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小闲从怀中掏出陈三给他的那封信,又仔细看了一遍。
以他对王先生的了解,王先生这么说应该不会是诳孙万荣,更何况他要取得孙万荣的信任,长期留在契丹军中,如果是谎言很容易被揭穿。
既然王先生那么肯定他的人此次会领兵出征,那就说明此人是武则天诏令的二十八个将军之一。
卢小闲觉得,自己必须得把这个找出来才行。
可是,怎么才能找出这个人呢?
想了好半晌,卢小闲也没个头绪。这事还不能伸张,以免打草惊蛇。
于是,卢小闲喊来张猛,给他交待了一个任务:蹲守盯梢。
武则天诏命的二十八人当中,有十三人是州府官员和军中将领,此时并不在洛阳。而其余的十五人,现在就在洛阳。
若王先生所说的那人是州府官员或军中将领,现在肯定不在洛阳,卢小闲也无计可施。
他现在能做的,是对留在洛阳城里的这十五人一一甄别一番。
因为手中没有任何线索,也只能采取暗中逐个监视这些人的府第,看有没有陌生人出入。
虽然是笨办法,但卢小闲坚信,只要有足够的耐心,肯定会有所收获。
对卢小闲的安排,张猛向来不会提出异议,他答应一声便迅速去落实了。
“看来,应该适当向女皇帝表明一下自己的态度了!”卢小闲喃喃自语。
洛阳是武则天的地盘,卢小闲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逃不过她的耳目。在她的眼皮底下活动,万万不能引起她的猜忌。所以,卢小闲必须要让武则天知道,自己所做都是在替她着想才行。
可是,通过谁向武则天去传达这个信息呢?
卢小闲想到了一个人:杨思。
……
………………………………
第三百五十八章 杨思赴宴
“他们离开狄府,又去了龙门山?”
武则天听罢,不由沉思起来。
上官婉儿在一旁猜测道。:“陛下,他们莫不是去缅怀当年一起经营秋风破的快乐时光了吧?”
“缅怀快乐时光?”武则天觉得有些好笑,反问道,“你觉得是狄阁老有这闲工夫,还是卢小闲有这雅兴?”
上官婉儿笑着自嘲道:“陛下说的是!臣也只是顺口一说!”
“再说了,就算他们是去缅怀快乐,为何要带上吉顼,这事跟他有什么关系?”
“要不……”上官婉儿建议道,“陛下,干脆直接召狄阁老或者卢小闲进宫来问问,不就都清楚了。”
“不必了!”武则天摇摇头:“狄阁老的忠心朕是知道的,卢小闲也不会像有些人那样,居心叵测搞什么阴谋诡计,对他朕也是信得过的!贸然召他们进宫来,反而不美。算了,还是等杨思回来后,听听他怎么说吧!”
平日里这个时辰,武则天应该已经歇息了。可今日一反常态,就是为了等待杨思。
上午时分,韦团儿拿着杨思的请柬来请示武则天,是否同意让杨思去赴卢小闲的晚宴。
武则天正好想借这个机会试探一下卢小闲的态度,便欣然同意,而且还授意杨思向卢小闲问一些问题。
上官婉看了一眼案几旁边的沙漏,对武则天道:“杨思去了快两个时辰,算算时间他应该快回来了!”
“急也没用,等着便是了!”武则天倒是很有耐心。
“臣只是担心杨思喝多了,误了正事。陛下没听说五郎和六郎说吗,这卢小闲可是酒量大的很!”
“当年,杨思与卢小闲在潘州,也算是患难之交了。杨思去赴卢小闲的宴,肯定少不了喝酒。但朕心里很清楚,他绝对不会喝醉!”武则天淡淡道,“杨思也是宫中的老人了,这么些年来,你还不了解他吗?他是知道分寸的!”
说到这里,武则天不由感慨道:“像杨思这样谨小慎微的人,现在是越来越少了。朕一直寻思着,哪天是不是也该让团儿出宫嫁人了,朕也是快入土的人了,总不能让她一辈子在这宫里守活寡吧?真到了那一天,让杨思接手天极阁,朕也就放心了!”
听了武则天的这番话,上官婉儿不由一怔:这还是当年那个杀伐果断、冷酷无情的陛下吗?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武则天的性情也有所变化。她经常会回忆起以前的一些往事,说话做事变得更有人情味了。像放韦团儿出宫嫁人这样的事情,在以前绝不可能从武则天嘴里说出来。
见上官婉儿不言语了,武则天笑着打趣道:“婉儿,想什么呢?莫不是你也想出宫嫁人了?”
上官婉儿一听脸顿时红了,赶忙道:“陛下取笑婉儿了,婉儿哪也不去,就在宫里伺候陛下!”
“鬼机灵,莫以为联不知道,你与崔湜相好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陛下……”上官婉儿的脸更红,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
杨思打着酒嗝,与卢小闲告别后,便朝着天津桥而去。
他准时前来卢小闲的府上赴宴,没想到却在大门口却碰到了魏绪忠。
原来,魏绪忠和杨思一样,也是应邀来赴宴的。
杨思和魏绪忠虽然同在洛阳为官,但平日里却很少打交道。若不是今日共同来卢小闲这里赴宴,他们还真没机会坐在一起呢。
见到杨思和魏绪忠,卢小闲格外的高兴。
当然,他们二人也感觉到了卢小闲的热情:偌大的厅堂,满满一桌美味佳肴,数坛美酒,只有他们三人享用。
最牢固的友谊是在共患难中结成的,正如生铁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锤炼成锅一样。
回忆起当初在潘州度过的那段时光,让杨思觉得似乎自己又回到了从前。
谈完了过去,自然要畅想未来。卢小闲、杨思和魏绪忠三人边吃边喝边聊,好不快活。
到了最后,魏绪忠早已是酩酊大醉。
若不是身上还担负着陛下交付的使命,杨思断定自己也会像魏绪忠一样,喝个一醉方休。
卢小闲的酒量,杨思在潘州的时候便领教过。
席间,杨思忐忑不安,担心卢小闲不会放过他,让他醉死过去。出乎意料的是,卢小闲却并没有刻意给杨思劝酒,这让他躲过了这一劫。
虽然也喝了不少,但至少杨思的头脑还是清醒的。
魏绪忠直接留宿在卢小闲府上,但杨思却必须回宫去。
进了皇城,杨思像变了个人似的,除了身上无法消除的酒味,任谁也看不出他是喝过酒的。
……
“陛下!杨思求见!”韦团儿小声禀报道。
上官婉儿轻吁了口气:终于回来了。
正在假寐的武则天也睁开了眼睛,沉声道:“让他进来吧!”
进了上阳宫武则天的寝殿,杨思施礼道:“臣见过陛下!”
“免礼!”武则天对垂手肃立的韦团儿摆了摆手,“团儿,你也下去歇着吧!”
韦团儿告退后,武则天瞅着杨思道:“说说吧!是什么情况。”
杨思了解武则天的心思,他舔了舔嘴唇,事无巨细一一向武则天讲述了今晚赴宴的全过程。
“……魏绪忠向卢公子求教,说吉宰辅几次私下里跟他说,想调他去刑部,他也不知该不该去……”
武则天接过话来,笑着道:“这吉顼倒是会挖墙角,他想要魏绪忠去刑部,来俊臣怎么可能会放人呢?”
杨思点点头道:“卢公子也是这么说的,他让魏绪赶紧回绝了吉宰辅。瞻前顾后只会让吉宰辅认为魏绪忠是想去刑部的,若吉宰辅真向来中丞去要人,魏绪忠就被动了。到最后魏绪忠既去不了刑部,又让来中丞对魏绪忠有了成见,两边都不落好,里外不是人。”
“还有吗?”武则天又问道。
“魏绪忠还向卢公子抱怨,这么些年了,他一直在来中臣手
下做监察御史,活没少干,可官职却没有任何变化!”
“魏绪忠嫌官小了?”武则天冷笑道:“也不看看自己有多大能耐,若不是来俊臣护着他,估摸他连监察御史都做不下来。”
魏绪忠是来俊臣的心腹,平日里只听命于来俊臣,他没读过书,做事也不过脑子,很多大臣都瞧不上他,弹劾他的人也不在少数。
杨思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道:“卢公子也是这个意思,他告诫魏绪忠,只要来中丞在左肃政台做中丞一日,什么过分的事也别做,什么过分的话也别说,老老实实的跟着来中丞干便是了,先保得平安是第一位的。若哪天惹恼了来中丞,连命都没了,其他的岂不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上官婉在一旁笑道:“这卢小闲不做官真是可惜了,他对官场可捻熟的很呐!”
武则天对魏绪忠的事情根本就不感兴趣,她有些不耐烦道:“说正事吧,关于此次征讨契丹一事,你问过他的意见了吗?”
“臣从侧面问过了,他倒也没避着臣,说了他的想法!”杨思赶忙道,“他说陛下让梁王挂帅肯定是有想法的,梁王是陛下的侄子,若此次征讨契丹立了大功,也代表了武氏众王,不然身居高位如何服众。当年,薛国师也是因为征讨突厥建功才被封为国公的,也没见哪个朝廷大臣有什么异议。他说,要换作他,他也会这么做的……”
说到这里,杨思偷偷看了一眼武则天。
卢小闲这话有些簪越了,杨思很担心武则天会发怒,可他又不敢不如实禀报。
谁知武则天听了却根本没有生气,微微点头道:“你接着说!”
“臣问他,对契丹造反以及契丹打出庐陵王旗号一事怎么看!他说,蛮夷都是犬羊之性,叛服无常,契丹人造反是很正常的事情。就算此次不反,将来也会反的!至于契丹打出庐陵王的旗号,只是反叛的借口和噱头。其实,契丹根本顾不上考虑大周谁来当皇帝的问题。对他们来说,生存下去才是第一位的。大可不必因为契丹这么做了,就怪罪于庐陵王,他说陛下对这一点肯定是心知肚明。不过,他还说契丹这个口号的确起到了笼络人心的作用,若换作他……”
说到这里,杨思停了下来,又看了一眼武则天的脸色。
卢小闲的话簪越太多,天威莫测,杨思真不知武则天什么时候会发火。
武则天知道杨思心中所想,摆手示意道:“但说无妨!”
杨思战战兢兢道:“他说,若换作他,会把当年陛下平叛扬州之乱的做法照搬过来,肯定会有奇效!”
听了杨思这话,武则天目光不由一亮。
当年,扬州反贼便打出了“匡复庐陵王”的旗号。
武则天派唐高宗的堂叔李孝逸为统帅,以对应“匡复庐陵王”的造反旗号,证明自己是得到李唐宗室支持的。
虽然李孝逸不会打仗,但在政治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武则天还为李孝逸派了一个助手魏元忠,最终平定了叛乱。
………………………………
第三百五十九章 夫复何求
是呀!
既然契丹打出了“何不还我庐陵王”的旗号,就应该派庐陵王去征讨他们,以其矛攻其盾,一切便迎刃而解。
武则天揉了揉太阳穴,自己是被契丹反叛气糊涂了,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呢?
看来,派武三思出征还是有些欠考虑。不过,事已至此,武则天也懒得再去折腾了。
“还有吗?”武则天盯着杨思问道。
“还有!”杨思点点头,“他觉得陛下派梁王出征有些欠妥!”
“哦?”武则天眉头一挑,不动声色的问:“怎么个欠妥?”
“他说,梁王最好不要做主帅,而应该做榆关道安抚大使,这样会更保险一些,此战若胜了契丹梁王也算立了大功。若是败了,梁王也不用担责!”
武则天脸上阴云蜜枣,她从卢小闲这话中嗅出了一丝异样:莫非卢小闲认为此次平叛,朝廷大军会失败?
武则天脸色的变化,让杨思有些心惊胆战。
他鼓足了勇气,结结巴巴道:“卢公子还说,朝廷一定要尽早做好两手准备,免得到时候真若败了会措手不及!”
“够了!”武则天拍案怒声道,“难道十几万大军还打不过小小的契丹?”
若刚才武则天只是猜测,那现在她已经完全明了,卢小闲是不看好朝廷能胜的。
二十八名将领,几乎囊括了军中所有高官。十几万征讨大军,都是军中精锐。花这么大气力,若不能顺利平叛,这大周王朝的颜面何在?
这一瞬间,武则天的心情变得异常糟糕。
见武则天发怒了,杨思顿觉一股寒流从头顶流到脚跟,腿都软了,赶忙跪倒在地:“陛下,请恕罪!”
“不关你的事!”武则天烦躁的摆摆手,“你下去吧!”
杨思如获大赦般的告退。
出了武则天的寝宫,杨思这才发现,自己的衣背早已湿透。
想起刚才武则天发怒的情形,杨思不由有些替卢小闲担忧。可这一切都是他亲自汇报给武则天的,万一陛下怪罪于卢小闲,他如何对得住卢小闲?
……
卢小闲当然不会知道,杨思此刻正在为他的事情而内疚。
酒宴之上,杨思几次三番向卢小闲询问对契丹造反一事的看法,卢小闲就猜出杨思是有备而来。能让杨思来套自己话的,除了武则天不可能再会别人。
在敬酒的过程中,杨思百般推脱,卢小闲心中就更加明了:杨思不肯喝醉,必定是武则天还在等着他回话呢。
事实上,他请杨思过府赴宴,也是想通过杨思的嘴把自己的想法告知
卢小闲也想到武则天听了肯定会生气,但他一点也不担心。待武则天冷静下来,她一定会认真思考自己所说过的话。能成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必然有她的过人之处。
现在卢小闲所能做的,就是让女皇帝慢慢去消化自己的那一番话了。
送走了杨思和魏绪忠,卢小闲并没有立刻回屋睡觉。而是独自坐在桌前,任思绪飞扬。
细细算起来,他穿越到这个世上,已经有十几年了。
苦水村,望云
山,南巴县,潘州城,神都洛阳,洮州,营州,这一路走下来,卢小闲似乎越走越茫然。
来自哪里?
去向何方?
卢小闲真的很想找个人好好聊聊。
可是,谁又能真正懂得自己呢?
蓦的,一个身影从脑海中闪过。
薛怀义。
没错,薛怀义与自己一样是穿越而来。
现在能与卢小闲有共同语言的,除了薛怀义,不会再有第二个人,毕竟他们都是来自未来的那个世界。
“看来我得去见见他了!”卢小闲自言自语。
回到屋里,吟风和弄月像往常一样,在等候着他。
见到姐妹俩,卢小闲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刚才的迷茫顿时烟消云散。
在这个世界上,或许有这样或那样不真实的感觉,但他可以深刻感受到,吟风和弄月对他的感情和依赖是直实的,是没有任何做作的。他亦或许有这样那样的不开心,但与这姐妹俩相处的日子,却是很开心的。
见卢小闲望着姐姐和自己不说话,吟风担心的问道:“公子,您有哪里不舒服吗?”
卢小闲摇摇头,没有说话。
吟风和弄月扶着卢小闲坐下,吟风对卢小闲道:“公子,看来您又喝了不少酒,要不先泡个澡醒醒酒,浴桶和开水都准备好了!”
“不急,你们俩也坐下,咱们聊聊!”卢小闲笑着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