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岭南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岭南王-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偏师,只是不能确定需要多久才能到,也不知道能够有多少人前来支援。

    李绩拿起望远镜略微一扫战场,立刻估算出来冯戴文还有一万好几的士兵,顿时松了一大口气,要不然今日底牌尽出,也只能拼个两败俱伤,好在关键时刻冯戴文到了,这个时候出现至少挽救了一两万人的生命,如果晚上一个时辰,也去结局就难说了。

    “哈哈,哈哈,他奶奶的耶耶今日差点阴沟里翻船,有还能动的不,给耶耶杀下去!”李绩放下手望远镜,提着刀哈哈大笑,对着守卫大声吆喝道。

    “吼!吼!吼!”立即有许多士兵站起来提着武器大声回应。

    “杀!”现在精力最好的恐怕就是薛仁贵了,第一个提着方天画戟顺着倭奴堆积的斜坡就冲下去。

    手中画戟直刺,借助下坡速度,把几个倭奴穿成一串,抽回武器左右横扫,又砍翻几人,身后自动士兵跟着身后,形成箭矢冲击。

    ……

    冯戴文最喜欢的就是小规模战斗,这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送菜,席君买,冯戴火,李天,尉迟宝林都是越打越兴奋的人,见到倭奴前来阻挡,带着分配好的人手率先冲出。

    冯戴文知道不击垮这一批人,是没有办法支援李绩,就让陈熊带人绕左,自己绕右,紧跟着冲了上去。

    虽然这一万倭奴都是他们的精锐,不过无论他们是兵力,还是武器装备都相距甚远,那怕他们全是心存死志,亡命搏杀,但是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不过是徒劳无功。

    面对狂信徒,藤甲兵,最差的都是契丹,突厥族挑选出来的精锐,在身高体力上就相差了一大截。

    尤其是狂信徒,藤甲军,虽然人不算多,但都是冯戴文用了许多精力锻炼出来的,全是一身腱子肉,力气普遍比其他士兵高出一筹。

    以多打少,简直不能太轻松,尤其是在一群猛虎带领的群狼,对付羊群,那怕羊群拼命挣扎,也无济于事,很快就解决掉阻挡的一万倭奴。

    迅速的整理阵型,毕竟绝大部分都是冯戴文训练出来的,早已经习惯了队伍排列。

    “吼!吼!吼!”靠近敌阵,不断发出整齐的吼声,整齐的阵容,盔甲在阳光下发出幽幽冷光,不断向着倭奴靠近。

    听见巨大声响,许多倭奴吓得慌忙回身,但是那里见过如此精兵,面对犹如排山倒海一般逼近的队伍,胆怯的不断后退。

    “杀!”冯戴文大吼一声,身先士卒提刀就砍。

    “杀!”一路不断大吼逼近,不但能给敌人压力,也能提升士气,当士气提升到定点时候,随着一声令下,发挥出来的实力完全就是无可匹敌。

    犹如出闸猛虎,冯戴文带着士兵狠狠的切入倭奴当中。

    倭奴本身就被骑兵冲乱,城里士兵有居高而下,一时间被分割开来,正在苦战,又听见背后传来大吼,那里还有心情恋战。

    随着冯戴文带人加入主战场,苏我虾夷知道大势已去,在也无力回天,万般无奈之下,只得下令让人打着自己旗号继续战斗,而他在亲卫护送下向着边缘撤退,慢慢的脱离战场。

    整个城外现在都有人在战斗,也没人注意到苏我虾夷逃跑,但是随着失去指挥,倭奴开始溃败了,毕竟无论是血气,还是戾气,都是需要在看到希望的时候才可能爆发。

    现在被大唐压着打,四下围攻,又有两万骑兵不断收割着倭奴性命,早已把倭奴最后一点勇气都消灭掉了。

    每当战场上有了溃败,很容易形成效应,所以一般情况都会有督战,前面溃败下来都只会逃向两侧,中间本阵如果有逃兵过来就会被射死,以免携裹中军,冲乱阵型。

    在混战中如果有一方开始溃败,那么战斗结束已经不远了,倭奴溃败开始,就不停的有人逃跑,久经沙场的战士一般不会先去管逃兵,都会先杀继续反抗的人,然后在衔尾追杀。

    “投降不杀,跪地投降!”随着冯戴文下令大喊,战场开始响起了巨大的喊声。

    倭奴那怕是没有想过跑的也心慌了,都以为完全失败了,那怕是在战斗中都会心慌意乱的四处偷瞄,看看是否有同伴逃跑或者投降。

    然而发现真的有人投降,立即跟着丢下武器跪地求饶,然而更多的人是逃跑,毕竟战场太宽了,也不是每一个倭奴后面都有人在,冯戴文他们也只是冲击的正面主力处。

    一场战斗,如果战损超过三成基本就是失败,基本都会撤退,倭奴拼死反抗是因为,一来被灌输了大唐要杀光他们的观念,二是地域狭窄退无可退,已经是灭国之战。

    这也是苏我虾夷他们没有绕过两城去看其他城池的缘故,必须在战场击败大唐,才能让大唐取舍得失自己退兵,因为他们也明白,单纯比拼国力倭国万万是相比不过。

    只能让大唐明白攻打倭国,得不到好处,反而失去更多,才有可能保留国柞。

    (本章完)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227章 倭奴末日

    一路衔尾追杀,虽然也杀掉,抓获不少,但还是有六,七万人逃进山林,穷寇莫追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在说逃进山林也没有办法追击,所有追杀的队伍不约而同的撤回。

    …………

    “见过大总管,末将来迟还请恕罪!”倭奴基本上跑不掉的都投降了,冯戴文自然不用亲自打扫战场,带着几名亲卫前去拜见李绩。

    “哈哈,卫国应该来得正是时候才是,要不然想一战而定恐怕很难。”李绩也累得够呛,这会正靠在城墙上休息,手里拿着望远镜,见到冯戴文哈哈大笑道。

    “可惜跑了苏我虾夷,恐怕横生事端,不够完美。”战斗一平息,就没有发现苏我虾夷,找到的也只有一部分他的亲卫,看来提前一步跑了,冯戴文遗憾的说道。

    “无妨,倭国绝大部分青壮都在这里,剩下的不过妇孺,在也组织不起来大军,慢慢清缴就是。”李绩不以为意的说道。

    “大总管所言甚是,倭岛不大,又没有船只,想跑都没有地方跑,我们又不需要他们的城池,留着慢慢清缴。”冯戴文想想也是,赞同的说道。

    “哈哈,希望鄅国公能带来好消息,这样就完美了,要是被倭皇逃进山里,想抓就难了。”李绩笑着摸摸胡须道。

    “具查藤原京不过三千守卫,都还不知道前方战败,鄅国公提前出发必然手到擒来,想必过几天就有好消息传来。”张亮的行动自然是提前与李绩沟通过的,冯戴文想想说道。

    “嗯,等会商议一下后面的行动。”李绩想想也是这个道理,随放下心来。

    …………

    战后第三天,備中城。

    柴绍,长孙顺德也赶到了,李绩自然召集所有人开会。

    “这次大战,大唐牺牲士兵一万二千人,重伤三千,轻伤就不说了,基本上士兵都受过轻伤,雇佣兵死伤八千,一共消灭倭奴四十八万,抓获十万余,其他逃进山林。”被李绩安排了一个主薄身份的长孙冲,兴奋的拿着一本册子念道。

    “嗯所有人功绩都已经记录,圣上自有封赏,大家说说看接下来的行动。”李绩淡然的示意所有人道。

    “接下来如果鄅国公处没有问题,末将就需要整理倭岛生产了,毕竟如此多人,总不能全让大唐本土支援粮食。”冯戴文作为副总管,自然先开口,不过也表示战斗自己就不参与了。

    “剩下的不过就是攻打其他城市,还能分出几万人马,不如分兵慢慢攻打。”柴绍说道。

    “嗯,谯国公所言甚是,剩下城池全是妇幼老弱,当以最快速度攻打下来,以免汇聚到一起徒增伤亡,而且攻打下来之后,迁移到一起便于管理。”长孙顺德点头赞同道。

    “本将也是如此考虑,能调动有六万人,加上水师不如兵分六路。”

    “众将听令!”李绩点头赞同,随即下令。

    大厅所有人都站起来严肃的看着李绩。

    “谯国公带领一路,从左边推进,在安排尉迟宝林,冯戴火从你左边,薛仁贵,刘仁愿走你右面。

    本将带领一路,屈突诠,席君买一路,秦怀玉,李崇义一路,遇城攻城,如果敌军势众,者包围起来,不得强攻,传信之后,等待几路人马汇合。”李绩大声下令道。

    “末将遵命!”被点名的都跟着抱拳回应。

    “其他人都听从副都督安排。”随后李绩把其他人的任务都丢给冯戴文。

    “李德謇,刘仁实,各带一千人手负责前方大军物资,粮草押运,魏叔玉,长孙冲负责安抚,组织倭奴等内政事务。”冯戴文随着下令。

    “末将,下官遵命!”

    “裴世清负责治理備后城,所有后续俘虏一律迁往備后城,利用平原种植粮食等,其他人协助,原岛根城,石见银山还是勋国公负责管辖,执失思力将军带人看管矿山。”冯戴文继续分派工作。

    “不知种植何种粮食,都督可有安排?”裴世清早就知道冯戴文对于农业相当厉害,于是出言请教。

    “倭岛气候暖和,水资源丰富,尽力多开垦田,种植三季稻,小麦种植已经来不及了,其他土地就全部种植蔬菜,水果,甘蔗等易于打理的,大麦作为青储也要尽力种上,空地太多,正好发展畜牧,牛羊放羊先让一部分突厥族人带领倭奴干着。”冯戴文仔细的解释道。

    “下官明白,都督放心。”裴世清能够做到一州刺史,自然不是庸才,虽然倭岛工作繁琐,但是人手更多,当然没有问题。

    …………

    就在李绩他们又一次出征的时候,张亮已经攻入倭国皇宫。

    “义父,孩儿抓住了倭奴皇帝!”张亮义子张权兴奋的押着舒明天皇,走到张亮面前说道。

    “哈哈!哈哈!吾儿可确定没有抓错。”张亮闻言,高兴的哈哈大笑问道,原本对冯戴文还有一点怨言,分薄了他水军都督的权力,在冯戴文让他攻打藤原京的时候就烟消云散,抓住倭皇,必然是大功一件。

    “不会错,孩儿问了许多倭奴。”张权肯定的回答道。

    “好,吾儿大功,好好看管起来,不可懈怠,应有尊重还是要给他保留。”张亮仔细看了一下满脸颓然,双目无神的舒明天皇,对张权说道。

    张权也没有想到自己运气如此好,会碰到倭皇,如此大功,自然不会懈怠,连忙抱拳应道:“孩儿遵命!”说完了找了一个房间,把舒明天皇看押起来。

    藤原京虽然是个大城,不过这次倭国全力攻唐,国内青壮都抽调一空,十四岁以上,四十以下都出战了,就连皇宫也不过三千护卫。

    是以被张亮轻松攻下,城中贵族,官员也全都被抄家灭族,控制城市之后,随即传信李绩,请求下一步行动,毕竟有了这一个大功在手也没有必要在去攻打其他地方,如果舒明天皇有何意外,那才是得不偿失。

    在藤原京城外,一座山坡上,崔涛怨毒的看着山下城里的大唐旗帜,原来在张亮开始进攻的时候,崔涛就在家将掩护下从城墙上逃跑了,他当然明白大唐军队出现在这里,前方必然失败,不会认为靠着那点守卫还有赢的可能。

    “三少爷,接下来我们怎么办?”家将茫然的问道。

    “先打探情况,让后想办法离开倭岛,呆在岛上只有死路一条。”崔涛经历不少事情,已经成熟许多,在也不是那个眼高于顶之人,很冷静的说道。

    (本章完)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228章 长安议事

    长安城

    就在李绩清扫倭岛,冯戴文努力种地的时候,李世民也收到了捷报,并且刊登上了大唐报纸,长安报也通篇报道了出征人员的优秀事迹,尤其是把契丹,突厥,回纥三族狠狠夸奖一番,随后又给出征将士家里赏赐了衣物,水果,霜糖等物品,并表示等战功下来,还有厚赏。

    一时间在三族当中引起巨大反响,对于加入大唐从心底开始接受,也让汉族百姓对于加入大唐的少数民族没有那么排斥,加快了民族融合,更加让其他行走在大唐的胡商,羡慕不已。

    对于收买人心,李世民从来都是得心应手,这似乎就是他的天分。

    “哈哈!诸位爱卿看一下吧,对于倭奴如何安排都说一说。”李世民高兴的大笑着,把手中收到李绩,冯戴文的汇报递给箫瑀等人说道。

    “臣以为,倭奴青壮可以运送一部分回中原,虽然春耕已经结束,但是修路,修运河还差大量人手。”等所有人都看过,长孙无忌先来口道。

    “倭奴与吾等长相基本没有区别,臣建议可以挑选一部分年轻貌美的,赏赐给出征战士,为妻为妾都可以,不过必须学习大唐习俗,语言,生育子女也必须用大唐姓氏。”魏征严肃建议道。

    “臣附议!”房杜两人对视一眼赞同道。

    “不错,臣也附议,英国公战报,起码还有三十万倭奴年轻妇女家里没有了青壮,臣以为这些人都可以安排给大唐子民婚配,不过如果是有家庭的不得带其家人,日后也不许在有联系。”李靖同样赞同道。

    “至于冯卫国请移民一事,如何看待?”李世民又问道。

    “冯都督言,由江南世家派人承包倭岛土地,大量种植粮食,甘蔗一事,臣以为可行,不但能增加大唐税收,而且还不用多少人力。”房玄龄分析道。

    “为何不搬迁世家过去,就像朔方草原一样?”长孙无忌皱着眉头问道。

    “咳!这事,朕早已知晓,倭岛常年皆有地动,海啸,飓风,不是很适合生存,而且中原百姓不多,最好不用搬迁太远,辽东黑土地,非常肥沃,那里还需要大量人口,所以日后在说搬迁世家一事。”其实李世民还有一点没说,孤悬海外,看守不易,不知道世家会在上面干啥,还不如驻兵看守,这才是冯戴文的原话。

    “圣上,关中今年至三月以来,已经两个月没有下雨了,虽然春耕种下,恐怕今年又是大旱。”箫瑀皱着眉头说道。

    “钦天监也说今年会有大旱,没想到这么早就出现了,百姓吃水如何?”李世民也不由皱起眉头问道。

    “圣上英明,幸亏这两年一直修建水利,每个村子都有几口水井,吃水基本都不会有问题,只是粮食能收多少就不好说了。”箫瑀一脸庆幸说道。

    李世民也是一脸后怕,如果不是俘虏众多,修渠挖井,恐怕早已出了乱子,去年蝗灾也被轻松度过,不由暗自感激还在倭岛的某人,随后就给广安赏赐了不少东西。

    “随时关注,不能让百姓受灾之后无法生活,同样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中书省传朕旨意,受灾地方免除今年赋税。”李世民说道。

    “圣上仁德,臣等遵旨!”房玄龄等人连忙起身应道。

    “粮食是开官仓,还是运调,还请圣上裁决。”长孙无忌施礼问道。

    “开官仓吧,秋收之后在用新粮填充官仓。”虽然这几年每年都有地方受灾,但是更多地方都在增产,增收,尤其是江南,岭南,南洋,现在只是江南,岭南收上的粮食,都够长安,洛阳一百多万人吃的,这也是李世民最大的底气。

    “党项,靺鞨族上书,请求俘虏多换一些武器装备,卫国公以为如何。”李世民转头对李靖问道。

    “回禀圣上,臣以为可,党项,靺鞨族既然出兵相助,又要抓捕俘虏,确实可以多换武器装备,不过必须作上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