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子烧出来的东西”这个消息虽然让他差点直接笑出来。
朝臣们以为熩国公是大出血了,其实冷锋只是大出“沙”了而已。
(本章完)
………………………………
第177章 成功了的穿云箭
李世民走到书架边,看着书本上阳光透过绿色玻璃的绿光入了神。
高昌,是古丝绸之路的要道,大唐商人想要走西域,在高昌需要缴纳不菲的通关税,所以高昌这个国家虽然不大,但是很富强,是块硬骨头。
可是你再是硬骨头,也不会是火药武器的对手!
幻想着地级惊雷在高昌土地上炸响的场景,李世民露出了残忍的笑容。
地级惊雷,一个正常人拿动都要费尽全力,所以就是龙牙军、龙鳞军都不适合装配。
龙牙军讲究来去如风,冷锋甚至特意加上了野外求生训练,就是为了龙牙军在必要的情况下,连粮草都抛下,提升速度。正常的行军,都是军马未动,粮草先行,粮草是军队的命根子,所以战争时“烧粮草”是惯用的战术。
经过野外求生训练后,粮草对于龙牙军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可是地级惊雷这玩意儿,人力是玩不了的,只能配合投石车使用,而投石车这种大家伙,就是一万的军队都很少装备,更何况龙牙军这一千二百人呢!
“商人也是朕的子民,朕的子民,只能向朕缴纳赋税!”
李世民的手不自觉地摸到了书架上,抓得书架的木板都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
一只温热的手抓住了李世民的手,李世民的手瞬间就放轻松了,他不用回头就知道身后的人是谁,多年夫妻,他和皇后早就快要融为一体了。
也不转身,李世民任由皇后抱住自己的腰,柔声说:“孙神医要你每日在皇宫行走两个时辰锻炼身体,你今天可走够了?”
皇后把头搭在在李世民的肩膀上说:“从早上开始就一直在走了,别说,这些天妾身都没有再头疼了。咦?您这里是什么东西?怎么这么硌人?”
李世民伸出手,在腰间掏出了手枪说:“这是冷锋答应送给朕的护身暗器,那天朕实验了一下,威力惊人,就是声音有点大,还震手。”
皇后笑道:“熩国公送给您的好东西,您该好好收着才是,怎么放在腰侧了?”
李世民说:“他给我的时候,对我说怎么顺手怎么放,朕以前拔刀习惯了,就放在了那里。”
李世民展开龙袍的外袍,露出了他缝在腰部的枪套,检查保险后才把手枪放了回去。冷锋说过,保险如果开着,很容易走火,就是自己打自己,试过手枪威力的李世民不觉得自己的“万金之躯”可以抗住手枪的射击。
书房外黄门通报河间郡王李孝恭求见,皇后急忙退到后面,李孝恭是李世民的堂哥,现在正式求见一定是有正事。妇人不干政,她必须退避才行。
书房门打开了,李孝恭走进来后单膝跪倒在地:“陛下,龙鳞军装载的火器基数已经达到了八,再加上秋风已起,是时候出兵了。”
李世民点了点头:“张仲清的惊雷司现在制作惊雷箭和惊雷的速度确实起来了,地级惊雷,你准备带多少?”
李孝恭道:“三个足矣,三个地级惊雷,足以改变一场决战的战局,更不要说龙鳞军还有惊雷箭和人级惊雷了。”
李世民考虑了一下说:“多带一个吧,西突厥和高昌关系密切,会不会出兵支援高昌也说不定。这次出兵你和李靖虽然都是主帅,但是大事方面你还是得听听他的意见。”
李孝恭并不是刚愎自用的人,他很清楚李靖的军事才能在自己之上,就点了点头。
李孝恭走后,李世民摸了摸自己座位上的皮毛,冷锋说过,高昌的棉花可以用来制衣,也可以用来制作被子、座垫,至少比皮毛舒服。
他不在意棉花的座垫坐着舒服,他只希望百姓们能穿上棉衣。刘源在全国奔走改革农业,如果再有棉花这种神奇的东西,百姓就能衣食无忧。
让百姓,他李世民就将是几百年来最出色的帝王,再加上火药武器这种军队利器,开疆拓土只是信手拈来,他就是追一下秦皇汉武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百姓口口相传之人吗?李世民看着自己龙袍的花色,眼色迷离………
李靖看到抱着箭匣、双眼血红的张仲清吓了一跳,这人是拼命到了什么程度?
张仲清也不废话,把箭匣摆到了桌子上说:“你是这次出征高昌的最大头,穿云箭就该让你最先实验,拿着弓跟我走,找个僻静无人的地方,实验!”
李靖担心地问道:“你的身体还撑得住吗?别我们出征了,你却倒了。”
张仲清摆摆手说:“少说没用的,当年追随陛下作战,老子就是七天七夜没合眼的时候都有过,这算个屁,快走!
李孝恭今天跟我确认了一件事,看样子就要出兵了,穿云箭必须出现在战场上!”
李靖只能找弓随着张仲清出了门,为了保密,连护卫都没叫。
俩人骑着马进了深山后,张仲清从箭匣里取出了穿云箭,对李靖说:“目前我弄出了蓝色、红色、紫色、三个颜色,带响声、不带响声两种,浓烟无火光、有火光浓烟少这两样,说说吧,你要试试啥样的。”
李靖说:“先要红色火光有烟雾的试试。”
张仲清取出了涂着红色颜料的一支箭递给了李靖。
李靖的弓箭虽然不是顶尖水平,但至少也是一般水平,射个箭还是没问题的。
点燃引信后一箭射出,张仲清的穿云箭这一次并没有在半空中变成转圈圈,而是很听话地一直高飞,底下的红色火光和都清晰可辨。
李靖满意地点点头,红色火光的穿云箭,很适合当进攻的信号箭。
“你在里面加了什么?”李靖不经意的就问了出来。
张仲清白了李靖一眼说:“这可是惊雷司的机密,你也要打听打听?”
李靖急忙摇了摇头,这东西除了皇帝的手下,谁知道谁倒霉!
张仲清不耐烦道:“下一个要什么样的?”
李靖说:“听听带响的,这响声必须得够大。”
(本章完)
………………………………
第178章 祭祀蛟龙
张仲清直接递上一支穿云箭说:“这个已经是最大声响的了,受穿云箭的大小限制,它的声响只能这么大,要是再换形态,它反而飞得不够高了。”
李靖拿起那支穿云箭,问道:“这个也是需要射的吗?”
张仲清点了点头:“不,这个是用弓射的,它带响,爆炸威力也就比惊雷箭弱几分,穿云箭转圈儿的问题我没法保证一定不出现,我就怕它在空中转圈儿,反而会误伤到自己人。”
逼张仲清这么拼命的不是什么“进取心”,而是秋猎时那支该死的转着圈升天的穿云箭!
那天穿云箭在空中转圈的时候,张仲清连死的心都有了。
太丢人了!
李靖点燃了引信,用尽全力把这一支据说声响大的穿云箭射上了天。
bang!类似于二踢脚的声响。
李靖摇了摇头,他那声震百里的期望破灭了……这声音也就比惊雷箭强一分而已,直接用惊雷箭作信号箭就好,何苦非要弄个什么穿云箭的名头呢?。
张仲清又拿出了其它颜色的穿云箭给李靖实验,让李靖自己挑选适合的颜色。
相比累的双眼血红的张仲清,冷锋就悠闲得太多了,出了洛阳城,他就龟缩在马车里享受,除了早晨的固定晨练和吃喝拉撒是不会下马车的。
一路缓行到洞庭湖,冯盎终于还是忍不住掀开了冷锋马车的门帘:“冷锋,你不觉得骑马还是很累的嘛?要不咱们买几艘船沿水路南下吧!”
“你决定就好喽!”
冷锋决定听冯盎的建议,他现在还忘不了自己到了长江却没见到跨江大桥时的尴尬,在这个年代、这个地方,听冯盎的总没大错。
洞庭湖连着长江,如果不是洞庭湖里鼍太多,那么洞庭湖也该是一处很繁华的停泊之地。
可是呀,风言笑虽然有心灭杀湖里的鳄鱼,可是这个提案却遭到了全岳阳百姓的抵抗。
就在鲁肃阅军楼,也就是后世的岳阳楼里,风言笑设宴接待冷锋和冯盎,席间谈起了这些事儿。
“唉,百姓们都称呼鼍为‘蛟龙’,认为它是有灵的,只能远避尊敬,更不要说灭杀了。
整个岳州百姓都信这个,还有不少地方给鼍设小庙的,唉!”
风言笑叹息一声,自己闷了一杯酒。他立志要做一个“父母官”,所以在“灭杀洞庭湖里的鼍”这件事上就寸步难行。
为什么?就因为民心,风言笑想要顺应民心,就不能对鼍下手。
其实他这是给自己套上枷锁的行为,换作是武将们来了,管你信不信什么“蛟龙”,老子就杀了!有本事你陪着它一起死啊。
冷锋用脚踢了冯盎一下,说:“老冯,想要给岭南开辟道路,水路是最重要的,两湖水域宽阔,水流不急,最适合停泊大船,咱们得想办法帮帮风言笑。”
冯盎点了点头,说:“你主意最多,你帮他想想办法吧。”
风言笑苦涩道:“熩国公啊,除非您有办法对付岳州的百姓,否则,不论什么办法都是于事无补的。”
冷锋支着下巴想了一会儿后说:“你别说,我还真有办法对付岳州的百姓,来,风刺史,你听我说………”
翌日,岳州刺史发布了公文:次日率领岳州百姓祭祀蛟龙。
这公文一出,岳州百姓顿时松了一口气,原本刺史大人整天挨家挨户商量杀蛟龙,蛟龙是能随便杀的?不怕上天降祸吗?
现在好了,刺史大人终于想开了,没事儿祭祀一下蛟龙也好,免得整天都对它提心吊胆的,养几只羊都怕被它叼走,明天祭祀蛟龙,咱家就出一只羊吧!虽然舍不得,但是贿赂贿赂蛟龙大人,没准还能被赐福呢!
岳州百姓虽然穷困,但是遇到祭祀蛟龙这样的盛事,都很大方,猪羊鸡齐备,穷一点的也都提着一篮子粮食。
这不行啊,鳄鱼不是杂食动物,它们只吃肉不吃粮食的。
风言笑特意穿了崭新的官服,拿着祭文站在岸边就像虔诚的信徒一般。
日上三竿,风言笑见已经没有大规模涌来的百姓才登上了湖边的高台。
风言笑到底还是有声望的,他在高台上只是一招手百姓们就齐齐闭上了嘴。
“今日,我们齐聚在这里祭祀蛟龙,除了求蛟龙保佑外,还要祈求蛟龙们搬迁。”
风言笑伸手指着洞庭湖说:“乡亲们,这片水域,是上天赐给咱们的福地啊,只要蛟龙们搬迁了,再建造码头,发展水运,咱们岳州就能成为不亚于东都的繁华之地,大家都能富起来………”
风言笑说的话很激昂,钱这个东西,是平民高官甚至是皇帝都没办法抵抗的诱惑,所以场下的百姓们都忍不住设想自己有钱了会如何。
可是,过了不一会儿,百姓们又想起了蛟龙,刺史大人说的这些,都要建立在蛟龙肯搬家的前提下。老一辈人口口相传说蛟龙有灵,可是再有灵,它,它大概也听不懂人话吧!
岳阳城的工匠连夜在洞庭湖边建造了栅栏,防止洞庭湖里的鳄鱼爬到岸上伤人。
风言笑从高台上举起一只羔羊,用尽全力把它扔进了洞庭湖。
岸边聚集了这么多的人,鳄鱼们早就集结在岸边,羔羊一入湖水,咩咩的惨叫声就没了。
鳄鱼的大牙甚至能咬穿钢板,更不要说一只羔羊的身体。
百姓们见刺史大人已经领头扔了羔羊,一个个争先恐后地登上高台,把自己带来的牲畜粮食什么的扔进洞庭湖。
今天对洞庭湖边的这些鳄鱼来说是过年一般的节日,因为它们不用去捕猎,猎物就有人给它们送来,它们只需要吃就是了。
(虽然有很多人扔它们不吃的粮食糕点什么的)
没法计数的牲畜扔下去,近岸湖水都变成了血红色,鳄鱼们你争我抢,有脾气不好的,甚至不管食物和同伴打了起来。
这是很野蛮、很壮观的场景,就像斗兽场一样能给人热血沸腾的快感。
当然,除了心地善良的人。
(本章完)
………………………………
第179章 祭文
比如站在阅军楼窗口的刘淑雯,就遮住眼睛不敢看这一幕,而冯盎却看得津津有味。
夫妻一体,刘淑雯既然不敢看,冷锋就拉着她走到远离窗口的另一边,找来一个棋盘陪她下五子棋。
冷锋好歹直到象棋是“马走日,象走田”什么的,到了围棋这东西,压根就什么都不懂。
杜如晦嘲讽冷锋是士大夫的耻辱,但是被冷锋以“我是武将”为由怼回去了。
冯盎看久了也觉得没了乐趣,见冷锋夫妻俩在下五子棋,就“不知廉耻”地凑过来观棋,还没有一点公德心地张口问起冷锋:
“你这是什么办法?怎么喂起鼍了?”
冷锋一手拿着棋子指了指窗户:“你去窗口听着,风言笑该念祭文了。”
冯盎摸不着头脑地又回到了窗口,看向高台上的风言笑。
果然,风言笑掏出了祭文,念道:“自三皇五帝伊始,先人承天之眷,刀耕火种,筑城池,离蛮兽,辟安居之地。
蛟,龙之属也,未遇风云,虽珍亦须从龙。今真龙天子在世,承天之意志,统九州大地,尔等池鱼,焉敢不从?
真龙有令,各州府须与民休养生息,升民力,使(民)安居乐业。吾既归真龙统领,自当遵从真龙之令,清洞庭地,兴水运。
然尔等盘踞洞庭,商旅惧,不敢入之。
今投猪羊余物以为祭,劝尔等速速离去,若迁延顽抗,则天必将降大祸与尔等………”
念完后,风言笑将白纸扔进了洞庭湖。鳄鱼们见不是吃的东西,谁也没有兴趣去管那张白纸,任由白纸入水,被染得殷红。
百姓们听不懂文言文,但是有几个官差在下边给百姓们翻译:“我们大人的意思是,蛟龙是真龙的手下,那真龙是谁?那就是咱们皇上啊!咱们皇上可是真龙天子………这些蛟龙要是不听真龙的话,就会被上天惩罚的。”
有了官差的翻译,百姓们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呀。
冯盎听完祭文,又凑到了冷锋身边:“你让风言笑这么干有什么用?说句大不敬的话,皇帝也是人,不可能老天爷真的给他面子降下灾难惩罚鼍吧!”
冷锋放下最后一子,完成了“三三”的绝杀棋,才说:“老天爷?老天爷会不会给皇帝面子惩罚鼍我不知道,反正我会给他面子帮他清理一下洞庭湖,发展水运的。”
“你说话能不能别绕弯,我到现在还不知道你想干啥。”
冷锋无视了冯盎的牢骚,和刘淑雯开了下一盘,说到底冯盎还是有点笨的,要是房玄龄杜如晦之流在这里,肯定一眼就能看穿冷锋的想法。
不外乎搭起戏台自编自演唱大戏罢了。
上午完成了一场祭祀活动,那么这次祭祀活动自然就成了百姓们的谈资。
“我跟你们说,我以前听上一辈讲过,皇上那可是‘天子’,大概就是老天爷的干儿子的意思,有这关系,你说老天爷会向着蛟龙还是向着皇上?………”
“哎,我听一个老道士说过,不敬上天、不敬神明的,会被天打雷劈,就是晴天,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