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传来了冷睿背诵《千字文》的声音。
冷锋走到门口,并不打搅冷睿,等着他背完。小彩和刘淑雯都在冷睿的房间里,小彩正在做刺绣,刘淑雯则拿着书本对比冷睿背的对不对。
小彩认识的字不多,所以只能让刘淑雯帮着检查。
“孤陋寡闻,愚蒙等诮。谓语助者,焉哉乎也。背完啦!”
背完千字文,冷睿期待的看着大姨娘。
刘淑雯伸手拍了拍冷睿的脑袋:“很棒啊,都背下来了,而且都是对的,你父亲要是知道你这么聪明,会很开心的。”
冷睿开心的笑了起来,但是随即他就皱眉道:“可是父亲最近很少回来,就算回来,都要好晚,好多时候我都睡着了,他也不来看看我。”
听到冷睿的抱怨,刚刚走到门口的冷锋,忍不住的叹了一口气。
长安距离天下庄园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兵部最近的事务繁多,他好多时候都不会回家来。想不到会让冷睿觉得被冷落了。
“爹爹?”
冷睿注意到了屋门口的异状,一转眼就看到了父亲。
“嗯。”
冷锋答应一声,走过去抱起了冷睿。
只是上抛两下,就让冷睿笑得不行。
掂量掂量儿子的体重,觉得重了两三斤,冷锋才点了点头:“不错呀,好吃的没白吃,你可比你哥哥厉害多了,当初他背文章可没你这么快。”
来自父亲的夸奖,让冷睿笑的更开心了。
刘淑雯把书本放到一边,迎过来问道:“您今天怎么回来的这么早?兵部对边关的部署完成了?”
冷锋点了点头:“差不多了,接下来一个月我要去九成宫一趟,你们晚上收拾收拾,也过去吧。”
一听爹娘都要出门,冷睿焦急道:“爹爹,我也想跟着。”
冷锋皱眉道:“你跟着干嘛,还要不要读书了?虽然你很聪明,但是不努力的话,也会泯然众人的。”
刘淑雯笑着说:“让他跟着吧,学堂最近就要放暑假了,先生说过,要在放暑假之前让这些孩子背会千字文,睿睿已经背下来了,提前放假也没问题的。”
“那就好。”
冷锋放下冷睿,凑到小彩身边看她刺绣。
冷家这样的事情根本用不到下人,小彩和刘淑雯都很勤快,她们两个就承包一家人的用度了。
有人在旁边看着,小彩觉得很不习惯,忍不住埋怨道:“你在边下看着,我都不会绣了。”
冷锋笑了笑,只能抱着冷睿去看冷月颖。
小丫头这个时候睡得正香,如今正是她学走路的阶段,白天在学步车上耗费了太多的精力。
子女健康,就是父母最大的期盼。
冷锋很幸运,四个孩子都很健康。此时他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就能知道李世民的心情如何了。
早年间,李承乾的弟弟李宽,被过继给李智云,但是早夭了。
而如今,兕子又没能健康的长大。
早年丧子,中年丧女,李世民的一生,可谓是辛酸无比。
至于李渊,他已经上了年纪,就算突然离开,李世民也不会太多的悲伤。
如今让李世民不得不暂时休养的,更大的原因是兕子。
原本的历史轨迹中,长孙皇后离世的早,李世民几乎是靠着一己之力把兕子抚养长大的。
后期李世民之所以变得那么残暴,一部分的原因是李承乾和李泰的兄弟相残,另一部分大概就是兕子的早夭了。
第二天一早,冷锋让老元去给冷睿请假,随后带着一家人启程前往九成宫。
九成宫地处海拔一千一百多米的丘陵沟壑区,此时正是天气炎热的时候,但是自从进了山区后,酷热之意一下子就缓解了好多。
“九成宫夏季清凉,居住在这里不会有火气,清静的环境还能让人身心舒畅,陛下在这里,身心都能得到很大的放松,所以老道才建议陛下转到这里来休养的。导致陛下元气大伤的,是郁气,等这股郁气消散,也就不影响身体了。”
如今的队伍中,又多了一个孙思邈。
李泰实在还是放心不下爸妈,临行的时候硬是把孙思邈给请来了。
刚好孙思邈也想进这里的山区寻找一些特殊的草药,也就答应了下来。
不到九成宫,就有岗哨拦路。
不等冷锋掏出李承乾的信物,李泰就嚷嚷道:“瞎了眼了,我都认不出来?滚蛋,把关卡放开,本王来探望父皇你们也要拦着?”
………………………………
第866章 渔夫李世民
负责守卫九成宫的,多半是百骑司和千牛卫的人,他们如何不认得李泰。
尽管认识,他们依旧坚持着先通报再放行。
通报的守卫跑的还是很快的,没过一会儿,他就过来给冷锋他们放行。
走到九成宫宫门口,就看到了李世民的随身宦官无名。
无名跟随李世民多年,是李世民真正的心腹之一。
等到冷锋近前,无名才伸手示意冷锋向另一边走:“护国公,陛下不在九成宫居住,您还是跟我来吧。”
冷锋疑惑道:“不在九成宫居住?他又盖了一处离宫?”
无名摇了摇头,也不说什么,只是在前面引领冷锋等人前进。
从边下的小路一直向沟壑里面走,没多远,就能看见一间破烂的茅庐。
茅庐搭建的破破烂烂,除了结构看起来很结实,外面的装饰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茅庐周边是一些帐篷,住着一些宫女宦官,而那间茅庐里,却只有一个人—皇后。
终于看到了皇后,但是冷锋却迷惑无比。此时的皇后,脱掉了华贵的凤裙,换上了一身麻布衣服。头顶的珠翠首饰,都消失不见,只是用一根木棍扎着头发。
皇后正坐在茅庐门口刺绣,远远的看过去,绝对没人会把她和母仪天下的皇后联系到一起。
“母后!”
看到大变的母后,李泰怪叫一声,蹭的就窜了过去。
听到李泰的声音,皇后放下竹绷子,笑吟吟的站了起来。
等到李泰跑近了,皇后伸手摸了摸李泰的脸:“瘦了好多,青雀,你是不是又研究什么困难的课题了?不是母后说你,就算研究再重要,也得照顾好自己呀。”
李泰摇了摇头:“有冯雨在呢,我一般饿不到,就是运动的多了。倒是您,怎么换了这一身?”
皇后抬头看了看走近的冷锋一家,说:“进屋吧,进屋再说。”
走进茅屋,冷锋不由得暗自咋舌。
简陋的茅屋,大概也就能做到遮风避雨,还得是一般的风雨,要是暴雨,估计这个茅屋外围的防护都会四分五裂。而茅屋里面,也是普普通通的火塘,跟秦岭里的山民一样。
皇后指指几把木制的凳子说:“坐吧。”
等所有人都坐下后,皇后才说:“其实这都是陛下安排的,当初我们来到九成宫,住了没多久,他就说宫殿住着难受,睡不着觉。过了几天后,陛下就出来自己伐木盖了这一间茅屋,还脱了龙袍,换上了一身麻布衣服。结果,这样他反而能睡的安稳了。他尽管这么折腾,但是心情却不错,所以本宫也只能任由他胡来,甚至也跟着他住了进来。”
冷锋苦笑道:“乍一听,要是一般人,还会以为皇帝这是疯了呢。”
李世民这样怪异的行为,可能是穷极无聊之下,想要为太上皇守孝,同时,也是借这个过程折腾自己、离开九成宫,这样就能少想起兕子来。
李泰无奈道:“父皇还真是能折腾,母后,这么折腾过后,父皇心情好些了吗?”
皇后点点头:“陛下的心情好了很多,这些天都吃的多睡得香。既然这么折腾有用,你们就不要劝他了,由得他来吧。”
李泰站起来问道:“那父皇现在在哪里?我去看看他。”
皇后指指坡下:“那里有一条小河,陛下正在那里钓鱼,青雀你去吧,你父皇看到你,应该会很开心的。”
李泰看了冷锋一眼,冷锋领意,跟着李泰一起去寻找李世民。
冷睿叫了一声“皇后姨娘”后,就引起了皇后的注意。
六七岁的娃娃,最是可爱,皇后抱起冷睿,心情好了很多很多,开始向刘淑雯和小彩询问冷睿的琐事。
而另一边,冷锋和李泰顺着山坡下了山。
没走多远,就能看到河边依靠一块大石头搭建的简易棚子。
冷锋和李泰走近,发现一身老农打扮的李世民,坐在藤椅上,正一手抓着自制鱼竿打盹儿。
棚子正好遮挡住所有阳光,在这里睡觉很惬意。
走进棚子的时候,李泰不小心碰到了鱼竿。
正打盹儿的李世民顿时惊醒:“咦?上钩了?”
等看清冷锋和李泰后,李世民无奈的放下鱼竿:“朕还以为有大鱼上钩了,原来是你们俩啊!”
见李世民还知道自称“朕”,冷锋就知道他没什么事儿。
李泰蹲到李世民身边,嘿嘿笑道:“父皇,您今天钓了几条鱼了?”
李世民指指身前一半吊在水里的鱼篓:“喏,五条了。只不过都是一般的草鱼,味道不怎么样,刺儿还多。也幸亏你母后的厨艺不错,否则朕都不知道怎么吃它。”
李泰拿起鱼篓看了看,忍不住说:“您这钓鱼的功力,儿臣是望尘莫及了!”
收到儿子的一记马屁,李世民身心舒畅,笑着直起身:“那你就不懂了吧,朕发现,钓不同的鱼,得用不同的饵料,比如朕钓的这种鱼,用蚯蚓反而钓不上来几条,用面团的话,一会儿功夫就能上来一条。”
。。。。
李泰最能拍马屁,偏偏他爹李世民最喜欢受马匹,父子二人聊钓鱼都能聊的风生水起。
聊天间,鱼竿动了一下,正跟李泰聊的起劲儿的李世民手一滑,鱼竿就窜了出去。
冷锋眼疾手快的抓住鱼竿,用力的一拽,一条小鱼就被拽上了岸。
看清鱼的个头后,李泰撇了撇嘴:“这么小,面团都浪费了。”
李世民则对冷锋伸出了大拇指:“朕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你的身手却没怎么变啊!”
冷锋把小鱼摘下钩,丢回河里,拿起面团装在钩上,重新抛钩后才回答说:“那只是你觉得而已,其实我的身手也开始下滑了。年龄到了,身体素质的下降时不可避免的事情。”
看了看李世民已经起了茧子的双手,冷锋问道:“看你的样子,短时间里你还不准备回长安啊。差不多就回去吧,你不在,承乾一个人应付不了朝局。朝臣们对他尊敬有余,敬畏不足。这次高丽犯境,就可见一斑。”
………………………………
第867章 皇帝又如何
如果李承乾的威望足够的话,就用不着特意询问李世民了。
李世民无奈道:“这跟朝臣们的辈分有关,贞观年间的臣子,都是我这一辈的,甚至有些老家伙能够追溯到大业年间。承乾年纪小,一天不继位,一天就不能震慑得了所有的朝臣。”
尽管李承乾贵为太子,但是年龄经历真的是他的硬伤。
李泰忍不住出声道:“父皇,您真的应该出去,您不在,皇兄看着文武分相径庭的朝堂,没法表达自己的意见,您没见有多憋屈。”
李世民听到这话,反而重新躺在了藤椅上。
“这是承乾应该经历的,只有经历足够了,他才能真正坐稳这个皇位。这是一份历练,什么时候承乾能够立下太子的威势,朕什么时候才会回去。在这之前,朕就打算在这里休养了。”
想到那间结实却漏风的茅屋,冷锋忍不住说:“就你那个茅屋,盛夏住着还行,等秋天一到,就能冻的你受不了。到时候你该怎么办?”
李世民无所谓道:“到时候朕就搬回九成宫了,当年朕担心皇后受凉,在九成宫也安装了暖气。尽管九成宫这里冬日比山下冷的多,但是有暖气和棉服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冷锋无奈的笑道:“你这是铁了心的要把长安托付给承乾,你自己过上半退休的日子啊!”
李世民伸了一个懒腰后说:“那又如何?如今大唐外无外患,内无纷乱,承乾应付的来,朕就算不回去也是可以的。”
想了想,冷锋也就不再规劝李世民回长安。
如今的大唐确实没什么大事,李承乾一个人确实应付的来。
“不回去就不回去吧,反正我就是被承乾委托来看看你怎么样的。现在看来,你可要比搬过来的时候精神多了。”
李世民笑道:“想通了,心里就好受些了。兕子虽然命薄,但是她怎么也是出生在帝王家,享受到了平民家里孩子享受不到的各种待遇。朕的子女这么多,却唯独最关心她,每天都要看她一眼才能安心。朕作为她的父皇,该做的都做了,这样就足够了。”
看着释然的李世民,冷锋才放下心来。看来孙思邈的建议是对的,远离长安,来到九成宫,很适合李世民。
如果身处皇宫,睹物思情,李世民反而会更难受。
手里的鱼竿又动了一下,冷锋瞬间反应过来,提着鱼竿用力的一拽!
没拽动。
李世民惊喜道:“这回是条大鱼了!”
李泰也反应过来,帮着冷锋一起拽。
两个人的力量,依旧奈何不了这条鱼,李世民加入过后,三人依旧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这条鱼拽上来。
看着塞满鱼篓的鱼,李世民满意道:“今天的收获不错,回去炖鱼吃。”
李泰殷勤的帮着李世民提鱼篓,三个人回到了山上的茅屋。
茅屋里,皇后和刘淑雯聊的很开心,冷睿被她抱到了怀里。
见她开心的样子,李世民才松了一口气。
兕子去了,难受的何止他一个。自从兕子离开后,他也是第一次见皇后笑得这么开心。
见到三人回来,众人都站起身迎接。
李世民把鱼篓交给皇后说:“幸亏朕今天钓了很多的鱼,不然都不够咱们两家子吃的,你去炖了,让那些宫女去九成宫取一些陈酿来,朕今晚跟护国公喝点。”
皇后接过鱼篓后笑道:“这倒是您近几天钓的最多的一次了,he,还有这么大的一条呢。”
刘淑雯和小彩也走过来,帮着皇后一起料理鱼肉。
茅屋里就一个火塘,在这里煮饭什么的,都要靠那口吊起来的锅。
三个女人在做饭,四个老爷们无所事事的,干脆聊起了高丽。
“苏定方出发的时候,我让他带上了泉盖苏文,高丽的再一次惨败,我要让他亲眼看完,再终结掉他的生命。而他那个小女儿,我没动手,反而放了她。这样,让泉盖苏文带着思念去死,对他又是一重折磨。”
李世民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冷锋的做法。
“高丽那点土地,拿与不拿都是一样。本来朕也想着等三年过去后再收拾他们,但是他们主动挑衅,就另当别论了。太上皇也算是戎马一生,动刀兵也没什么的。青雀,你记得,等朕大行过后,也不用守这三年不动刀兵的规矩。”
李泰本来在逗弄冷睿,听到李世民的话后连连吐口水:“呸呸呸,父皇,您还春秋鼎盛,干嘛这么早说这些东西?不吉利。”
李世民呵呵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太阳落到西山头的时候,皇后才过来招呼他们吃饭。
一道鱼肉粥,一道普通的炖鱼。
鱼肉粥煮了很长时间,鱼肉煮的入口即化,米粒也开了花。
炖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