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身家性命托付于不熟悉的人这可不是好的选择。
(本章完)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133章 收复象林郡
没有多久两人都汇报上来,大致无差,原来这次真腊分兵两路,一路两万五进攻日南,一路四万五千人进攻象林。今日兵败的人马就是那两万五千人,后面并无援军。
冯戴文把赵承恩叫来,让他安排人守城,看押俘虏。然后第二天挑选几百熟悉地形的人跟随自己前往象林郡。
一场胜仗,杀死有五千多人,抓获投降和受伤的有近万人,其他逃跑不知所踪。反观岭南士兵,不得不说新兵就是新兵,那怕是打顺风仗还是有几十个倒霉蛋被杀,更加倒霉的是有几十个被误伤和自己弄伤的。不过一场大战下来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了,日南郡探子发现真腊人确实撤退了,应该说是被吓坏了一口气跑进山林逃得无影无踪。由于天气炎热,尸体都是就地掩埋,岭南士兵火化以后带走骨灰。
顺风顺水,三天后赶到象林郡,由于不清楚城中情况,在十里外就上岸派出探马打探消息。
半个时辰以后探马带来消息,象林郡居然连城门都没有关,只是城门口看守多一点而已。没法探明有多少人马看守,也不清楚城中情况如何。
冯戴文决定亲眼去看一下在做决定,带着王玄策几人来到象林城外,不愧是前林邑都城,比日南城大了一些,是一个比较规矩的四方形,东侧靠近山坡,半里地树林中冯戴文仔细观察一会问道:“你们怎么看?有啥想法都说说。”
年纪最大的王玄策抱拳回道:“将军,以末将看来这些真腊人应该是没有多少防备,毕竟最大的两个郡都有他们的人包围着,而且前林邑兵马也主要在这两个地方。所以末将以为可以趁夜偷袭,必然一股而下。”
冯戴文没有说话,又看着其他几人,李义府笑着道:“下官不懂军事,就不乱说话了。”
刘仁轨说道:“末将赞同王长史意见,都是新军虽然见过血徒增伤亡还是偷袭为上。”
“你们也是这个意见,如何偷袭又怎么安排”冯戴文还是没有发表意见,看了看他们又问道。
“以末将之见,这城两面平,一面靠山,一面靠海,不如从两面空处进攻,敌人就只有向山这一面逃跑,然后安排一部分人在这伏击。”刘仁愿建议道。
“不错,你们都是第一次出征,能根据情况想到这么多已经很难得了,攻城掠地,不但要考虑地形,敌人情况,还要考虑天气。不但要尽力保存自己人,也要利益最大化,所以这次不能让敌人逃跑,明白吗?”冯戴文满意的笑着说道。
“嘿嘿,这点下官到是理解一二,将军可是想这城池的财富广场。”李义府嘿嘿一笑说道。
“不错,象林毕竟归顺大唐,正常时候不好动手,现在小王爷死于敌军,正好为小王爷报仇。”冯戴文看了李义府一眼,不由感叹确实是奸臣材料,对于钱财如此敏感。
其他人这才反应过来,一个几百年的都城有多少财富可想而知,正好叛军入城,日后想查都没有办法。王玄策,刘仁轨瞬间脸色有点难看起来。
“告诉所有人,所有缴获不得私藏,发现者杀,战后统一赏赐,有了这批财富,我大唐能多出不少武器装备。”冯戴文下令道。
众人这才明白冯戴文的用心,并不是自己想要私吞。王玄策惭愧的说道:“末将惭愧居然怀疑将军用心。”
刘仁轨也低着头说道:“将军用心指点,末将实在惭愧。”
冯戴文不以为意的摆摆手道:“你们能有如此心思这是很好的,吾很高兴,这说明都不是贪财之人。好好用心打这一仗就是了。”
“还请将军下令!”得到冯戴文的赞赏,众人很高兴的抬起头抱拳道。
“你们刚才说的很好,不过晚上进攻效率太低,安排下去明日凌晨进攻,由老兵进城打开城门,分成百人队推进,三面合围,席君买带着王玄策,程务挺,冯戴火带刘仁愿,刘仁轨各带三千人两侧进攻,李义府带500人守住靠海那一面的门,有人逃过来就招降,不听话就用弩箭招呼,你那面没有将领尽量不要短兵相接。”冯戴文努力的为他们讲解清楚。然后回去吩咐赵承恩带人混入城中摸清敌人情况。
当夜安排人看守三门,防止敌人突然撤离,又把如何进行城市战,如何配合等等自己的经验为一群新人讲解,又告诉新兵打完后回岭南都有重赏,以此来提高士气。
寅时天刚有一点微亮各自带兵就出发了,正好全是步兵也不怕声音过大惊动城里。冯戴文刚带着人摸到城墙下就看到城墙上探出一个脑袋低声喊道:“将军,冯将军。”
冯戴文吓一跳,还以为被发现了,抬头看到原来是赵承恩。
“将军稍等,末将马上打开城门。”赵承恩低声喊到。
原来赵承恩摸到城门口发现根本没有多少人看守,就带人把守卫清理了等着冯戴文到来。
沉重的开门声响起,但是没有一个人前来查看,赵承恩紧张的脸随着城门打开总于放松下来。
“打探道敌人主力没有?”冯戴文问道。
“查到了,都在以前宫殿,现在的王爷府,其他的都在城门附近。”赵承恩快速回答道。
“陈熊带500人去把城门兵营的清理了,其他人随我来。”冯戴文立即下令,然后跟着直扑王府。
说是王府,其实就是一个宫殿群,冯戴文带人冲到时候满城已经充满厮杀的声音,宫殿里面正好有兵马往外冲,应该是听到外面打起来还以为城中百姓骚乱,想出来镇压。
双方刚好在宫殿大门处打个照面,冯戴文抬手就射,后面发令亲卫大喝一声:“放!”一阵箭雨就降临在真腊人头上,立即对面躺下大群人不断哀嚎。
冯戴文把弩往腰间一挂,提刀大喝一声:“杀!”
三百亲卫毫不犹豫的跟着怒吼着向前就冲。
(本章完)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134章 天高三尺
冯戴文与三百亲卫在前,后面士兵紧紧跟随。真腊人本身就被突如其来的箭雨吓蒙了,见到大唐士兵冲到面前才慌忙挥舞着武器迎战。
单薄的麻布衣服,偶尔有一两个身穿皮甲的武士,武器基本都是枪,因为制作方便,就是一根棍子套着金属枪头。这就是真腊士兵的装备,盾牌都是木头的,哇哇大叫着扑上来,在大唐士兵盔甲上留下一道道痕迹。然后……没有然后了,冲在前面的是身这全身甲的亲卫,手中是合金绣春刀,一刀一个,绝不用第二下。
冯戴文带着亲卫冲上一人一刀,面前就空出一片,跨步上前又是一刀,犹如割稻草一般,不断的被整齐放倒。宫殿门有三道,真腊人出来容易,见到前面犹如魔鬼收割人命一般,慌忙转身就跑,后面又被挡住,伸手就把同伴扒开往后面挤,一时间许多人被拉倒在地上被其他人践踏。
很快就杀到门口,杀进宫殿,犹如刀切黄油,没有一点阻力。人群混乱,反而没有追杀的来得快,有的聪明人连忙丢下武器跪在地上,把头死死的用双手抱住匍匐在地,身体还瑟瑟发抖。
大唐士兵没有去管那些丢下武器爬在地上的人,继续追杀前面的。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他人见到趴在地上不会被杀都跟着学习,丢下武器也不管在那里就爬了下去。
一个穿皮甲带着头盔的人看着前面同伴被砍瓜切菜的杀死,吓得冷汗直流,双手发抖武器都抓不住掉在地上。转身想跑才发现身后有人爬在地上连忙跟着趴下,这下好了,其他人见当官的都投降了,纷纷丢下武器,都不用招降。
冯戴文见状连忙让懂本地话的人大喊:“丢下武器,投降免死。”
等席君买,冯戴火带人前来战斗已经结束,冯戴文下令亲卫分散带领士兵开始打扫战场。
随着打扫战场,安定民心,冯戴文才知道为什么真腊人没有多少戒备。象林郡本身是个大城,战前有十余万人口。审问那个将军模样的人才知道,原来第一波箭雨下真腊主将就阵亡了。
真腊人看上了前林邑的黄金,而林邑又是一个崇拜佛教的国家,许多寺庙都有金子做的佛像,城中也有许多镀金雕塑。宫殿里面全是被撬过的地砖,墙壁也有被刮过的痕迹。象林城里青壮都被关押起来,妇女年青的也都被抓到宫殿被用来寻欢作乐。
发现被关押的青壮冯戴文让人告诉他们,城中还在战斗需要在等一天才能释放他们,发给他们食物让他们继续等一天。
“将军!这些真腊人可真是狠,比土匪还土匪,城中可以说是刮地三尺,所有有钱的家庭除了女人都被杀了,能带走的东西都堆放在宫殿里面正在装车,财物,粮食堆积如山,所以大军都在宫殿保护着,如果我们晚来几天可能就跑了。”李义府兴奋的汇报道。
冯戴文看着年轻的李义府,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后来成为奸臣,但是现在是一个有能力的年轻人。于是拍拍李义府肩膀说道:“干得好,粮食先留下,财物让人押着俘虏运到船上,既然象林被真腊人破坏了我们收不到足够的粮食,我们正好去真腊逛逛。”
“是将军,下官这就去安排。”李义府非常高兴冯戴文不断把更加重要的事情安排给他。
“嗯,去吧,自己注意安全。”冯戴文叮嘱道。
“将军,清点完毕,受伤的兄弟也都安置妥当,俘虏也看押起来了。”王玄策走到冯戴文面前正色汇报道。
冯戴文感叹不愧是日后名臣,神色波澜不惊,处事周详,先汇报的也是自己受伤的人,并未一开口就是杀了多少,抓了多少。“死了多少?”
王玄策露出笑容道:“真腊人真是一点战力都没有,一触即溃,只有几十个兄弟死了,受伤200多人,杀了7000多人,其他都被俘虏。”
“将军!还请将军释放城中百姓。”正在这时赵承恩走来对冯戴文恳求道。
“赵将军放心,主要是为了抓捕真腊人,毕竟他们太多了,明日就会让城中百姓回家,不如将军前去安抚一下。”冯戴文微笑着温言说道。
赵承恩实在无法把面前这个微笑着的阳光少年,与战场那个杀人如切菜一般面不改色的杀神当作一个人。神情略微恍惚的道:“多谢将军,末将这就去安抚他们。”
“对了,将军看一下还有没有王府官员,这象林总要有人来管理才是。”冯戴文讯问道。
“没有了,末将查看了,就连殷实之家都被杀抢了个干净。”赵承恩颓然低头说道。
“将军放心,本将不会放过他们的,敢杀我大唐子民就要做好付出代价的准备。”冯戴文安慰道。
“多谢将军,吾等愿为先锋!”赵承恩双目泛红的说道。
“你我都是大唐子民,自当应该为他们讨回公道,这一点一定要告诉百姓,他们现在是大唐象林郡人,欺负他们,就是在欺负大唐。”冯戴文语重心长的说道。
“末将明白,所有人都会以大唐为荣的。”赵承恩沉思一下点点头道。
冯戴文满意的发现,这个赵承恩也不简单,闻玄而知雅,事情一听就知道背后的意思,于是意味深长的说道:“将军功绩本将会如实禀报圣上,圣上一向爱惜人才不吝赏赐,必然重用将军。”
“多谢将军栽培,末将誓死以报大唐。”赵承恩激动的说道。
“尽心就好,待事情完结将军就和某家一起去长安面圣吧。”冯戴文很满意他的态度。
“喏!”
……
第二天象林郡百姓被放回家中,看着满目苍痍的家嚎啕大哭,家中但凡是值钱一点的东西都被拿走了,老婆也不见了,家里就剩下老人孩子,而且家里粮食也只有一点粗粮,如果晚放出几日恐怕家中都要饿死人了。
冯戴文下令召集全城百姓到城门处分发粮食,抓进王府的女人也释放出去。
(本章完)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135章 先打扶南
不但分发粮食,还有许多本来是运来换粮食的食盐,麻布,也一个百姓分了一点。同时每个地方都有冯戴文下令,李义府书写的告示,让人在那里为百姓讲解,“咨有真腊国,不识天威,攻打大唐象林郡,残害百姓,罪不可赦。今镇西将军冯戴文为攻打真腊,特意招募人员,以做后勤,凡是应征者奖励粮食,农具,大军得胜归来另有赏赐。”
“我们要报仇,只要给粮食我们就去!”一个象林郡青年站出来对士兵大声的说道。
“对我们要报仇,报仇!”一群青年人很容易就被激起情绪。纷纷叫嚷着。
“在那边报名登记,每个报名的可以马上就领到粮食,让家里人有足够吃的,将军还会定期分粮,我们马上就会打到真腊去,那里还有许多粮食,我们要血债血偿。”公布告示的士兵大声的说道。
“血债血偿!”足够多的青壮喊着口号,咬牙切齿的去报名登记,领着粮食回家。
这一幕都是冯戴文有意安排,士兵都是挑选口齿伶俐的,当然人群中少不了最重要的人,“托”。
“赵将军,要麻烦你一件事情。”冯戴文对站在身后的赵承恩说道。
“将军请吩咐。”赵承恩抱拳道。
“吾等出发来象林并不知道被攻打了,主要是为了收购粮食,日南和象林刚经历战乱没有余粮,要麻烦将军去其他县城换一下。”冯戴文解释道。
“将军放心,这点小时都做不好末将提头来见。”赵承恩拍着胸口保证道。
“都是大唐人不可过于强求,食盐,丝绸,瓷器农具都可以交换,黄金白银也行,李义府会配合你。”冯戴文怕赵承恩为讨好自己故意压价随叮嘱道。
“末将明白,公平交易,绝不会有其他心思。”赵承恩自然了解。
“李参军可懂农事?”冯戴文问道。李义府在战后被提拔为录事参军一职。
“回将军,下官家境虽不算差,但也曾下地务农。”李义府不明白冯戴文为何问起还是老实回答道。
“那就好,有一项重任交给你,一定要全力以赴,如果能有所获,恐怕千年以后人们都会记得你。”冯戴文解释道。
名留青史是绝大部分古人最崇高的理想,冯戴文一席话让才17岁的李义府激动不已,抱拳弯腰道:“还请将军明示,义府拼命也要完成。”
“哈哈,放轻松,事情没有那么严重。”冯戴文哈哈一笑拍拍李义府的肩膀,想了一下继续说道:“没一个地方都有他的特产,需要你查明有三方面,第一地形,这一项可以慢慢来,以后我会安排人助你。第二资源矿藏,同样不急一时。最重要的是第三点食物,地里生长的食物,一定要查明白那些是现在中原没有的,包括蔬菜,水果。”冯戴文始终对食物有种怨念,这时代能吃到的太少了,无论是水果还是蔬菜,粮食产出也不多,除了富贵人家都是一脸菜色,百姓油荤少,胃口大那里够吃,这两年好点也是因为产出多了一点,海里的,草原的,积累起来就可管了,不过还是要自己能生产才是王道。
李义府一听眼睛一亮,顿时明白过来,用力的点点头说道:“下官明白,一定全力以赴。”
……
修整两日,招募到一万八千多青壮,据俘虏交代这次入侵其实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