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龙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龙牙- 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樱┤硕枷不洞蛄裕苟枷不读肺洹K橇┰谝黄鹨彩呛屠秩谌凇!
………………………………

第848章 儿孙自有儿孙福

    说完,狄仁杰的声音更无奈了:“搁我俩身上,我俩绝对是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到时候我就别想有安生日子了啊!”

    看狄仁杰郁闷的样子,冷锋不由得失笑。

    按照狄仁杰的说法,或许真的有这个可能,但是啊,狄仁杰聪明一世,却没有考虑到另一个可能。

    拍拍狄仁杰的肩膀,冷锋笑道:“没事的,师父会帮你推一推的。你才十六,这个时候成婚实在是太早了。你放心走吧,明天我会把你老爹给搞定的。”

    听见师父的话,狄仁杰顿时眉开眼笑。

    从大理寺出来,冷锋直接回家给狄知逊写了回信。

    狄知逊送了请帖,那么他不管去不去,都要写一封回信,避免狄家白准备一场。

    第二天,早朝依旧停上,皇帝的丧礼之复杂,短时间里早朝是别想召开了。

    冷锋换上一身华丽的常服,乘坐马车,去了万年县。

    长安有三县,长安,万年。蓝田,狄知逊目前就是万年县的县令。

    狄知逊是个老实人,不懂得官场的一些规矩,就是脾气很好,所以狄孝绪就把这个儿子给安排成了万年县的县令。

    万年县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县,但是因为临近长安的缘故,好多事情都不需要他这个县令亲自管理。可以说是个清散的官儿。

    狄家有长安的兴道坊和万年县两处,两处的家主分别是狄孝绪和狄知逊。

    令冷锋意外的是,狄知逊招待他的地方居然是兴道坊的这一出,看样子,狄孝绪也要插一手啊!

    李渊的丧礼还没结束,长安依旧是萧条的,连天下楼也只能关门大吉。

    帝王死,三年不兴刀兵,一年之内,帝都和勋贵不能有任何的娱乐饮宴,甚至不能造小孩儿。

    要是期间谁在家里无视禁令举行宴会,或者有孩子在这个期间怀上的,那事情可就大条了。

    不过,禁止造孩子这样的禁令,却不约束百姓。

    狄家的大门口,只有一杆子孤零零的旗子,是狄家的仪仗。仪仗不仅用于主人家出行,接待贵客的时候,也要出动仪仗。

    就算是没有合口的酒菜,只要有仪仗迎接,客人就会觉得很有面子。

    同理,官员家出动仪仗迎娶女方,女方也会觉得很有面子。女方出动仪仗送亲,就算是陪嫁少一点,男方也不会有意见。

    狄孝绪和狄知逊都等候在门口,狄知逊更是走到马车前迎接。

    下了马车,冷锋笑道:“狄仁杰那小子就送来了请帖,却没说时间,我怕你们等着,就趁早来了。”

    狄孝绪走过来,瞪了狄知逊一眼后说:“本来应该在请帖里写好时间的,但是犬子忘记了,这么大的人,丢人啊!”

    狄知逊挺大的岁数,还要挨老爹的训斥,顿时脸红了,只能邀请冷锋进门。

    狄家的院子很简朴,仆人也没有多少。

    狄孝绪和狄知逊都是清官,家财微薄,如果不是狄仁杰把自己的小钱补充家用,他们家甚至连仆人都买不起。

    进入大堂,分主客坐好后,狄孝绪让仆人上茶。

    等冷锋喝了茶后,狄孝绪开门见山的说:“护国公,本来,我们想着给怀英那孩子找一门亲事的,找来找去,发现武媚那孩子就很合适。老夫跟她父亲武士彟也有旧交,就算是应国公在天之灵,也应该乐得看见的。

    但是杨氏说,这两个孩子都是您的弟子,况且您对武媚有养育教导之恩,您才是最适合拿主意的人,所以啊,老夫就想问问您的看法。”

    冷锋笑着把茶碗放在桌子上,说:“我个人没什么意见的,说到底我只是一个师父,不过,我们一门有个不成文的规矩,不管男子女子都要等到二十岁以后才能成婚,这个。。。。”

    听冷锋说他只是一个师父,狄孝绪急忙说:“护国公此言差矣,您虽然只是师父,但是,怀英能有现在的成就,都是您栽培的,您虽然不是他的亲生父亲,却也差不多了。”

    不管是对狄仁杰的教导之恩,还是分功给狄仁杰获得爵位,狄家都欠了冷锋的。

    狄知逊道:“原来护国公一门确实有不到二十不成婚的规矩啊,我还以为怀英那小子骗老夫呢。既然这样,那老夫父子确实是心急了啊!”

    既然人家这一门有这个规矩,那么他们自然要遵守,毕竟,连太子魏王他们都是二十之后成婚的。

    狄孝绪对冷锋报以歉意的笑容:“老夫身体不好,只求驾鹤西去之前能够看到重孙,让护国公见笑了。”

    冷锋摇摇头:“这是人之常情,不过狄公,狄仁杰这孩子还小,你们倒不必这么心急。现在他还是大理寺少卿,以后还有发展的机会,没准到时候皇帝会许配给他公主呢。”

    狄知逊连连摆手:“我们狄家哪敢有迎娶公主的妄想啊,怀英能得到一个爵位,已经是光宗耀祖的事情了。”

    狄孝绪瞪了儿子一眼:“闭嘴!去准备午饭,准备的不好,当心老夫打断你的腿!”

    狄知逊只能闭上嘴,离开大堂。

    不过这正和他的意,在冷锋这个外人面前,他总要挨老子的训,丢人都丢双份的。

    训走狄知逊后,狄孝绪跟冷锋聊起了朝政。

    虽然已经退休,但是狄孝绪还是很关心朝政,如今招待了冷锋这个兵部尚书,自然要聊一聊。

    这一聊,就到了中午。

    狄知逊来叫他们吃饭,俩人到了餐厅的时候仍旧交谈甚欢。

    狄孝绪对冷锋很是敬佩:“护国公的见解,都带着超前的意味,让老夫获益匪浅啊!”

    冷锋找到客位坐下,笑道:“狄公的见解成熟稳重,对我也很有启发。”

    狄家准备的饭菜,既不复杂,也不简单,在国丧期间,怎么让一场宴席不超标,可是很有讲究的。

    午饭过后,冷锋和狄孝绪又聊了一下午。

    离开的时候,冷锋对狄孝绪说:“狄公,儿孙自有儿孙福,您就不用太担心了,这小子又不愁娶妻,您何必那么焦急呢。”

    狄孝绪点点头,道:“老夫放下一点了,且由得那孩子去吧。”
………………………………

第849章 向万民募捐

    见狄孝绪放弃了给狄仁杰张罗婚事,冷锋才松了一口气。

    其实,他也觉得狄仁杰和武媚在一起会比较好。

    以武媚的能力,基本上可以说嫁到哪一家,哪一家都会家道中兴。

    唯一麻烦一点的,就是这丫头的权力欲望太严重了,到时候她的丈夫不是妻管严都不可能。

    能力强成这样的武媚,或许只有狄仁杰能够比得上她,让二人的身份地位处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也只有这样,他们的婚姻才能持续下去。

    至于狄仁杰关于俩人打破脑袋的猜想。。。。

    对,也不对。

    或许他们确实会吵架拌嘴,但是,绝对只是在人后。或许连狄仁杰都没有发现,武媚跟他折腾,一般都是在自己人面前,有外人在的时候,她都是很给他面子的。

    况且,那样的家庭中走出来的女孩儿,要么不爱,要么就会认真爱。

    一旦成婚,她绝对会把自己的家打造成一个真正温馨的港湾。

    毕竟,这个时候的武媚,没有经历过她原本人生轨迹上最阴暗的时间段。

    经历了那些非人的事情后,她才彻底成了一个权力的奴隶,变得心如蛇蝎。

    武媚和狄仁杰在一起,很合适。

    不过,冷锋不会刻意的把两个人安排在一起。只会让时间慢慢的撮合两个人。

    他们两个都是眼高于顶的存在,一个觉得自己才华横溢,天底下没有女的能配得上他,另一个觉得自己貌美如花,天底下也没有男的能配得上她。

    这样,两个人总会把视线找回到彼此的身上的。

    而当师父的,装糊涂等发展就好了。

    从狄家出来,冷锋并没有回家,而是进了皇宫。

    作为高阶的贵族,他终究是要参与到李渊的丧礼中的。

    无所事事的李世民依旧在守灵,仅仅是两天的折腾,就让他凭空多了几根白发。

    看到冷锋进了茅庐,李世民就把他叫到自己的身前。

    “太上皇的陵寝,朕瞒着他已经准备好了,你觉得,什么样的陪葬,才适合太上皇的身份?”

    冷锋坐到李世民身边,说:“太上皇终结了隋末的乱世,别的不说,就这一条,也算是功德无量。陪葬方面,比历代的帝制高一些也不是问题。不过,我觉得活人陪葬就算了吧,我最讨厌这个。免除这个,多些金银没什么问题。”

    “朕也是这么想的,活人殉葬就免了吧。另外关于陪葬的金银,朕有个打算。”

    “什么打算?”

    冷锋顿时紧张起来,皇帝的脑子跟别人的不在一个次元上,有的时候他们的新主意,对别人来说未必美好。

    李世民并没有注意到冷锋的表情,自顾自的说道:“当初,承乾得到安民县的万民书时,父皇很是欣慰,说他都没有得到过这个。所以,朕想完成他的这个心愿,殉葬时用的铜币银币金币,朕希望从天下百姓手里募捐,每人一枚,捐与不捐随意,你觉得呢?”

    冷锋点头:“这样的话,挺有意义的。不过,发起的人不应该是你,否则,就变成强行跟百姓要钱了。另外,距离出殡没有多少时日,全天下百姓一起捐是不可能了。所以。。。。”

    冷锋想起了已经单线通车的铁路。

    “所以,就长安到登州火车沿线两边的州府把,让地方官员配合,能用最快的速度完成。”

    李世民松了一口气。

    他这个想法,想要施行,就得有冷锋的配合。因为,目前而言,大唐境内货运速度最快的,就是铁路了。有了铁路,连登州的文书都能在三天内传递到长安。

    如果说,他对铁路不眼馋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却和冷锋约好了,五十年之内,铁路归冷家独有,五十年后,朝廷才能收购入股一部分。

    “既然能办,你就抓紧去安排吧。”

    说完,李世民翻开一卷经文念了起来。

    冷锋离开茅庐,开始帮李世民安排这件事。

    皇帝不能发起的情况下,他只能拿自己的名义发去募捐。

    第二天,朝廷的公告散发了出来。

    护国公希望天下百姓能够最后送太上皇一程,募捐陪葬。有心参加的人,可以量力而行,捐一枚铜币,或者一枚银币,每人限定一枚。

    公告一出,长安城的百姓最先响应。

    他们都赶往天下楼捐钱。

    天下楼门前,小元已经准备好了两个大箱子,一个投银币,一个投铜币。

    一个铜币,长安的百姓并不会太在意,现在百姓的生活好了太多,家里别说铜币了,连银币都有的存。这一切,都托了大唐这个朝代的福。

    而如今,大唐的建立者太上皇驾崩,他们能作为一个平民百姓尽自己的一份心意,自然是极好的。

    捐银币的,则是商人。一枚银币,对他们而言并不算什么。相比百姓,商人们对这个朝代更是感恩,商人自古就是低贱的职业,只有大唐,才正视了他们。

    以往,行善积德的商人,依旧免不了被唾弃羞辱祖宗。而现在,普通的小商人,也不再被人指指点点。因为大家都知道了,现在扛起整个大唐的,大半是商人。

    这样的募捐,自然免不了勋贵。

    作为大唐最顶尖的一群人,他们则是要捐金币。

    在天下楼的主持下,仅仅第一天,就有好几车的钱币被运到了献陵。

    七天后,铁路沿线的募捐也被送到了长安,效率之高,让朝臣们都震惊无比。

    在经过二十天的等待后,李渊终于能够下葬了。

    献陵是李世民给老爹精心准备的陵墓,负责设计的就是公输家族。

    公输黎老家伙彻底瘫痪了,但是遇到太上皇下葬的事情,硬是要求家人把他推了出来。

    “献陵里,一共有九道防护,五道保险。这个世界上,除了火药武器,人力根本别想突破外围的防护。就算是有人用火药武器突破了外围,半日后,最里面的机关,也会瞬间崩掉整个陵墓,带着盗墓贼同归于尽。”

    冷锋对着公输黎拱拱手:“公输家族的神技,让人叹为观止啊!”

    得到了冷锋的夸奖,公输黎心满意足,让小孙子把他推了回去。

    人一老,就变得像小孩子。青壮年的时候荣辱不惊,老了反而喜欢上了被拍马屁,一点夸奖都能让他们欣喜若狂。

    冷锋从来不吝于安慰老人,一句夸奖而已,就能让公输黎心满意足。

    断龙石落下,李渊这个开国皇帝,延迟了十一年,才进了献陵。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这就是李渊的谥号。

    为了这个最终的谥号,朝臣们争吵了好几天,才最终敲定下来。
………………………………

第850章 李世民病倒了

    李渊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精彩。

    李家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主李暠的后裔,世代显贵。李渊的祖父李虎,西魏时期太尉,联合丞相宇文泰及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同保魏室,是西魏八柱国之一,赐姓大野氏。北周受禅之后,追封李虎为唐国公。

    唐国公的封号,就是李家“唐”这个国号的起源。

    开皇元年,隋文帝受北周静帝禅让,建立隋朝。由于李渊的姨母是隋文帝的独孤皇后,所以隋文帝特别亲近器重李渊,甚至任命李渊为千牛备身。这个官位是皇帝的禁卫武官,可见隋文帝对李渊的器重。

    再之后,李渊转谯、岐、陇三州刺史。而隋炀帝继位后,李渊也没有被冷落,先后做了荥阳、楼烦两个郡的太守,后来又被任命为殿内少监、卫尉少卿。

    隋炀帝大业十三年,李渊正式任太原留守、晋阳宫监,奉命率兵征讨历山飞贼甄翟儿,与甄翟儿遭遇在河西郡的雀鼠谷,李渊大获全胜。

    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李渊就招降纳叛,不断扩充自己的实力。李世民知隋必亡,也在这个过程中暗中结交豪杰,招纳逃亡之人,网罗各种人才。

    大业十三年七月,李渊率军三万誓师,以“废昏立明,拥立代王,匡复隋室”的名义正式起兵直趋关中。虽然打着这样的口号,但是李渊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决定反叛了。

    在发布的檄文里他斥责隋炀帝听信谗言,杀害忠良,穷兵黩武,致使民怨沸腾。誓师后,李渊与长子建成、次子世民挥师南下,先后破守霍邑的隋鹰牙郎将宋老生、渡黄河,对守河东的隋将屈突通围而不攻。迅速向西南挺进。当时,隋炀帝远在江都,关内隋军力量薄弱;中原瓦岗军与王世充激战方酣,均无暇西顾。因此李渊的军队进军神速,大业十三年十一月九日就攻入长安。

    这之后,拥立隋恭帝再逼迫他禅位的事情,跟好多朝代的更替都如出一辙。

    李渊称帝后,百废待举。他一面组织力量进行统一全国的战争,一面注意加强政权建设。唐朝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制度,在李渊时期基本上初具规模。

    所以说,单纯的把唐朝的建立归功于李世民是不正确的,李渊同样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只不过,李世民的战功,还有后来成为皇帝后的功绩,实在是太过于耀眼,以至于李渊的成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