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是当初老祖宗觉得敌人来了大喊“开干!”不雅,特意避开了?
这种事就没法解释。
看着李世民兴高采烈的样子,冷锋知道,自己那仅余66颗子弹就要变成65颗了……
天下庄园的农田边,李世民在冷锋的指导下把十字准星向左上方移动了一下。
“嗯,准备,按!”
嘭!
通过狙击枪的镜头,李世民清晰地看到了那只刨食草籽的野鸡头部炸裂的一幕!
这……这简直就是神器呀!杀伤力暂且不论,单单看这个镜子就是传说中的“千里眼”无疑!
冷锋看着李世民闪亮的双眼就知道这家伙的收藏欲又起来了。
“别这么看着我,你是皇帝,又不能上阵杀敌,还是别想了。大不了等孙思邈回来,我送你一件贴身使用的。”
答应把手枪送给李世民,李世民才恋恋不舍地把狙击枪还给了冷锋,但是瞄准镜却被他要了过去说是等晚上走的时候再还给冷锋。
农田的边下就是养鸡场,李世民通过瞄准镜看到了在里面喂鸡的李承乾。
好久没见过大儿子了,李世民就悠哉悠哉地走过去看看儿子养的鸡怎么样。
养鸡场里的大鸡都是张老汉买来的,此时已经孵化了很多的小鸡,单单一个养鸡场栅栏里就有几百只鸡。
看到自己老爹过来,李承乾就放下了手里的草籽,给许久不见的皇帝老爹请安。
李世民看着满栅栏的小鸡不解地问:“冷公子,你养这么多的鸡干什么?”
冷锋没法跟他讲来年会闹蝗灾的事,只能说:“等明年,你可能就会用到它们了!”
………………………………
第82章 总有刁鹅想害朕
李世民刚想追问冷锋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就被人塞了一筐草籽?。
张老汉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对冷锋说:“庄主,你上次送来的那个什么什么威廉的胡人,瘦弱得很,搬东西都没我老汉搬的多!今天这个不错,一看就知道有力气。”
说完,张老汉指了指另一边的栅栏说:“去喂那边的鸡。”
李世民很懵,按着张老汉的要求把那一筐草籽拎到了另一边的栅栏,打开栅栏后把草籽倒给了那群鸡。
额……冷锋和李承乾都傻眼了,这张老汉……是个人才呀!连皇帝都能指使!
张老汉笑着对李世民说:“小子,好好干!在咱们养殖场,只要多干活,就能多得钱!看到了那边的草籽堆没?拿筐子盛草籽,把这些鸡都喂了!”
也不知道李世民怎么想的,居然真的一本正经地按着张老汉的要求干起了活,李承乾只能去帮他老爹一起干。
此时日头已经正中,喂完了鸡,李世民发现自己居然累了一身的汗。
在养殖场工作,是管饭的。
张老汉在养鸡场上风处摆了一个桌子,把糜子饭、白馒头、凉茶、拌野菜堆在了上面,然后就招呼人过来吃饭。
今天有十几个在养殖场做工的庄户,个个都累的满身是汗。
大唐的农民是最纯朴的,如果头天说好了第二天来做工,就是倾盆大雨也会来。只要给他指定了活儿,不到干完都不会歇息。
当初养殖场建立之初,老李给帮工的庄户制定的是每人每天五十文,可是到了发工钱的时候庄户们却都不要,说是干的这些活不够五十文的,强烈要求老李按做工多少发钱,要不然这钱拿着烫手。
没办法,老李只能把发工钱的权力给了张老汉,让张老汉发。
于是饭桌上,张老汉掏出了铜钱,给威廉发了三枚,给其他庄户一人发了五枚,给李承乾发了四枚,到了李世民,因为李世民是现在才到的,张老汉也发了三枚。
“下午老汉要驾车去邻县收草籽,很晚才会回来,所以现在就把工钱发给你们,养猪的记得清粪,剩下的在养殖场自己找些活干。”
庄户们顿时都答应下来。
没有凳子,所有人都蹲在地上吃饭,糜子饭野菜虽然粗陋,但是管饱。至于白面馒头,那是舍不得吃的,大家一人一个收好,不是带给孩子,就是拿回去孝敬爹娘。
众人只有冷锋一个人把白馒头当饭吃,毕竟是庄主嘛!
李世民也给自己盛了糜子饭,蹲在地上跟张老汉套近乎:“大叔,我是远处庄子的,第一次来,你们庄子种粮产量怎么样?”
张老汉说:“还能怎么样,都是靠天吃饭,不过等庄主的水力送水道造好了,旱地也能随便浇了,估计能增产不少。”
“水力送水道?”
李世民转头瞅了冷锋一眼,冷锋却也是一脸问号,话说他没造什么水力送水道啊!还有啊!水力送水道这么挫的名字谁起的?
冷锋问张老汉:“我没造什么水力送水道啊!你听谁说的?”
张老汉也是一愣:“那天我听指挥工匠的那两个孩子里的小胖子说他是您的徒弟呀!”
小胖子?那就肯定是李泰了!那家伙不是在将作监研究改进印书机吗?怎么跑这儿来了?
李世民虽然很好奇自己的胖儿子在搞什么新的东西,可是怎奈自己收了张老汉的铜钱。既然收了钱,就要把事做好,这是道理,哪怕他是皇帝也不例外!
众人吃饱了饭,就继续干活,威廉现在虽然还听不懂大唐话,可是他能通过别人的比划知道自己该干什么,遇到干不动的活,还会有人搭把手。
李世民拿起筐,看哪里的鸡把草籽吃光了,就去添上。
冷锋看李世民干得起劲,忍不住问:“我看你刚才很想去看看李泰在干什么,怎么这会儿又干上活了?”
李世民边抖筐底边说:“刚刚那个老汉给了我三枚铜钱作为工钱,这里包含了下午干活的工资。我既然接了,就得把活儿干好。哪怕我是皇帝也不例外!
既然你也想知道青雀在干什么,那你就去看看吧,回来告诉我也就是了。哦对了,好久没见青雀儿了,你把他和李恪叫过来吧!”
冷锋想不明白李世民为何这么坚持,确定了那些护卫都隐藏在暗处,李世民的安全不是问题,就一个人去找李泰了。
李承乾喂完他负责的鸡,凑到李世民身边问:“父……父亲,你不是想去看青雀儿吗?让儿……儿子帮你干吧!”
李世民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说:“男子汉大丈夫,就要言而有信,哪怕是帝王也是这样。你知道烽火戏诸侯的事儿吗?”
李承乾点点头:“师父曾给我讲过,那个愚蠢的皇帝失去了诸侯的信任,结果把自己的江山都搞丢了。”
“爹爹坚持干完下午的农活,就是守信,人无信不立。”说到这里,李世民又问李承乾:“怎么说你也是太子,怎么不作学问,跑到这边来喂鸡了?看样子你干了好久了。”
李承乾的脸红了起来,但还是说了出来:“师父让我去邻县买鹅子,结果我带回了一车鸭子。师父说我连鹅子鸭子都分不清,就该好好分清楚。让我在养殖场干十天活。”
李世民哈哈大笑:“鹅子鸭子你都分不清楚,是该挨罚。”
这时,一个庄户走了过来,对李承乾和李世民说:“鹅子那边的草籽没有了,你俩帮我往那边送点。”
这种事还是大人干比较好,李世民拿起大抬筐,和庄户一起抬了很高的一堆草籽往养鹅场走。
李承乾替两人打开了栅栏,庄户在前,倒退着往里进,等李世民也进去了以后,李承乾急忙关上栅栏防止鹅子跑出来。
李世民刚刚放下抬筐,不料立刻就有无数的鹅喙袭击而来!
鹅子不是在吃草籽,而是在咬李世民!
庄户看着狼狈不堪地来回躲避的李世民不好意思地笑了出来,话说他忘了李世民是生人。鹅子是不咬熟人的,遇到生人就不一定喽!
更何况这群鹅子还是最凶的。
………………………………
第83章 轴承
李世民的身手自然了得,只是一个侧翻,就翻过了栅栏。
鹅子们乘胜追击,甚至把颈子从栅栏的缝隙伸出冲着李世民“嘎嘎”叫唤。
李世民心有余悸地看了鹅子群一眼,刚刚如果不是他知道这群鹅子经不起他的拳脚,他早就一腿扫过去了。
这群该死的鹅子!小心朕灭你们九族!
李承乾看着老爹狼狈的样子想笑却又生生憋住了。
父出丑,子嘲笑。这可是不孝的行为。
庄户咧着嘴大笑:“哈哈,倒是忘了告诉你这群鹅子认生人,没事的,等你多喂它们几天,它们就不咬你了。”
李世民忿忿地说:“等朕……等回家了,我一定要炖一只鹅子吃!”
……
在天下庄园附近,只有一条小河水流湍急,能够作为水力供给源。
冷锋走到了河边,发现有不少木匠在锯木头、造木板,李恪就在工匠堆里负责指挥。
小河的边上已经有一个巨大的水车被竖立起来,早在汉灵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翻车”,用来汲水。不过这个水车可不仅仅是用来汲水的。
河水湍急,水车的宽度也足够,所以这架水车转的飞快。
李泰和阎立本两个人就蹲在岸边,看着水车发愣。自从上了告病折子、把将作监彻底甩给阎立德后,阎立本就彻底清闲了,整天跟在李泰身后,向李泰学习“杠杆定律”等新式学问。
冷锋走到两人身边蹲下,问:“你俩干啥呢?”
李泰看是师父来了,立刻来了精神,抱着冷锋的手臂问:“师父,你来的太巧了,你快帮我们看看,我们的水车轴瓦总是承受不了水车高速转动的压力。”
“轴瓦?”
冷锋懵了,轴瓦是个什么东东?
岸边到水车那里有木板桥,冷锋就走了过去,打量起水车。
大唐的木匠手艺还是不错的,整个水车做得相当合乎标准,只是……该是轴承的地方怎么是陶瓷的怪东西?
“你说的轴瓦……不会就是这个烂东西吧!”
冷锋刚指向水车的轴,就听见咔嚓一声,原本飞速旋转的水车立刻变慢了,还发出吱嘎吱嘎的声音。
李泰说:“就是这个,就是这个。”
阎立本招呼工匠过来,费了好大劲儿才把水车轴瓦卸下来。
冷锋看着这个怪模怪样的东西很无奈,这就是古代的轴承?
阎立本指着破碎的轴瓦说:“水流湍急,轴瓦承担不了持续的压力,要么会让木轴摩擦破损,要么会让轴瓦破碎。想要让它作为水力送水道的动力,很难啊!”
冷锋敲了敲轴瓦,问:“你们就没想过把水车的中轴和这个轴瓦都换成铁的吗?”
李泰苦着脸说:“想过呀!可是,还是一样的道理,铁和铁之间的摩擦更剧烈。”
阎立本感慨说:“这是个无解的难题啊!魏王我们实验了很多次了,正打算向您求助呢!”
大唐的铁匠工艺还达不到制造滚珠轴承的地步,但是圆柱滚子轴承估计还是能做出来的。(滚珠轴承就是中间是铁珠的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就是两层之间是金属圆柱的轴承,我也只是知道轴承是按数字分的,比如6203或30207,特意查了一下学名……)
带着二人去了惊雷司,铁生的手艺很精湛,估计做一个圆柱滚子轴承不难。
冷锋画了一张图,再给铁生讲解了一番,有点担心地问:“能做吗?”
铁生仔细地考虑了一会儿才说:“能做!但是……能不能加大些?加大的话就比较容易,我很快就能做出来。”
冷锋想了想直径二十公分大小的轴承的样子,应该没问题吧!
阎立本不耐烦地说:“有你说话的这段时间炉火都点燃了!怎么做你自己估量!”
阎立本在将作监任职时一向是脾气最不好的,铁生不敢耽搁,立刻开始动手制作。
阎立本拿着图纸对冷锋说:“楼主,我看了您的设计图,联想了一下成品的样子,确实很耐用,可是就算是这个叫轴承的东西,恐怕也只能坚持一年吧。”
冷锋不耐烦地说:“你不会再给它上点润滑油吗!有了润滑油,怎么也能再坚持一年。”
“润滑油?润滑油是什么油?”阎立本和李泰都用一种迷茫的眼神看着冷锋。
“……”
“石油也行啊,石油也能将就啊!”
阎立本猛地一拍脑袋:“您说的是不是石漆呀!”
“石漆?”冷锋说:“是不是黑乎乎的,可以引燃的那种?”
阎立本说:“据东汉班固所著《汉书·地理志》记载“上郡高奴县,有洧水,肥可燃”。
晋张华在《博物志》中指出:‘水肥亦所在有之,非止高奴县洧水也’。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三中还引《博物志》说:‘取着器中,始黄后黑,如凝膏,然(燃)极明,与膏无异。膏车及水碓釭甚佳,方人谓之石漆’。
您说的是不是就是这种东西?”
最讨厌古人引经据典了,冷锋的文言文很差,只能大致听明白意思。但是根据“黑”、“可燃”、“如膏”来看,应该就是石油了!
“对的,就是这个东西,这东西虽然没提炼过,可是也能当润滑油用,把它涂抹到中轴和轴承上,可以减小摩擦阻力,还能防锈。”
阎立本欣喜如狂:“军器监就有这东西,他们正在研究怎么用石漆取代猛火油,库存不少,如果能请动陛下下旨,要一桶来就行!”
说到“陛下”,冷锋记起李世民还要看看他的两个小儿子,就让李泰叫上李恪去养鸡场找他皇帝老爹,顺便带话过去要一桶石漆。
支走李泰后,冷锋和阎立本一起等待铁生打造出轴承。
临近黄昏,铁生才弄出了合乎标准的轴承。
冷锋从旁边找来一根木棍,让阎立本削合适了以后塞到轴承中间。
阎立本按住外圈,用力地一转!
嗖!
轴承飞快地滑动了起来。
阎立本看着轴承转动就像看到了美女一般痴迷,他忍不住说:“这东西,可以应用到很多地方,印书机的夹角有了它就不必担心磨损,也能加快印刷速度!”
………………………………
第84章 这是朕的工钱!
阎立本的拓展思维很强大,拿着轴承的他此时已经在幻想着这个轴承能应用到哪里,思绪在大唐国土范围拥有的器具上不停地扫描。
冷锋拍了一下阎立本的肩膀,把他从沉思中拍醒。
“行了啊,现在还不是幻想的时候。我听皇帝说你想进书院学习?”
阎立本点了点头:“我还年轻,还想多学一些知识!”
冷锋笑着说:“你的年纪当学生其实是不合适的,这样吧,我给你一个任务,你如果完成了,就来天下书院当‘工科副院’的院长吧!”
阎立本不假思索地说:“如果是当官,我在将作监就行……”
冷锋伸手打断了他的话:“你听我说完!天下书院距离建成还有一年,这一年的时间你就打算虚度了?太子那里有我写的一些书,李泰最近学的东西书里都有。
我给你一年的时间去阅读、实践、总结。一年以后,天下书院开院,我希望你能是工科副院的院长!”
阎立本对冷锋的学识觊觎已久了,听到现在可以一窥究竟,双腿都在打哆嗦。
“既如此,一年后,我必全部学会!”
冷锋伸出手与阎立本三击掌,算是定下了这个约定。
冷锋把轴承递给铁生:“再打造一个和这个一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