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坑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坑王-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万国俊被逼到了死角,他心中长叹一声,但面上却没有任何表情,淡淡道:“那就按李大人的意思办吧!”

    ……

    得知万国俊同意冯元一净身入宫的消息,卢小闲终于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冯元一的性命算是保住了。

    卢小闲再见到冯曼的时候,她已经平静了许多。

    听了卢小闲的话,冯曼面如止水,淡淡道:“难为你了,阿弟的事情,谢谢你!”

    从冯曼的语气中,卢小闲听出了一丝不祥的意味,他紧张的问道:“曼儿,你没事吧?”

    冯曼摇摇头,缓缓道:“我没事!”

    卢小闲点点头不再说话,屋内的气氛有些尴尬。

    良久,冯曼突然对卢小闲道:“谢谢你陪我的这些日子,这是有生以来我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我会永远铭记在心。”

    卢小闲的心慢慢沉了下去,他深吸了一口气问道:“曼儿,你究竟想说什么?”

    “阿弟的情况你也清楚,他今后需要我的陪伴,所以……”泪水顺着冯曼的脸颊慢慢滑落,“对不起,真的对不起!”

    卢小闲正要张口,冯曼却抢先道:“你什么都不用说了,我已经下定了决心,无论你恨我还是骂我,我都不会再改变了!”

    “我明白了!”卢小闲脸色有些苍白,“那我先走了!”

    看着卢小闲萧瑟而孤单的背影慢慢消失,冯曼终于忍不住,放声痛哭起来。

    ……
………………………………

第一卷 穿越大唐 第九十七章 告别

    微风轻轻地吹着,除了偶然一两声狗的吠叫,冷落的街道是寂静无声的。

    昏暗的灯光,斑驳的土墙,老旧油腻的木桌椅,这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酒馆。

    卢小闲慢慢地斟酌,细细地回味,酒不醉人心自醉。

    冯曼的决绝,对卢小闲来说,是义无反顾撞过的南墙,是黄粱的空欢喜一场。如果遇见是为了分离,那还不如不遇见。假如注定是过客,起初又何必招惹。

    卢小闲本来可以挽留冯曼,甚至可以苦苦哀求,做一个不松口的死狗,但他最终什么都没有做。

    卢小闲将杯中酒缓缓倒入嘴中,心中不由的呻吟了一声: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这话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有些事不像沙滩上的脚印,海水一来就能抹平。

    此刻,卢小闲的脑海中全部闪现的是冯曼影子,他咧嘴笑了,笑着笑着就想哭,有一种撕心裂肺的痛。

    这种痛谁会懂?

    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碎了,还得自己动手把它粘起来!

    张猛一直在一旁陪着他,一句话也不说,卢小闲喝一杯,他也喝一杯。

    终于,还是卢小闲先说话了:“张猛,你在潘州待够了没有?我们是不是该离开这里了?”

    潘州是卢小闲的伤心地,他现在一刻也不想待在这里了。

    张猛随口道:“待在潘州还是离开潘州我无所谓,反正你去哪我就去哪,别的我一概不想!”

    听了张猛的话,卢小闲不由苦笑,真的很羡慕像张猛这样没心没肺的人,至少不会活的很累。

    “张猛你做好准备,我们尽快离开潘州,去神都洛阳!”卢小闲眼神有些迷离。

    ……

    还是在帅府的书房内,李千里、慕容真和卢小闲默然而坐。

    “贤侄!这一次多亏你了!”李千里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激。

    “叔,婶,这事就别在提了!”卢小闲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虽然保住了李千里和冯元一的性命,但是在与万国俊的交锋当中,卢小闲还是落了下风。就算是胜,也是惨胜。

    从这件事情当中可以看出,从书本当中学到的东西,在实际当中有些根本就不适用。就拿万国俊来说,论起计谋来,他或许不如卢小闲,但论起心狠手辣和不择手段,卢小闲就不是他的对手了。

    “贤侄,你下一步有什么打算?”李千里又问道。

    李千里所问的,正是卢小闲现在正在考虑的。他和张猛是流人身份,想去洛阳如果没有李千里的帮助,根本就不可能。

    “叔,婶!要不了多久,陛下的圣旨就要到了,你们要去洛阳进献祥瑞!”说到这里,卢小闲顿了顿,“但这还远远不够!”

    李千里奇怪的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叔,这些年来,你想方设法给陛下送了不少奇珍异宝和祥瑞,但这只能保证陛下不不猜忌你,离真正信任你还差的远呢!”

    李千里不由点头。

    卢小闲说的没错,陛下现在的确不再猜忌李千里,但也没有重用他,毕竟他是李氏皇族中人,这些年来只是在各个州担任刺史,连回神都的机会也没给过他。

    “那你说我应该怎么办?”李千里盯着卢小闲道。

    “要想真正得到信任,必须有人在陛下面前为你说话,而且还是很有分量的人才行!”

    “贤侄,你说的没错!”李千里迫不及待的问道:“那我应该怎么做?”

    “很简单!”卢小闲轻轻吐出两个字,“送礼!”

    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后世,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送礼几乎是一个无法回避的权谋手段。送礼的目的就是想成功,成功的送礼行为,不是送的礼物数额决定的,而是你揣摩到收礼人心理和能力。

    接着,卢小闲开始大谈特谈送礼的技巧:“ 送礼是一门艺术,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奥妙,绝不能瞎送、胡送、滥送。求人送礼不能盲目鲁莽,一定要了解对方的兴趣,有的放矢,巧妙安排,对方易于接受礼物,办事也就十拿九稳了。只要被送礼者收下了送来的礼物,就会帮你办事。当然,求人办事,送礼送得好,方法得当,会皆大欢喜。送得不好,被人挡回,便觉得窝心……”

    李千里和慕容真怔怔瞅着卢小闲,就像瞅着一个怪物。他只是十几岁的年龄,怎么会懂这么多,就是浸淫官场多年的老油条,也没他知道的多。

    “世上没有办不成的事,只有不会办事的人。一个会办事的人,可以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轻松自如地驾驭局面,凡事逢凶化吉,把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最后达到目的。其中的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方法、用什么技巧、用什么手段。”说到这里,卢小闲端起了茶杯,轻啜了一口,笑了笑道,“叔,婶,这次进京进献祥瑞便是绝佳的送礼机会,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们的了!”

    李千里有些挠头,给谁送礼,送什么礼,怎么送礼,他是两眼一抹黑,的确有些为难他了。

    慕容真知道夫君心中所想,自然要为他排忧解难,她斟酌道:“送礼这个事……”

    卢小闲笑着接过慕容真的话:“婶婶大可放心,这事我当然不会不管。所以,我决定先你们一步前往神都,把一切都摸清楚,然后给你们来信,你们只须按信上的内容做好准备便是。到送礼的时候,我会陪着你们一起去的!”

    “那太好了!”慕容真也不拖泥带水,“你去神都需要什么,只管说来,叔和婶绝不会亏待你的!”

    ……

    “卢兄弟,我早就知道,将来有一天,我们会在洛阳相会的!”

    杨思朝着卢小闲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个铁牌来递给他:“在洛阳如果遇到什么难事,可以拿着它到应天门交给守卫,守卫会找到我的!”

    卢小闲也不客气,接过铁牌,冲杨思抱抱拳:“多谢!”

    ……

    “你再等我几日,我们可以一起出发回神都!路上有卢兄弟陪着,我老魏也不会寂寞了!”魏绪忠大声嚷嚷道。

    “我也想一路陪着魏兄!可现在事情紧急,不得不先行一步了!”卢小闲呵呵笑道,“等魏兄到了神都,我专程摆席为魏兄接风!”

    “一言为定!”魏绪忠拍拍卢小闲的肩,“记住,到时来左肃政台来找我,只须报我的名字就可以了!我敢向卢兄弟保证,在神都洛阳只要有我老魏在,就没有人敢欺负你!”

    ……

    “我等这一天很久了,你终于决定要去洛阳了?”谢云轩一脸的微笑,“我跟你一起去,从到达洛阳的那一天起,我们的比试正式开始!”

    “云轩师兄,你还要比试?”卢小闲皱起了眉头。

    “当然!”

    “那好吧!我答应和你比试!”卢小闲正色道,“不过,在比试之前我想求云轩师兄帮我个忙!”

    谢云轩眉头一挑:“你说!”

    “李千里夫妇要去神都进献祥瑞,到时候冯元一和曼儿都要一起前往,我希望师兄帮我一路护送他们,保证他们平安到达神都!”

    尽管冯曼对卢小闲很是决绝,但卢小闲心里还是放不下她。

    谢云轩思忖片刻,点头答应了。

    ……
………………………………

第二卷 洛阳行 第九十八章 神都洛阳

    应天门是神都洛阳宫城的正南门,南与皇城正门端门、郭城正门定鼎门相对应,北与明堂、玄武门、龙光门相对应,处于洛阳城南北轴线上。

    隋朝末年,隋将王世充固守洛阳,将则天门改名为顺天门。李世民攻占东都后,放火焚之。唐高宗即位后,因常携武则天来洛阳居住,遂重建此门,复称则天门。后来,为避讳“则天”两字,改名为应天门。

    卢小闲立在应天门下,心潮澎湃。

    洛阳!

    神都洛阳!

    武周一朝的政治中心,卢小闲终于踏入了洛阳城。

    卢小闲和张猛从潘州城出发,一路上没敢耽搁,仅用了二十来天便赶到了神都洛阳。

    李千里不仅为卢小闲和张猛开了官府的路引,而且还让他们携带着官府公文,有了这样的便利条件,他们一路在驿站吃住,路途虽然遥远,但也没有吃多少苦。

    看到应天门,卢小闲想起与杨思告别时,他说的那一番话。

    他下意识从怀中掏出杨思交给自己的那块铁牌,细细打量起来。

    杨思告诉卢小闲,有了困难可以拿着铁牌让守卫应天门的军士去找他。

    此时杨思还在潘州,就处卢小闲有了困难,也得要等杨思回来才行。

    洛阳城的繁华不是潘州所能比的,大街上往来士庶,熙熙攘攘。路两边都摆着一串子地摊。有卖成盆的旱金莲和四季海棠等珍花异草的花匠,有卖虎皮鹦鹉等各种鸟儿的鸟人,有卖大大小小,黑黑白白各种狗类的玩主。

    老百姓们走的走,停的停,买的买,卖的卖,一幅和谐的画面。

    卢小闲和张猛一边嗑着瓜子,一边东瞅西看地走在街市上。

    前面的街口上围着一圈人,闹闹嚷嚷的,他们二人走过去,挤进人群中观看。

    只见一个长相端正的小伙子,大冷天的光着上身,打着赤膊,头上系着一条红带子。

    他先是攥紧拳头,“嘭嘭”地擂打着自家胸脯,而后抱拳在胸,绕场一周,口里嚷嚷着:“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各位大爷、大娘、大哥、大姐、大嫂,有钱就请帮个钱场,没钱你也别走,帮我个人场。耍得好了,你就丢两钱;耍得不好,你哈哈一笑,转身走人。好!各位闪开点,拉开场子,看我给各位看官露两手。”

    说罢,年轻人开始耍枪弄棒起来。

    卢小闲和张猛都是懂行的,看得出来年轻人使的是花拳绣腿。

    出来混饭也不容易,待年轻人耍完,卢小闲上前往破帽子里丢下几个铜钱。其余看热闹的人,大多掉头就走,分文不施。

    看着破帽里寥寥无几的几个铜钱,年轻人和目光有些无奈和暗淡。

    “拿着!”

    就在这时,年轻人听到一个洪亮的声音,接着手中的破帽一沉,差点没掉到地下。

    帽子里被丢进两大锭银子,看份量至少有二十两。

    年轻人惊诧不已,抬眼一看,面前立着一个大和尚。

    和尚大概四十来岁的年纪,身披红色袈裟,浓眉大眼,目光锐利,不怒而威。

    年轻人正要道谢,却见大和尚已经转身离去,他这才发现,大和尚后面还跟着四五个身材魁梧的和尚,不过他们都穿着青布僧衣。

    瞅着大和尚的背影,卢小闲心中暗忖:这个和尚不简单。

    “啧啧!”人群中有好事者的声音传来,“薛国师出手就是不一样,这小子算是走狗屎运了!”

    薛国师?

    卢小闲心中一动,莫非此人便是大唐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薛怀义?

    想到这里,卢小闲朝张猛一挥手:“我们走!”

    卢小闲猜的没错,大和尚正是薛怀义。

    薛怀义默默走在路上,脑海中闪现出刚才那个年轻人的影子。他并不是因为怜悯才给年轻人银子,当年他刚来洛阳,和这个年轻人的境遇一模一样,只是有些怀旧罢了。

    那时候虽然吃了上顿没下顿,日子比现在苦多了,但他的内心是快乐的。现在,薛怀义不愁吃不愁喝,有了地位,有了权势,却觉得一点也不快乐。

    薛怀义不由叹了口气。

    卢小闲远远跟在薛怀义身后,在后世的历史教课书中,薛怀义都被描述成为一个不学无术的无赖,是靠着武则天的宠爱才上位的。

    但直觉告诉卢小闲,薛怀义绝不会只是一个简单的男宠,武则天的眼光应该不会差到如此地步。

    就拿刚才看到的那一幕来说,以薛怀义现在的地位,完全可以骑马或乘轿,但他却没有任何排场,徒步行走在洛阳城的大街上,的确很难得。

    “咣……咣……”前面的街口上,有一阵开道的锣声传过来,接着,听见有吆喝声:“梁王车驾在此,闲人回避让路!”

    随着吆喝声,一大队官兵,拿枪挎刀,举着旌旗木牌,摆着仪式,簇拥着一顶八抬大轿迎面而来。

    有识货的混混儿眼尖,认出是梁王武三思的车驾。大队兵马仪式迤逦而来,行人自动站在一边回避。

    薛怀义冷冷瞅着大队车驾,也不回避,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车驾来到薛怀义面前时,忽然停下了。

    轿帘掀起,一个穿着黄蟒紫金朝服的中年男子,蹒跚着从轿里钻出来。

    不用问,此人便是梁王武三思。

    武三思往薛怀义这边一望,装做一副惊喜的样子,奔过来,先施了一礼,而后抓住薛怀义的手,连连摇着说:“薛师,幸会,幸会。有空到我府上玩玩去。”

    薛怀义淡淡道:“现在没空,等有空了,贫僧一定拜访!”

    “来人哪,”武三思回头吆喝着,“把车驾闪开,让薛师先走。”

    官兵们慌忙把武三思的大轿往一边抬了抬,闪开了一条道,武三思一伸手,恭恭敬敬的说:“薛师,您先请!”

    薛怀义摆摆手道:“不用客气,梁王先请!”

    武三思坚持道:“薛师,您先请,您不走,三思也不敢走。”

    薛怀义不再推辞,领着几个尚先走了,走出大老远,回头犹见武三思伫立在原地招手送别。

    卢小闲暗中打量着武三思,心中不得不佩服,堂堂亲王竟然会对一个和尚如此恭敬,要么是武三思待人谦恭,要么是薛怀义权势过大,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在后世,卢小闲听过北京的高官多,一抓一大把,扔下块砖头,就能砸着几个部级干部。

    如今在洛阳同样如此,这才多大工夫,他就见着了一位亲王,还有一位让亲王都忌惮不已的国师和尚。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