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龙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龙牙- 第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汉高祖刘邦也是如此,不过斩杀了一条大蟒蛇,就捏造了什么“白帝赤帝”的故事,忽悠得民夫认了他当老大。

    李世民虽然不屑主动做这些事情,可是冷锋他们的做法却让他很满足。

    皇帝统治百姓不仅仅靠的是兵权,还要靠思想,现在估计“皇帝是真龙天子,老天爷也要帮他惩罚鼍”的留言已经在岳州兴起了。

    快过年了,而且奶奶生日也快到了,所以我就回到了老家。老家山清水秀,可是没WIFI,老家鸟语花香,可是没信号。发文都要找个信号好的地方………

    (本章完)


………………………………

第182章 周老头

    这对他的政权而言其实是极为有利的,百姓们对皇帝望而生畏,遇到对皇帝诋毁的言论也不会直接就被忽悠得造了反。

    毕竟,历史上的造反不全是因为百姓们过不下去,还有一些是邪教组织忽悠得百姓忘记了皇家威严。

    想起邪教,李世民就头疼,玄奘和尚已经是第四次上书请求皇帝允许他西渡求经了,对于宗教,李世民是特别厌烦的,作为皇帝,他却不能随意消灭宗教。

    因为宗教的信众太多了,他要是打压佛教,必定会引起佛教信徒的反抗,搞不好就不仅仅是权力能够解决的事儿了,没准得出动军队。

    威廉现在已经能够通过简单的语言、手势和画图跟身边的人交流了,李承乾哥三个对欧洲的文化很向往,一直在威廉那里听故事。

    昨天听威廉讲起了极西之地国家的权力构成后,李承乾很震惊,把威廉的描述又转告给了李世民。

    在李世民看来,一个受教皇制约的皇帝是悲哀的,连自己头顶的王冠都需要教皇给戴上才算正式,是何等的屈辱呀!

    玄奘不知道自己西行求经的行为已经被皇帝打上了“危险”的标签,他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等待着皇帝的准许时,却不知道皇帝此刻连回信应付他的耐心都没有了。

    冷锋看着船两侧的流水,对自己坐着的船特别没有自信,原因就是这船实在是太小了,连隋炀帝那条船的四分之一都不到,由于顺水船帆没有张开,但是如果张开了就会发现上面的一个个小窟窿。

    真不知道冯盎为什么会选择这么一个破船,还指名让这艘船的真正的主人—一个姓周的糟老头子掌舵。

    冯盎带队走到岳州边缘地区的一个小村子后,就聘用了这个村子的所有船只,组成了一只浩浩荡荡的船队顺流而下。

    俗话说“夜不行舟”,太阳还没被西山挡住的时候,周老头就号令着开船的村民靠岸停船,不再前进。

    黄泽睿老家的咸鱼干味道确实不错,只是烘烤一下夹到馒头里,就是无上美味。

    和冯盎在一起,刘淑雯就不需要避嫌,大大方方地坐在冷锋身边和冷锋一起吃东西。

    “老人家,来,喝点酒。”

    冯盎见周老头只是干嚼馒头,就递给了周老头一个酒壶。周老头受宠若惊,急忙双手接下。

    “呵呵,酒这个东西,老汉还真的很久没喝过了!”周老头只是一仰脖,就灌了一大口。

    “咳咳…”冷锋忍不住笑了出来,冯盎酒壶里的酒,可是偷侯君集的,也就是说酒壶里是五十度以上的白酒,这种喝法,简直……痛快?

    “咳咳咳!我的………天!”

    痛苦!

    周老头差点把肺都咳出来,这酒怎么如此的冲!

    冯盎见周老头出丑大笑道:“这可不是晚辈捉弄您,晚辈第一次喝这酒的时候,和您是一样的。”

    “晚辈?”听到冯盎的自称,冷锋第一时间对周老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这老头何德何能,居然能让冯盎自称“晚辈”!

    周老头好不容易才回了气,感慨道:“好酒啊!就是西域的三勒浆之流,也比不上这酒的滋味!”

    一个小村子里的老头,居然喝过三勒浆!

    冷锋知道三勒浆,在天下楼的酒出现以前,西域的三勒浆在长安风靡一时,受到了不少高官显贵的追捧,只有在天下楼的高度酒出现后,它才跌落了神坛。

    天下楼的酒就是参考三勒浆定价的,三勒浆需要三贯一壶,所以冷锋干脆就把天下楼的高度酒定成了五贯一壶。只有明显高过三勒浆的价格,才能打响天下楼美酒的名号。

    而且三勒浆不是什么地方都有的,长安很多、洛阳也只有不到长安的一半,周老头居住在南方,是怎么喝到三勒浆的?又怎么喝得起三勒浆?

    冯盎接下来的话替冷锋解惑了:

    “想必您老人家出海的时候没少喝过三勒浆,现在困局山野,自然不知道三勒浆在长安已经算不得什么好酒了。”

    出海?想必这老头以前是海商船队的一员吧!

    周老头吃了亏,再喝酒就只敢一小口一小口的喝,听见冯盎说出了自己的过往也不惊讶,而是感慨道:“出海,出海,每年被金钱诱惑出海的商人船队有多少?出去了又有几个回来的?老汉最后一次出海,就遇上了海上飓风,一个船队几百人,就老汉一个抱着木板活下来了,唉!蹉跎奢华了半生,又挣了多少铜子儿,还不如缩在小山村,打打渔,晒晒网,就是船翻了,也不会死人。”

    冯盎只能尴尬的笑笑。

    周老头喝光了酒,把酒壶还给冯盎后说:“老汉还要去看看其他船栓的牢不牢靠,客人早点歇息。”

    说完,周老头就迈着醉步离开了火堆。

    眼见周老头走了,冷锋戳了戳冯盎问:“牛啊你,你是怎么看出来这老头是出过海的?”

    冯盎指着不远处周老头的那条船说:“你只看到了船上破破烂烂,但是你没有看到船底,别的船船底都是这一年新换的船板,可是这老头的船船底却长满了绿苔,这说明了什么?”

    冷锋摇了摇头,他一个轮船都没坐过几次的人,怎么知道船底长绿苔是什么意思。

    “渔家最重要的就是船和网,每年下水前,都要看一看船底是不是有漏洞,是不是有破损,哪怕只是一道深一点的划痕,那里的木板也会被换掉。这老头的船三两年内肯定没换过底板,足以说明他的操舟技巧特别高明,从没有搁浅或者撞到水底的石头。”

    冷锋忍不住打断冯盎的话说:“可是就是这样,也不能说明他出过海呀!”

    冯盎点了点头:“还有另一点,他船上虽然乱一点,船帆虽然破旧,可是无论那里的绳索都是井井有条的,而且……”冯盎双手比划了一下系绳索的动作:“他系的绳子,是只有出海的人才会的手法。”

    感谢呵呵、殇秋、耀世天辰、窗外的雨季,的月票!想不到月末还有月票呦,然后我再弱弱的问一句:各位还有月票这种香喷喷的东西没?

    (本章完)


………………………………

第183章 李二牛:老大!

    “出海的人才会用的手法?”冷锋了然得点了点头。

    绳子是很多人都需要用到的工具,哪怕冷锋这个杀手也不例外,毕竟,杀手也不是一直杀人,有时候还是需要绑人的。

    以前冷锋就模仿着“越动越紧”的绑法琢磨出了一个“越动越紧,然后越动越松”的绑法,用来捉弄他不想弄死的人,他的师父醉酒后不幸的成了第一个“顾客”。

    所以有的时候通过看绳结,确实可以分辨出系绳子的人职业是什么。

    知道了周老头的身份,冷锋对自己以前对周老头的轻蔑有点惭愧,居然担心一个海浪里纵横的人会在河里翻船,真是的!

    冷锋问冯盎:“你现在是不是在琢磨怎么把这个人骗到你手底下做事?”

    冯盎笑道:“知我者冷锋啊!我在想,岭南通向中原的陆路虽然艰难,但是水路却是畅通的,只是没人探索岭南的水路,将它利用起来罢了。与其开山凿石地等待陆路畅通,不如现在就打通水路,这样一来对开拓陆路也有帮助啊!”

    冷锋把手里的树枝扔到了火堆里,说:“这是你耿国公需要考虑的事儿,我这个熩国公是来岭南度假的,劳心劳力可不行。”

    冯盎尴尬地笑了笑,其实他对冷锋提起这些,是希望给冷锋分一份功劳,可是冷锋既然明确表示不想要,他也不能强塞。

    牵着刘淑雯的手,冷锋走进了帐篷,“功劳”这种东西,不是多多益善的,如果全国上下到处建功立业,皇帝对他都不会放心。

    地位低的小兵小官之流,才会一心建功立业,拼了命也要尽忠职守、积极进取。

    可是到了国公,甚至侯爵的地位起,就不能那么心急了,到了这个地位,只有皇帝给你的功劳,才是你的功劳。

    比如长孙无忌安抚东突厥新收国土,这件差事不是长孙无忌自己要求的,而是皇帝下发的任务。比如侯君集即将奔赴高昌,这也是皇帝分给他的功劳。

    皇帝向武将们询问出征人选时,武将们嗷嗷叫着都要率军出征,甚至因为争执还要大打出手,可是皇帝指定某一个人出征时,武将们却不会争。

    一是争夺名额会得罪皇帝指定的同僚,就像在说“你不如我”,也像说皇帝“你眼瞎呀,明明我比他强”而得罪皇帝。二,还是那个道理,这份功劳不是皇帝给你的,你凭什么去争?

    朝堂之上,特别是高位者中,“优胜劣汰”这个词有着很实际的意义。皇帝给你功劳,这是一个机会,可是如果你办砸了,不仅功劳没有了,皇帝还会对你失望,一次失败,两次失败,就算你有什么“从龙之功”,也会被边缘化,在犄角旮旯里看别人建功立业流口水。

    冷锋已经不需要功劳了,火药的发明,就像他用火药在军方“入股”,今后但凡是使用火药武器获胜的战争,多多少少都会有他的一份功劳,或许不会记载在功劳文书里,但是这份功劳却是切切实实存在的。

    冷锋躺在床上沉思着,却被窸窸窣窣的脱衣服的声音弄得清醒了,看着床边换衣服的刘淑雯,冷锋忽然非常后悔为啥把自己的帐篷和别人的靠那么近,连……连夫妻俩那啥都不行!

    刘淑雯感受到了冷锋的目光,红着脸穿上新的衣服说:“这两天感觉热了很多,中午出了不少汗,都有味道了,可是这荒山野岭的没地方洗澡,只能将就着先换一身衣服。”

    “都老夫老妻了,被我看到换衣服你也脸红,真是的。”冷锋笑了笑,然后说:“弹弹琴吧,我才想起来成婚后还没有听过你弹琴呢。”

    刘淑雯听到冷锋说要听弹琴,顿时来了兴致,其实她也很疑惑冷锋为什么不要她弹琴了,但是一直也没问,现在冷锋主动要求了,她就找出了自己的琴,调好后问:“夫君要听什么?”

    冷锋把双手垫到脑后,闭上眼睛后说:“随便弹弹吧。”

    “哦……”

    刘淑雯应了一声,随后欢快愉悦的琴音就在帐篷里响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冷锋就精神抖擞的第一个就钻出了帐篷,托刘淑雯琴音的福,昨天晚上他睡的特别香,深度睡眠下,身体能够得到最彻底的休息,现在冷锋很想找个人活动活动筋骨。

    很巧,刚出帐篷走了不几步,冷锋就看到了背着大石头练深蹲起的李二牛和李三牛。

    “老大!”

    “老大!”

    看到冷锋走了过来,李二牛和李三牛扔掉石头,立正站好。

    冷锋看着俩人衣服上的汗水说:“照例,应该是饭前一个时辰才会晨练,你俩怎么这个时间就练上了?”

    李三牛挠挠头说:“那次豳州的战斗,我不是受了伤大病一场嘛!后来发现原本在我们猛队排前几名的力气反而成了倒数,这不,觉得丢脸,就给自己加点料,大队长看我一个人没意思,才过来陪我。”

    冷锋点了点头:“知道进取是好事儿,这种行为值得表扬,也值得奖励,来,跟我过两手!”

    李三牛大喜,以前,跟老大交手被誉为是“最恐怖的惩罚”,可是后来开小灶最多的龙影,也就是猴子却发现了和老大交手的好处—补漏!

    因为跟老大交手时,老大往往能够找到漏洞“一击致命”!

    早起锻炼没想到还能遇到这好事儿!李三牛揉了揉拳头,摆好了拳击一般的进攻架势。

    李二牛很有自知之明地退到了一边,免得自己无辜躺枪。

    冷锋简单拉伸了一下身体,对着李二牛勾了勾手指:“你也来!”

    李二牛二话不说,率先冲了过来,犹如一头蛮牛,没有步法什么的多余东西,就是直冲!

    李二牛直冲过来,李三牛就侧面迂回,堵住冷锋侧面的活动空间。

    冷锋见李三牛冲向自己的左侧,就向右侧挪了两步,以逸待劳地等待着李二牛近身。

    可是,原本冲刺着的李二牛在冷锋前面三米处忽然停住了脚步,喊了一声:“老大!”

    冷锋看着李二牛,不知道他要干嘛。

    就在这时,李二牛咧开了嘴,再次冲向冷锋:“开打!”

    “开打……你妹!”冷锋这时才知道李二牛为啥要喊自己了!

    吸引注意力!

    就在冷锋的注意力都被李二牛吸引过去时,李三牛已经拉近了与冷锋的距离,直到李二牛再冲刺,冷锋就得同时面对李二牛和李三牛俩人的拳头,冷锋刚刚“先搞定李二牛再收拾李三牛”的计划直接宣告破产!

    (本章完)


………………………………

第184章 漩涡

    有意思!

    冷锋从没想过憨厚的李二牛也会耍心机,就连自己也着了道!

    面对侧前方和左面呼啸而来的拳头,冷锋只能再退,毕竟李二牛和李三牛的力气真的堪比一头牛,硬接完全是智障的行为!

    李二牛和李三牛一拳接一拳,没有一拳不是全力以赴,完全封死了冷锋反击的空间,逼迫得冷锋一退再退。

    十几秒后,冷锋停住了后退的脚步。

    不能再退了,身后五步远就是自己的帐篷,再退的话就会钻到帐篷里,而帐篷里那个小女人还在睡着觉,惊扰到她就不好了!

    鬼知道这是不是这两头牛早就计划好的!

    冷锋叹息一声,硬着头皮挥臂格挡了李二牛的一拳,这还是十几秒之间三人第一次肢体接触。

    不接李二牛一拳永远不知道李二牛的拳头有多么可怕,冷锋硬接了李二牛一拳后差点被震得仰头跌倒,双臂上传来了火辣辣的痛感。

    这还是冷锋绷紧了双臂全部肌肉的情况下挨的一下,否则,冷锋很可能就要去水泥作坊找找看有没有石膏了!

    战局牵一发而动全身,冷锋不得已挡了李二牛一下后,李三牛的拳头也挥了过来,可是挡住李二牛一下后的冷锋已经重新找回了自己的节奏,转而一脚蹬在李三牛的拳头上,把自己送离了两人的“包围圈”。

    “有意思!有进步!”冷锋甩了甩火辣辣的胳膊,并没有掩饰自己的痛感。

    李二牛嘿嘿一笑,也不应话,和李三牛再次冲了过来,仍旧是一人直冲,一人侧面迂回的套路。

    冷锋刚刚的一脚已经把自己送离了撞向帐篷的轨迹,再跟这两头牛打就没有了后顾之忧,深吸一口气,冷锋不退反进,迎向了李二牛………

    当东面山头露出第一缕阳光的时候,龙牙军整齐划一地钻出了各自的帐篷,每日晨练是龙牙军的规定,除了天气等不可逆因素外,没人会无故缺席。

    可是当精神抖擞的众士兵等着往常最积极的李二牛过来领队时,等来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