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确实,自己父亲一走,李阳在朝中便如日中天,放眼朝堂,唯有监察百官之责的监察院可以制衡他了。

    难道,皇帝会把监察之职也一并交给李阳吗?

    答案很显然,皇帝不可能这么糊涂。

    “劫儿,去告诉白正他们,让他们就此罢手,或尚可全身而退!”冯去疾挥了挥手,道。

    “喏!”

    冯劫领命,转身退出了内院。

    很快,冯府的大门“吱呀”一声打开,冯劫走了出来。

    白正等人立刻上前,急道:“冯劫,我等要见冯相,赶紧让我们进去!”

    冯劫伸手挡住众人,道:“父亲命我劝诸位回去,就此罢手,或尚可全身而退。”

    众人一听,大惊:“冯相打算认输?”

    冯劫点点头:“家父说,事不可为,他今日便会向陛下告老归乡了。”

    “什么!冯相要辞官?”

    这一下,大家都大惊失色,白正急道:“冯相不可以啊,如果这便认输了,我等全都要完了。冯相,我要见冯相,冯劫,你给我让开!”

    可是,冯劫却不让白正进去,丢下一句“事已无回天之力,诸位请回吧!”,说完,转身将门一关,任由白正等人如何敲门、叫喊,冯府都再无动静。

    过了一会儿,众人惊慌的问白正:“白尚书,现在可怎么办啊?冯相都已经认输了,我们怎么办?”

    噗!

    白正喉头滚动一下,这怒极攻心之下,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白尚书!你怎么了?”

    顿时,众人惊呼。

    白正勉强站着,脑子里一片浆糊,冯相都要辞官了,这次真的要败了……

    一时之间,他仿佛身体的力气一下被抽空了,只觉得天旋地转,似要昏厥过去。

    连冯相去要辞官了,自己又岂有能力扭转乾坤?

    败了,彻底的败了!

    所有老氏族,及全天下的士族、新贵,居然没有斗过李阳这么一个入朝不足一年的年轻人……

    “哈哈哈,哈哈哈……”

    这一刻,白正仰天大笑了起来,笑得像个疯子。

    是的,他觉得很可笑,很讽刺,甚至滑稽。

    看到白正崩溃的样子,众人全都面如死灰,心中一片凌乱……

    他们做梦都想不明白,昨天还好好的,怎么就这样子败了?

    顶点


………………………………

第二百六十二章 行省置设

    冯去疾等人虽然一败涂地,预示着贵族为代表的利益集团的失势。

    不过,贵族并不会覆灭,他们只是会选择蛰伏,换个立场,继续生存。

    就比如大臣们纷纷召开家族会议,十万火急的抛出手中兼并得来的土地,而后改而站在支持新政的立场上,继续做着他们的朝廷大臣。

    对于这一切,李阳自然是看在眼里,他也乐于见到朝中诸臣能赶在百姓督导新政之前,把手里兼并的土地乖乖的上交朝廷。

    因为他的目标只是推行新政,不是要消灭贵族,而且就算真的想消灭贵族,他也消灭不了,朝廷要正常运转,就离不开朝中诸臣。难不成,你还能把秦国的老氏族、士族全面清洗掉?

    如果真这样做的话,不说李阳自己会死得很惨,恐怕嬴政都会扛不住他们的反抗。

    毕竟,整个朝廷机构,整个军队体系,哪个位置上的人不是贵族身份?

    所以,对于李阳来说,让新政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大势,让贵族顺服新政大势,这就足够了。

    至于阶级斗争?

    李阳才不会蠢到认为可以打造一个无产阶级的社会。

    纵观历史,只要这世上存在经济,就会存在贫富差异。

    只要这世上存在权力,就会存在官僚利益集团。

    只要这世上存在商业,就会存在资本利益集团。

    贵族与无产阶级永远都是存在的,只不过是新人换旧人罢了。

    而新政,充其量就是为了全面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只有解决了温饱,国家才能更好的发展,也才会有动力去发展。

    百姓督办新政,与行省制得到了皇帝的批准,接下来李阳就忙起了行省制的行政区域划分工作。

    原本,李阳是打算将刚刚并入大秦的北方草原,以及东北区域直接改为匈奴省、东胡省、夫余省、肃慎省。可是一想,这样有些不妥,因为延用他们以前的国名,显然不易于大秦的民族融合大计。

    毕竟,他们会一直记得自己是匈奴人、东胡人、夫余人……

    所以,为了消除北方草原以及东北全部改名。

    至于行省的名称,李阳也懒得去想了,直接沿用后世的,于是大秦便有了十九个行省。这十九个行省,分别是: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四川、陕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浙江、江苏、广东、广西、福建。

    行省划分好了,至于行省的行政机构,则是一省一巡抚,巡抚为各省行政权力的最高长官。

    行省划分,以至行政机构的命名,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各省的巡抚长官。

    人,要用对。

    因为此次各行省的巡抚长官,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第一高官,意义特殊不说,他们还担负着推行新政的重任。所以,各行省的巡抚长官,可以说都是肩负着使命去的,必须保证他们对新政的绝对拥护。

    而这样的人,自然是从发改署里来提名了。

    毕竟,发改署的人,做的就是新政改革,而且本身又是国政院里的人,论资历也可堪放一省之巡抚。

    而这提名的权力,李阳直接交给了李斯。

    结果,这倒把李斯给难住了。因为发改署根本没办法外放出去这么多官员,这会造成发改署无人可用的局面。

    一时之间,李阳也为难了。

    两个人看着各省巡抚提名折子上,满打满算就十个名字,相对无言。

    良久,李斯双眼一亮,道:“还有几个人,或许可以用。”

    李阳赶紧道:“是什么人?”

    李斯道:“之前有一些郡县,因为积极推行新政,而被吏部罢免了一批官员。这些人,可堪重用。”

    “哦?”

    李阳一愣,立刻道:“行,就用他们。一共有多少人?”

    “正好有九个。”李斯回了一句,然后似是想起了什么,又道:“对了,其中就包括东阳郡守王又贤。”

    “什么?王又贤被吏部罢免了!”

    这一下,李阳可真是大感意外。要知道,大秦这诸多的郡县官员里面,就这个王又贤是自己人。

    “王又贤因为推行新政,引起士族、新贵们聚众抗法,吏部与监察院联名参了他。”李斯如实回道,然后将被罢职的九个官员名单递给了李阳。

    李阳一看,结果名单里除了王又贤,竟然还有一个熟人的名字,那就是下相郡守刘季。

    也就是说,刘季这个家伙,也在积极的推行新政,这倒是让李阳没有想到的。

    既然名单里的人,都是新政的拥护者,而且本身也是各地方的官吏,将他们提拔为一省巡抚,其实也是非常之合适。

    于是,李阳立即道:“这些人可以全部用上,提名王又贤任江苏巡抚,刘季任浙江巡抚,其他官员也全部补充当地的巡抚,或择近迁任。”

    “喏,明日我便呈奏陛下批准。”李斯点点头。

    …………

    次日早朝,19个行省的划分,以及19个行省巡抚的官员提名,直接得到了皇帝的批准。同时,还有一大批郞官,纷纷选派至各行省,充实巡抚衙门各司职。

    而且,这日早朝,不仅仅只是这一件事。

    还发生了一件事,也让满朝文武震惊,那就是冯去疾告老请辞。

    对于冯去疾来说,如今已经失势,李阳没有乘胜发难,皇帝也没有跟他算总帐,让他还能留条老命安享晚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至于白正,他没有请辞,但是李阳拿王又贤等九个官员的事情,直接参了他一本。于是,白正这个吏部尚书,自然被皇帝当廷罢免。

    毕竟,要不是白正和冯去疾,新政也不会这么难以推行。可以说,这个人严重的防碍了大秦的变强之路。

    右丞相冯去疾告老辞官,吏部尚书白正被罢,一时之间,满朝震动。所有人都知道,旧势与新政的斗争中,旧势彻底的瓦解了。

    从此之后,大秦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政治生态。

    当天,王又贤他们的升迁诏书立刻由使者带出了咸阳。

    同时,随使者带去的,还有一份国政院颁布的百姓督察、督办新政的政令!

    所有人都知道,风暴要开始了……

    顶点


………………………………

第二百六十三章 世事玄妙

    几天之后,大秦表面平静的日子,终于随着各省巡抚的陆续上任,各行省立即发布“百姓督察、督办新政”的政令,一时之间,天下震动。

    政令内容也很简单,国政院授予百姓督察、督办恢复秦国土地旧制的权力,禁兼并,重分田,一个月内全面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基本国策。

    不得不说,那些从发改署选派出去的巡抚们,对于新政的推行工作,还是学到了李阳的精髓,把对群众的宣传工作,做的是相当的到位。

    政令、标语、口号,铺天盖地的在各自的行省辖区内进行无死角覆盖!

    无论是郡内,还是县城,无论是城郊,还是乡亭,只要有人的地方,“百姓督察、督办新政”的政令、口号和标语,就随处可见。

    “百姓督察领王命,没收兼并重分田!”

    “今日不分田,永世无翻身!”

    “征收土地,统一分配,百姓说了算!”

    “百姓分田地,朝廷作靠山,谁人敢阻挠,连家一起抄!”

    “春风吹,战鼓雷,王命附身谁怕谁!”

    “拿起尺子量田地,集中火力打豪强,督导新政齐上阵,分了田地娶婆娘!”

    “…………”

    随着这些标语、口号铺天盖地的全面宣传开去,在行省衙门的号召下,各地百姓纷纷高呼新政口号,热血沸腾的打响了“百姓督察、督办新政”的战役。

    这场战役,从行省开始,到郡、县,再蔓延至乡、亭,很快就铺天盖地的袭卷整个大秦。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场“百姓督察、督办新政”的战役,确实如李阳预料的那样,并没有失控。

    各郡县由百姓组成督察、督办新政的督察队,而且还由行省任命了队长,郡县的督察队,直接听令行省衙门的号令,而各乡亭的督察队,又听从各郡县督察队的统领,所以这场“百姓督察、督办新政”的战役是有序的进行着。

    当然,这些各级的督察队长,权力还是极大的,因为但凡有举报谁家尚有兼并土地,只要督察队长一声号令,百姓便会闻风而动,蜂涌而往……

    起初,那些兼并了土地的士族、豪强,还抵抗,奔走连络,继续聚众抗法。

    可是,当郡兵赶来,带头打击这些抗法份子之后,百姓就再也不畏惧任何的士族、豪强了。因为他们知道,朝廷是真的授予了自己督察、督办新政的权力,就连郡兵都帮自己。

    没错,各个上任的巡抚,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节制行省辖区内的所有郡军。

    一个行省管辖数个郡,少则三四个,多则五六个。

    每个郡有常驻郡兵三千人,原本郡兵是归于郡守节制,而如今改制,置设行省制后,各郡的郡兵改为由行省的巡抚节制,等于是说巡抚可以节制的郡兵不少于一万人。

    这一万至两万的郡兵,就是一个行省的治安部队。

    每个行省,有一两万的郡兵做后盾,一可以给百姓壮胆,增加信心,二来又可防止百姓玩过火。

    总之,每个行省的新政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且有序。

    对于百姓来说,督察、督办新政,就是给自己分田地,积极性之高,就不言而喻了。

    一个月,仅仅一个月时间,整个大秦的新政,就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除了朝臣们可以保留的封地外,其它一切土地,全部按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有些乡亭更是把士族、豪强们的牲畜、农具也一并给均分了。当然,这些被没收了土地的士族、豪强们,最终也是按人口数量,“公平”的得到了该得到了一份土地。

    至于战役最后的结束,也是非常的顺利。

    那就是对均分的土地进行登记、造册,只有登记、造册后,分到手的土地才算是属于你的。所以,那些还处于热血、兴奋状态中的百姓,自然得赶紧停下来,接受郡、县衙门人员的登记、造册。

    也就是说,他们重新再次受郡、县衙门的统治了。

    至于当初的各郡县、乡亭的督察队的队长们,其实都算是不错的人才。他们不仅有组织纪律,在百姓当中有声望,更重要的是拥戴新政。

    所以,几乎各行省的巡抚,都将各级督察队长,收入郡、县、乡、亭任用。

    只不过,这些被人员的名字,不可能呈送到国政院。要不然,李阳肯定会发现,这些被吸收进地方行政体系的督察队长们,竟有熟悉的历史名人。

    比如:张良、陈平、范增、彭越、季布、钟离眛、英布等等,一大堆历史名人……

    而且,其中还有一个人,名叫秦亥,在东阳郡督察、督办新政表面十分出色,被江苏巡抚王又贤直接看中,委以重任。

    当然,这个人如果李阳见到的话,肯定会大吃一惊,做梦都意想不到的!

    因为这个叫秦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原本历史上的秦二世,如今被李阳给打倒,被贬为平民的公子……胡亥!

    只不过,此时的胡亥,没有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自从被贬为民后,他便改名为秦亥。

    一开始,他靠着从公子府带出来的钱财,还逍遥了一段日子。

    不过,对于享乐惯了的胡亥来说,从府中带出来的钱财,莫说不多,就算是一座金山,那败起来也快呀。

    所以,很快的,他便沦为了一个身无分文,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每日食不果腹。

    为了活命,他不得不去做苦工,干累活,可以说是彻彻底底的成为了一个最底层的贱民。

    为此,他尝尽了生活的苦楚。

    饥饿与困苦,还有失落和无助,一度令他感到绝望!

    沦为一个底层百姓,看不到任何希望,这种感觉才是悲哀的,他甚至有一次燃起了跳河轻生的念头。

    所幸,最终他被人从河中救起。

    救他性命的,是一群穷苦人。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那群穷苦人却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同时也劝他要对未来抱有希望。

    自那以后,他每日与穷苦百姓为伍,所见所闻,他方才明白百姓们为何会如此的乐观,原来在此之前,百姓的日子比现在还要苦楚好几倍。

    直到今年朝廷有了一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中丞相,他废连坐、轻徭役、招标赈饥荒,所以如今百姓的日子改观了数倍。可以说是,数年来从未有过的轻松。

    对于这一点,着实让胡亥出乎意料。

    他一边震惊于以往比眼下还要苦楚数倍的日子,百姓们是如何艰熬支撑过来的,一边又惊讶穷苦百姓对李阳的那种感恩之情。

    从这一刻,他对李阳充满怨恨的心,开始起了涟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