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岭南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岭南王-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后宫之中,“大姐,大姐,打听到了,”李泰一边跑一边喊,后面老远还跟着几个太监侍女在追着,

    “快说说,是不是父皇把大姐赐婚给冯大哥了”长乐拉着李泰高兴的问道。

    “是的,是的,姐夫都是三品安西将军了,当场封了驸马都尉,嘿嘿以后就是真的姐夫了,可以让姐夫给我弄好吃的了”李泰高兴的傻笑说道,10个胖子九个爱吃,虽然李泰被冯戴文把身体减下来了,

    “真的,太好了,姐夫那还有好玩的,可惜姐夫现在很少时间在长安了”豫章公主先是高兴接着郁闷到:

    “走,快告诉大姐去,大姐肯定等急了”长乐连忙拉着豫章往后面跑去,,,,,,
………………………………

第51章 论政

    五月初一朔日大朝会

    庆典过后,冯戴文连续两天关在书房写出三篇折子,详述了各种细节,这天,冯戴文打算上朝去向李世民上折子,详解一番。

    冯戴文还是第一次穿上紫袍,来到太极殿外等候,在礼官带领下排在一群半百人群当中,分外引人注目,还好冯戴文是在武官一列,武官大多是直肠只是佩服有能力的,是以冯戴文很快和旁边几人聊了起来。

    随着施礼太监一声高喊:“臣工上朝!”众人依次进入太极殿。

    冯戴文先是饶有兴趣的看着众人讨论政事,随后才发现大唐官员确实很多,而且很多都是儒家混子,啥事情都要争,都要辩,完全是为了争辩而争辩。

    冯戴文见事情差不多了,也不想听这些儒家人争辩,出班大声奏道:“臣冯戴文有本上奏!”

    李世民本身也听的昏昏欲睡,又不得不打起精神来听,突然听到冯戴文的声音,顿时精神一震说道:“爱卿何事上奏。”

    “启禀圣人,至秦汉战乱,神州大地历经沧桑,隋末战乱以来,本朝立国不久,诸多典籍,混乱失传,今奏请圣人安排当今大儒带人整理我华夏典籍,当安经史子集,工,农,水,土,矿,锻造等分们内别,且分为清儒,道,墨,法,名,小说等各家学说分别整理。”冯戴文解释道。

    “为表示圣人重视,且整理书籍的人不得怀有偏颇,只能整理,不得修改,臣请圣人下旨为整理典籍所在立碑刻撰,比如这是哪些人负责整理的,哪些人又贡献了家中藏书,且贡献藏书的可以在皇家书库任意抄写多少等奖励。”冯戴文歇口气继续说道:

    一时之间,满朝安静的落针可听。

    好一会李世民才开口说道:“冯爱卿言之有理,诸位可有何意见。”

    “冯将军此言大善,老夫愿意捐出家中藏书并带领学生整理古籍。”前太子的老师大儒李刚率先开口赞同道。

    “臣愿意捐出家中藏书,带领国子监学子参与其中。”国子监祭酒孔颐达也出班附和。

    “臣赞同冯将军的建议,并代表颜家愿意共襄盛举。”大儒颜师古同样跟着出来附议道。一时之间朝堂上很多有眼光的文臣武将,都表示愿意出力。

    “好,很好众卿家拳拳为国之心,朕心甚慰,朕决定拿出以前秦王府作为这次整理古籍所在,赐名博古论今堂,由李刚担任堂主,孔颐达,颜师古为副,且在门前为这次出力的所有人员刻碑立传”

    古代文人重名,皇帝让人刻碑立传,这是会记载入史书的,何况立碑也是名传千古的事情那里还能坐的住,简直情群凶猛,纷纷要求加入,不让加入就要拼命。

    “冯爱卿,既然这是你提出的就由你来辅助李师等人。”李世民高兴的说道。

    “微臣遵命,臣还有本奏。”冯戴文拱手继续说道。

    “爱卿何事,奏来!”李世民现在精神也来了,很感兴趣的问道。

    “回圣人,臣服于我大唐番邦,异族众多,臣请圣人下旨我凡属我大唐所部,无论那个民族,还是番邦必须学我唐话,国内各族可派遣儒家弟子前往教导,学我大唐礼仪,”冯戴文上奏道。

    儒家之人闻言自然大喜,李世民想了一下道:“此事关系重大,且牵连甚广,之后在商议一个稳妥的办法。”

    “圣人英明,臣还有一本要奏。”冯戴文不轻不重的拍了个马屁道。

    “哈哈,卫国这是第一次在朝会上奏本,就给了朕心一个惊喜,朕期待你这一本。”李世民看着自己的爱婿高兴的含笑说道。

    “圣人过奖了,臣请圣人下旨,凡我大唐俘虏,异族皆为奴隶,作为苦力……”冯戴文奏道。

    “不可,圣人不可,冯将军此言实在不妥,我泱泱大国,礼仪之邦,岂能行此不义之道,且奴隶制早已废除。”大儒王珪未等冯戴文说完,立即反对道。

    “不义之道,何为不义,古语有云,夷狄入华夏者,则华夏之;华夏入夷狄者,则夷狄之。何为华夏,说我唐话,信仰我华夏先祖者才为华夏,其他皆为夷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都不是我们一个种族的人那里来的仁义道德!”冯戴文眉头一皱反驳道。

    “不会说话我们可以教导,刚才冯将军自己也说了要教导异族大唐礼仪的,现在又自食其言。”王珪立即拿刚才冯戴文的话来反驳道。

    “我可不是自食其言,教导和贬为奴隶可不冲突,我刚才话未说完,王大人就出言反驳,虽然我们把俘虏贬为奴隶,但是也不是不给活路,会汉字,唐话者服役三年成为唐人,为一等,其他人五年之后成为二等,有子女者子女必须从小学我大唐礼仪,学会者子女为一等,伤害,不服我大唐者永为奴隶,所有奴隶只能学我大唐诗书礼乐,儒家,道家和佛家典籍,其他墨家,法家,工农锻造等已经发现以叛国论处,教导者同罪。”冯戴文继续解释道。

    “方谬!冯将军此言岂不是至我儒家于法墨工农之下!”王珪气得双手颤抖,大声怒斥道。

    “儒家可教人种田?”冯戴文翻个白眼问道。

    “我儒家会治国,只需为官管理即可,再说你如此对待异族,日后大唐征战,那里还有人投降,不都死战,增加我大唐士兵伤亡。”王珪挑出理由反驳道:

    “哼,死战又如何,不服的我大唐军人自然会教他做人,可不会惧怕死战,只有把异族打疼了,打狠了自然会看到我大唐军队望风而逃!”冯戴文高声自信的说道。

    “好!好!我大唐有的是敢战之士,何惧死战!”冯戴文一席话引的武将门纷纷叫好,秦琼大声出言支持。

    “那儒家可会教人锻造武器铠甲,可会教人修建城池,不会,都不会,”冯戴文大怒继续道。想到后世有个王朝提倡儒家,阉割掉武将脊梁冯戴文就非常生气。

    “在我看来,工部就该交给墨家,刑部,大理寺就该交给法家,农业就该交给农家,儒家只能教导人读书识字,礼仪修身即可,专业就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总不能让王大人带军冲锋吧”冯戴文激昂的说道。

    “你,,,你,,,,孺子不可教也!”王珪丢下一句话转身无语。

    “哈哈,冯将军此言有理,不过太过偏颇,我儒家也有六艺,格物!”。颜师古哈哈一笑说道。

    颜师古三朝老臣,一代大儒,很多事情都看得透彻,是以对冯戴文过激语言不以为意。

    “颜老所言甚事,是戴文过激了,其实我也很赞同儒家的,儒家能修一身正气,在晚辈看来,最适合儒家的还是监察御史,教书育人,晚辈之意不过是说儒家教导异族礼仪诗歌,道家,佛家教导异族为人向善,其他一慨不教。”冯戴文意识到自己过激,连忙对颜师古诚恳道歉。

    “微臣赞同冯将军观点,异族只能征服,才能实施教化,昔日草原各族多次向中原称臣,但是当我们衰弱之时,就是他们马踏中原的时候,所以微臣以为对付异族只能打,凡高于车辕者全部贬为奴隶,三代以后才考虑成为唐人!”魏征出言支持冯戴文,恶狠狠的说道。

    我去,这魏征也是个狠人啊,冯戴文听着魏征说的话不由满头黑线,这比自己还狠啊。

    李世民连忙打圆场说道:“好了关于异族卫国还有何建议。”

    “微臣建议采用以夷制夷,只要会唐话的可以待遇好一点,提拔为管理,管理其他俘虏,分为10人,百人组,一组反叛全组处死,用以修建运河,道路,屯田,放牧,可以发卖但是一切皆在官员管理之下,对于投诚的异族,皆视为我大唐子民,享大唐子民待遇,但须学我大唐话语,礼仪,派人参加我大唐军队为国征战。”冯戴文分析着说道。

    “此时就以此来办,三省尽快列出条文,视为律法,通传天下,三省六部主官,秦琼,李靖,李绩,魏征,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冯戴文,留下御书房议事其他人散朝!”李世民一连喊了10多个人的名字,显然留下不是重臣,就是心腹,其他人很没有资格先知道的事情,自然需要隐晦一点!
………………………………

第52章 士农工商

    御书房众人落座,李世民开口问道:“卫国刚才是否还有很多言论没说,现在可以畅所欲言。”

    “圣上英明,是刚才朝堂人员太多,臣不方便述说。”冯戴文拱手恭维道。

    “爱卿现在但说无妨,朕洗耳恭听,且这里皆是朝堂重臣。”李世民高兴的说道,旁边早有史官准备好记录。

    “臣先说下关于俘虏和投诚异族,臣建议以后所有投诚异族皆强令学习大唐话语,礼仪,大唐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但是对于不会或者不学大唐话的部族要区别对待,最好树立几个典型,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最方面朝堂诸公老成持重臣就不多言了,对于抓捕的俘虏臣建议必须为我大唐劳动改造三年,三年后在分一,二三等,异族本身并无本身的文字,全靠口口相传,如此百年以后哪里还记得自己的名族,只会知道自己是唐人。”冯戴文解释着道。

    “臣再说一个,从汉蔡侯发明造纸以来,已经几百年了到现在居然没都没有半点改进,臣请圣人提高工匠,商人地位,臣以为,无农不稳,无商不富,无工不强,无士者乱,士农工商并不是古人对于人的排位,而是这四个职业的肯定,这是对古人的误解,没有工匠就没有我们用的穿的,工匠待遇不高就不会想到创新,就算有创新也不过是藏着掖着不公开,如果圣人提高工匠地位,对于创新提高奖励对于我大唐来说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大好事。”冯戴文一脸正色,继续说道。

    “不妥,所谓无奸不商,在说如果都去行商那谁去种地,你不过读了几本书也敢质疑古人。”斐寂为了表示自己存在率先开口为难冯戴文反驳道。

    因为据他了解,现在多了几个同平章事的宰相就是冯戴文提出的,对于这种行为自然心里不太痛快。

    “如果行商还不如种地,请问斐相,还有人那么笨去种地吗?至于你说我质疑古人,难道不应该吗?荀子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说古人,古人都是古代之人,他们说的,都是针对当时的话语,难道斐相还要我等去用青铜武器,茹毛饮血学习古人不成,斐相你是大儒,戴文有一事请教。”对于这种为了反驳而反驳的人,冯戴文当然没好气,年轻人也见不惯这些龌蹉。

    “哼,不懂就问这是好事,你问吧,老夫一定回答你。”斐寂傲然道。

    “不知道这句话该如何断句,又是何意思。”冯戴文暗道看我玩不死你,写下一行字问斐寂道。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应该这样断句,意思是:可以让老百姓按照我们指引的道路走,不需要让他们知道为什么。”斐寂看了一眼立即说道。

    “可是下官不这么认为,下官认为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可以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能认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么斐相教我一下到底孔子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冯戴文拿去以前在网上看到的一句关于没有标点符号引起的争论对斐寂反问道

    “这,,,这,,,”斐寂一脸冷汗,无言以对,

    “呵呵!老夫也是才知道这句话原来居然有这么多种断句方式。”萧禹摸着胡须淡淡一笑,开口解围,因为两家关系匪浅,也不愿意这个不错的年轻人树敌太多,把斐寂得罪死了。

    “所以微臣第一请圣人提高工匠,商人地位,微臣愿意拿出最新造纸术以供博古堂用,还得让博古堂一众大儒研整出一部断句的符号,比如惊叹,疑问,等等代表语气的符号,以免后人不知道我等说做之意。”冯戴文也不为己堪,没有去管斐寂,继续对李世民拱手道。

    “不错,老夫读古人之书也是在三考虑才明白其意,如果有了卫国所言符号,只需看一遍就明白了,此言大善,此举后世读书人都该感谢卫国。”房玄龄抚掌赞叹道。

    “梁国公过奖了,戴文只是提出一个建议,具体如何标记,如何推广还需各位大儒出力,戴文实在不敢居功。”冯戴文连忙谦虚说道。

    众人闻言,不由很是满意的对冯戴文点点头,毕竟这是千古大事,谁不想留名青史,冯戴文如果把功劳都拦了其他人还搞什么。所以这一下让很多人都承了人情,对他大有好感。

    “卫国言之有理,此事着礼部即日拿出一个章程来。”李世民对于好的意见立即就表示接受,并定下章程。

    “第二件事微臣称之为诛心,先贤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请圣人召集德高望重的道家真人,修改异族神明,让其都归于华夏,在让异族说唐话,写汉字,着唐装,者百年之后在无异族,都是我大唐突厥族,大唐匈奴族……”冯戴文起身抱拳,略微低头行礼,严肃恳求道。

    “好,好啊,此事必须办,辅机这事你亲自去办!着太史令负责道家之事,朕会把这条作为皇家家规,那怕朕百年之后也必须执行。”李世民很肯定的扶掌赞叹道。

    “圣人英明!”众人齐声赞叹,虽然冯戴文计策阴毒,但是这是对异族,这个时候儒家还没有后面那么迂腐,儒家弟子出门都是佩剑的,讲究君子六艺,如果不会几手剑法,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儒家弟子。

    “朕知道这是百年大计,马虎不得,卫国可还有什么要说的。”李世民严肃的点点头,随后又问道。

    “臣请圣人下旨,由微臣在朔方建立互市,所有和草原交易皆可前来交易,时间就定在六月初一开始,所有物品皆可交易,不过粮食,盐,茶,铁需要先在长安备案铁器只能是锅其他菜刀都不能流到草原,粮食可以分别从各地选出5到10家,到朔方由臣统一安排与草原交易”冯戴文清理了一下思路,再次建议道。

    “嗯,此事就由爱卿全权负责,朕立刻下旨,长安这边甄选就由玄龄负责。”因为早就商量过的,李世民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蜀中个江南的丝绸,瓷器也可以在长安组织大型商队远去西域交易,可组织一队精兵保护,由商人提供粮草,军费,一来可以保护,而来可以练兵,三来可以熟悉西域地形,风土人情,”冯戴文迟疑了一下又建议道。

    “这事可行,但是商人愿意付出军费粮草吗?”李世民皱眉疑惑道。

    “这点微臣可以保证绝对愿意,还有那些西域到长安交易的商人,微臣建议废除关税,只收交易税,根据交易物品价格来定,一次性收税,以后所有交易只能到大唐指定地点交易,否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