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洲气候温暖一些,又有大量蔬菜叶子,藤条喂养,很短时间野鹿就接受了圈养。
一座大山被围了起来,修建了许多提供野鹿居住的窝棚,每日到固定地点固定时间投食,一个月时间野鹿就应该叫做家鹿了,也不在害怕人类,见到投食的人立即围了上来,经常投食的人已经能够进去抚摸,野鹿也不会反抗,任由抚摸,拥抱,吃饱以后才会满山闲逛,打架。
没错野鹿也会打架,为了争夺地位,丫丫至从有了100头野鹿以后,就彻底的接管了这里,每日除了陪伴冯戴文就是在照顾鹿子,带着几十个没有家室的妇女每日在山林巡视着,就像老母鸡看护鸡子一样,每当送来新的野鹿就会非常的开心。
“夫君,开春以后还需要更多的地方才行,野鹿越来越多,都快没有那么多蔬菜叶子喂食了。”丫丫担忧的向冯戴文诉说道。
“嗯开春以后,就扩大地方,附近几座山都清理出来就是,以后都归你管。”冯戴文溺爱的摸着丫丫头发说道。
丫丫就像猫咪一样,享受着主人的抚摸,高兴得眼睛都笑眯着了,仰望着冯戴文担忧的说道:“可惜这边太冷了,又没有香蕉,不能养大象,听说三少爷那里大象病了好多。”
“是的,它们只喜欢热的地方,所以他们都回岭南去了,那里才是它们的家。”冯戴文搂着丫丫匀称的腰肢安慰道。
“都会好起来是吗?夫君,它们都会好起来的!”丫丫略微伤感的说道。
“妾身也想岭南了,想回去看看。”出门久了,总会有点想起老家,丫丫一向不太在意世俗的眼光,反身抱着冯戴文的腰,把头埋在他的胸口,翁着声音说道。
“好,下次回家咱们一起回去,现在夫君给你多抓点野鹿,开春后就能有许多野鹿怀崽了。”冯戴文抱着丫丫喃喃细语的说着。
“嗯,丫丫也要给夫君你生许多孩子。”丫丫很满足的说道。
一句温言暖人心,冯戴文只得用力的搂着丫丫,很感谢上天对自己的恩赐,这才是重活一次最好的礼物,也是为之奋斗的动力源泉……
(本章完)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192章 算计契丹
为了安慰小妾那颗思乡的心,也为了有足够的肉食来给士兵补充身体消耗,冯戴文决定进行一次拉练,进行冬猎。
到达早已探查好的目标,五百人一座大山,要求看那一组抓获猎物最多,而且只有猛兽才允许用刀,箭,其他小型猎物尽力要活的。
随着冯戴文一声令下,四郡大山的动物就遭殃了,一座座大山被由如犁庭过穴般清扫而过,熊虎,狐狸,狼豹,野兔,貂,被大量捕杀,未有野鹿全部要求活捉。
由于天气寒冷,大山深处和高处并没有前去追猎,也算给动物留下生机。
以猎代训,用打猎来代替训练,补充肉食,冯戴文预计用两个月时间来进行这次围猎,跟着观察几天,发现没有出现意外情况,隧让冯戴火,席君买带队,自己返回平洲。
十二月二十五日,平洲临时都督府,四郡主官都前来汇报工作,以及来年的安排。
营州,檀州两州郡守因为不作为已经被撤职,权万纪兼任营州郡守,于志宁兼任檀州郡守。
“诸君这几个月来实在辛苦,本官非常感谢,前番回长安圣上对于诸君所做出努力也表示肯定,日后自有封赏。”冯戴文率先说道。
“为君分忧,此乃本分,不敢当圣上夸奖。”众人起身对长安方向抱拳说道。
“开春之后,春耕最为重要,平洲因为需要大量田地做实验田,就算产出也要作为种子留下,所以其他三郡明年就要尽最大能力种出粮食来。”冯戴文等几人重新坐下之后说道。
“按照都督吩咐,入冬之前已经有三百万亩地被翻耕,开春之后在耕一次就能播种,农肥都已经大量堆积,只等播种之后下肥,所有土地都会实行精耕细作,据属下统计,按照三郡现在人口,三百万亩是能种植的极限,还要包含军屯在内。”马周经过朔方管理,到现在对于农事已经非常清楚,而且两人配合多时,能够很好的按照冯戴文的意思去做,统筹规划自然由他来安排。
“还不够,本官想雇佣最少10万契丹人前来种地,诸位以为如何?”冯戴文想了一下问道。
“都督10万人,是不是太了多,要是一个不好,闹出大乱子大家都吃罪不起啊!”于志宁担忧的说道。
“于长史所言,本官也考虑过,可以选几个地方出来,建立村庄,只要契丹人进不了城,一切都不怕,而且分布三郡,不要集中在一起闹事也不会太大,最主要的是可以多用一些妇女,本官不相信契丹人就不顾族人安慰。”冯戴文胸有成竹的解释道。
几人低头沉思一会,权万纪抱拳说道:“都督思虑周详,吾等不及多以。”
“权长史过奖了,大家在想一想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有其他办法也行,大家畅所欲言。”冯戴文笑着说道。
“周以为,不如趁年关之际,把做工的契丹人都放回家去。”马周眼珠一转说道。
“妙啊,在给予厚赏!”韦挺击掌赞叹说道。
“不如在安排士兵护送。”权万纪接着说道。
“运货的马车颇多,不如组织一下帮着把他们挣到的钱粮运回去。”于志宁笑着接口道。
几人你一言我一语,一个计划立马就完善下来。
“哈哈,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本官已经准备了大量鱼肉,罐头,还有水果蔬菜,霜糖,食盐,不知道这些作为礼物可够了,另外还为摩会准备了许多瓷器,以感谢他们族人为大唐做出的贡献。”冯戴文哈哈大笑说道。
“这恐怕在几个月前都督就已经计划好了吧,实在让下官佩服。”杜正伦把事情前后一结合,立即明白冯戴文早已有吞并契丹的计划,不由为冯戴文这么年轻,居然有此心机,暗暗吃惊,也非常佩服的说道。
“那里那里,杜长史过奖,不过是契丹人自己找上门来,本官不过是临时起意,这事还需要你走一趟契丹。”冯戴文笑着说道。
“哈哈,都督不到机智过人,且好不骄傲,简直让吾等汗颜,这送礼一事就交由下官,都督放心就是,一定办理妥当。”杜正伦抱拳说道。
“那就有劳杜长史,不过一路冰天雪地,我让陈虎陪你一起,护你安危,另外会先行通知摩会,让他派人接应。”冯戴文想想说道。
“多谢都督。”杜正伦虽然知道这一路没有多大危险,还是很感激的道谢。
“哈哈,看来开春要多建一些村庄,毕竟契丹还是有几十万人口。”马周已经肯定契丹人逃不出算计了。
“哈哈,本官会建议让契丹人去看管突厥人。”冯戴文同样自信契丹人没法拒绝大唐优越的生活,就算有人反对,应该也组织不了大部分人,毕竟由俭入奢容易,反之则不然。
……
渔网已经撒下,网中鱼儿如何能够逃脱,就算有漏网之鱼,也不过是小鱼小虾。
十二月二十八平洲的契丹人全都兴高采烈的收拾行装,跟随护送队伍前往回家之路。
几百辆马车浩浩荡荡蔓延开来,护送士兵在前后压阵,契丹人很自觉的跟随在车队两边,看着马车上装满的粮食物资就喜笑颜开,纷纷讨论自己能够分到多少。
同时也在羡慕大唐的富有,因为他们亲眼看见一起工作的大唐百姓,赏赐更加丰厚,但是也没有怨言,因为官府说了,他们还不是大唐人,如果以后加入大唐,就会是同样的待遇。
讨论以后冯戴文不但告诉他们,年后开春还可以继续前来,而且待遇更加优厚,又收集了几个郡里许多家用小件,赏赐下去,比如竹子做的背篓,针线等小东西,人人有分,不但让契丹人非常开心,感谢不已,同时也大大刺激了几个郡里的消费,让许多做小生意的百姓,小贩能够开心的过年。
感谢醉倾城大大的打赏,一更奉上
(本章完)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193章 大唐烈士陵园
在辽西还在忙碌的时候,长安城确实一片肃穆,凌烟阁,大唐英雄烈士陵园正式完工,一千多工匠花费大量精力,雕刻,到十二月才完全做成。
整个陵园不但占地巨大,而且气势宏大,陵园外有大小二十多面青石墙壁,用浮雕手法刻有战役形象,背面是虞世南手书,整个事件的经过,牺牲的人名,人数。
陵园里面是许多衣冠冢,无法查证的就是一个巨大的衣冠冢,后面牺牲的没有家人认领尸骨都迁埋在此。
凌烟阁三十六功臣,去世的都立有青铜鎏金真人像,就是用青铜鎏金,做成同人一样高大的像,侧面树碑立传,还在世的就挂的画像,由阎立本作画,虞世南手书。
长安报,大唐报早半月就刊登多次,十二月二十五日大唐英雄烈士陵园正式对所有百姓开放,可以前来祭奠缅怀家人,朋友,同时凌烟阁也会对百姓开放参观膜拜。
贞观元年十二月二十五,李世民举行盛大祭天仪式,祷告上天,庇佑大唐,在英雄烈士陵园给为大唐牺牲的无名,有名人上香。
在九丈九尺高的巨大石碑前宣读祭文,石碑正面是大唐英雄永垂不朽,李世民亲笔题的字,背面刻有一篇祭文,一篇《秦风·无衣》,其余两面刻着莲花,瑞兽等诸多浮雕。
随着李世民带领群臣祭拜以后,百姓在侍卫引导下进入陵园,不是的有人嚎啕大哭,没有多久陵园里面就是哭声一片,许多人都匍匐在地,泪流满面。
大唐立国不过十年,关中百姓死了太多亲人,其家人许多都还在世,但是战乱之中,更本不知道死在那里,也不知其尸骨葬于何处,陵园内,每一个大型战役都有一处巨大衣冠冢,百姓找到自家亲人所参加的那一处地方,呼儿喊爹,哭成一片,其狀惨不忍睹,让人不忍在听。
李世民老远就听到里面哭声,虽然早有心里准备,还是忍不住摇头叹息。
“圣上!草民叩谢圣恩!”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妇人,在不远处跪下,对着李世民大喊着,重重的扣头。
“老人家快快请起。”李世民毫不避讳的上前扶起老人说道。
这个时候,李世民并不担心有人会对自己不利,在今日可以说如果谁敢说李世民一句坏话,都会被百姓撕成碎片,而且还会遗臭万年。
“家里三个儿子,两个战死沙场,尸骨无存,圣上恩德,不但让老妇人有个念想,还让他们享受万民香火,让草民给您多扣两个头吧,明天就让老三去参加府兵。”老妇人激动的说着,又要跪下扣头。
李世民急忙拉住老妇人,大声的说道:“凡是为大唐牺牲的人,朕不会忘记,大唐不会忘记,后世子孙也不会忘记。”
无论是作秀也好,真心也罢,李世民一通话讲出来,四周百姓纷纷跪地打呼:“圣上隆恩,誓死已报,大唐万胜!”
到最后,从陵园开始,蔓延到整个长安,“大唐万胜!”再一次响彻云霄,大唐百姓,激动高呼,边关异族,瑟瑟发抖。
秦始皇之后人们都非常重视身后之事,尤其尸骨无存,享受不到香火,都会认为是不吉利之事,而于之相对的就是像这种享受万民香火,在很多人眼中,这就像成神作仙一般,如何能不对李世民感激涕零。
……
凌烟阁塔前是八十一道石梯,石梯两边是龙凤,虎,马,麒麟,以及龙子等诸多瑞兽,凶兽,尤其是最后两座跪地铜像非常引人注目,一边是秦朝太监赵高,一边是汉朝有跋扈将军之称的梁翼。
跪地铜像背上刻有字,力数其一生罪状,旁边有一石碑,上面刻着大致意思就是,“这两具铜像是用来警醒后人,如果有欺压百姓,贪污腐败罪行恶劣之人,也会为他竖立铜像,并刻书立转,让其名传千古。”
不得不说,冯戴文提议的这一招非常之狠,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人把名声看得非常之重,有了今天这一处,官场都为之一震,许多人都收敛不少,一时之间官场风气都变得清新起来。
凌烟阁修建时候就考虑到了参观,膜拜的事情,在石塔设计有两道楼梯,一上一下,塔的墙体安装有巨大透明琉璃,是以光线极好。
所有画像都是真人大小,彩色作画,在经过阎立本的妙手作画,看上去威风凛凛,器宇轩昂。
七层石塔,现在只用了两层,最上面是已经去世的人,第六层就是还活着的人,今日参观凌烟阁的都是勋贵子弟,读书人,大小官员,百姓要以后排队参观。
参观以后,看完入选凌烟阁人哦生平介绍,没有人不服气的,包括最年轻的冯戴文,反而让这些年轻热血沸腾,信誓旦旦拍着胸口表示也要效忠皇帝,上阵杀敌。
……
李世民在长安感到自己又收获了大批名望,忠心,高兴之下又免除了一些税收,新年给大臣的赏赐也特别的优厚,但是他没有想到,用不了多久,更大的惊喜会到来。
新年之后,一月初三杜正伦遇到了前来接应的契丹族长摩会,两人见面自然一阵絮叨,摩会见到冯戴文居然让人送来这么多瓷器作为礼物,非常高兴,极力挽留杜正伦前往部落做客。
这正中杜正伦下怀,毫不犹豫的欣然答应下来,摩会见他如此爽快,反而更加热情。
契丹人夏天住城里,冬日逐草而居,因为要押运货物,就没有去城里,而是来到部落,大山脚下,帐篷连绵起伏,这是契丹较大的一个部落。有四万多人。
随着杜正伦一行人的到来,整个部落都围上来观看,看见相熟的人回来了还老远的打着招呼。
到家的只有一部分,其他人还要继续前进,不过杜正伦的任务就算完成一半了,不用继续往前送,当然要开始分物资,马车疏于辽西,自然要带回去,好在这个部落马匹不少,借点牛马还是不成问题。
八百多两马车,按照做工的小队开始领东西,只有10个地方开始分发粮食,鱼肉,罐头,水果蔬菜,霜糖,盐等物品几乎每人都有,由于太多,住在这个部落的人就招呼亲戚朋友帮着领回家,没有住在这里的人就只能先堆放一旁。
感谢呵呵,有你相陪不离不弃,孤夜冷风大哥们的月票,谢谢大家支持
(本章完)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194章 大唐契丹族
围观人群都羡慕的看着,如此多的东西可是比许多人家里都要丰富,很多人都殷切的上前帮忙,就为了亲眼看看到底都有啥,被帮忙的人也会送出一点鱼肉,毕竟这里面所有东西只有鱼肉在他们看来要便宜一点,因为在平洲几乎天天都有吃。
一边领取着物资,一边大声的同帮忙的聊天,这就是人的通病,有了好东西总是需要炫耀一下,总不能锦衣夜行。
不断的吹嘘着大唐是多么的富有,自己在那边每天都吃得饱饱的,每顿都是大鱼大肉,还扯着身上穿的棉衣棉鞋说着这个又是多么的暖和。
围观群众也会不是配合着问上几句,看着几个月明显胖了一圈,冬天脸上没有菜色的同胞,都羡慕不已,已经有人偷偷打听还会不会回去了。
杜正伦一到部落就带着几十两马车跟着摩会进去,卸下大量的鱼肉,瓷器等物资。
摩会高兴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