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中顿时浓烟雾弥漫,哭叫声、马嘶声、巨石和滚木的轰鸣声、被砸中士兵的哀嚎声、刀剑撞击声……
何阿小和李楷固两军拦在谷口,逃出山谷的官兵全部被杀,黑紫色的血水伴着泉水从谷中奔涌而出。
张玄遇和麻仁杰刚刚进入谷中,见势不妙骑马拼命从谷中向后撤退,官兵拚命反抗为二人杀出血路,缓缓而退。
进谷容易,可出去就很难了。
李楷固率领契丹骑兵不断截杀着出谷的士兵,射箭和弯刀已很让大周军队很痛苦了,可李楷固还不罢休。停下战马,从容从马上拿出了套索。他瞄上张玄遇和麻仁节已经好一会了,从这俩人的穿戴上,他判断这是两条大鱼。
………………………………
第三百八十三章 致命的军牒
李楷固除了弓娴熟之外,还有更厉害的绝招:飞索。
飞索,说通俗点就是套索。
对大周的将军来说,飞索很难练,但契丹和突厥这些游牧民族从小就练习,很多契丹男儿都会玩,李楷固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不打仗时,李楷固喜欢套野兽玩,獐鹿狐兔,走马遮截,放索搨之,百无一漏。
此刻,大周军队已全面崩溃,所有人都惊慌失措只顾逃命,哪还防得了李楷固那神出鬼没的套索。
只见李楷固像平日捕猎野兽那样,将套索飞掷而去,张玄遇瞬间落了马,连喊带叫地被拖到契丹军阵中,随即被绳捆索绑。
李楷固心情大好,紧接着又表演了一回,套索飞向麻仁节,如金龙探爪,似大蟒缠身,麻仁节盔落甲斜、四脚朝天,也被生擒。
李楷固生擒了敌方两员大将,按理说孙万荣应该高兴才是,但他却皱起了眉头。
因为李尽忠在营州城养伤,所以此次战斗由孙万荣来指挥。李尽忠虽然没有来,但李楷固是李尽忠的铁杆心腹,李楷固如此出彩,多少还是抢了孙万荣的风头。
“呜呜呜……”契丹号角第三次响起,契丹军队又冲入谷中……
良久,谷中陷入了寂静当中。
数万大军除了少数被俘之外,大部分被歼灭,契丹人损失微乎其微,取得了完胜。
……
何阿小来到孙万荣的面前,跪拜道:“参见大帅!”
“起来吧!”孙万荣问道,“战场清理没了吗?”
“禀报大帅,战场已经清理完毕。对方主将曹仁师、张玄遇、麻仁杰,还有营州都督府别驾冯青山被俘,进入谷中的军队全部被歼灭,这是我们缴获的军牒和将印。”
说着,何阿小把军牒和将印呈上。
孙万荣关心的是战果,对军牒和将印并不感兴趣,摆摆手道:“要这劳什子干嘛,扔了吧!”
“万万不可!”王先生赶忙接过军牒和将印,笑着道:“大帅,这军牒和将印能派上大用场呢。”
见孙万荣疑惑的看着自己,王先生附在孙万荣耳边小声说着什么。
孙万荣听罢,哈哈大笑道:“先生此计甚妙!”
“去,把那几位大人物给我带上来!”孙万荣吩咐道。
不一会,契丹兵士押张玄遇、曹仁师、麻仁节和冯青山几人来到孙万荣面前。
何阿小对喝斥道:“败军之将见到我契丹还不跪下!”
说话间,士兵们将几人摁倒跪在地上。
张玄遇筀人挣扎欲起,又被摁跪下。
如此反复之次之后,张玄遇、曹仁师、麻仁节三人已经放弃无谓抵抗,老老实实跪在那里一言不发。
唯有冯青山,却坚持不肯跪,不仅不跪,而且还恨恨瞪着何阿小。
在这里见到了何阿小,冯青山立刻反应过来:自己被契丹人利用了。
想到此战之败,自己竟然是罪魁祸首,冯青山心中既悲愤又绝望。
何阿小对冯青山的怒视根本就没当回事,他来到冯青山面前,嘲笑道:“瞪什么瞪,再瞪你们也是败了,还不赶紧乖乖给大帅跪下,说不定还能饶你一命呢!”
何阿小话没说完,让他惊讶的事情发生了。
冯青山狰狞的猛然捂住嘴,紧接着就听他闷哼一声,一股股鲜血就从他嘴里涌了出来。
冯青山紧紧捂住嘴,任由鲜血从口中不断涌出,死死的盯着何阿小的眼睛,他的目光让何阿小感觉有些毛骨悚然。
王先生不禁动容:冯青山竟然咬舌自尽。
设计利用冯青山的时候,王先生根本就没考虑他的死活,只是把他当作一个可有可无的道具。可冯青山此刻在他面前自尽,多少还是让他心中有些愧疚。
被俘的三名将领也没想到冯青山如此刚烈,为求一死,竟然可以做到这种地步。
冯青山“哇……”的一声吐出一大口鲜血,伴随鲜血一同吐出的还有一段血红的舌头。
“嘿嘿嘿……”
冯青山张着没了舌头的血盆大口,诡异的对何阿小笑了起来。
何阿小不由打了个寒战,他实在不想面对冯青山的目光,从腰间抽出刀来朝冯青山挥去。
随着凌厉无比的刀光在冯青山喉头闪过。
“嘶……”
一道血红的水柱就射向空中,冯青山带着解脱的笑仰面倒下。
瞅着眼前这一幕,孙万荣不由皱起了眉头,让亲兵把冯青山的尸体拖了下去。
然后面无表情走到张玄遇三个人跟前,分别拍着他们的头说:“左鹰扬卫将军曹仁师、右金吾卫大将军张玄遇、司农少卿麻仁节,你们来得好啊!冯青山的下场你们也看到了,若要自尽就赶紧的,若是还想活下去,那就得听我的!”
三人还没从兔死狐悲中醒过神来,听了孙万荣的话,不知他要做什么,木然地看着孙万荣嘲笑的脸色。。
“哈哈哈哈!”孙万荣脸上的得意之色尽显,“来人,笔墨伺候!”
亲兵端来笔墨,站在三人面前。
孙万荣指着曹仁师:“把笔给他,让他给我写!”
说话间,孙万荣把缴获的军牒丢在曹仁师面前。军士把笔递给曹仁师,他哆哆嗦嗦地接过笔,从地上捡起军牒,问道:“让我写什么?”
孙万荣冷笑道:“我说什么,你给我写什么。明白了吗?敢给我乱写,写错一个字,马上拉出去砍了!”
曹仁师吓得哆嗦得更厉害了。
“就这样写!”孙万荣对曹仁师吩咐道,“官军已破贼,若你等在我们之后到达营州,则军官全部处斩,士兵一概不计战功!”
显然,孙万荣所说的这些话,都是王先生教给他的。
听了孙万荣的话,张玄遇顿时脸色大变。他当然知道孙万荣让曹仁师写的军牒是给燕匪石的,更清楚一旦燕匪石收到军牒会有什么后果。
曹仁师跪在地上把军牒放在前面,一笔一画地写完。
放下笔,颤颤巍巍把军牒递给孙万荣。
孙万荣简单扫了一眼,便将军牒递给了一旁的王先生。
就在王先生看军牒的时候,孙万荣也没闲着,一脸揶揄道:“字写得不错嘛,是不是经常写这种军牒呀?”
王先生将军牒还给孙万荣,微微点了点头。
孙万荣接过军牒,盯着曹仁师道
:“这么好的字不签名太可惜了。来来来,你们三个都签个名。”
曹仁师乖乖签名。
军士把笔递给张玄遇,张玄遇连连摇头不肯签字。
契丹人是在为另一场伏击战做准备,通晓军事的张玄遇当然知道自己的签字意味着什么,这个字他知道签不起。
孙万荣倒也不介意,笑着道:“没想到张大将军很有骨气呀!那先让司农麻少卿先来吧。”
说罢,孙万荣示意亲兵把笔给麻仁节。
麻仁节看了看张玄遇,又看了看曹仁师,叹了口气,拿过笔,签上名字。
孙万荣刷的一下抽出战刀,架在了张玄遇的脖子上:“签字或是死亡,你自己选!”
张玄遇很想与冯青山一样以身殉国,但却狠不下心来,内心激烈的斗争着。
生死关头,张玄遇最终屈服了,他颤抖着在军令上署上了自己的名字,憾然闭上了眼。
孙万荣拿起军牒,上下看了看,吹了吹未干的墨迹,高兴地点点头:“好!拿官印来。”
军士拿他们的官印盖好。孙万荣看了看,微微一笑:“这回好了,我派人给三位送捷报,你们好好呆着啊!表现好了,我就送你们回家。不知道你们的殿后部队总管燕匪石和宗怀昌见到本捷报会怎么想。”
“来人!把他们押入地牢,马上派人给燕匪石和宗怀昌送军牒。”
曹仁师、张玄遇、麻仁节三人趴在地上大哭不止……
……
燕匪石和宗怀昌接到张玄遇等人的军牒,不敢慢怠,立即下令催促步兵部队快速前进。
“快!快!……前方部队已经把契丹消灭,我们得赶紧去捞取战功,否则就会军将皆斩,兵不叙勋。快!快!……”
燕匪石部昼夜兼程,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一直往前赶,士卒马匹都疲劳。
实在太累了,燕匪石也只是让士兵坐下休息一会,让后再接着赶路。
这一坐不要紧,却有不少人呼呼地睡着了。每次起来前进,都要前一个叫醒后一个人,有的时候怎么叫都叫不醒。
到了后来,许多士兵甚至开始边走边睡!
士兵吃不上饭,加上出汗太多,盐分没有得到及时补充,体力大大减弱。
……
孙万荣的大帐内,何附小禀报道:“启奏大帅,探马回报,燕匪石和宗怀昌接到军牒后,遂率步卒昼夜兼行急进。不遑寝食以赴,现已士马疲弊不堪。”
孙万荣听罢哈哈大笑道:“好,何阿小、李楷固听命!”
二人跪拜于地,等待着孙万荣的命令。
孙万荣意气风发道:“命你二人各自率部,以火为号,半路截杀大周步兵部队!”
“遵命,谢大帅!”
说罢,二人退出大帐。
瞅着何阿小与李楷固离开的背影,暾欲谷微微摇了摇头。精锐精兵突袭疲惫不堪的步兵,只能是一边倒的屠杀,他已经预见到燕匪石部最终的结果了。
想到这里,暾欲谷忍不住瞅了一眼王先生:此人太可怕了,一切都在他的算计当中,若是将来与他为敌,可不是什么令人高兴的事情。
……
………………………………
第三百八十四章 前进还是撤退
眼看着快到黄獐谷,燕匪石和宗怀昌算算时间,应该可以如期赶到营州城,这才松了口气。殊不知一场灾难正在等待着他们,懵懵懂懂的几万余大周军士,笨重蹒跚地钻入以逸待劳的契丹人圈套。
就在黄獐谷口,契丹人发起了进攻。
李楷固、何阿小以及其他酋长诸部合军,三万余众,以众击寡,以逸打疲。燕匪石和宗怀昌哪会想到被契丹人伏击,于存亡之秋惶然不措,周军将士被契丹人围困、突袭、切割,虽然也在抵抗,但明显看得出来,他们迟早坚持不住。
孙万荣马鞭轻抬,欣赏着大周将士无力的反抗,嘿嘿一笑:“先生,再将这支周军歼灭,这辽西都将由我们驰骋,拿下幽州进入河北腹心都不是问题。”
见孙万荣有些得意,王先生摇晃了两下头,不由开口劝道:“大帅,现在还不到我们松懈的时候。击灭此军,如断大周一指。然纵断其指,大周还有九指,且以大周国力,断指亦可复生。我们发动此战,是为契丹部壮大发展争取时间与土地。只要此战我军大胜的消息传出去,奚人和其他各部绝对不会再观望……”
“这些我都知道!”孙万荣直接挥手打断了王先生的话。
在即将取得大胜的时候,王先生的这一番话颇有些煞风景,让孙万荣心中稍有些不悦。
或许觉得自己的语气有些生硬,孙万荣岔开话题,轻松笑道:“还是先将敌军歼灭!周将虽然庸碌,但这些士兵还是蛮有血性的!”
望着战场中央,为求活命,大周的将士们几乎在各自为战,只在一些中低级军官的统率下拼死抵抗着。麻仁节、燕匪石倒没有逃,缩在阵中,无力地指挥着。
“传令李楷固、何阿小诸部,全力进攻,日落之前,要将这支周军彻底歼灭!”狠狠地挥了一下马鞭,孙万荣高声传令。
……
押运辎重的后军有三四万人,但大多是青壮和民夫,能战斗的府兵也就不足一万,而且与前锋与中军的精锐比起来,战斗力要差远了。
晌午时分,在距离黄獐谷三十里的地方,队伍停了下来。
在后军总管左豹韬卫将军李多祚的临时帅帐内,几个人正在激烈的争执着。
李多祚在大周军队体系中,尤其在神都,地位也算举足轻重,辗转诸卫,常年掌兵。统军出征,亦有建树,累有功勋。
而卫擎、郭振与陈玄礼三人,论官阶资历都在李多祚之下,自然要受李多祚的节制。
张说虽然只是一名从七品上的左补阙,但他毕竟在门下省任职,又是陛下派来的,李多祚对他也是很尊重。
此刻,与张说发生争执的是卫擎。
卫擎一脸严肃的向李多祚表达了自己的意见:“总管大人,坚决不能撤退,若是被陛下追究畏敌不前的罪责,我们可都逃不了干系!”
张说反驳道:“如果前锋与中军全军覆没,我们再前进与送死没有什么两样。现在最正确的选择,应该是赶紧撤退,保住这几万人!”
卫擎质问道:“你怎么就断定前锋与中军已经全军覆没了?凭契丹那么点兵力,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消灭了前锋与中军?再说了,就算他们败了,总会有人活着回来报信吧?我们没接到任何消息就这么撤退了,那是要军法从事的!”
听了卫擎的质问,张说哑口无言。
虽然他和卢小闲一样,断定前锋和中军必败,但也只是断定,哪会有什么证据?
李多祚一向主张稳进,但此刻张说与卫擎各有各的道理,反倒让他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他看向郭振与陈玄礼:“你们俩是什么意见?”
郭振与陈玄礼想也不想便异口同声道:“我们想听听卢公子的意见!”
李多祚从郭振与陈玄礼口中得知了卢小闲在洮州的所作所为,对他也是钦佩有加。本来这样的事情李多祚不想让卢小闲参与,毕竟他没有任何官职,只是一介百姓,但是听郭振与陈玄礼如此信任卢小闲,只得把目光投向卢小闲:“不知卢公子是什么意见?”
卢小闲坐在一旁正低头思考着什么,猛然间听到李多祚的询问,茫然的抬起头来,怔怔看着前李多祚:“总管大人,您说什么?”
李多祚有些不悦,皱了皱眉头,这么大的事情,卢小闲竟然如此心不在焉。
郭振赶忙解释道:“卢公子,后军现在应该撤退还是继续前进,总管大人想听听您的意见!”
“哦!是为这事?我的意见嘛……”卢小闲顿了顿道,“我的意见是既不前进也不撤退!”
众人面面相觑,这是什么意见?
李多祚也觉得奇怪,询问道:“卢公子此话何意?”
“前锋与中军肯定已经全军覆没,前进是死路一条!现在撤退也不行,我们带着辎重,还有那么多青壮,肯定走不快。契丹军队全是骑兵,行军速度快,若让他们追上了,也是死路一条!现在最正确的选择是在原地布下车阵,做好防御准备,只有打退了契丹人,才能徐徐撤退!”
“卢公子,你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