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坑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坑王- 第2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啪!”双掌相接,发出一声震响,二人俱被震退一步。

    老者向卢小闲随意一指,对身后那两个来自乌龙寨的汉子淡淡吩咐:“宰了他。”

    南诏乌龙寨在江湖上名气很大,这二人是乌龙寨的两位护法,武功自然不弱。

    “呛!”二人拔出了腰中的乌龙刀。

    铸把好刀可没那么容易,乌龙刀是由乌龙寨独特工艺铸造的兵器,无论用料、火候、力度、打磨,样样都有大讲究。乌龙刀通体乌黑,在夜色中更显的杀气腾腾,别看刀的样子不打眼,却锋利无比,断铁断钢不圈边不崩刃。

    卢小闲从未见过这种样式的刀,甫一出鞘,便感觉有股凛冽的寒气扑面而来,让他全身寒毛立竖,如中芒刺。

    “看刀!”两位护法凌空挽了个刀花,凶狠扑来,乌龙刀划出优美的弧线直斩向卢小闲颈项。

    刀气如闪电纵横,方圆三丈之内飞沙走石,野草尽碎。

    卢小闲感到从未有过的压力,对方的刀有一股与生俱来的疯狂之劲,更有种无所畏惧的迫人气势,逼得他只能左闪右躲,望云山习练的躲闪跳跃功夫,在这里发挥的淋漓尽致。

    乌龙刀法力大势沉,但也破耗费体力,数百招一过两位护法已汗流浃背,刀势不如之前那般凌厉。

    论武功,卢小闲或许根本就不是两位护法的对手,但多年习练天罡决的优势显露无疑,他的衣衫虽被对方凛冽的刀气划破数处,但应付的还算游刃有余,没有丝毫力竭的征兆。

    在一旁观战的唐倩,此刻紧张的连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而那老者却若有所思,他不得不承认,卢小闲的确是个强劲而难缠的对手。

    就在场中三人形成僵持之势时,一个白衣胜雪、懒懒的身影,乘着月色缓缓出现。他似乎并不在意刀风的激荡,随随便便就站到了三人身边不到三丈处。

    不知什么时候又出现了一个黑衣人,像影子一样静静的立在白衣男子的身后。夜色当中如果不仔细辨认,甚至都发现不了他的存在。

    正在性命相搏的三人立时感到一种莫名的压力,像夜雾般笼罩在四周。

    卢小闲面色凝重,他既要不由自主抵挡突然出现这二人身上散发的无形压力,又要招架两把乌龙刀闪电般的进攻,顿时变得手忙脚乱起来。

    幸好两位护法的攻势也在减弱,看来他们也受到了那种压力的威压,闪电般的乌龙刀开始不由自主地呆滞、凝重,像失去灵性的死物般,被主人僵硬地挥舞着。

    观战的老者看出不对劲,忙对两位护法喊道:“二位,停手吧!”

    两位护法收刀后退。

    卢小闲这才舒了口气,转头望向来人。

    白衣人不到二十岁的年纪,又有种与年龄不相称的不羁,懒懒散散的微笑像水一样从他英挺的脸上溢出来,让人打心眼里感到舒服。

    白衣人身后的黑衣男子脸上以黑巾蒙面,看不到他的容貌和表情,但卢小闲却能从双方的目光中感觉到浓浓的杀气。


………………………………

第四百零六章 黑白剑客

    正主终于来了!”老者已经放开了阿果,冲着白衣人客气地拱手,言语间恢复了那种独特的从容和威严,“不知该称呼您义兴郡王呢,还是该称呼您白剑客呢?”

    卢小闲眉头微挑,义兴郡王是李显的第三子李重俊当年的爵位,难道眼前这位白衣人便是李重俊?

    听了老者的话,那两名护法眼中闪过犀利的光芒。他们来到中原便是找黑白剑客报仇的,看来这个年轻人便是黑白剑客当中的那位白剑客。

    “义兴郡王只是虚名,我不在意。至于白剑客嘛,那是以前的身份了,你还是叫我李重俊比较好!”白衣人还是一副慵懒的模样,说话间眼睛望着卢小闲。

    李重俊?

    果然是李重俊!

    后世史书评价李重俊性情粗犷,喜狗、马、蹴鞠等娱乐,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今日一见却不是那么回事,至少卢小闲对他很有好感。

    卢小闲的目光与李重俊相接,脸上露出笑意,主动向李重俊拱手道:“在下卢小闲,见过义兴郡王!”

    李重俊点点头,望向老者,口中满是挑衅的味道:“舍妹不会去你那里,我不允许,不知你意下如何?”

    不待老者说话,两护法其中一人冷冷地盯着高强,声音就像他的乌龙刀一样带着凛冽的寒气:“你是白剑客?”

    说到这里,他瞅了一眼李重俊身后的黑衣人,声音更加冰凉:“黑白剑客当年欠下乌龙寨一笔血债,我们奉命前来讨债,很期待讨教阁下剑法!”

    卢小闲这才注意到,李重俊的腰中挂着柄普通的佩剑,像个饰物般毫不起眼,一副游侠的装扮,丝毫看不出竟然是位大唐的郡王。

    “随时奉陪!”李重俊不屑的瞥了一眼那名护法,“现在吗?”

    那名护法似乎被噎住了,下意识瞅了一眼老者,并没有说话。

    李重俊一脸的傲慢,盯着护法看了好一会,这才望向阿果道:“我来接舍妹回家。”

    老者一愣,旋即哈哈一笑道:“我本打算请她到在下寒舍做客,之后再送她回府,如今有阁下在此,就用不着在下跑腿了!”

    说完一挥手,老者带着几人扬长而去。

    “转告庐陵王,让他小心点,三日内必取他的性命!”远远传来一个声音,毫无疑问应该是乌龙寨的那名护法。

    李重俊目光一懔,冷声回道:“敢动我父王一根汗毛,我发势必定血洗乌龙寨!”

    乌龙寨名列江湖七大门派,门下高手如云,乌龙刀法冠绝天下,也就李重俊敢说出血洗乌龙寨的豪言。

    见老者去得远了,李重俊对阿果道:“裹儿,跟我回去吧!”

    卢小闲轻轻吐了口气,他终于确定了阿果的真实身份:大唐第一美女李裹儿。

    后世对李裹儿的评价极差,卢小闲对她的印象也好不到哪去。他压根就没想到,眼前这个既刁钻又古怪的小姑娘,竟然会是李裹儿。

    自己之前还想方设法的与李裹儿套近乎,卢小闲想想不由苦笑,这个女魔头可不是随便招惹的,看来自己与她得保持一定距离了。

    “我不想回家!那还是家吗?”阿果眼睛红红的,一改刁蛮任性模样,就像个淑女。

    “确实不像家!”李重俊宽容一笑道:“但也得回去呀!”

    阿果眼睛转望向那名黑衣人,轻声问:“三哥,当年你和裴叔闯荡江湖,快意恩仇,多惬意呀,为什么要回家呢?”

    阿果口中的裴叔,但是那名黑衣人,他叫斐旻,曾经与李重俊行走江湖被誉为黑白剑客。

    “我也觉得那段日子很有意思!”李重俊眼前闪过一丝柔和之色,“可是,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玉儿已经有了身孕,我得陪着她。”

    “我就是听你说江湖十分好玩,偷偷跑出来见识一下罢了。”阿果叹了口气道,“三嫂能嫁给你,她真的很有福气!”

    李重俊一笑,道:“玩够了吧?也该回去了?”

    “没有,人家还想到别处去玩呢!”

    李重俊叹了口气,道:“好吧,无论你要去哪里,三哥都陪你去。”

    “真的?”阿果面上喜色一闪而没,旋即幽幽地道,“这怎么可能,三嫂还在家里等着你。”

    “玉儿交待过我,要我无论如何也要跟着你,直到你回家为止。”李重俊提到玉儿的时候,语音里泛起无尽的温柔。

    “我不需要你跟着我,我不要你管我!”阿果说完转身就跑,背影在月光下微微耸动。

    卢小闲看着李重俊,李重俊苦笑道:“我这个妹妹太任性了,还得劳烦卢公子跟着她,重俊在这里谢过了!”

    卢小闲嘴唇动了动,却什么也没说,只是点点头朝阿果跑的方向跟了过去。

    整整三天,卢小闲与阿果就像流浪者一样漫无目的四处游荡,好在卢小闲身上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银票,可以让他们尽情挥霍。

    阿果的心情十分糟糕,一句话也不说。卢小闲知道眼前这位美女便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安乐公主,心中有所忌惮,也不主动与她搭讪。

    此刻,卢小闲与阿果正漫步走在官道上,远远两匹快马正疾驰而来。

    卢小闲觉得有些不寻常,便停下来看着越来越近的轻骑。

    两名骑手远远看到了路边的卢小闲和阿果,戒备地放慢速度,当到了能看清面容的距离时,其中一个骑手突然〃咦〃了一声,远远地喊:“是安乐郡主么?”

    阿果回身想躲,二人已经快马而来,翻身下马向阿果请安,接着向卢小闲拱手:“这位是卢公子吗?”

    卢小闲觉得奇怪,这二人为何会认得自己?

    “我们是房州刺史府的捕快,奉郭刺史之命特来请群主和卢公子迅速赶往刺史府,梁王殿下已经到刺史府了!”

    卢小闲动容道:“好快的速度!”

    “梁王殿下?”阿果一脸疑惑的瞅着卢小闲:“他来房州做什么?”

    “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卢小闲苦笑道,“事情紧急,还是先回房州再说吧!”

    瞬间似乎想到了什么,阿果脸色顿时变得苍白起来,她破天荒的没有反对。

    ……

    房州刺史府的两名捕快合骑一匹马,卢小闲与阿果合骑一匹马,四人双马急急向房州城赶去。

    快到房州东城门的时候,陡听得城门内传来一声马嘶,一骑骠骑风驰电掣般奔至他们身前,后面还跟着大队人马。

    两名捕快赶忙下马,冲那当先一骑迎了上去,小声禀报着什么。

    卢小闲也下了马,顺便把坐在身后的阿果扶下马来。

    那人听完捕快的禀报,点了点头翻身下马,冲卢小闲道:“在下李显,想不到能和卢公子在这里偶遇,还真是有缘呀。”

    偶遇?

    怎么可能呢,分明是有备而来。

    卢小闲打量着李显,这便是那位曾经的中宗皇帝、后来被武则天贬到均州和房州的庐陵王。

    李显中等身材,面白微胖,身着绸袍,像个普通的乡绅。只是那双眼睛,不时闪出一丝锐光,笑的时候,眼里有一种超然物外的冷静与从容。

    卢小闲精通读心术,阅人无数,心中不由产生一股强烈的不安。

    历史上几乎所有的对李显的评价都是懦弱无能,可凭此时的第一感觉,卢小闲意识到李显绝对是位深藏不露的主。

    虽然心中有疑惑,但卢小闲还是不动声色的冲李显拱手道:“卢某见过庐陵王!”

    阿果低头迎上去,轻轻叫了声“父王!”。

    李显冷哼一声,没有搭理女儿,而是执起卢小闲的手道:“小女任性,实在是麻烦卢公子了。”

    卢小闲忙道:“郡王不必客气!”

    李显突然惋惜地道:“多谢对小女多日的照顾! 本当与卢公子痛饮三百杯,但梁王殿下还在刺史府等候卢公子,所以只能改日了!”

    说罢,李显转头对随从吩咐:“牵匹马来。”

    随从牵出一匹骏马,李显接过缰绳,然后塞到卢小闲手中道:“这是一匹突厥宝马,初次见面就送给卢公子了!”

    “多谢郡王!”

    感动之下,卢小闲心中的疑惑更浓:如此善于笼络人心,这是那个曾经的窝囊废皇帝吗?

    目送卢小闲骑马进了城门,李显突然转向阿果:“裹儿,你是怎么认识他的?”

    阿果离家多日,她见李显没有询问自己这些日子过的怎么样,反倒对无关紧要的事情如此上心,心中顿觉不满,撅起嘴来正要使性子,却听李显低声斥道:“如实说来,不要有丝毫隐瞒,此事很重要!”

    李显对阿果向来很宽容,像今日这般严厉还是头一回,阿果愣了愣,她不敢再造次,便将与卢小闲相识的过程详细道来。

    李显听罢,沉思良久,然后冲着阿果道:“跟我回府吧,这两天哪也别去,可能要有大事发生了!”

    有大事要发生?

    阿果又是一愣,见李显的表情很是肃穆,便顺从的点点头。她虽然刁蛮任性,可也知道现在不是耍性子的时候。


………………………………

第四百零七章 房州刺史

    当卢小闲骑马来到房州刺史府大门前的时候,早有几个刺史府的官员恭候在那里了。

    为首的是房州府司马张文,他小心翼翼的询问:“来人可是卢公子吗?”

    卢小闲下马,也不顾不得客套,拱拱手道:“我是卢小闲!”

    “下官房州司马张文恭迎卢公子!”张司马恭恭敬敬道,“梁王殿下正等着您呢!里面请!”

    卢小闲点点头:“劳烦张司马头前带路!”

    卢小闲跟着张文等一众官员进了刺史府。

    瞅着众人的背影消失在大门内,门口原本两个站的笔直的衙役这才松了口气。

    他们二人现在还处于兴奋当中,不久前他们居然见到了大周梁王武三思。一个普通衙役能见到如此大人物,总会有几分兴奋。

    其中年轻一点的衙役,嘴里有些喋喋不休:“说也怪了!梁王殿下是堂堂的亲王,怎么就对这么个文弱书生儿如此厚待?”

    另一个年龄大些的衙役,带着饱经世故的口气说:“闭嘴!老毛病又犯了。你管是怎么回事。刺史大人专门交待过,无论看到什么都要烂在肚里,不许乱嚼舌头,你都忘了?”

    “刺史的交待,咱都记着呐!这不是咱俩之间的悄悄话嘛!”年轻衙役神秘地说:“我瞅着梁王殿下来房州恐怕不简单,肯定是针对庐陵王的,这可是天大的事。谁知道是吉是凶,前面那几个皇子不都……”

    年龄大的衙役立刻“嘘”了一声,一脸惶恐道:“我看你小子是活腻歪了!非得给你嘴上贴上封条不可,这是咱们能议论的事吗?小心隔墙有耳!”

    年轻衙役意识到自己失言,吐吐舌头不再说话。

    ……

    房州历来是大唐王室流放之地,除了庐陵王李显外,高宗李治在位时的废太子李忠曾徙任房州刺史。麟德二年??,废太子李贤之孙广武王李承宏也被贬任房州别驾。

    上溯到隋朝,隋汤帝杨广杀太子杨勇,也曾追立杨勇为房陵王。

    为何唐王室屡屡看好房州做为流放地?

    从长安城放眼看去,会发现房州是秦巴大山中的高原盆地,东、西、北三面无险地,只有南面紧邻秦巴大山。

    房州生存条件优越,是废贬王室的理想之地,对废黜的王室是一种优待。房州同时也是王室经略的后方战略基地,虽与长安有一定距离,但房州古驿道向西和西北的有三条,直通竹山、竹溪、郧阳,西接长安,鞭力能及。

    正因为房州的重要性,房州刺史人选向来为朝廷所重视。

    现任房州刺史叫郭敬之,华州郑县人,太原郭氏家族后裔。郭敬之起家涪州录事参军,曾任过渭州和吉州刺史,三年前转任房州刺史。他身高八尺二寸,面皮白净,方方的脸上,突出两条浓黑的剑眉和两绺飘逸的黑髯,二目有神,风度闲雅,望之有神仙之态。

    此刻,郭敬之立在武三思面前,表情严肃,双眉紧皱,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一见卢小闲,武三思赶忙道:“卢公子,你可算来了!”

    卢公子笑着应道:“还是殿下神速呀!”

    武三思一脸苦笑:“哪是本王神速,陛下专程派使者前来催促,让本王办了差速速赶回洛阳不得有误,本王这也是没有办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