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坑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坑王- 第2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也不是。

    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当朝为什么会说出这句话的

    更加奇怪的是,如玉竟然欢笑着答应了,眸子里流溢出了幸福,似乎数年的漂泊终于有了答案,命运竟然是将自己交与了一个偶然相遇的剑客。从此,由面前的这个人来代替父母保护自己,一叶扁舟静静停了。

    裴岳在一旁,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从此以后,李重俊不再是一个人,他不再酗酒疯狂,不再夜宿青楼,甚至不再随意出门。

    他用很多时间来陪如玉,如玉每日为他做饭、洗衣、搓背。

    每当夜深人静时,如玉小心翼翼地坐起来,帮他盖好床被。有时静静地凝望着熟睡的他,在他的脸上有一份消逝多年的安宁与放心,似乎在这儿,他夜里不用再握着长剑睡觉,像是流浪的孩子终于找到了保护自己的家。

    李重俊的剑不再锋利,因为他有了感情。

    以前,李重俊出手都是一击必杀。可现在,他却时时失手,很多时候要裴岳帮他解围。

    与敌决斗,每一剑刺出,他心中都有如玉的身影倒映出来,他记得如玉叮咛:“请为我保重千万千万!!”。

    他的剑开始生锈,他的剑变得缓慢,敌人却开始疯狂。

    每个醒来的清晨,熟睡的如玉都会被李重俊紧紧地搂进怀中,二人的身体紧紧贴着,温暖着彼此的呼吸。

    当李重俊离去时,如玉清澈的眸子中总是含着脉脉的泪水,喃喃地呼唤着他的名字,而他开始回头了,开始眷恋不舍,他开始相信自己有家了。

    那一夜,李重俊离家的时候,只对如玉说了一句话:“我要了结一些事情,一定要等我回来!”

    如玉心里一阵惶恐,正待说话,李重俊已经转身大步离开了。

    “裴叔,他就交给您了,拜托了!”如玉对裴岳悲声说道。

    “放心,我会的!”裴岳点点头离去。

    ……

    当如玉再见到李重俊的时候,他是被裴岳背回来的。

    如玉打开门准备出去买菜,看到的是他疲惫的目光,趴在裴岳的背上,白衣早已被血染红,脸上露出了疲惫,却笑吟吟地望着如玉:“我已经没有恩怨了,以后江湖不再属于我!从此,我只属于你,只属于家!”

    言毕,手中长剑铿然坠地,折成两截。

    从此,江湖少了一名无情剑客。

    从此,坊间少了一个小乞丐。

    从此,世间多了一对神仙眷侣。

    ……

    两个穿内宫侍卫服装的特使站在李显与韦氏面前,面无表情的宣完旨后,冷酷地瞅着他们。

    韦妃泪流满面,她早就想过会有今天,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的如此突兀。

    李显则相对平静,他瞅着两名宫中特使:“两位可否知道,陛下为何要命我自尽?”

    两位特使沉默不语。

    李显接着又道:“两位想过没有?陛下兴许是偏信了小人的谗言,可她能被蒙蔽多久呢?她很快会为自己的失误而后悔,到那时你们及你们的家人就是圣上一时失误的替罪羊,是你们杀了她的亲生儿子,陛下的悲伤将转化为世界上最恐怖的杀戮……”

    个子高些的特使冷声道:“我们只是遵命行事,从不想这么多!您抓紧吧,时间不多了!”

    说罢,他的目光越发寒冷,逼视着李显和韦氏。

    “不可能!母亲不可能杀我,母亲不会杀我,她一定会后悔的……”李显像是喃喃自语,但脸上没有丝毫的慌乱。

    韦氏在一旁满眼泪水,哽咽着根本就说不出话来。

    高个子特使用怜悯的目光盯着李显:“认命吧!陛下是你的母亲,但她首先是天下人的帝王,为了保证江山稳定,她只能选择一个姓氏,以免百年之后再起纷争。你现在推一能做的,就是像一个皇子那样尊严地赴死,以无愧自己的门第和血统。”

    听了特使的话,韦妃更加失魂落魄,整个人也委顿下去。

    “好吧!”李显微微点头,表情不像去赴死,倒像是去赴宴,他伸出手来对特使道:“我自尽是为了天下的平定,也是为了替母亲分忧,烦请把陛下的圣旨给我,我要面对它尽忠。”

    另一名怀抱圣旨的矮个子特使脸上露出一丝慌乱,大声质问道:“你要圣旨干嘛?”

    李显脸上露出怪异的笑容:“圣旨如圣上亲临,我要向母亲最后一次呈献忠心。”

    高个子特使不耐烦道:“快死的人了,还讲究这些虚礼,省了吧!”

    谁知李显却颇为执着,恳求道:“难道你们连这点心意都不能满足将死之人吗?

    抱着圣旨的矮个子特使目光游移,他的神态没有逃出李显的眼睛。

    李显铿锵道:“历来皇族赐死,都要亲捧圣旨谢恩,两位大人难道连这点礼仪都不懂吗?”

    高个子特使摇摇头道:”陛下没有交代,陛下没有交代的事,我等不敢擅自做主。

    李显脸上的笑容愈浓:“陛下没有交代,难道习礼太监也没有交代吗?”

    矮个子特使有些迟疑道:“没有!”

    李显的目光变得犀利起来:“怎么可能,你们在宫中当差,连这么重要的事情都不知道?”

    高个子特使辩解道:“我们是刚进宫当差的。”

    李显振振有辞问道:“赐死皇族,要由五品以上侍卫执行,你们立过什么功?”

    高个子特使信口道:“我们平叛有功,由安西都护调任禁军……”

    李显指着二人,不怒自威:“胡说,禁军历来由世家子弟担任,什么时候朝廷改了规矩……”

    高个子特使一脸蛮横道:“你离开皇宫多年,不知道的事情多了,别再枉费心机拖延了!”

    李显倒是越发心平气和,淡然道:“不看到圣旨,我很难尽忠心!”

    高个子特使把手扶向剑柄,冷声道:“今天我们是杀定你了,别自讨没趣,敬酒不吃吃罚酒!”

    李显毫不示弱:“你们敢越现行事,就是死罪一条!”

    矮个子特使有些迟疑,但同时也握住了剑柄。

    李显毫不示弱,冷冷盯着他们二人。

    终于,矮个子特使不再掩饰,展开手中的圣旨往李显的面前一甩,上面一个字也没有。

    果然不出所料,李显长舒了口气

    高个子特使也不再掩饰狰狞的表情:“主人再三交待,说你深藏不露,果然小看你了。我们本来想让你少受点罪,谁叫你太聪明呢。”

    说话间,两人迅速抽出了宝剑。

    此时院外马蹄声大作,突然有声音传入:“梁王殿下特使卢小闲、房州司马张文求见庐陵王!”

    韦妃听到屋外的动静,惊异地抬起头,马上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韦幻刚想喊,却被高个子特使一把抓住,用剑顶住了咽喉。一旁的李显也被另外一名特使擒住,无法动弹。

    卢小闲与张司马见屋内没有动静,满面的疑惑。

    突然,客厅的门缓缓打开,李显与韦妃在两名假冒侍卫的挟持下出来。

    卢小闲心中大惊,冷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好大的胆子,竟敢扶持庐陵王!”

    高个子特使大声道:“你们听着,李显在我们手里,把手中的武器都放下,给我们让出两匹马……”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停了下来,一动不动站在那里。

    一片柳叶慢慢飘落下来。

    众人不知他为何突然不说话了,但卢小闲却看出了蹊跷:对方被人暗中袭击了。

    看着落在地上的那片柳叶,卢小闲心中无比震骇。

    竟然以柳叶作为暗器袭击对手,这得多厉害的武功?

    什么人干的?

    卢小闲下意识回头打量,只见李重俊与裴岳慢慢走来,他们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卢小闲瞥见李显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李重俊来到李显面前,轻轻一拨拉那名挟持李显的高个子特使,对方便像木头桩子一般直直倒在地上。

    裴岳也迅速将韦妃解救出来。

    “父亲!您受惊了!没事吧?”李重俊一脸关切的瞅着李显。

    “我没事!”李显应了一声,突然小声道,“那两个人,不要留活口!”

    李重俊愕然,李显已经大步向卢小闲走去。

    他扭头向裴岳施了个眼色,裴岳微微点头。

    谁也没有注意到,裴岳像是无意中轻轻抬了抬手地上的二人头一歪,便没有了动静。

    裴岳轻微的动作落入卢小闲眼中,他心中不由一叹:看来从这两个刺客口中问询幕后主使的想法落空了。

    李显径自来到卢小闲面前,拱拱手道:“卢公子,没想到咱们这么快就见面了。

    他的脸上洋溢着春风般的笑容,似乎刚刚被劫持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发生过。

    卢小闲不由有些恍惚,眼前的这个人究竟是个处世不乱的枭雄,还是是非不分的软蛋?


………………………………

第四百一十章 往事不堪回首

    郡王没事吧?”卢小闲一脸关切道。

    “能见到卢公子,就算有事也是没事!”李显一语双关道。

    “在下奉梁王殿下之命,与张司马前来向郡王道喜!”卢小闲说明了来意。

    “何喜之有?”李显眯着眼睛问道。

    “梁王奉陛下之命,接郡王回帝都治病!”卢小闲笑着道。

    “治病?”李显愣了愣,脸上露出复杂之色,“对,我是有病,只是不知到了洛阳,这病会痊愈还是更重了!”

    “治得好治不好暂且不说,讳疾忌医总是不对的,我若是郡王,无论如何都得试一试!”卢小闲的表情也不简单。

    李显沉思片刻,微微点头道:“卢公子说的是,代我谢过梁王殿下!”

    “明日梁王殿下会亲过府向郡王传旨,三日后将启程返回帝都,望郡王提前做好准备!”说罢,卢小闲向李显一拱手,“在下告辞了!”

    “卢公子这就走了吗?”李显似乎有话要说,但稍一犹豫还是咽了回去,对李重俊道,“俊儿,替我送送卢公子!”

    李重俊点头,与裴岳陪着卢小闲和张文向府外走去。

    到了府门外,卢小闲对张文道:“张司马先行一步,我与义兴郡王说两句话!”

    张文走后,卢小闲朝着裴岳做了一揖:“我真是眼拙了,黑剑客果然是位绝世高人!”

    “卢公子过奖了!”裴岳不卑不亢道。

    “这么远的距离,以柳叶闭人穴道,时机分寸拿捏得如此精准,就算号称武功天下第一的符龙岛主江雨樵,也无不过如此!”卢小闲毫不遮掩的赞美道。

    卢小闲倒不是客套话,他见识过江雨樵的武功,裴岳丝毫不比他差。

    裴岳摇摇头道:“有主人这里,我这只是雕虫小技!”

    裴岳口中的主人,毫无疑问是指李重俊。

    卢小闲瞅着李重俊道:“想当年,白衣与黑面二人组合的黑白剑客横扫整个武林,所向披靡,让天下侧目!谁会想到风靡一时的白剑客竟然会是一位郡王!”

    “这都是以前的事了!若不是今日事情紧急,我和裴叔也不会出手!”李重俊眉头紧蹙道,“我虽不知何人要对父亲不利,但我清楚他们绝不会轻易善罢干休,还望卢公子出手相助才是!”

    “好说!”卢小闲也不客气,“我这就回去禀报梁王殿下,一定会安排万全之策保证庐陵王的安全!”

    “多谢卢公子,重俊感激不尽!”李重俊向卢小闲深施一礼。

    回到刺史府,武三思听了卢小闲的述说,不由大吃一惊,后背不由打了一激灵。

    才到房州城,就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让武三思顿时觉得房州到处尽是刀丛剑树,充满杀机。

    “这可如何是好?”武三思觉得肩上添了万斤重量,惶恐不安道,“庐陵王可万万不能在我手里出事呀!”

    “殿下!秋风堂的人到了吗?”卢小闲皱眉问道。

    “只到了二三十人吧,大部分还在赶来的路上!”

    “这样吧!”卢小闲斟酌道,“让陈将军带羽林士兵接管庐陵王府的防卫,秋风堂已经到达房州的人重点安排在内院,暗中保护庐陵王。从现在开始,我也住进庐陵王府,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庐陵王有任何闪失,否则在陛下那里就无法交待了!”

    ……

    回想着上午的那一幕,李显心中有些不寒而栗。

    十几年来,他远离朝廷朝廷,也远离了政治漩涡的中心,虽然日子过的清苦些,却没有了那些尔虞我诈和是非纷扰的侵袭。

    可是,现在他又要回去了,回到那个让他避之不急的地方。

    帝都表面繁华光鲜,实际上隐藏了多少危机与阴险。

    一想到朝廷,李显就觉得心有余悸。

    那里每个人城府都很深,口口声声仁义道德,实际上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若让李显选择,他宁肯继续待在房州,可问题是他现在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

    李显心中很清楚,今天所发生的这一幕,只是他未来要面对惊涛骇浪的序曲。

    既然陛下要传位给武氏,为何还要接我回去呢?

    就算要传给李氏,不是还有四弟皇嗣李旦,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呢?

    李显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是要要把自己收拾了,再把大位传给四弟李旦?

    不像!

    李显微微摇头。

    陛下要真想收拾自己,在房州就可以直接把自己处死,何必还要接回帝都呢?

    当初废太子李贤,就是陛下派丘神勣去巴州就地解决的。

    还有皇子上金和素节,他们倒是押解回神都解决的,但那是先宣布他们“谋反”,然后用囚车把他们押回帝都的呀!

    接自己回帝都究竟是要做什么?难道怕自己在外地造反?

    再说了,让梁王武三思来接自己,这阵势可不小,何须如此小题大做?

    李显左思右想,始终想不出一个合理的结论来。

    瞅着愁眉不展的李显,韦氏眼圈不由一红,低声道:“夫君,都是妾身不好,若不是当年那件事情,咱们也不会落得如此下场。”

    韦氏所说的“那件事情”,可以说是她和李显人生的转折点……

    ……

    高宗驾崩后,李显由太子继任皇帝之位,他将自己的岳父韦玄贞升任豫州刺史依然不满足,想再次升迁他做侍中,也就是宰相。

    韦氏虽然出自官宦之家,但对皇帝的虚名与实权之间究竟有多大差距,她根本就不清楚,只为夫君待自己的娘家不薄而感觉到面上有光。

    事实上,韦氏要是能从她前任赵氏的遭遇中得到足够清醒的认识、对武则天的手段有个细致的了解,作为皇后的她就会劝阻李显。

    可问题是她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意识,于是是他们夫妻二人悲惨遭遇便由此开始。

    李显的人事安排发到中书令裴炎手里,裴炎毫不犹豫的加以劝阻。

    谁知李显竟然放出话来:“我是皇帝,想怎么干就怎么干!韦玄贞是我的老丈人,我就是把天下让给他都行,一个小小的侍中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李显的一席话把裴炎吓了个魂飞魄散,立刻将此事报告给了太后武则天。

    武则天听后大怒,安排裴炎与中书侍郎刘袆之、羽林将军程务挺、张虔勖等人率重兵入宫,当着百官的面宣布太后懿旨,废李显为庐陵王,幽于别所。

    第二天,李显的同胞弟弟李旦被按在了皇帝的宝座上,改元文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