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岭南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岭南王- 第1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下山,作为商人,都知道时间的宝贵,加上南来北往商人众多,所以从通车,到现在一个多月过去,每天火车都是满载而行。

    不过修建通往辽西的铁路还是有不少人反对,因为并没有多大的经济价值,不过也有不少人支持,毕竟辽西的煤矿,铁矿不少,还有种子,铁路修通就能够快速的运到关中,而且有铁路,对于日后帝国统治大有好处。

    既然猜到李世民的心思,冯戴文当然不会放任不管,装甲车出现,钢炮也做出来了,两者组合在一起,就是陆战王者坦克。

    坦克无论是攻城,还是野战,现在都是无敌的存在,攻城的时候更是能够近距离攻击,而不用担心会被伤害。

    唯一缺点就是现在制作起来比较困难,一个月才有一台坦克做出来,而弹药制作也不是那么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这不是火药与铜铁组合起来就完事的,必须要制作出来厚薄一致,引线长短,这些需要的工序都不是很快就能完成的。

    来自辽西的良种在西域种下,由于日照充足,山地好的地方就种小麦,差一点的就全部种上了棉花,而容易存活的蔬菜也种了不少,尤其是最容易保存,产量高的萝卜白菜,那完全是大量种植,这些蔬菜不但种植方便,而且易于打理。

    当然西域特产,葡萄,那更加种得多,几乎能种的地方全都种上了,反正现在整个西域绝大部分都已经属于大唐,这些还不是任由安排。

    而西域被征服的地方,都只剩下普通百姓,能够有更加安稳的日子,没有人有任何怨言。

    而对于西域抓获的三十多万俘虏,在帮着春耕之后,就押送到富蕴挖矿去了。

    从陇右道修一条直路到西域,这也是一项重任,至于西域道,城池之间的道路,在百姓空闲的时候,也会提上日程,把所有城池连通,成为一个整体,这非常利于西域治理。

    而冯戴文又向大宛,乌孙等国发出消息,大量收购俘虏,无论男女老少,通通都要,用武器,商品兑换,想要啥来换都可以,而通过商人,这些消息更加传到了贵霜,波斯。

    正也让正颓废的两国精神大震,这两国的颓废,主要原因就是国内贵族腐朽,贪婪无比,对百姓苛刻无比。

    而现在贩卖奴隶,可比收税这些也更加赚钱,何况换来的全都是大唐的紧俏物资,而自己领地的百姓的要为自己种地,可不能卖出去了。

    没人那怎么办,当然只能去抢别人的,于是前所未有的,这些贵族联合起来,对外出兵,要知道平时这些贵族可都是吝啬无比,想让他们出人,出钱,那基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而现在为了金钱,联合起来爆发的力量,还非常的强大,一时之间不但打得阿拉伯帝国节节后退,在加上波斯的黑衣大食从旁进攻。

    阿拉伯帝国接连丢掉几个地区,而这些联军也发现敌人并不是那么无敌,一时间气焰高涨,大有反攻的趋势。

    而贵族就没有傻子,新打下来的地盘,都让昭武九姓,西域流浪过去的小国,剩下逃亡的突厥人占领,当作隔离地带,而他们就拿着转让地盘的金钱继续发财。

    没有一个内政高手辅助,冯戴文一天都忙得脚不沾地,而最难的就是语言不通,所以大唐第一届语言普及培训,在西域展开。

    这一届培训,最大的特点就是,民族众多,人口最多,需要大量的通译,在每日劳作之后,就有无数的百姓被组织起来,学习大唐话。

    开始的时候效果不佳,许多人学起来非常困难,差点把教导的老师逼疯了,最后冯戴文想出办法,用奖励与惩罚同时进行,学得好的就有奖励,比如一罐罐头,一小瓶白酒,一袋食盐,而惩罚也不重,扫大街,洗衣服,不过都是一些小小的惩罚。

    不过这也证明了人都是有羞耻之心的,奖惩制度一出,不但所有人积极性大大提高,而且成效也挺好的。

    不过大半年时间,无论是城里,还是城外田间,全都是各种口音的大唐话,在看着不同肤色,头发的人在一起工作,感觉犹如万国开会,特别具有成就感。

    秋去冬来,西域道每年十月底就开始下起了大雪,茫茫一片雪白,但是在也无法阻止百姓的出行。

    大雪之后虽然积雪颇深,但是用滑雪板,雪橇拉着东西还是能够出行。

    而这也是西域有史以来,百姓最幸福的一年,无论是百姓,还是苦力,西域粮食虽然还是需要中原补充,但是丰收的棉花,让所有人都分到了棉衣。

    大量种植的葡萄,酿成西域特有的葡萄美酒,口感特别的好,这是因为西域日照充足,葡萄特别甜,可惜的是经过辽西培育出来的葡萄,那种颗粒大,仔少而小的良种,才嫁接出来,大量收获还需要一年,到时候无论是酿酒,还是做水果罐头,都是最佳物品。

    (本章完)


………………………………

第420章 血脉融合

    西域葡萄酒,葡萄干,在冯戴文的计划当中,将成为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当然还有棉花,矿藏,不过棉花需要先满足本地,这也需要两年时间,而矿藏,也只能够送回关中,以及自给自足。

    西域年轻人颇多,大年夜,冯戴文把一些人召回都督府,设宴款待他们。

    “诸位兄弟与某家都是相识多年,今日大年夜都还在西域,实在辛苦,某先敬大家一杯。”冯戴文笑着举杯说道。

    “都督何出此言,跟您一起共事,可是放心得很,俺们族人都是死心塌地的尊敬您,原因为您作战。”契苾何力涨红脸,端着酒杯胡乱大声表达道。

    “将军不必激动,都是大唐子民,自然一视同仁,这也是圣上的意思,且大家既然在同一个地方打仗,自然是托付生死的兄弟。”冯戴文走上前,按住契苾何力手臂,让他坐下,宽慰道。

    “嗯!”还挺年轻的契苾何力,加入大唐以来,一直没多少表现机会,与其他人接触也不多,当然也就比较生疏,对于冯戴文的亲近,反而让他不知所措,有点手忙脚乱。

    只得激动的用力敲敲胸口,使劲的点点头。

    冯戴文知道现在战场上又多了一个可以信任的兄弟,但也只是拍拍契苾何力的肩膀,没有在对他多说。

    “就在昨天,焉耆国王龙突骑支已经把焉耆全部并入大唐,而他亲自前往长安,上表请求成为大唐焉耆族,而龟兹同样如此,可以说现在西域在无敌手。

    这皆有诸位兄弟功劳,饮胜!”冯戴文端着酒樽走到大厅中,大声公布了好消息。

    “哈!饮胜!”

    “饮胜!”

    一时间许多人都高兴的端起酒大声吆喝着。

    “诸位兄弟,某家猜测,年后长安可能会出征,所以某想让几位兄弟回兵部去报道,出一份力气,但是呢又不可能所有人都回去,所以先给大家说一下,没有回去的也别怪某偏心。”冯戴文伸手下压,让这些人安静下来,环顾四周说道。

    “冯大哥您安排就是,众兄弟绝无怨言。”李德奖毫不犹豫的站起来说道。

    “王玄策,刘仁实,席君买,侯磊,安元寿,李德奖,李震……你等准备一下,一起回长安去,去兵部报到,到时候自然会有安排。”冯戴文拱手扫视一下四周,一连点了十多人的名字,一个是更具能力,二来是选的家中老二,老三,去混功劳。

    “吾等遵命!”这些人当然没有傻子,只要看看冯戴文点的将,不是寒门,就是家里不太受重视的,所以一看就明白,感动得站起来抱拳施礼。

    “尉迟宝林,李天,房遗爱,前去葱岭关镇守,以尉迟宝林为主。

    程处默,程处亮,冯戴火前去塔里木新城坐镇。”冯戴文赶紧又做出人事调整。

    “咳!咳!尉迟宝庆,程处弼负责关中过来的商道,粮道。”转过头冯戴文假意咳嗽两声,继续吩咐道。

    没有去看两人幽怨的眼神,反而对其他人说道:“李君羡将军,麻烦你护送魏王,坐镇龟兹,有魏王的身份,想来龟兹更加容易融入大唐。”

    “我!我怕自己做不好啊。”李泰吃惊的指着自己鼻子说道。

    “你要相信自己,怎么我发现,自从练武之后,你就不爱动脑子了,以前你可是文采不错的啊。”冯戴文头疼的拍着额头说道。

    “嘿嘿!”

    “哈哈!”

    都是一群年轻人,在一起时间不断,当然忌讳就少一些,听到冯戴文的打趣,又见他搞笑的样子,纷纷跟着起哄。

    “嘿嘿!行我试一试。”李泰不好意思的笑笑说道。

    “杜荷,房遗直,你二人前去帮忙,到魏王帐下听令。”冯戴文继续下令,并未让李泰去单打独斗。

    “杜构,李德謇,魏叔玉,你等以吴王夫妻的名义,前去焉耆主持大局,如力有不逮,可前来求助。”这几人相对没有那么熟悉,冯戴文干脆激将。

    “属下遵命!”要知道几人父亲可都是大人物,虽然对冯戴文佩服,但是也是有自己的傲气,当下几人对视一眼,略微点头,用力的抱拳说道。

    请将不如激将,又都是年轻人,当然受不得,冯戴文满意的点点头,又给自己斟满一樽酒,举杯示意道:“新年之际,诸君共祝,愿大家步步高升。”

    “敬都督!”大厅几十人连忙起身回礼。

    随着冯戴文身居高位,威严日重,现在办事说话,不自然的流露出来的气魄,就让许多同龄人感觉到压力,现在除开有限的几个人,其他人在冯戴文面前都比较拘谨。

    开会总能极好的提高士气,增加积极性,还能开拓思路,这是后世无数经验总结出来最好的管理方式。

    尤其是对于刚刚融入大唐的各族来说,在冯戴文的要求下,各级官员都必须对治下百姓,将士,每三五天要开一次小会,每一个月要开一两次大会。

    学习大唐,了解大唐,也要了解民族的伟大性,学习上古先烈,挑选出英雄事迹,大肆传播。

    早年就安排进入西域的和尚,道士,早已把这些民族的祖先传说,改造成了中原神仙的分身,下属,乃至后裔。

    比如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当然龙不会就只有九个儿子,还有一些血脉非常稀薄,不具龙形,当然就被流放各地。

    在结合他们自身传说,这样一来这些异族也就成了中原分支,只是面容也一点不一样而已,在解说下这一切都变得很正常。

    在经过不断的学习,洗脑,祭拜,用不了多久就会忘记他们原本的历史,就连冯戴文听过几次之后,都差点相信了。

    而最多等到他们下一代长大,就在也没有人会记得他们民族的来历,只会知道自己是大唐的一个民族。

    在加上不断通婚,稀释他们的血脉,经过数代人,就会连相貌都会变得与汉人相差无几,那样一来,除开研究历史的人,也就没人在意自己的来历了。


………………………………

第421章 攻打高句丽

    贞观八年三月,大唐皇帝李世民下召曰:高句丽国王高建武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而大对卢渊太祚多次进犯大唐,大唐兴义兵,讨不臣,正式出兵讨伐。

    李世民御驾亲征,急招太子李承乾监国,由年逾六旬的尚书左仆射箫瑀,户部尚书长孙无忌,财政部,商务部长房玄龄辅佐。

    由卫国公李靖担任三军大总管,英国公李绩为副,任城郡王李道宗担任辽西道行军总管,翼国公秦琼为副,攻打辽东城。

    英国公李绩,宿国公程咬金,带领程名振,刘师立等人进攻安市城。

    河间郡王李孝恭,鄂国公尉迟恭,带领安修仁,安世贵等人进攻扶余城。

    夔国公刘弘基带领执失思力等人从新城出兵,切断辽东等城后路。

    李世民带领虢国公张世贵,庞同善,右骁卫将军,武水县公李孟尝,左屯卫将军,清水县公公孙武达、怀宁县公杜君绰、同安郡公郑仁泰。左监门大将军、襄城郡公,樊兴,武阳县公李大亮,以及薛万彻,薛万均,薛万淑三兄弟,坐镇中军。

    同行的还有文臣如右仆射杜如晦,御史大夫魏征等人。

    同时还有水军都督张亮,带领三万大军进攻沙卑城,岭南水军都督刘仁愿带领一万大军沿途佯攻高句丽城池。

    并且传令新罗,百济出兵牵制,如若不然,后果自负,态度相当强硬。

    这次出征,经过了一年多的准备,共计出兵五十万左右,还有民夫十万,俘虏二十八万,号称百万大军。

    其中突厥战士十五万,契丹两万,回纥一万,南洋联军一万,奚人八千,室韦一万二,倭奴敢死队三万,加上辽西的两万狂信徒,五千力士军团,以及十二万原十二卫精兵,以及李世民的玄甲军五千,新成立的炮兵五千,坦克兵一千,火枪手一万,医护人员一万,合计水路近五十万大军。

    而粮食早就运送到辽西储存,从辽西用火车运送八十里,在用人马转运,一天就到前线,基本就不用担心粮食问题。

    而所有民夫,俘虏,最大的作用就是修桥补路,让大军通行无阻。

    而且经过了一年的准备,六十门钢炮,十两坦克,以及无数弹药都已准备妥当。

    水军分到十门钢炮,张亮八门,刘仁愿两门,另外三路大军每路十五门,李世民中军只有五门大炮,但是有十门坦克。

    现在的钢炮属于第三代产品,除来坦克用的,其余的都非常巨大,三尺直径的炮管,两丈长,看着就非常吓人,每一门巨炮需要十匹马才拉得动,而且还有三十名战士帮着运输。

    运送弹药还是另外人员,这也是为了安全考虑,所有弹药必须单独运输,就算大炮被夺,敌人拿着也没有用处。

    大唐这次可以说是出动老将老臣最多一次,这也是李世民的一种态度,毕竟前隋三征高句丽,死伤过甚,现在活着的人多少有亲朋好友死在这边,让这些老臣来也算完成心愿。

    早在大唐调动军队的时候,高句丽就发现了大唐的意图,毕竟李世民这次是大大方方的,并没有遮掩的意思。

    不过让高句丽不理解的是,虽说李世民号称百万大军,不过多少都有水分在内,而且还兵分几路,这让坐镇辽东城的渊太祚,杨万春百思不得其解。

    旌旗招展,号角声响,代表着李世民的金龙大旗也竖立在辽东城外。

    杨万春见到城外士气高昂,正在列阵的大唐士兵,心里疑惑越来越重。

    “杨将军,可是有何不妥?”渊太祚见杨万春眉头皱着一团,显然心事重重,于是不解的问道。

    “大对卢您看,唐皇亲征,为何才这点人马,要知道辽东城可是坚城,而且我们有四十万大军在此。”杨万春指着城外问道。

    渊太祚在心里默默算了一会,点点头说道:“确实奇怪,大唐现在在城外不过十多万人马,居然还分兵围城,实在古怪,难道有诡计。”

    “最大可能就是李世民用自己作为诱饵,吸引主力,好让其他地方破城,在一起围攻。”杨万春看了看思索着说道。

    “为何会这么想?李世民居然以身犯险,难道不怕我们拼死攻打他。”渊太祚不解的问道。

    “您看,其他三面只是各有万余人,反而是摆出防守阵型,分明是不想我们出城支援其他城池。

    而且李世民身边还有十万左右大军,根本不怕野战,何况我们并不清楚是否还有伏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