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迷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迷梦-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索性合上面前的书,看着碧儿问道:“碧儿,你说我是不是很笨啊?”

    碧儿一愣,不解的问道:“姐姐怎么问?姐姐若是笨,世上恐怕就没有聪明人了。姐姐作的词曲可是一绝呢。”

    “我指的不是这个。”我趴在桌子上,烦闷的想着这一年多的事情。碧儿疑惑的问:“那姐姐指的是什么啊?”我摆摆手,说道:“没什么,算了。”早知道会穿越,早知道要在皇宫里安身立命,我就应该好好看一看《甄嬛传》。

    我从上学的时候就养成了想不明白的问题就撇在脑后的习惯,既然想不出答案,那就索性不去伤那脑筋了。我把书往桌子上一撇,说道:“我出去走走。”碧儿笑道:“姐姐就是闲不住。”我站起身,说道:“我闲的都快发霉了。”

    “发霉?”碧儿歪着头看着我。我尴尬的笑了笑,说道:“我是说,再这样下去,我就快烂掉了。”碧儿不解的问:“好好的人怎么会烂掉呢?”

    对于语言障碍,我不想多做解释,摆摆手,说道:“我走了。”碧儿不放心的说道:“我去陪姐姐吧,姐姐的伤还没好呢。”我说道:“不用了,我出去走走就回来。”

    正是仲夏时节,花园里郁郁葱葱的,虽然很多花的花期都已经过了,但是看着满目的绿意盎然,感觉也是蛮不错的。

    走到一棵槐树旁,我的头忽然被什么软软的东西砸了一下。我低下头,见地上有一只小麻雀在“啾啾”的叫着,看样子是刚出生没多久,还不会飞。砸到的就是这个小东西?怎么这么多难得一遇的事情都被我碰见了,偏偏没有一件是好的。

    我蹲下身,抓起地上的小麻雀,把它放在手心,试着想让它飞起来,可是小家伙扑腾着翅膀就是飞不起来。我抬起头,发现树上有一个鸟窝,它一定是从那里掉下来的。

    小麻雀张着嘴,冲着我直叫。我看着它,说道:“你看着我有什么用啊?看我我也没有办法把你送回去。”我越说它叫得反倒越起劲儿,像是要和我吵架似的。我双手抓住它,对着它大声说道:“你叫什么叫啊?谁让你在窝里不好好呆着。”

    “哈哈哈,啊哈哈哈!”

    我听见前面有笑声,忙抬起头,见李恪和李佑正并肩走过来。李佑早已经笑得前仰后合,对李恪说道:“三哥,我今天算是看到她的能耐了,那么大个人欺负一只麻雀。就这样,还总也说我仗势欺人。”

    我从地上站起来,直直的看着李佑。他刚开始还笑得欢,见我一句话也不说只盯着他看,大概觉得没意思,止住了笑。

    我笑了笑,问道:“殿下笑完了吗?”

    李佑不知道我接下来会出什么招,防备的看着我,“干什么?”

    我把麻雀送到李佑面前,指了指树上的鸟巢,说道:“麻烦殿下把它送回去。”

    “我为什么要送它回去?”李佑不满的说道,嫌弃的看着我手中的麻雀。我笑着说道:“因为殿下不会欺负一只小麻雀啊。”我见他犹豫着不想接,拉过他的手,把麻雀放到他掌心,说道:“交给你了啊。”李佑道:“你就不怕我弄死它?”我说道:“殿下随便啊,不过我相信殿下这么大个人是不会欺负一只小麻雀的。”

    李佑不情不愿的看着手中的麻雀,忽然“呀!”地大叫了一声,手一抖将手中的麻雀扔在了地上。张开手掌看了一眼,立刻嫌恶的别过头,朝着水池的方向跑了过去。空气中散发着一股很丑的味道,不看也知道发生了什么。我看着李佑的背影,想笑,又碍于李恪在场而不敢笑。

    李恪似是看我憋的实在难受,说道:“想笑就笑吧,别忍着了。”我这才敢笑出声来。笑完,拾起地上可怜的麻雀,一时又为难。

    李恪伸出手,说道:“给我吧。”我把麻雀放到李恪手里,他只轻轻一跃,就上了树,很轻松的把麻雀送了回去。

    晚上,我用针拨弄着灯芯,看着火苗忽明忽暗。见碧儿正在叠衣服,对碧儿说道:“碧儿,我们这两日就回宫,你收拾一下东西。”碧儿皱眉道:“可是姐姐的伤还没好啊。”我道:“我的伤现在已经不打紧了,况且吴王府离皇宫又不远。”

    碧儿犹豫了一下,问道:“姐姐和殿下说过了吗?”我摇摇头,说道:“还没有,我明日就去向殿下辞行。”

    碧儿点了点头,不再言语。我无聊的翻着手里的书,想不到李恪会喜欢曹植。只可惜才高八斗的曹子建,那个梦想着连翩西北驰的幽并游侠儿的结局却是郁郁而终。而李恪呢?身上流有两朝血脉,能文能武,被李世民大赞“英果类我”,最终却死于莫须有的罪名。

    第二日一早,我刚起床就去找李恪说回宫的事情,被告知他在花园练剑。

    花园中,李恪一身素袍,手持一把精钢剑转腾挪移,剑光闪闪。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看李恪舞剑,但是上次心里紧张,并没有心情欣赏。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他的剑里透着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孤傲。明明就在眼前,却仿佛在很远的孤峰上。

    李恪收了剑,走到石桌旁,拿起手帕一边擦着汗,一边说道:“出来吧。”

    我走到李恪对面,施了一礼。李恪抬手示意我起身,问道:“何事?”我道:“我的伤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想尽早回宫。”李恪想了想,说道:“我明日让沈洛送你回去。”我躬身说道:“多谢殿下。”

    李恪看了看我,说道:“本王正准备去吃早饭,你来的正好,一起吧。”

    我没听错吧?他让我陪他吃早饭?可是,他的语气就不能带点儿温度,带点儿情绪吗?

    “走吧!”见我站着不动,出声提醒道。完全不给我拒绝的机会。

    我跟上李恪的,却发现他要出府,不解的问道:“殿下不是要吃早饭吗?”

    “对啊!你以为本王是去打猎吗?”李恪头也不会,脚下速度未减。

    。。。
………………………………

第六十一章 大唐盛世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我说道:“可是我们现在是要出府啊。”李恪道:“本王也没有说要在府里吃啊。”

    不在府里吃饭?那要去哪里啊?我心中虽有疑惑,但是看着他那副拽拽的样子,忍住没再多问。

    我怎么也没想到,李恪带我来的地方竟是我和高阳第一次出宫时吃过的那家路边的馄饨摊。他丝毫不避讳身份,找了一张空桌子,随意的坐了下来。见我站着不动,指了指对面的位置,说道:“坐吧。”

    这个小摊虽然简陋,但是收拾的很干净,老板做的馄饨和小笼包子也很好吃。但饶是如此,像李恪堂堂皇子来吃路边摊,还是有些让人不可思议。

    老板像是和李恪已经很熟了,但是显然不知道他的身份,见了李恪,一边忙活着一边招呼道:“您来啦?今天吃点儿什么?”李恪道:“给我来两碗馄饨,一笼包子。”老板道:“好嘞!您稍等,马上好!”

    我看着李恪和老板说话的样子,就像个再普通不过的食客,虽然脸上的表情仍是淡淡的,但是完全没有了盛气凌人的感觉。

    老板把吃的端上来,说了句:“二位慢用。”又接着去忙活了。

    这个时间客人不是很多,摊位摆在室外,空气很好。李恪递给我一双筷子,说道:“这儿的东西味道不错,尝尝。”我接过他手中的筷子,说道:“我来过这里的。”

    “哦?”李恪好奇的看着我。我说道:“还是去年的时候,和高阳公主一起来的。”我顿了顿,问道:“殿下为什么会喜欢来这里?”

    李恪放下筷子,看着我说道:“你很奇怪我为什么会来这种地方是吗?”我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李恪看了看在灶上忙碌的老板,又看了看不远处衣衫褴褛的挑夫,说道:“只有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才能真切的了解到他们的痛苦和快乐,他们的需要,也才知道自己究竟该做些什么。”

    我知道李恪胸怀大志,也知道他有想法,有抱负。可我没有想到他会有这样的抱负。在这一刻,对于这位大唐皇子,我不得不由心的钦佩,同时深深的为他的这些话而感动。我看着他幽深的目光,问道:“殿下知道他们需要的是什么了吗?”

    李恪用汤匙搅了搅碗里的馄饨,说道:“他们需要的是一个盛世,一个没有战乱,没有饥荒,没有贫穷,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安定和乐的大唐盛世。”他顿了顿,看着周围的这些大唐子民,说道:“一个国家的强盛,最重要的不是疆域是否辽阔,也不是军队是否强大,而是他的子民生活的是否幸福。”

    作为一个学历史的人,我很清楚,这样的盛世,在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即使出现也如流星般稍纵即逝,最终总会被战乱或者暴政打破。可是在每一个朝代,都总有一些人在为这样的盛世而努力着。

    我问道:“殿下为什么要和我说这些?”他不止一次嫌弃我笨,而且我们虽然见面的次数不少,但是说过的话十个指头也能数的清,他怎么会突然和我一起吃早饭,又和我说这些话呢?难道只是因为我帮了杨妃?

    李恪看了看我,说道:“吃东西吧,再不吃就凉了。”

    他这算什么?回避问题?我舀了一匙汤,边把汤往嘴里送边看着他。从他的脸上什么也看不出来,我便只好埋头安心吃饭。

    吃完饭,回去的路上,我们一前一后的走着。我看着李恪的背影,想着他心中的那个大唐盛世。若他是大唐的第三位皇帝,历史中的大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只可惜历史没有假设。

    “盯着本王看够了吗?”一直沉默不语走在前面的李恪忽然出声。我一愣,“你怎么知道我在看你?”难不成他身后长了眼睛?

    李恪放慢了脚步,让我能够与他并肩而行,说道:“若是被人这样偷着看都不能发觉,恐怕本王是怎么死的自己都不知道。”

    他就像在说一件极轻松的事情,我却惊了一身的冷汗。杨妃遇刺的情景我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后怕,又听李恪如此说。真正的争斗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这样了,那之后的日子又该如何呢?

    李恪停下来,看着我道:“你在害怕?”我看着他的眼睛,问道:“是谁?是谁想要你的命?是谁要杀杨妃?”李恪淡淡道:“知道的事情太多了,对你没有好处。”我问道:“那殿下为什么又要告诉我那些?”李恪细看了我一会儿,说道:“本王只是想让你知道,宫中并非如看上去那般风平浪静,以前有皇后庇护着你,没有人会把你怎么样,有些人纵然有心思,也掀不起什么风浪。可如今皇后不在了,后宫、前朝都暗流汹涌,你自己要万事谨慎。”

    后宫?前朝?他是指什么?后位之争和储君之争吗?我正想着,李恪已经继续往前走了,我跟上去,脑子里乱的像一锅粥。李恪这个人一向惜字如金,说多少话要看他的心情。他不想说的话是任凭你怎么问他也不会说的。

    ……………………………………………………………………………………

    第二天一早,我刚吃完早饭,就听门外有人说道:“慕雪姑娘,在下沈洛,奉吴王殿下之命送姑娘回宫。”我向门口看过去,见门外站着的正是我几日前在李恪的书房见过的那个人。

    我走上前,说道:“有劳了,你稍等一下,我收拾收拾就来。”

    这个沈洛的表情和李恪简直就是如出一辙,如果说李恪的那张脸像冰,那他的脸就像铁,同样是一点儿儿情绪都没有。

    虽说搬到尚仪局没有多久,但是不管怎么说也是自己的窝,离开数日,还是挺想念这里的。

    我刚坐下没一会儿,素心就带了好些补品过来,说道:“娘娘知道你今天回来,特地让我送了些补品过来,说是让你好好调养调养身子。娘娘已经嘱咐过尚仪大人了,说你伤势还没有痊愈,这段日子就不要给你指派差事了。”

    我和素心虽不是很熟,但自从一起死里逃生,关系就似乎更近了些。我说道:“让杨妃娘娘费心了,还请素心姐姐替我谢谢娘娘。”素心道:“你能尽快好奇来就比什么都强,你不知道,殿下把你带回府的时候我们看着你的样子都吓坏了。好了,你好好歇着吧,我还要回去给娘娘复命呢。”

    “素心姐姐慢走!”我把素心送出院子,想着杨妃这些日子对我的关切,对碧儿说道:“我去看看杨妃,你留在家里把房间收拾一下吧。”碧儿笑着说道:“好,姐姐去吧。”

    去杨妃的沁月轩要经过立政殿。我走到立政殿的宫门口,忍不住停了下来,往里面走了两步。昔日人们往来不绝的立政殿,此刻安静得一片花瓣儿落在地上都能听见声音。墙边的海棠开得极好,和去年的这个时候没有半点区别。“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海棠花这般艳丽,又知为谁开?

    立政殿是留了负责打扫的宫女和太监的,也不知道人在哪里,半个人影也看不到。看着悄无声息的宫殿,大有人去楼空之感。

    我信步走到长孙皇后的寝室前,见门开着,忽听里面有人问到:“谁在外面?”声音听着很像李世民。

    我走进门,果然见李世民坐在他平时所坐的椅榻上,忙施礼道:“参见皇上。”

    “是你?你怎么来了?”他拧眉看着我,声音中带着叹息。

    我见李世民没有要责怪我的意思,松了一口气,说道:“我想去沁月轩,路过立政殿,就忍不住想进来看上一眼。”

    李世民打量着我,赞许的点点头,说道:“你如此有心,也不枉皇后疼你。”我道:“皇后娘娘宽和待下,恩惠六宫,我每每路过立政殿,总会想起皇后往日风采。”

    李世民站起身,抚着长孙皇后生前惯用的物什,叹声道:“皇后何止是恩惠六宫啊!朕的江山,有三分是武将们出生入死帮朕打下来的,三分是文臣谋士们殚精竭虑帮朕保下来的,另外四分当功归皇后啊。若无皇后,便没有今日的朕,没有今日的大唐。”

    李世民眼中盈盈似有泪光,长孙皇后过世这么久了,他还是这般伤心怀念,足见他们夫妻情深。我心知没有天子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软弱的一面,遂低下头,说道:“皇后母仪天下,其气度让人钦佩。”李世民叹了一口气,沉默良久,说道:“朕听闻你陪杨妃去兴善寺上香,遇到刺客,受了伤?”我说道:“一点儿小伤,不碍事。”李世民点点头,说道:“无碍就好,行了,你下去吧。”

    “是!”我转过身,走到门口,又忍不住停了下来。回过头,说道:“皇上,皇后娘娘生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皇上和几位殿下。还望皇上保重龙体,切勿太过伤怀。否则皇后在天上看着也不能安心的!”

    李世民抬头看了我一会儿,点点头,说道:“朕知道了。”

    。。。
………………………………

第六十二章 韦贵妃

    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我从立政殿出来,在杨妃处略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退了。杨妃看上去气色很好,依旧笑容淡淡,完全没有受遇刺的事情影响。也不知道刺客的来历,她的心里有没有谱。

    回到住处,碧儿告诉我说:“姐姐,魏王殿下刚才来过了,见姐姐不在,又走了。”

    我点点头,问道:“殿下有说什么吗?”碧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