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了,要是多一万骑兵,这些番子想逃回去都难。”牛进达咋咋嘴巴,用手把没有打理过的胡须抹抹说道。
“城里还有三千骑兵,明日老牛你带着配合正面,其他三面以东面最多,老夫亲自带人拖住,其他两面不过是佯攻,分点人守住就是。”李孝恭安排道。
牛进达也知道现在最合适带骑兵的也就是自己,所以也不推脱,拱拱手应下来。
两人接下来又商议一些细节,兵力布置,直到妥当,在无问题,二人才去休息。
这一夜松州城同样是在骚扰中度过,不过大唐士兵已经习以为常,该守卫的守卫,该休息的堵住耳朵继续睡觉。
第二天一早,吐蕃军队又开始准备攻城,实在是他们已经看见胜利的曙光,近两日松州城的防御明显下降不少,射出的箭支也不多了,以噶尔·东赞的预计,最多两日大唐将无箭支可放,而且也会没有足够人手来守城,毕竟松州只有四万士兵,经过十多天进攻,至少死伤两万以上,就算是有一部分城中青壮,剩下能战斗的也不多,而且状态都不会太好。
噶尔·东赞不停歇进攻,也是担忧大唐援军,哨探已经放出几十里,好在还没有发现异样,包括最近的城池,也担心吐蕃分兵进攻,围点打援而禁闭城门。
“杀!”噶尔·东赞思想工作做得不错,吐蕃各部落为了财富,也不想自己牺牲巨大而没有回报,都指挥着手下狂攻不休。
且吐蕃地处高原,常年与天斗,与自然争命,民风彪悍,艰苦的环境造就了吐蕃人强健的体魄,单纯单人战斗力来说,比大唐士兵更胜一筹,好在大唐士兵拥有更好的装备,良好的配合,双方可以说半斤八两,相差无几。
好在一个是攻城,一方是守城,这才能够以几万人守住三十万人进攻。
至于箭支,原本松州也配备不少,但是被不要命的十万桂人奴隶消耗不少,日夜骚扰,佯攻也会消耗,如果不是知道有援军,恐怕李孝恭已经要考虑撤退了。
吐蕃原本二十万精锐,多日攻城也有五六万死伤,好在噶尔·东赞本部伤亡甚少,这也是他继续进攻的信心所在。
十多万人围绕松州大战不休,杀声震天,附近十里的野兽,鸟类都早已吓跑了。
“刷!刷!刷!”一阵箭雨突然降临到噶尔·东赞本阵。
“啊!啊!啊!”不少骑在马上的战士惨叫着落马,惊醒了正关注前方战斗的噶尔·东赞。
噶尔·东赞大吃一惊,慌忙回头看去,这才发现后面不知道何时出现大队人马,最前方的已经布好阵型,正在缓缓向前推进,而更后面一些,还有大唐士兵从山林中出现。
噶尔·东赞又惊又怒,没有想到布下如此多哨探,还是被大唐摸到身后,自己居然一点都没有收到消息,顾不上去考虑哨探问题,连忙让压阵的两万骑兵对着大唐士兵发动冲锋,毕竟大唐才刚刚列阵,如果所有人都出现摆好阵型,那么事态就无可挽回。
双方原本就距离不远,弓箭已经落到吐蕃头上,这又需要调转马头,整个过程也需要时间,大唐的弓箭手还在不停的放箭,让更多吐蕃骑兵落马。
顾不上整理阵型,噶尔·东赞大声吆喝着骑兵冲锋,冲到近前,才能让弓箭手顾及着不能放肆射击。
程名振,薛万淑等将领众多,有人在指挥排阵,有人在大声吆喝加快放箭。
大唐列出的阵型是盾墙长枪阵,这种盾牌是冯戴文带人改良过的,能够组合起来连成盾墙,放于地面还能用背后长棍支撑,在用加长长枪从盾牌上面,中间伸出去,形成枪林,犹如刺猬。
不得不承认噶尔·东赞这一批精锐确实不凡,虽然没有阵型,而且全都是简陋皮甲,还是不要命的攻了上来,面对长枪阵,毫不犹豫的驱动战马撞了上去,而马背上的骑士从战马上一跃而起,举起手中弯刀狠狠劈下,对于刺在身上的长枪不管不顾。
(本章完)
………………………………
第347章 大战十
面对两万骑兵不要命的进攻,大唐军阵也是苦苦支撑,毕竟后续还有士兵没有加入,好在弓弩手不断射击,让后续的骑兵没有连续冲击军阵,这才相持下来。
噶尔·东赞知道现在想攻打下来松州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连忙下令吹号,召集其他三面过来支援,也让攻城部队撤退下来救援。
就在噶尔·东赞忙碌指挥的时候,让他心落低谷的事情出现,从山坡一侧冲出数千骑兵,对着撤退下来的吐蕃战士冲了过去,要知道撤退下来也不过是两万多一点的攻城步兵,而且是没有任何阵型可言。
如果说骑兵的出现让噶尔·东赞难受,那么慢慢列着阵型,横在战场侧面的一个园阵就让他绝望,这一个万人阵明显就是为了阻止援军,也是防止自己逃跑,还能加入战场做最后一击。
噶尔·东赞脸色铁青,心念电转,苦苦思索如何能最大可能的把最多的战士带回去,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为何松州会有如此多战士,会准备如此充足,更加想不通为何支援会来得如此迅速。
作为一名合格统帅,他当然看得出来大唐援军至少七八万人,如此多大军集结,还要赶赴松州,岂有十天半月能到的,从总总迹象看来大唐都是早有准备,而且准备非常充足。
虽然噶尔·东赞现在怀疑自己上了渊盖苏文的当,但也顾不上多想,只得日后再说,当务之急还是如何才能保留更多兵力为上。
就在噶尔·东赞苦苦思索的时候,松州城门大开,牛进达带着三千骑兵又向撤退的攻城士兵身后杀去。
“不!”噶尔·东赞满眼绝望,嘴里痛苦的发出哀嚎。
“对面的大唐将军!我是吐蕃噶尔·东赞,还请高抬贵手,只要您愿意放我等离开,我们愿意赔偿大唐,其余城门的人我等绝不救援。”噶尔·东赞带着一千亲卫,快速接近牛进达部队,大声呼喊道,他生怕牛进达听不见,连续呼喊三次,而且让亲卫把武器垂下。
牛进达看见有骑兵前来,正打算进攻,就听到了噶尔·东赞的喊话,而且看状态也不像是要进攻,也就让骑兵戒备,让人去找李孝恭。
“让退回去的士兵站在原地!”牛进达大声喊道。
噶尔·东赞苦涩一笑,只得照办,另外还发出号令,召回进攻的骑兵,短短时间,死伤七八千。
噶尔·东赞让三万人都退回战场中间,又让人为伤兵包扎,其他人都老老实实的呆在原地。
薛万彻统领的骑兵见到事情有变,也召了回去,不过并未下马,重新整理阵型,围绕着吐蕃军队外围,尉迟恭带着所有对阵的士兵也围了上来,只是并未进攻。
…………
李孝恭刚说出城拦截吐蕃人,就听闻牛进达亲卫前来传话,吐蕃主帅要见自己。
李孝恭压下心头疑惑,快马奔向阵前。
“本王河间郡王李孝恭在此!敌将有何话说!”李孝恭拒绝亲卫护送,单人匹马上前喝问道。
“吐蕃大相噶尔·东赞见过王爷,吐蕃受人挑拨,冒犯大唐还请王爷恕罪,吐蕃愿意称臣纳贡。”噶尔·东赞同样策马上前几步,单手抚胸施礼说道。
“哈哈!称臣纳贡,难道如今大相还有选择余地?就这空口白牙,可是没有诚意啊。”李孝恭大笑着喝道。
噶尔·东赞原本苦着的脸不由得更加苦涩,他当然也知道不可能几句话就让大唐放过自己。
“只要王爷放过吾等,吾等愿意放下武器离开,另外三面的人就由王爷收拾,王爷您也是明白人,那边虽然人多一些,但是并没有这里精锐,如何取舍,王爷自会定夺。”噶尔·东赞大声劝说道!
多日交战,李孝恭自然明白那边更加精锐,转念一想,就做出决定。
“放弃战马,让你等离开,至于大营里面,就让你带走,希望大相在本王剿灭残敌之前离开大唐。”李孝恭开出条件。
“王爷……”
“不用多说!如果不同意,大家就手下见真章。”李孝恭见噶尔·东赞还要在说,立即打断他的话说道。
“一言为定!”噶尔·东赞无奈的点头同意道,他也看出李孝恭不耐烦了,以为自己拖延时间。
噶尔·东赞转念一想,虽然可惜了那么多吐蕃青壮战士,但好在保留了直系部队,日后在慢慢发展就是。
“大唐人说话算话,本王一言九鼎!”李孝恭大声说道。
双方谈好之后,吐蕃军队就开始下马排着队在大唐士兵监视下离开,离开一段距离之后在放下武器。
噶尔·东赞也能理解李孝恭的决定,没有马匹,武器,自己就算是杀个回马枪大唐也不用怕,毕竟营地里面还有足够离开的战马,粮食,但是武器却没有多少。
虽然这次自己失败,但是让噶尔·东赞感到欣慰的是保留直系部队,后勤也全部归松赞干布了,然后国内在也没有能够于之争锋的部落,算得上一件好事。
“上马!”吐蕃人留下有一万多战马,这可让尉迟恭等人高兴坏了,连忙指挥着懂得骑马的士兵上马,稍微整理一下阵型,合计两万多骑兵。
整理好之后,尉迟恭就带着牛进达,薛万彻,程名振,薛万淑开始前去攻击剩下的吐蕃人。
至于其他步兵,就由高甑生,久且洛生,郑元王寿,左孝节四人带着包围吐蕃人,最精锐的已经放走,这剩下的可都是功劳,这个是绝对不能放过。
李孝恭带着冯戴金,刘仁实,程务挺回转城池,从城里带人合围。
喝氏等部落原本听到噶尔·东赞的求救,也打算过去救援,等他们把攻城部队撤离下来,又被大唐士兵不断骚扰,他们自然不会盲目的就去增援,还需要让部队整理阵型,要不然乱糟糟的就不是增援,而是送菜。
就在他们艰难的汇合,整理好阵型,却发现大队骑兵已经出现,而四周也隐约出现步兵身影,这些人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噶尔·东赞抛弃,还以为大唐援军太多,这是针对他们而来,不由得在心里浮现不好的预感。
(本章完)
………………………………
第348章 大战十一
尉迟恭见到吐蕃已经汇合,也就没有急着进攻,反而是慢慢靠近,等步兵合围。
主力已经被围困,另外两面李孝恭带着三小将已经开始围攻。
“降!或者死!”尉迟恭手持凤翅鎏金镗跨马大喝道。
“杀!杀!杀!”大唐士兵举起手中武器大声怒吼。
三面合围,以少对多大唐反而士气更高,反观吐蕃,原本攻城就已经疲倦,现在又被包围,普通士兵只知道这是大唐援军,具体多少人他们可看不出来,反正认为自己被包围了,肯定就落于下风,从心里上就输了大半。
喝鸠摩罗环顾左右,见到不少人都心慌意乱,连忙鼓舞士气道:“大家不要怕,我们还有十万大军,这些唐人不会是吐蕃勇士的对手。”
“你们的大相已经跑了,投降免死!”尉迟恭继续大喝,对吐蕃进行攻心,打击他们士气。
“别听他们胡说!大唐人最狡猾,杀了他们,进城之后,五天不封刀!”喝鸠摩罗见不少人听了尉迟恭的话,都被吓得六神无主,连忙即是安慰,又是鼓励的大声说道。
“杀!”尉迟恭见到对方并无投降的打算,武器一扬,策马冲锋。
“杀!”两万多骑兵怒吼一声,紧紧跟随。
“杀!杀!杀!”步兵阵型战鼓敲响,战士跟随鼓点,齐步向前逼近,喊杀声,整齐的脚步声,重重的踏在地上。
吐蕃勇士虽然许多人都经历过不少战斗,但是从未遇到过像大唐这样,训练阵型,整齐划一,还未交战,就已经被吓得胆怯三分。
“大郎!二郎!带骑兵进攻!”喝鸠摩罗也不是草包,立即让他两个儿子带兵顶上。
回头喝鸠摩罗又指挥其他部落分别迎战两路步兵。
尉迟恭刚才没有战斗多久,噶尔·东赞就认输撤退,早已憋了一肚子怒火,提着手中凤翅鎏金镗,快马向前冲去,身后亲卫拿着马槊护卫左右。
牛进达,薛万均,薛万淑几人同样属于猛将,自然不甘落后于人,带着骑兵同样迎战上去。
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装备最好,最精锐的士兵,在冲锋的时候往往都是安排在最前面,原本就是全身甲士兵,这下上马冲锋,至少算半个重甲骑兵。
“杀!”几人犹如利剑,形成四个锥形阵,对着吐蕃骑兵对冲过去。
“杀!”吐蕃人也冲锋起来!
很快骑兵就对撞在一起,当进入战斗,就没有人在去考虑谁比谁厉害,脑袋只有一个念头,冲!杀死眼前一切敌人。
这个时候吐蕃人的彪悍就提现出来,没有退缩,迎着大唐军队,挥舞着弯刀,长矛,不停的进攻,在进攻。
大唐士兵都是见过血的老兵,也没有示弱,同样毫不犹豫的撞上,好在冲前面的都是各将军的亲卫,以及一些精锐府兵,武器装备非常精良,战斗力也很强悍,而且大部分都是马槊,长兵器当然更占优势,这才抵消了人数的差距。
但是骑兵对战,尤其是这种对冲,比的就是坚持,在勇猛的士兵,也会被连绵不断的敌人撞落马下。
好在亲兵大部分都是全身甲,就算掉下马,只要没有被战马踏伤,都能立即爬起来,拔出横刀,继续搏杀。
尉迟恭有好女婿送的特制盔甲,加上神兵,长武器,不断的把眼前敌人连人带马砍成两截,一时间在人群中特别显眼,不断的向前突进,身边亲卫护着组成的锥头狠狠的插入吐蕃人中间。
薛万均几人虽然没有神兵,但是盔甲全是最好的明光铠,亲卫也有鱼鳞甲,杀起来也很轻松。
双方交战在一起,虽然大唐人数少,但是这个时候就体现出配合的好处,大唐士兵往往是几人紧靠一起,马槊,长枪前刺,而吐蕃都是对着各自目标挥刀。
双方七万人交战一起,一时杀得难分难解,但是步兵这边,吐蕃人却吃了大亏,虽然同样是他们人多。
“放箭!”当进入射程,大唐军阵就是弓箭齐放,飞向吐蕃人。
吐蕃人最多就是一些皮甲,防御大唐的硬弓,钢箭,可谓是差强人意,很轻易的就被洞穿。
大唐至从出现高炉炼钢,所有箭头都是采用倒模而成,全是三棱箭头,而且倒模的箭头大小一致,只需要发到地方制作箭杆就是。
钢材的箭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回收利用,随便换一根箭杆就行。
吐蕃人平时在高原上战斗,面对的更多属于骨箭,牙箭,就是用动物骨骼,牙齿制作而成,皮甲能很好的防御,除了有点疼,其他并无大碍。
但是对于钢箭来说,皮甲还不如丝绸,几成丝绸还能缠住箭头,不至于钻进肉里,皮甲却能轻易的被洞穿,而且三棱箭头,几乎能保证在战场中箭的敌人没有存活希望,不少敌人都是流血不止,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死亡。
“放!”随着军阵不断逼近,将领也在不断督促着放箭。
悲剧的吐蕃人,无论是皮甲,还是木盾,防御效果实在太差,就算是厚木盾,被钢箭多次射中,也会开裂,甚至是直接破粹,犹如砍材一般,毕竟制作木盾都是找大树,而不会去考虑用哪种木材。
吐蕃人也有弓箭反击,不过实在太少,攻城多日,箭支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