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龙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龙牙-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反观程处嗣,上课打盹儿,下课疯玩,完全不把学习放在心上,比房遗爱还要“跳”。

    拿出一张纸,画出一个表格,冷锋嘴角露出了残忍的笑容:“小zei,是时候让你们承受一下成绩单带来的痛苦了!”

    长孙冲是班长,也是“术算课代表”,跟他老爹一样洞察人心,冷锋刚刚批改完作业,这家伙就捧着茶壶过来送茶了。

    冷锋接过水壶,倒了一杯,不错,温度刚刚好!

    长孙冲把作业本摞到一起,目光不由得盯上了桌子上那写着“成绩单”的表格。

    “恩师,这是?”

    冷锋看了一眼后说:“这是成绩单,记着你们的成绩,我会给你们每一个人写评语。等月末回家时,这成绩单需要你们父亲签字盖章的。”

    “这………”长孙冲一时语塞,太狠了啊!这要是让父亲知道了成绩,得有多少挨揍的?程处嗣那样子的,估计会被吊起来打吧!

    冷锋笑了一下:“你不必担心,全班就你学习成绩最好,也懂得尊师重道,评语里,我会给你加十分的!”

    “谢谢恩师!”

    长孙冲嘴都快笑歪了,上次考试,一百分的题目,他因为疏松大意居然考了九十八分,有了这十分加成,一百零八分,暗含天罡地煞之数的好数字啊!吉利啊!超额了啊!

    冷锋看着嘴都咧到耳根子的长孙冲说:“长孙冲,你别乐得太早,你身为班长,又是术算课代表,自然就该和我一起承担责任。尉迟宝林愚钝,每天都学到半夜,你和他同一个宿舍,为何不帮他?”

    长孙冲挠挠头说:“那家伙太笨了,我怕教不好啊。”

    对付这种人就该用特殊方法,冷锋指着成绩单说:“如果你能帮尉迟宝林达到及格分数,我就给你加十分,如果尉迟宝林不及格,哼哼!我就把你成绩改得和他一样。”

    “恩师你这是在欺负人!五十几分,我会被我爹打死的!”

    长孙冲抱着作业就跑了出去。

    聪明人和一般人的区别有很多,其中一条就是“坐起而行”。

    长孙冲知道自己的抗议没有效果,干脆直接就去找尉迟宝林,这个时间他多半都是在班级里苦读!

    (本章完)


………………………………

第141章 盖个大印!

    大儒们在皇宫喝完茶,达到了目的,被皇宫侍卫一路送回了文院,威风八面。

    “时间定下来了,八天后,就是你们的婚期。”

    撇下这一句话,老先生们就各回各家,各教各徒去了。

    不一会儿就连老李老元也齐齐拜访,送上了冷锋大婚的购物清单,不是要买的清单,而是已经买了的清单,拿过来是让冷锋看看还缺什么。

    这简直就是“被结婚”,身为主人公的冷锋,只需要掏钱就是了,其余的事儿完全不用操心。

    不操心婚事那就操心一下学生们的学业吧!

    冷锋只是个术算课老师,成绩单的事儿还得跟韩崇文老先生他们商量一下。

    看完成绩单模板以后,于焕之说:“这个东西不错,压力就是动力,既然可以鞭策学生学习,那么何乐而不为呢?”

    韩崇文也说:“这个成绩单必须得家长签字、盖章,免得学生私自截留。这可是我们为师者给为人父母者的交代。”

    身为文院院长的韩崇文老先生同意了,那就说明“成绩单”可以发布了。

    表格并不难,找几个学生拿着直尺帮着画就行,上面是成绩的表格,下面的大半空白用来让教师写评语。

    冷锋和老先生们忙了一个下午,才把每一个学生的表格、评语写完。

    今天是土日,明日“阴阳”假期。于是伴随着学子们回家的,还有一张大大的成绩单。

    这张成绩单,不仅包含了这个学生的识字、术算的成绩,还包含了至少一位老师对这个学生的评价,而且成绩单尾部标明,必须是家长亲笔签名和盖印才行!

    平民家里没有印章,也不会写字,可是在找识字的旁人读了老师对孩子的评语后,兴奋的家主当场咬破手指在成绩单上盖手印。

    学生们放假了,官员们还要上早朝。长孙无忌待大事儿都商量得差不多之后,在朝堂上趾高气扬地向皇帝请求:“臣家中无私印,故请陛下允许微臣将户部大印盖到劣子长孙冲的成绩单上。”

    “成绩单?那是个什么东西?”李世民对新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心。

    “回禀陛下,成绩单记录了小儿在文院的学习成绩,最高者为一百分。上面还记载了他在学校的表现,算是师长给父母的信函,为防止学生私自截留,必须家长签字盖印来证明已经读过。”

    李世民挺喜欢古灵精怪的长孙冲,于是问道:“冲儿在文院学习得怎么样?”

    长孙无忌明明笑得快要抽过去了,但还是“谦虚”地说:“惭愧惭愧,识字虽然是满分,可是术算却犯了马虎缺丢了两分。

    不过还好,文院先生评语是熩国公亲手执笔,说冲儿在学院的表现还算说得过去。让各位见笑啦,哈哈。”

    长孙无忌说的话挺谦虚,可是言语间那种高高在上、父凭子贵的味道却怎么也抹不掉。

    房玄龄听着长孙无忌在那里吹嘘,脸上像被火烧了一般难受。昨夜房遗爱带着成绩单回家了………然后现在还不敢躺着,只能趴在床上惨叫。

    “顽劣”、“不听话”……的字眼充斥全篇,完全没给宰相大人留一点面子,再看看人家长孙无忌家的长孙冲,“还算说得过去”?就长孙无忌这混球,敢嚣张到把户部大印盖到成绩单上,一定是因为长孙冲成绩特别好了!识字满分,术算就减两分,那就分别是一百分和九十八分了!是房遗爱的三倍都不止!

    杜如晦也闭口不言,杜荷的成绩单只是马马虎虎,于焕之老先生给孩子的评语是:“木讷,不奋学。”

    意思就是你家孩子有点呆,还有点不追求上进。这样的评语,杜如晦虽没有揍孩子,却也罚他在房间里跪了一晚上,给他讲了两个时辰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尉迟恭满面红光、笑呵呵地站了出来,他本来脸黑,这一“满面红光”后,看起来就像唱大戏的大花脸。

    “陛下,微臣也请求将镇国将军印用于盖成绩单。”

    李世民对这些手下的后代还是了解一些的,尉迟宝林天资愚钝,三岁才开始学说话,这样的孩子难道和长孙冲一样考的很好?

    “敬德,看你的样子,莫非宝林考得很好?”

    尉迟恭摇摇头:“宝林那孩子门门功课不及格,那分数可以说是凄惨得很。可是在教师评语里,熩国公、韩崇文、姚思廉、于焕之四位共评,说我家宝林虽然天资愚钝,却是勤奋好学第一人。

    勤能补拙,三年后,他们愿意让宝林再读一遍,必能有所作为!哈哈哈哈!”

    尉迟恭把尉迟宝林送进文院,其实就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不求孩子通窍,只要不是文盲就够了。

    程咬金看着自己兄弟在那里大笑,手更疼了……昨夜他收拾程处嗣直到半夜,太气人了!人家长孙无忌家的长孙冲号称“学问第一”,尉迟敬德家的尉迟宝林号称“勤奋第一”。

    到了自己这里,奶奶的,“程咬金家里的程处嗣‘顽劣第一’”!这还让不让人在朝堂上站着了!臭小子,你等老爹回去!非得再收拾你一顿!

    把朝廷大印用于成绩单,这于理不合,特别是长孙无忌的户部大印,那是实权大印,不是尉迟镇国将军的荣耀性大印可以比拟的。

    可是两个最忠心的手下开口了,他这个息日的老大也不能吝啬。

    李世民拍了拍桌子说:“户部大印、镇国将军印是朝廷重器,不可轻用,此例不可开!

    不过看在你们孩子一个成绩优异、一个勤奋好学的份上,朕破格给他们的成绩单盖上玉玺印,如何?”

    长孙无忌和尉迟恭大喜,程咬金等人大囧:完蛋了!以后谁家孩子成绩好,就可以抱着皇帝大腿赖玉玺印了。

    朝堂之上,皇帝亲自勉励学子积极进取,这是“盛文”的好事,就是魏征也不会跳出来阻拦。

    很好笑,长孙无忌和尉迟恭居然都怀揣着成绩单,当即就被盖上了皇帝大印。

    今天给弟弟开家长会……有感而发,明天和我高中时代的同桌聚会,喝多的话有可能会断更。

    为了和我聚一顿,那家伙转车来来回回多了近一千的路费,那我为他断更掉全勤也可以呀。

    “一起同过窗”,或者说“一起同过桌”,是最铁的关系,我大学时,隔着万水千山,他都给我邮生日礼物,感动吧。

    (本章完)


………………………………

第142章 暖……暖气?

    冷锋嘴角抽搐着,看着长孙冲和尉迟宝林拿回来的成绩单直感觉牙疼………在“长孙无忌”和“***”(看不清)的名字上,居然盖着皇帝大印!

    过分了啊,高官显贵之子的成绩单要求盖章,是为了避免学生私自签名,可是你长孙无忌和尉迟恭盖个皇帝大印是要搞事情啊,以后月月考试,难道你还要次次去皇帝那盖章?

    看看韩崇文那边平民学子的成绩单多实在,虽然父母不识字,只是按了一个手印,可是最起码真实啊!

    把长孙冲这个班的成绩单回执看完,冷锋长舒了一口气。

    唐朝的家长和后世家长没什么区别,写的回执里面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揍”,少一点的字眼就是“可劲儿揍”,程咬金更是直接让家将把“家法”送了过来。

    这里的家法不是指家庭宗族的法规,而是一根末端钻孔绑着布条的枣木棍子,额,用来揍人的。

    如果冷锋拿着这根棍子揍程处嗣,程处嗣必须乖乖挨揍,躲都不能躲,敢于反抗的,视为蔑视祖宗,就不配跟祖宗一个姓氏。

    家法是宗族的传统,或者说等同于“滥用私刑”,现在这个时间段,执行家法打死人,官府都不怎么干涉,顶多罚些罚金了事。像五姓那样的宗族,估计家法都打断了不知道多少。

    冷锋不主张体罚学生,可是连最方正的于焕之老先生都对冷锋的话嗤之以鼻。“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千古以来的信条,不是冷锋一个人独言独语就能倾覆的。

    皇后派人来把刘淑雯接回了皇宫,皇宫是她名义上的“娘家”,所以不能留在冷锋家里。

    孙思邈背着药囊也进了皇宫,刘淑雯治疗嗓子还要他在一边看着,更何况皇后又怀胎了,上一胎是流产,所以这一胎李世民格外重视,特意请孙思邈进宫看一下才会放心。

    重新变成孤家寡人的冷锋只能安心教学,看着在班级里鹤立鸡群的冯盎头疼得很。

    老子说过:“朝闻道,夕可死矣。”

    孔夫子也说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冷锋也对别人说过:“活到老学到老。”

    年龄和学习之间没有太大的关系,所以,冯盎拿着他的一半财宝进宫“上贡”,讨要到了皇帝“允耿国公学习术算”的旨意。

    李世民在圣旨里对冯盎的行为大加赞赏,朝堂上下也是一片赞誉声。

    “既然就连尉迟宝林都背会了九九乘积表,那我们就开始学十位数的乘积计算,来,你们像我这样,把两个数字列成加法一般的数字………”

    冷锋在黑板上面教,冯盎就在底下认真学,魁梧的他坐在矮凳子上,看起来就像一个大猩猩。

    可是冯盎一点也不感觉窘迫,认真地记下冷锋说的每一句话,遇到没听懂的地方还很大气地问长孙冲。甚至就连冷锋留的作业,他也会认真完成。

    对于一个认真学习的家伙,没有老师会不喜欢,冷锋也是一样,所以给冯盎批改作业时也格外用心。

    批改完作业,已经错过了午饭的时间,不过食堂的厨子整天有大把时间,现在去肯定也能有吃的。

    很奇怪,冷锋在食堂遇见了一脸煤灰的李泰、李恪二兄弟。

    俩人在桌子上边啃馒头边拿着笔比划着什么,让食堂的厨子心向往之,虽然听不懂两个王爷在说什么,但一定是了不得的学问。

    现在文院还在打基础,所以这哥俩也被征用成了术算老师,今天这俩家伙看样子趁着业余时间鼓捣了什么东西。

    冷锋走到争论不休的两个人身边问:“你俩在吵什么?”

    李泰见是师父来了,大喜,拿着纸说:“师父,你之前教过我水的冷热对流,还有热传递等知识,还说过水是大自然中最经济实惠的冷却剂。

    徒儿突发奇想,如果用一个水箱把水困在里面,再接上管道,一端以火烧之,是不是可以像炕一样,可以用来取暖?”

    冷锋心里咯噔一下子,李泰这家伙简直就是妖孽啊!只是几种知识,他就产生了“暖气”的构思,真的……真的………真的是让人无话可说啊!

    “你的构思没错,不过你们两个在争执什么?”

    李恪说:“师父,水确实导热很快,可是徒儿在想,如果是用水蒸气通入水箱,会不会比水更方便?导热更快?”

    这TM又是一个妖孽!冷锋只知道有些食堂是用水蒸气的热气加热水池、对碗筷消毒的,可是具体工作原理只能猜测到加压上,确实,如果现在的技术能够达到应用水蒸气,确实比单纯的水导热很快。

    冷锋拍了拍两兄弟的脑袋说:“你俩的设想都很正确,不过李恪,你的想法在现阶段是实现不了的。

    所以,李泰,为师接管你的班级,再把你的想法完善一下,你去找将作监的工匠把‘暖气’造出来,并且装到咱们的教室。

    现在眼看就要入秋,教室那么大,到了冬天,不可能把窗户都打出洞生火炉取暖。”

    说完,冷锋按照自己脑海中记着的锅炉、暖气的样子画出了图。

    大唐的冶铁技术虽然不足以造出螺纹,但是他们应该能造出次一点的铁管,至于连接问题……没有橡胶,滴点水就滴点吧,后世暖气密封条件那么好,暖气不也偶尔会滴水嘛!

    看着冷锋画出的教室暖气布置构图,李泰的眼睛亮了起来,这可是一项大工程,如果能够在入冬之前完成,确实可以让文院的师生避免挨冻。

    想到了暖气,冷锋又想到了玻璃。

    没有玻璃的现在,百姓的房屋有的都没有窗户,就一个洞用来照明,天冷了就剩一个门是用来进出的。

    富贵人家虽然有窗户,可是糊上白纸,也免不了透风,整天查看窗户纸透了没有不够烦人的。

    皇宫算是天底下最奢侈的地方了,可是到了冬天,殿门也得蒙上纸、薄而透亮的兽皮,实在冷,那就里外堆上皮毛,在里面用灯烛照明就是了。

    这是昨天半夜码的……下一章可能会晚上才发

    (本章完)


………………………………

第143章 人与人之间

    玻璃就满足隔冷、透亮的要求,只不过怎么造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这东西沙子里就有,好像烧一烧就能造出来。

    把阎立本抓过来,把玻璃的制作方法告诉了他。

    阎立本拿着冷锋记载的烧制玻璃的设想,看了好长时间才说:“如果咱们书院用这种东西,会不会违制?”

    这种华丽的东西,如果装到窗户上,很容易惹人闲话的。

    冷锋笑道:“咱们文武院的建筑,不必遵守建制,可以随便造,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