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从献仙药开始-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蒙毅会这么快就领悟到了此次律法变革的真意,心中感到十分的惊喜。

    廷尉署的官员一听,大松了口气,蒙毅也很高兴,道:“这都是因为大人那句‘不是做了伤天害理之事,就该留条活路’,下官才终于有了定罪量刑的大致方向,既然大人觉得如此量刑合适,那我等就按此标准,修编其余旧律了。”

    “好,那辛苦蒙大人及诸位大人了。”李阳点点头,很高兴,看来这律法修编的事已经有了一个统一的思想了,这可是非常之难得啊。

    “大人,那御史台修改的这些《行政法》呢?”冯劫迫不及待的问道。

    李阳又拿起修编的《行政法》查阅了起来,接着眉头就皱起来了。

    “大人,可有什么问题?”冯劫见到李阳的表情,不由感到了不妙。

    果然,李阳看不下去了,把竹卷往案桌上一丢,道:“冯大人啊,你们这《行政法》修的不行呀,《行政法》是为了规范各级官府及官员的律法,你们只给贪墨、造反、懒政、弄虚作假、虚报瞒报等行为定罪,这……这和廷尉署他们编的《刑法》有何不同?你们要编的可是《行政法》!”

    “这……这个,我们是按照旧的监察律法来修改的,大人说要将旧法放宽,所以……”冯劫有些迷茫了。

    李阳叹了口气:“冯大人,《行政法》与《刑法》的区别是,《行政法》是规范官府及官员的行为,限制他们的权利,除了《行政法》里写了的能做,其它的一概都不能做。而《刑法》恰恰相反,是除了律法中写了的不能做,其它的都能做。不知冯大人可懂了?”

    “除了《行政法》里写了的能做,其它的一概都不能做……”

    冯劫念叨了一句,接着双眼一亮,立即就被这句话给点醒了。

    以往都是弹劾官员不作为、犯法、贪墨、弄虚作假、虚报瞒报、政务误期、政务出错等行为,换句话说,就是以往的监察之法,其实就和李阳口中所说的《刑法》是一样的性质,就是除了不能犯哪几条罪,其它事便任他们所为。

    只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这两者可是区别太大了!

    身为负责监察百官之责的御史大夫,干的就是监察百官之事,自然一想就能明白这两者之间于权力的规范和限制的作用之大,这是完全将官员的权力给划了一个圈,一切职责范围之外的事,都将受到限制。

    明白《行政法》的真意后,冯劫顿时就有了一种拨云见日,眼前一亮的感觉,同时心中极为的震惊。

    他是真的没有想到,李阳居然可以想出这么一个完美的监察之法。特别是对监察之法与刑律之间的区别含义,分析的更是标新立意,让人茅塞顿开、醍醐灌顶。

    天才!简直就是神人啊!

    冯劫佩服的那是整个人差点都跪下了,皇帝废分封,设郡县,朝中设三公、九卿、御史、廷尉等制度,这一切都是为了中央集权,控制天下各级官府及官员,防止官员权力泛滥、防止各地官员独自坐大,失去管控,而李阳的这套《行政法》的要意,可不就是完美的将各地官府官员的权力给牢牢限制么?

    如此完美的权力制约之策,李阳竟然轻轻松松就想出来了,冯劫简直不敢相信。

    此策,可不是仅仅要懂得权力的制衡之术,就能想出来的。李斯精于权术,可是能想出如此完美的权力制约之策吗?

    而自己身为御史大夫,掌监察百官之责,也一样想不出如此完全的权力制约之策。

    李中丞,真是神人也!

    冯劫在心中赞叹之余,他甚至还在想,李阳当日在麒麟殿自称是神仙弟子一事,会不会也是真的?
………………………………

第二十三章 可惜

    当然,李阳这番对《行政法》与《刑法》之区别的见解,也是让议事厅里的其它官员醍醐灌顶,对官府和官员的制约之策是豁然开朗……

    不仅那帮御史台的官员意识到了《行政法》之绝妙,就连廷尉署的官员也都立即就看出了李阳这套《行政法》,对权力制约的作用之大,绝对是以往任何监察法都无法比拟的!

    他们这帮掌律政的大臣们,是真的感到无比震惊,这李阳年纪轻轻,怎么就能想出如此完美的一套御权之术呢?

    特别是他那句‘只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更是完美的诠释了《行政法》与《刑法》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

    妙,实在是太妙了!

    一帮掌执律政的大臣们,此时皆是一脸敬佩的望向李阳。

    他们虽然被这家伙强迫着在这修编律法,甚至可能还会因此次变法而牵连治罪,但是他们对李阳的才能是真心感到佩服,关于律法的见解与运用,他们自叹不如啊。

    “诸位为何如此异样的看着本府?”李阳一抬头,却见到下边一群人全都直勾勾地在看着他,顿时就有一种自己像是花姑娘的感觉,浑身都被看的不自在。

    “中丞,这……这套《行政法》,您是何时想出来的?”冯劫从震惊当中回过神来,连忙问道。

    他真的很好奇,这么完美的一套御权之术,该要花费多少载的精力和心血,方可以想出来啊?

    不仅是他,在场的众人皆是迫不及待的想知道答案。

    李阳噢了一声,道:“就前几日想出来的。”

    “什么?”冯劫一众等人,直接惊呆,面面相嘘!

    这么完美的权力制约之术,他居然……只用了几天时间就想出来了!

    要不要这么夸张呀?

    他们现在都有一种想死的心,这人和人,差别怎么就那么大呢?

    “怎么,是不是有何不妥之处?”李阳见到这帮人神经兮兮的,眉头一皱。

    一帮人等连忙摆手:“不,没有不妥,而是太妙了,我等皆惊叹之!”

    蒙毅还不忘补充道:“特别是大人那句‘《行政法》里没写的,一概不能为之’,此言之精,权力制约之术可谓是尽在此句中啊!”

    众人纷纷点头。

    李阳笑道:“这叫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此言一出,众人再次连呼精妙!

    蒙毅赞道:“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甚是恰当之极,恰当之极呀!中丞大人,真乃大才也!”

    冯劫也叹道:“中丞大人之才学,下官今日叹服!”

    “中丞之才学,我等自叹不如!”一众官员,纷纷拱手齐道。

    看到这些历史上牛逼哄哄的大臣们,全被后世借鉴而来的《行政法》给折服,李阳心里也是相当的爽,这可是他一开始都没有想到的效果。

    不过,先进了两千多年的理论,他们不惊叹才怪呢。

    李阳笑了笑,谦虚道:“这秦律变法之事,本府也只能指引个方向,具体的法条修编之事,还得依靠诸位大人多费心了。”

    “中丞大人客气了!”

    虽然李阳年纪轻轻,但是此时这帮大臣们是真的心悦臣服了。

    李阳满意的点点头:“诸位大人早些回去歇息,明日我等便同舟共济,为我大秦谱写治世之法,新法成功之日,必是诸位青史留名之时!”

    “我等告退!”

    众人拱手行礼,然后慢慢退去。

    虽然他们是真心的佩服李阳的才能,但是才能归才能,明天还能不能活着,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此时,他们心里想的,可不是什么青史留名的事,而是明日早朝,自己会不会被咔嚓的事儿。

    《公法》不仅逆君,而且还与皇帝相向而行,农忙之时,百姓无徭役之义务,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在众人看来,这秦律变革要是还能继续,除非是发生奇迹了!

    …………

    “蒙大人,冯大人,怎么办呀?明日我等可皆是死罪难逃矣!”

    一出丞相府,这群大臣就乱成了一团,围着蒙、冯二人,个个惶恐不安之状。

    蒙、冯二人相视一眼,也是哀声叹息,苦笑摇头。

    他们也很无奈,谁知道李阳这么有才能,这么绝顶聪明之人,居然会不懂得为臣之道呢?

    皇帝知他有才,重用他变革图强,他倒好,如此不知轻重,第一个要革的居然是皇帝的皇权,这下好了,别说变革能不能继续了,小命都肯定要保不住了。

    唉,这真是可惜了!

    想到这么一个有才能的人,就要这么陨落,蒙、冯二人心中皆感到惋惜之极,特别是新秦律及新的行政法,随着变法中止,而作废,尤为可惜。

    蒙、冯二人,身为廷尉之首与监察之首,虽然对新法只有一日的了解,但是他们却已经能想像得到,新法如果完全实施下去的话,大秦一定会改天换地,国富民强也是指日可待。

    哎,一切都完了!

    蒙、冯二人想到于此,相视一眼,再次无奈的叹息了一声。

    廷尉署和御史台的官员都急了,一位御史催道:“二位大人莫要再叹息了,你们倒是快点想想办法呀,明日早朝陛下定会责难我等的。”

    众人纷纷附和:“是啊,二位大人快想办法吧!”

    蒙毅苦笑了一下,道:“此事还能有什么办法,只等明日皇帝问罪下来,我等如实相告罢了!”

    一名官员点头道:“看来也只能如此了,毕竟《公法》我等并无参与编著,甚至连印章也是中丞自己盖上去的。我们说出实情,或许陛下不会重责于我等。”

    另一名官员也深有同感的点点头:“嗯,到时冯相再帮忙求情,我等应该无大忧。”

    冯劫叹了口气:“如此,中丞便难逃一死了!”

    众人皆是叹息。

    一名官员道:“中丞之才,我等也实为叹服,但他只顾新法之大利,而不顾新法之大弊,冒犯陛下之皇权,明日陛下要治他一个大逆不道之罪,却也不算冤他。”

    众人点头。

    冯劫再次叹息一声,摆了摆手:“罢了,自取其祸,我等想救也是救不了他。散了吧,诸位都回吧,明日早朝自见分晓!”
………………………………

第二十四章 找人

    李阳并不知道自己在那些大臣的眼里,已经差不多是一个死人了。他还志得意满的,觉得今天的表现十分不错。

    不仅统一了整个团队的思想,让蒙毅等人懂得了定罪量刑的分寸,而且自己从后世借鉴而来的那些理念,还将一诸大臣惊得是心服口服,如此一来,后面变法的实施就将顺利多了。

    对于李阳来说,他能做的也只能是利用后世两千多年总结的历史经验,来给这个时代指引一个正确、先进的方向,具体的变法内容则必须要依靠蒙、冯二人来操办。

    毕竟若是由自己来制定具体的律法,律法肯定会脱离这个时代,最终反而会导致变法失败。而蒙、冯二人来制定具体的律法内容,则能与这个时代相融。

    而这一切,今天看来比预想的还要顺利。

    心情舒畅,李阳吹着口哨回到了后庭。

    丞相府是一座两重主体建筑,分为前后两庭,前庭是政务厅,专门处理公务所用,府内置多个官署,以往的御史衙门、廷尉署等律政部门全部迁入到了丞相府中的官署中。

    而丞相府的后庭,则是李阳的居住之所,因为中丞府是由吕不韦以前的府邸翻新而成,所以这后庭却也十分的豪华、宽阔。

    占地数百平方的后花园中,只见花园里拥有一池碧水,水中满塘荷花盛开,荷叶之下一群锦鲤嬉戏。

    荷塘边上,假山屹立,一栋楼亭则置于水中央。

    看到园中的此情此景,李阳不由在想,这种景观就算是放在后世,也是无数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丞相府的后庭,依旧有羽林禁军守卫。

    嬴政知道李阳孤身一人,所以还从咸阳宫中派来了一百名奴仆,另外巴适怕李阳吃不好,还将天下居酒楼的厨子派来了三个,可以说现在的李阳,生活起居已是极其的奢华了。

    漫步于楼亭、荷塘之间,看这风景美如画,李阳正想吟诗赠天下,结果吴伯就走了过来。

    吴伯被李阳请到府中,直接就被任命为府中的管家,替李府打理府中之事。

    在这个陌生的世界,李阳也没有什么值得信任的人,而这位吴伯算是一位。

    “吴伯,有事么?”李阳问道。

    吴伯来到近前,道:“老爷,您的属官王大人求见!”

    “属官?王大人?”李阳一愣。

    “就是老爷封地东阳郡的郡守王大人呀。”吴伯说道。

    一听这话,李阳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所谓的“属官”是指自己封地治所的官员。

    明白之后,李阳便道:“请至厅中吧!”

    “诺!”吴伯应了一声,转身前去传唤……

    …………

    不多时,李阳在厅中见到了自己封地治所的长官,东阳郡郡守。

    “下官东阳郡郡守王又贤,拜见中丞大人!”

    王又贤一拱手,深深一揖。

    李阳笑道:“王大人不必客气,你是东阳郡守,亦算是本相的父母官也。”

    王又贤一副受惊的样子:“不敢,下官唯听中丞大人令是也。”

    秦时,侯爵封地,是只收封地之税,并没有封地的管辖权,李阳很好奇,自己封地的属官怎么会跑来求见,于是问道:“不知王大人这次来咸阳,所为何事?”

    王又贤连忙答道:“如今东阳郡是中丞大人的封地,下官此次是特意将本郡户籍及税目交于大人。”

    “是本相太忙了,忘了派人前往东阳交接此事,倒是劳烦王大人如此辛苦的跑一趟了。”得知来意后,李阳恍然大悟,往厅中一看,果然有几口大厢子,里面显然便是东阳郡的户籍和税目之帐了。

    “中丞大人客气了。”

    得到李阳的赞许,王又贤心中还是挺开心的,接着道:“中丞大人操劳社稷,以后每年之税收,下官自当亲自送来府中。”

    李阳满意的点点头,他眼下也确实是无人可派。

    不过,想到自己有天下居的分红,眼下也不缺钱,于是道:“本相蒙帝恩,赏封东阳一地作为食邑,为了回报陛下之恩,本相打算给东阳郡的百姓免税三年,此事还需王大人代为传告当地百姓。”

    王又贤一愣,顿时眼眶一红,深深一揖:“下官……替东阳百姓谢中丞大人之恩德!”

    “王大人,你这是……眼睛怎么还红了?”李阳也是一愣,笑道。

    王又贤赶紧擦拭了一下红润的眼睛,回道:“下官……感动。”

    “啊?哈哈,看来我东阳的王大人,却也是一位心中装着百姓的好官。如此,本相也就放心了。”李阳能看得出来,这位王又贤不像是演戏,要不然他就太厉害了。

    其实,上交户籍税目备份之事完全可以派个差吏来办,之所以王又贤会亲自前来,原本就是打算来向李阳,替治下百姓请求减低税课的。

    因为最近几年,徭役实在是太重了,治下的青壮几乎被徭役征尽,农田皆由老弱耕种,所以东阳郡的百姓已经到了食不自足的地步,就更别说上交税收了。

    如今,东阳郡已是隐有乱象,为了治下的太平,所以王又贤才鼓起勇气,决定亲自前往咸阳,来为民请命。

    只是,他万万也没有想到,请求都还没有来得及提出来,李阳却主动免去了三年的税收。

    三年呀,一个郡的税收,说免就免,这真的让王又贤又惊又喜,同时又万分的感动。

    白天,他也有看过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