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妃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妃贼-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萧明轩点了点头,迈出了沉重的脚步。

    在知州府里,他见了他爹,也是他的对手,两人僵持强硬过后,有了一个约定,只要萧峰暂时不动安州给他时间,他相信自己还是有几分手段去翻盘的。

    总有一些人是他爹影响不到的,比如小白,比如长公主,听闻现在小白已经入了长安,那么这第一站,便是要去找他了。

    萧明轩双手紧紧握着包袱,觉得脚步越发的沉重,他不想走,却不得不走。

    心里,一股讨厌的味道在发酵蔓延着。

    安州城楼下,他可以看到一辆马车,看到轻撩开马车车帘的手与露出的那张熟悉的脸。

    出了安州城楼,他买了匹马,与马车里的那人笑了笑,勒马挥鞭扬尘而去。

    马车内,萧峰哎了一声收回了手坐回了马车中。

    他年近五十了,只有一个儿子,偏偏却在自己本该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生出了这许多的事端,他觉得很累,比在云翎山庄面对那些居心叵测的族人们更累。

    想到方才萧明轩离开时给自己的那个笑脸,挑衅,坚决。

    自己是过来人,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自己只不过是想用自己的经验来指导他走正确的路,难道有错吗看到临城里那些虎视眈眈的族人,萧峰就止不住的又叹了一声,明轩啊明轩,这凌姑娘,你断是娶不得啊、

    云翎山庄虽是武学世家,但也是临城大家,这样的大家最注重的就是身份,盘根错节的宗亲,远近亲疏的族人,都在虎视眈眈着云翎山庄庄主的这个位置,若是萧明轩娶了凌茗瑾,那便是给了他们话柄。

    云翎山庄的庄主,不是高官,不是大将,只是上一代庄主在子女中选出的一个在武学上有造诣能文能武的人,而因为庄主这个名头的限制,每任庄主都不得从官入军,也就是说,庄主的权利在某一方面,是没有自己其他兄弟族人大的。

    萧明轩是萧峰不得不选的继承人,绝不能有污点落在萧明轩身上。

    “走吧、”

    沉默了一阵,萧峰在车厢内淡淡的道了声。

    赶马车的车夫回了一声,扬鞭,赶着马车缓缓前行。

    长安内,这些日子颇不平静。

    一条爆炸性的消息,让正处在夏末静谧的长安炸开了锅,一个接连着一个的消息,一段一段不知是信还是不信的传言,都把长安着锅水搅得无法再平静。

    长公主府内,长公主正在听着小曲,对于长安这些天的流言她也听闻了,但她没有表露态度,白公子依旧是内库的管事,她没有因为他的另一个身份而对他另眼相看。

    皇宫内,皇上与皇后与御花园内恬静的喝着茶。对于白公子突然爆出的这个身份,皇上虽有惊愕,却也觉得不突然。以平南王在老师心里的地位,加上杜松母亲在老师心里的地位,老师要住他一臂之力,也是正常。

    皇后对此事也表现得很是沉稳淡定,白公子入长安她本事不赞许的,但皇上已经拿了主意又有长公主前后忙活,她自然是说不上什么话,既然白公子已经入了长安,那就要做好随时迎接变数的准备。

    让她有些意外的,是皇上对此事的态度,在她心里,皇上一直是天下第一的男人,虽然在司马大人的学生里,他排在第二。但这丝毫不影响这个男人的魅力与魄力,他是一口深不可测让人望而生畏的井,谁也猜不透他在想什么。

    皇上要当明君,所以当年做了那件事,皇上想在困难复杂的局势下当一个明君,又该做些什么。

    这个疑问,也是长安里高官皇子宗亲们的疑问。

    大皇子府内,乐声幽然,被白公子从青州带来的几位歌舞姬扬袖轻舞着,看得侧倚软榻上的大皇子心神荡漾。

    因着婚事刚刚订下,大皇子断是不会在这个关头做些不利自己的事,情i欲再盛,也不是白日可行的。长安里传得沸沸扬扬的消息,在第一时候就传入了他的耳中,他很震惊,但震惊过后,就越发的重视白公子这个人起来。

    白公子才入长安多久,就有了现在的声势与地位,假以时日,定是不可小窥,若是利用得当,日后将他收入自己的阵营,不又是一大助力

    他是这般想,很多人也是这般想,就如三皇子四皇子。

    三皇子这些日子,跑内库府是越发的勤了,每次一呆就是半个时辰,而白公子对他的献好也没有拒绝,而是谁也不得罪的配合着,既不答应谁入谁的阵营,也不冷脸拒绝。

    这个时候,不拒绝对他好处更大,让几位皇子都对他抱有期望投怀送抱,对他走的这条路更加有利。

    四皇子这些天也带着安乐侯世子安敬暄来了几回,还有一次居然是邀得白公子去了红袖添香,让他倍感脸上有光。

    但安敬暄在回家后,却是遭来了安乐侯的一顿劈头盖脸的痛骂。现在几位皇上争斗,日后定局难测,明智保身的办法就是看皇上态度,而安敬暄这段日子天天与四皇子厮混。
………………………………

071:往事莫回首

    更新时间:20120427

    在其他人眼里已经是四皇子的人了,这安乐侯也认了不多说,但对于白公子这个人物,他确实认为不该招惹,能在短短半月就造出了如此声势,若是得了他的欢喜便罢了,明显现在白公子的态度是谁也不得罪,现在去过分亲近,总会成为别人的眼中钉,他安乐侯活了半辈子,怎会眼睁睁的让自己儿子去趟这趟浑水。

    可任他如何打骂,安敬暄都是态度坚决,显然以为硬上心肠要跟着四皇子了,安乐侯当场被气得晕倒,最后还是安乐侯夫人好言相劝,两父子也不会形如路人。

    有两个人,是不会刻意去亲近白公子的,五皇子一向就是白公子好友,他前两日就曾与白公子在皇宫的那场宴会上表露自己的友谊,而白公子的声势暴涨,也让他得到了许多好处。

    很多人要亲近白公子,却始终找不到他的所好不知该如何亲近,恰恰此时五皇子是白公子好友,那定然是知道清楚了解明白的了,再加上五皇子这人向来就是平易近人,所以那些摸不着门道的高官皇亲们,都前赴后继的来到了五皇子的府上,送上了重礼,只为了探听白公子的喜欢。

    相反最平静的,是二皇子的府上,似乎所有人都早已习惯二皇子府上的平静,在他们眼里,安之府与都察院是一样的,都是死寂到让人心悸的地方。

    一项大片都察院,很多人心里都有恐慌,所以久而久之,对于安之府,他们也有恐慌不愿接近。

    二皇子北落潜之今日很忙很忙,这些日子除了白公子被司马大人收为学生的消息被广传,还有一个消息也是让长安百姓咋舌。

    前日御史大夫孙名重在长安最大的青楼红袖添香内死了。虽然大臣逛窑子在百姓眼中是常事,但这事一披露出来朝廷还是没有颜面,皇上在知道这个消息后震怒,当即让刑部侦查此案,但刑部忙活了两天,却是什么线索都没发现,皇上再次大怒的结果就是,这个侦查破案的担子,就落到了北落潜之这个都察院院长的头上。

    刚刚接手刑部一些关于此案资料的他在阅过了这些资料后,给手下的几个科目分配了任务。这个御史在朝中是偏向三皇子的,而死因是纵欲过度诱发了旧病猝死,也许其他人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一件案子,不过是一个老色鬼**发病,死了也活该,但北落潜之通过都察院里搜集的资料扑捉到,这个孙名重,也曾有过辉煌。

    从他的档案里可以看出,这个御史入朝二十载,早期很得皇上喜爱,但在十年前却不知因何事触怒了皇上,不仅是剥夺了他手上所有的权力,也对他是连连打压,若是不这个御史有个好老婆,恐怕早已被贬下御史之位。

    他的老婆刘氏,属皇室宗亲,虽不是三代近亲,却也始终流着皇家的血,有些人脉,经过刘氏的打点,这位孙名重才算是抱住了官职,但也只落得一个空官位却无半点实权,无实权无事就会无聊,孙名重在不受皇室喜爱,在朝中自然也没有什么好友,所以他平素最大的消遣就是偷偷摸摸的去趟红袖添香,因为惧内,他从不敢声张,这次死在红袖添香,也算得上是对孙名重最大的讽刺了。

    都没有不对,只是时间太对了,二十年前,身为太子的皇上继位,十分宠爱这位御史,而也是二十年前,发生了u白公子家的那桩惨案,之后皇上便渐渐冷落这位御史,但却没有多大的原由。

    这里面

    北落潜之抱着一丝猜测一丝怀疑让科目去查了这位御史大人,但结果却是一无所获。

    似乎这次他的直觉猜测,出错了。

    一切都很干净,没有一点可让人疑惑的地方,北落潜之皱眉,心里还是无奈的接受了这个结果,知道皇上本意的他,自然懂得如何破案,这位御史死的正常,**也是正常,那随随便便判了这案子就行了。

    那位刘氏虽是皇亲,却因不是三代内而关系疏远,只需让朝廷给些安抚金便行。

    于是在当日,他就拟了份奏本送进了宫。

    本来就是正常死亡,皇上震怒的不过是这位御史丢了朝廷的颜面,而颜面这种东西,北落潜之最好解决。

    不过就是让都察院花些人力天天去茶楼菜市场撒播流言,这事给他一天的时间就能解决。

    这件案子,就这么被结束了,而孙名重这个人,也就这个被人们渐渐遗忘了。

    忙完了这件案子,北落潜之才有时间去细想这些天白公子在长安里的声势,明天是有人暗中用了手段,自己这个时候,该不该出手呢但凡皇上对此事有丝毫的怒言,他就会毫不犹豫的出手,但皇上这种淡定的表现,让他拿捏不准了。

    更让他心烦的是那位从长安逃出去名叫戎歌的男人还是没有消息,因为戎歌受了伤不能远走,所以他将人力重重放在了长安周围搜查,但却没有一点消息,戎歌这个人就好像死了,就好像凭空消失了。

    朝廷开春时关于干溢湖的处理也终于敲定下达了。因为有先皇的那道遗旨,最终皇上还是没有同意丞相那套填平干溢湖的方案,而是取用了太尉何子乔的方案,将长安城外那处溢水田地弃了,将四周的百姓移往他处再分配田地。

    那处田地有数十亩,百姓也有上百家,若要一同迁走,将会是一个大工程。因为每年干溢湖倒溢淹没庄家而导致百姓颗粒无收民生疾苦,皇上还是让工部拟好了方案,打算等一入秋就开工。

    不仅是让北落潜之觉得惊愕,就是安逸在家的大皇子也是苦着脸,皇上派去监工的人,居然又是白公子。

    白公子在这方面并无经验,而这件事对几位皇子们开说,是可遇不可求的得民心的好事,这事就这么落到了白公子的头上,让北落潜之等人觉得皇上的态度,开说偏颇了。

    他们断是不能让皇上对白公子开说有了兴趣的,所以,他们都在等着,等着他们的兄弟谁最先坐不住去见皇上,这只出头鸟,还没人愿意当。

    就是这时,紧盯着皇宫动静的他们发觉有一个人进了皇宫。

    一位头发斑白在那座简陋的宅子里呆了二十年的老人,居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进了宫两次。

    先前在宴会上司马大人的出现就已经让他们惊讶,此番司马大人成了白公子的老师又再次进宫,为的是什么他们不用想也知道。

    又是白公子,耳边所说的自己所看到的,都是有关白公子,什么时候一个青州的青楼老板,也到了这样炙手可热的地步。

    先是内库管事,与大皇子并驾齐驱,后是司马大人的学生,与皇上、平南王、纳兰大将军也是师兄弟了关系。

    一个后生晚辈,与大庆最有权势的人走在一起还有了这层关系,这绝不是幸运。

    但人人都只能感叹白公子幸运。

    司马大人性格怪癖有目共睹,二十年来由多少想接近他想当他学生的人都徒劳无功,可就在大家都以为司马大人不会再收学生的时候,白公子成功了,而且不是他要当司马大人的学生,而是司马大人要收他当学生,一个字的差异,让所有人再次感叹白公子的非同一般,对他的崇拜敬仰之情,再次爆发了出来。

    司马大人进宫直接去见了皇上,呆了不到半个时辰便出了皇宫,当时皇上屏退了左右,所以没人知道他们谈了什么,大家都在猜测,都在撒播着自己的猜测。

    而在司马大人入宫后,还有一个人也进了宫,同样的大庆权势最顶端的人。

    长公主北落词。

    站在御花园凉亭中,见到皇上屏退了左右后张开了口。

    “皇兄,司马大人刚刚来过了”长公主的这一句是明知故问。

    皇上点了点头,满是鱼尾纹的双眼缓缓眯了起来。

    “杜松现在是司马大人的学生,他自然是要护着他的,皇兄,你当着是要让杜松去长安城郊监工”长公主对这个消息同样惊愕,皇上向来不喜杜松,怎会把这么大的好事交给杜松。

    很多人都觉得这项工程是好事,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当初先皇下那道遗旨说不许填平干溢湖的原因,而皇上与长公主,就是知道里面原因的人。

    那里,可是大庆的龙脉所在。

    “自然,莫非连你也以为朕是那种是非不分的人”皇上微微昂头,目光直视天边的那一朵白云。

    “皇兄可是向来不喜欢杜松的。”长公主与皇上关系非同一般,说话也自然是直接了当些。

    凉亭内,皇上没有回答。

    他依旧还是不喜欢杜松,但却也无法否认一个事实,就是原来他觉得只是一个小商贾的杜松,已经不是两个月前的青州青楼老板了,他是自己的臣子,是自己老师的学生,从这层关系上讲,他是自己的小师弟,可从血脉上来讲,他却是自己的至亲。
………………………………

072:命案

    更新时间:20120428

    这关系,是越发的乱了。

    所以,他要把这已经乱了的关系捋平抚顺,断不能因此马失前蹄将自己一生英明的名头毁在了这事上。

    让杜松去长安城郊,就是他现在能想到的办法。

    杜松声势太盛,是不能让他在长安呆着了

    他似乎看到了很多人的脸在自己眼前一闪而过,愤怒的,哭泣的,沮丧的,面无表情的,都站在天上的那朵白云里,从高到低的俯视着自己。

    让杜松去监工,到时再给予嘉奖,再将其调出长安,相信就是司马大人,也不好多说什么。

    但睿智如司马,这个他最敬重的老师,似乎早就看透了他的心思,所有听到消息后便来了皇宫。

    就算再敬重,他是皇上,司马大人也只是臣子。纵然顶着老师的帽子,臣子也是无法改变君王的主意的。

    司马大人与他的谈话,不欢而散。

    他料不准,自己的老师会不会为了杜松与自己真的撕开脸皮,也料不准已经袖手旁观了二十年的老师会不会在这个时候出手。

    长公主的到来,自然也是为了来证实自己的猜疑的。

    皇上讨厌杜松讨厌了二十年,岂会在这个时候改变态度。

    “皇兄,杜松的存在,就真的这么让你厌恶吗他威胁不到你,更威胁不到你的江山,纵然他的身份见不得光,但他也不想让他见光,当初二哥求你给他一个机会,你可是答应了的。”

    皇上一沉默,长公主心里就越是起疑,这个时候将杜松派去长安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