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岭南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岭南王-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此说来,只要放在屋外就不会中碳毒了?”马周两眼一亮道:

    “不仅如此,只要屋内保持通风透气也不会中碳毒”冯戴文道:

    “那第二个一定就是白叠子了,不过白叠子也有人用来夹在衣服里面,周从小贫寒,也穿过,笨重不暖和,而且很多仔,没法穿着睡觉,也不能用来铺床,如果想取仔又实在麻烦的很还不如芦苇草。”马周想想说着。

    “这些都好办,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已经有一点想法,待明日就安排人试做。”冯戴文笑着说道。

    “哈哈,卫国高义,如果成功,天下寒门皆受其恩也。”马周高兴的大笑着道。

    “宾王过奖了,既然当官就要为国为民,我想这也是太上皇为我取名卫国之意,”冯戴文也很高兴,毕竟能把后世自己知道的东西搬过来,让大唐有长足的发展是一件让人很愉悦的事情,人口是制约大唐发展的关键,这是冯戴文早就看明白的一件事情,如何让大唐总有更多的人这是个难题,,,,,
………………………………

第59章 袁天罡

    蜂窝煤首先得有炉子,炉子其实很简单,用黄泥做胆,中间包着圆木外面用铁皮围起来,,下面有铁条横放,最下面露空,等黄泥干了抽出中间圆木就成了,煤也简单,撵成粉碎混合一点黏土用木头做成模具就行,只是其中的比例还需要实验,至于撵粹,那不是还要那么多俘虏嘛,冯戴文告诉工匠基本怎么做,让陈虎带着人去军部要了几百俘虏押着去试制,

    第二天上午宫中就拉来几大车棉花,棉花可是好东西,既保暖,又便宜,至于去棉籽也很简单用两更圆木,上面布满刺,一左一右转动,棉花从中间过就会被刺抓下棉花,这是第一道,处理过一道的在用硬毛刷刷下就是,制作简单,方便,只是颇费人力,不过这时代人力值钱吗?不值钱,和粮食保暖比起来人力更本不算什么,要知道一年饿死,冻死的可不再少数,

    这些冯戴文只需要告诉工匠基本怎么做,工匠们会做的更好,优秀的工匠很多,过去没有那么多工具,只凭眼力,手感做出的物品比现代机器做的还好,

    工匠们只用了半天就做出了让冯戴文满意的样品,人手足够,简单处理一下棉花,弄出来50,60斤去掉棉籽的,至于要让棉花蓬松,冯戴文记得小时候村里经常有人请来背着一个巨大的像弓一样的东西,把棉花铺在竹席上面,用一把木头小锤子不停敲打,让弓弦上下蹦动,带动棉花,慢慢的棉花就会变得很蓬松,冯戴文见着试制成功,交代下人连夜制作,因为冯戴文想在去朔方之前让李世民看到样品,这人啊,只有在知道了好处的情况下才会放在心上,

    “侯爷,太史令袁道长前来拜访”第二天冯戴文正在院中石桌上高兴的摆弄着硝石,回忆着中学物理老师做的实验,把硝石放入水盆中,在水盆上面在放一碗清水,不一会水碗就开始冒出寒气,听到马周说话就把手中的一块硝石丢入水盆,

    “贫道袁天罡见过侯爷”,只见马周带着一个身穿道袍的老者正站在亭外,老者背插佛尘,正单手行道家礼,

    “道长快请坐,久闻老神仙之名,今日得见实在深感荣幸”,冯戴文一愣,袁天罡啊,这真是久仰大名了,传说中的陆地神仙,

    “侯爷客气了,不过是世人以讹传讹吧了,老道不过是一个年迈的道人,不敢称神仙”袁天罡云淡风轻的道:

    “哈哈,袁道长来的正好,昨日在宫中采得好茶,正好点评一二”冯戴文略微忐忑的邀请袁天罡喝茶,实在担心袁天罡看出自己是未来来的,毕竟自己也算借尸还魂。

    “哈哈,老道有口福了,昨日老道进宫为侯爷和公主推算好日子,皇后娘娘赐了一杯茶水,老道喝了才知道原来是侯爷新研制,本来老道厚着脸皮讨要的,结果娘娘说她不喜欢,全被侯爷带出宫了,”袁天罡高兴的笑着到:

    “道长称呼我卫国,戴文皆可,可万万不能叫侯爷,担当不起”冯戴文嘴角一抽,不就是拿了点茶回来嘛,居然不舍得送人,让自己送,这长孙真是不愧是李世民的好管家婆啊。

    “圣人昨日叫老道寻找一批道人说是卫国要我道家传道,圣人言是卫国的主意,其实今日老道来就是想问下卫国具体是何章程。”袁天罡问到:

    “原来如此,这事确实是我提出的,道家传承渊远,这次事想请道长在道家选出一批能说会道的有道之士,在大唐俘虏和投靠大唐的各族中传道,不过只能传神话传说,导人向善,至于道家的治国安民之策那些就不能传了”,冯戴文一边说一边为袁天罡,马周沏茶。又取过三个大碗倒满茶水,放入硝水上面,

    “嗯,老道明白卫国的意思,待老道回去就召集人手,”袁天罡道:

    “不过道长,戴文有一建议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冯戴文犹豫了一下到:

    “当讲无妨”,袁天罡喝了一口茶道:

    “我华夏神话传说众多,但不成体系,比如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水神,火神,到天庭,玉帝等等,道长看下能不能召集有道之士为我华夏一众神仙写个出处,最重要的是要把大唐周边各族的信仰神仙变成我华夏流落出去的,这样他们和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冯戴文到:

    “好啊,好啊,我怎么没有想到呢,”袁天罡随着冯戴文的话语越听越兴奋,最后忍不住站起来走来走去的自言自语的到:

    “卫国,你一定早有考量是不是,快告诉我”袁天罡激动的拉着冯戴文的手臂说道:

    “不急来道长请坐,天气炎热,喝杯凉茶静下心”冯戴文拉着袁天罡坐下,端出水盆里的茶递给袁天罡道:

    “这,这刚才不是热茶吗?怎么都结冰了,”袁天罡接过茶碗大吃一惊连忙问到:原来是袁天罡见到茶碗最上面居然都变成薄冰了,

    “哦,这是硝石放入水中,能吸收水中热量,所以结冰,并不稀奇”冯戴文解释到:

    “哦,原来如此,吓老道一跳,还以为卫国会法术”袁天罡又回复了仙风道骨的模样到:

    “说来道家很多发现都是有大用的,只是没有深入的去发现,在我看来道家是最好的化学发明家”冯戴文继续道:

    “卫国是说炼丹的道士?”袁天罡皱眉问道:

    “不错,还请道长帮我找点爱好炼丹的道士”冯戴文对袁天罡道:

    “人到是好办,不过卫国,你年纪轻轻,可不能沉迷丹术”袁天罡劝解到,

    “多谢道长提醒,但请道长放心,我知道矿石炼丹丹其实都是有毒,不会去炼丹,而是另有所图,还有一事麻烦道长,”冯戴文感谢的道:

    “卫国何必说麻烦,但说无妨,老道尽力而为”袁天罡见冯戴文说的明白放下心来。

    “我想请道长问下天下各道长有谁知道那里有硝石和碱矿石”冯戴文到:

    “嗯,老道回头就问一下那些喜欢炼丹的,不过卫国还是快讲一下你对于神话体系的了解吧”袁天罡忍耐不住的问到:毕竟老道一辈子都在为振兴道家而努力,现在也是和佛家平分秋色而已,眼看振兴道家的机会就在眼前,能沉住气和冯戴文聊好一会已经不容易了。就连喜欢的茶都没空品尝。。

    “这话说来可就长了,,,,,,”
………………………………

第60章 冯戴文讲封神榜

    “我记得那还是我很小的时候,认识了一个老道士,因为我请他吃了顿饭,他就收我为徒,这是他为我讲的故事,,,”冯戴文装着陷入回忆的慢慢说道:

    马周和袁天罡也没有打断冯戴文,只是默默的喝了一口茶,等了一会,冯戴文继续到:“传说盘古开天,身化万物,一道元神化为太清,玉清,上清三个神仙,三人同时拜了鸿钧道主为师,一同拜入道主门下,后来三人分别创建人教,阐教,截教,正所谓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本是一家,,,,,,,,”冯戴文吧记忆中的封神榜慢慢的讲解开来,

    “二少爷,二少爷,该吃饭了,,,,且说这陈塘关总兵名叫李靖”原来是桃源山庄的丫丫来了,这丫头下午见冯戴文和袁天罡在聊天就没有来打扰,这会见天色已晚就过来催冯戴文吃饭了,在她心中,二少爷吃饭才是最重要的,

    “丫丫回来了啊,”冯戴文笑着说到:

    “道长,你看今日天色已晚,不如我们先用膳,改日在讲”冯戴文抬头看了一下基本全黑的天空对袁天罡说道:

    “这,这好吧,吃完饭卫国在讲一段”袁天罡也看了一下天色,说到:毕竟自己在心急也不能耽误人家吃饭不是:

    “原来商周还有如此之多的秘密啊”马周收起他记录的冯戴文讲的故事感叹的说到:

    “宾王饱读诗书,怎么也把故事当真,这不过是家师为我讲的故事罢了”冯戴文没好气的白了马周一眼到:

    “卫国此言差矣,老道听卫国汝师虽然是在讲故事,未必不是在告诉你以前发生的事情”袁天罡严肃的说到:

    “春秋战国大战几百年很多典籍都已经失传了,所以具体发生了什么我等已不得知,这些事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我更相信他们在历史上也许存在,但是不过是历史名人,相传开来慢慢的就成了神话,传的人多了,就变了,前几天我路过一茶肆居然听见有人说我,虎背熊腰,身高九尺,胳膊比一般人腰还粗,哈哈,,就像道长您现在是大唐人心中的陆地神仙,也许千年之后就成了天上神仙,”冯戴文打了个哈哈说道:

    “确实如此,是周着相了,不过这确实是个好故事,待周整理出来,没事看下也是好的”马周揉揉额头苦笑道:

    “二少爷,您和马先生一下午都在讲故事呀!丫丫都没听到”丫丫不满的在冯戴文旁边说到:

    “好了,好了,待会吃完饭少爷在讲”冯戴文笑着说道:

    “且说这李靖夫人这胎居然怀孕三年零六个月,,,,,”

    “且说这姜子牙离开昆仑山,,,,”在几人在三挽留下冯戴文一直说的口干舌燥,喉咙发痒,直到半夜子时,冯戴文才强烈的要求大家回屋休息,

    翌日一早冯戴文刚吃过到李世民一家浩浩荡荡的就来了,李世民居然带着一家老小全部都来了,

    “臣冯戴文,(马周)见过太上皇,皇上,皇后娘娘,,,。”冯戴文带着马周急忙行礼。

    “好了,好了,都是自家人不用如此多礼,卫国听说你这有很多有趣的物件,快带皇爷爷去看看”李渊不耐烦的道:

    “有趣的?皇爷爷听谁说的?”冯戴文疑惑的问到:

    “长乐和李泰他们说的啊!”李渊不解的看着冯戴文说道:

    “咳,咳,这个,皇爷爷,这个可能不太适合您”冯戴文含蓄的说道:

    “有啥不适合的,快带朕去”李渊大手一挥到:

    李世民到是明白过来,只是笑着看冯戴文如何处理。冯戴文无法只得带着众人前往后院游乐场,,

    “你们去玩吧”李世民到:

    游乐场东西都很简单,冯戴文也早就培训过侍女,一群侍女连忙带着一众公主,王爷前去玩耍,

    “这就是有趣的,,,”李渊愣着脸看着一群玩的开心的儿孙问冯戴文:

    “是啊,皇爷爷,这就是长乐他们说的好玩的”,冯戴文一脸认真的对李渊到:

    “咯咯,,,,”万贵妃等人看着两人的表演实在忍不住咯咯直笑。

    “臣袁天罡参见太上皇,皇上”正在这时候袁天罡过来正好为尴尬的李渊解围。

    “啊,爱卿为何在此”李渊高兴的问道:

    “臣是来向侯爷请教神仙体系的”袁天罡老实的回答到:

    “什么神仙体系?”李渊疑惑的问到:

    “这是家师小时候为臣讲的故事”冯戴文答道:

    “哦,说来听听”李世民也感兴趣的道:

    “这好吧,”冯戴文让下人送上茶水,点心就开始讲故事。

    “话说这比干天生就有七窍玲珑心,,,,,”

    “比干?你们讲的是商朝的故事,九尾狐那里来的?”李世民问到:

    “好吧,我重头开始讲,,,,传说盘古开天,,,”

    “李靖是卫国公吗?他不是只有两个儿子吗?难怪好久没见到李夫人出来了,原来怀了第三个小孩了”长乐萌萌的问到:

    “额,公主,这不是卫国公,是过去商朝一个同名字的人”冯戴文道:

    “好了,长乐,安心听故事”李世民招呼到:

    “这一天姜子牙挑着豆腐来到朝歌,,,,,”

    这一讲就直讲到午时,众人那里听过这么生动的故事,直到几个小的过来叫饿了众人才惊醒过来。

    “父皇,皇爷爷,你们看我们还是先吃饭吧”冯戴文苦笑到:自己成了说书的了。

    “嗯,很好,这个故事也很好又有一定的意思,商君无道,天下隨反,卫国把这个故事誊抄下来,朕好看看”李世民到:

    “好的,父皇,等誊抄下来在印制想看的每人一份”冯戴文到:

    “印制就不必了,太麻烦了,还不如叫人誊抄”李渊到:

    “印制不麻烦啊?”冯戴文到:

    “怎么不麻烦,只是雕版就不知道用多久,一块雕版印不了多少份就废了”李渊到:

    雕版?原来还是雕版印刷啊,“儿臣有个办法让印制很简单”冯戴文到:

    “哦,如何简单”李世民感兴趣的到:

    “用铅做成大小同样的方块,吧常用的字分别单独刻在上面,需要的时候组合起来固定好就行了,不用了有可以扯开,以备下次在用”冯戴文到:

    “是啊,就像印章一样,我们经常印制誊抄经书,我怎么没想到呢,”袁天罡拍拍额头到:

    “是啊,这么简单,都没有人想到过,卫国这注意一出,以后在也不用誊抄了,而且誊抄还容易出错,可以印制更多书籍,对天下百姓也是一件大好事情”李世民高兴的到:

    “哈哈,,孙女婿这脑袋就是好使”李渊高兴的就像自己想到的一样说道:

    “嘿嘿,皇爷爷过奖了,我们还是先吃饭吧”冯戴文害羞的到,,,,
………………………………

第61章 以煤计人

    “皇爷爷,请看,这就是棉花也就是白叠子做的被子和衣服,”饭后,众人在亭中休息,冯戴文拿出工人刚做出的几床被子和棉衣道:

    “哦,嗯真软,”李渊伸出手按着棉被道:

    “不错,很轻,很热”李世民把棉衣穿了一下赶紧脱掉道:

    “嘿嘿,有了这棉被皇爷爷你冬天都只需两床被子,不用暖床就会很暖和”冯戴文看着李渊手中那10多斤重的棉被到:

    “哦。那确实太好了,在也不用一个冬天盖7。8床绸被,死沉沉的,还不暖和,如果不是暖床朕都担心冷死”李渊高兴的到:

    “卫国,这个,棉花是吧,去棉籽容易吗?能大量生产吗?此物确实不错,朕刚穿一下马上就大汗淋漓,而且轻便,如果大量装备边军,那怕冬天也能作战”李世民兴奋的问着冯戴文,李世民不愧千古一帝,所有的东西都是先想到军民。

    “这是西域白叠布,也就是棉布加上中间的棉花做的,不透风,能很好的御寒,制作简单,只是现在大唐棉花不多,儿臣已经交代西域商人大量收购,且让程处默,尉迟宝林等人亲自去一趟西域,今年秋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