旧政。
说直白一点,这就是一方夺另一方手中的权力!
不管是为了实现心中的理想,还是一展胸中抱负,都必须争,都必须斗,只有争到更大的权力,才能更好的去施展心中的理想和抱负。
这一切,谁饶过谁?谁又会放过谁?
只要你挡在他面前,只要你不听命于他,不顺从他的理念,阻挡他的理想,他就会跟你斗争到底,没有半分情面可讲。
这,就是政治。
你不斗他,他便斗你,除非你自愿放弃,屈居于下,如李斯屈从于李阳那样……
只不过,对于冯家来说,眼下并没有到非得屈居李阳脚下的境地,所以,他必须斗下去!
“冯相,发改署发布新政了!”
就在冯去疾心事重重之时,一位下属走了过来,禀报道。
这么快么?
冯去疾一怔,他没有想到,早朝才刚下旨置设发改署,现在才过去一个时辰,新政就出来了,心中大感诧异。
这是什么新政,以至于如此的等不及?
心中好奇,不由赶紧问道:“是何新政?”
下属回道:“是国家工程招标新政!”
“工程招标?”
冯去疾眉头一皱,心中诧异更甚。
工程招标,有必要这么着急吗?国库空虚,急着将这条政令发出来,有何意义?
冯去疾有些看不懂了。
一旁的下属猜测道:“或许是李相急着向中丞相表忠心吧,毕竟工程招标,是中丞相数月前制定的‘可持续性发展策略’当中的内容。”
冯去疾点了点头,正想说当是如此,结果回头一想,不对呀!
工程招标,国库并不需要提前预支钱粮的。
难道是……
饥荒?
脑袋里一冒出这个答案,冯去疾就惊呆了!
原来李阳昨日在朝堂上说的靠商人振灾,并非是向商人募捐,而是……让富商们雇用灾民,去修筑工程!
想到这里,冯去疾整个人都愣在了当场。
虽然是政敌,但是冯去疾不得不承认,自己再一次被李阳的聪明才智给震惊到了。
这个李阳……他怎么会想到这么好的一个办法?
很显然,如果工程招标真的成功了的话,眼下的饥荒基本上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想到这里,冯去疾不由苦笑,这个人,实在是太可怕了!
…………
与此同时,下朝后的李阳,此时在韩信和李由的陪同下,赶往了天下居酒楼,手中还拿着一份刚刚发布的国家工程招标新政的令文……
天下居酒楼。
此时,咸阳城最有实力的,共二十多位富商,已在巴适的连络下,齐聚于天下居酒楼,翘首以盼李阳之大驾。
不多久,李阳终于来到了天下居。
一众富商,在巴适的带领下,于酒楼门前列队恭迎,拱手齐呼:“拜见中丞相!”
身在咸阳的富商,都知道李阳是目前朝中三位丞相当中最受皇帝重用之人,加上他还是扶苏的老师,前程不可限量,大家自然不敢不恭敬。
虽然中丞相之名,如雷贯耳,但是大家却从没有真正见过。
如今,终于一睹李阳真容,众人无不被李阳的年纪所震惊。
开府变法,执掌律政,倒赵高,能做这一切的人,居然是一位二十出头的青年,这怎能不叫众人惊骇、折服?
“诸位不必客气!”李阳笑了笑,也微微拱手,算是极为的礼贤下士,让一众富商心中大暖。
众人自动让开中央的大道,伸手请李阳先行。
李阳倒也不再客气,大步走入了酒楼,此时酒楼食客已清,堂中置有食案,一人一案,案上有肉有酒,大家分宾落座,李阳自然居主位。
大家落座之后,个个正襟危坐,敛容屏气,生怕在这位中丞相面前有所造次。
李阳笑了笑:“诸位不用紧张,本相今日邀请诸位相聚,乃是来谈生意的,既是谈生意,便讲究个平等,大家都放松些吧。”
众人笑了笑,点了点头。
李阳又道:“本相邀请诸位相聚之目的,我想巴适应该都告知诸位了吧?”
众人点点头,道:“巴老板说中丞相欲将长城、秦陵、阿房等工程承包给我们。”
李阳点点头:“正是,此便是关于此次国家工程招标政令,以及有关招标的章程事宜,诸位传阅。”
说着,韩信便将发改署新出的政令及招标章程交到了商人手中,让他们相互传阅。
招标的章程事宜,编写的非常详致,包括工程的承包方式,工程款项的支付方式,以及工程验收等相关事宜都有明确的说明。
当然,这份招标章程,也是李斯请教了李阳才编写出来的。
为此,李阳可是把后世的工程招标程序给借鉴过来了,比如拿长城工程来说,就和后世修路桥的项目相似,按标段,把长城拆成了数个标段,有的标段总长上百里,有的标段十数里,这都是为了让商人们可以凭自己的实力来接手不同长度的工程项目。
而且,为了使商人们放心,付款方式也不是工程全部结束才去验收付款的,而是按照工程完成阶段来付款的,比如当工程项目完成了百分之三十,便可以作为一个阶段,开始验收。
可以说,这个招标事宜,对双方来说都是极为的公平的。
特别是每个标段也列出了招标价格,这些价格则是由李斯的人按照以往工程人数及合理的人工成本,及材料成本来算出来的。当然,为了让商人们愿意接手这些工程,所以这些工程的招标价格,都给商人们留足了利益空间。
大概过了一刻钟,二十几位富商已将政令和招标章程都看完了,每个人都显得有几分激动,因为这可以说是他们这辈子见过最大的一起生意了。
而且,工程的招标价格,更是让每一个商人都有些红眼了。如果真的能按上面的价格接下工程,肯定能赚到十分可观的钱财。
“这个大生意,诸位可有兴趣?”
见到大家看完了政令和章程,李阳笑着问道。
…………………………
PS:这两天农村家里办酒宴,好忙,昨晚更是连觉都没怎么睡,太累了,赶出了这章。看看半夜能不能再赶一章出来。望大家见谅。
………………………………
第九十七章 利国利民利己
众人纷纷点头,一名胡姓富商道:“不瞒中丞相,这确实是我等平生见过最大的生意。而且这上面的投标价格,也确实极为的吸引人,呵呵。”
众人也都哈哈的跟着笑了一下。
李阳自然明白,他们这是还有顾虑啊,于是道:“诸位既然感兴趣,那便是好事,当然,如果有什么疑惑之处,也但说无妨。”
众人相视了一眼,接着那位胡姓富商便道:“丞相,这些工程的承包方式,说实话,已经在招标章程里写的十分之仔细了,而且也于我等商人来说,已经十分之公平了。只是……听说国库空虚,这么大的工程,国库能拿得出钱粮来吗?”
众人连连点头,不无担忧道:“对啊,万一我等为工程倾尽家资,雇人施工,回头国库却无力与我等结帐,这……我等恐怕就都要倾家荡产了。”
其实,这个担忧巴适就曾在李阳面前提到过,所以李阳倒不觉意外。
李阳做出一副十分诧异的样子,道:“诸位怎么会有如此想法?”
众人道:“难道我等的消息错了?国库钱粮充实?”
李阳一笑,风轻云淡的道:“尔等的消息自然没错,连年的大兴土木,举国徭役,国库眼下确实是钱粮用尽了。不过,今年春季,已是实行了新政,将两百万役夫全部解散,回乡耕种。如今,我大秦全境,凡田地必栽满谷栗,秋收在即,不需两三月,赋税征收,国库必然丰盈,又岂会支付不了诸位的工程款项?”
众人点点头,李阳这话倒说的也是很有道理。
今年因为解散了所有役夫,往年田地无人耕种之局面,却实彻底的解决了,今年要是征税,定然是能足额征收上去,如此,国库确实会是非常的充实。
可是……
众人还是心有顾虑,另一位富商小心翼翼的道:“中丞相说的确实有理,只不过……如今天下饥荒严重,听说大江流域的会稽郡、沛郡、泗水郡已有造反之乱象,我担心如此乱象之下,这税赋能否征上来,还……还不太明确啊。”
显然,这话才算是说到了重点上,众人无不是纷纷点头。
天下生出乱象,大家都在开始造反了,怎么可能还会上交钱粮赋税?
李阳自是明白他们的意思,便道:“实不相瞒,这其实便是本相欲将工程承包给诸位之原因所在!”
“哦?”
众人顿时一头雾水。
胡姓商人问道:“中丞相此话何意?”
李阳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反问道:“本相且问尔等,工程的招标价格,于尔等利润高不高?”
众人一愣,相互对视了一眼,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若按上面的价格,这利润已然极为吸引人。”
李阳点点头,道:“我大秦将大利让于尔等,难道是我大秦自己不懂修筑这等工程么?不,我大秦之所以让利于诸位,实则是为了谋求一个双赢。”
“双赢?”众人更加懵逼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