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
杜如晦被他邀请了一次,在那之后,曲艺苑隐隐有要被国公王爷之流占领的意思。
唐朝婚姻最讲究门当户对,就算是冷锋有意找一个侯爵当妹夫,人家也未必敢当。
毕竟,当了冷锋的妹夫,就相当于给自己提升等级,这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至于黄泽睿,他就轻松很多。本来他就出身草芥,身处龙牙军,也是尊冷锋为老大。就算娶了刘淑菡,他只要不跻身朝堂,就不担心什么辈分的问题。
刘淑雯为难道:“那您也不能让淑雅嫁到外地吧,淑菡之前住在长安城里,都觉得离得远。后来咱们都搬到天下庄园,她才开心了很多。您交友广泛,不如再想一想?”
冷锋把自己认识的人都想了一遍,发现还真的没什么人合适。
“等等吧,等咱们回长安,我再找找,现在不急,淑雅才十八,再拖三五年也不是问题。”
“。。。。”
刘淑雯无语的看着冷锋,这个世道,只要是超过十八岁没嫁人的姑娘,一般都会被打上“问题闺秀”的标签。再说,再拖,难道要找一个比她还小的妹夫?
毕竟男子一般都是十几岁就成婚的,而且,刘淑雯可不想让自己的妹妹去做小。就是续弦,也不行。
一个钓鱼竿忽然摇晃不已,冷锋第一时间抓住了冷月舞的钓竿。再晚一秒,傻丫头就要被拽倒了。
“上钩了。”冷锋用力拽着钓竿,把鱼拽离水面。没有滑轮的粗制鱼竿,就这一点不好,特别费力。
很快,一条五六斤的鲤鱼被拽上了岸。
两个孩子大叫着往岸边跑,生怕自己的鱼重新回到水里。
钓鱼的乐趣,就在于沉寂过后的收获。
让刘淑雯看着孩子,冷锋走向岸边。
李泰李恪已经回来,高寿也筹集到了油,正跟范坠少要钱中。
李泰说要买东西,结果,他买来了一堆木板,身后还跟着几个工匠。
冷锋摸不着头脑的问:“这是要干什么?”
李泰笑道:“师父,我研究那个鱼鳔的东西后发现,咱们可以制造一种能够在水下划的船嘛!我想在路上试试,就买了几个木匠,让他们跟着我一起制作。”
木匠是能买的嘛!
冷锋抽了李泰脖子一下:“胡闹!还不赶快让人家回去。咱们这里离登州远的很呢,难道你要把人带到登州去?”
………………………………
第705章 所谓以讹传讹
李泰捂住脖子惨叫一声后说:“到时候我会让人把他们送回来的嘛!再说,我给够他们钱了啊!”
一个木匠站出来说:“是啊,大老爷,魏王给够了我们钱,就算是危险点,我们也愿意跟着魏王干啊!”
看着几个木匠诚恳的目光,冷锋还是觉得不管闲事了。李泰一定是给出了他们无法抵抗的价位,看这几位视死如归的样子,哪怕死在半路他们也觉得值。
虽然大唐百姓的生活已经开始变得富足,但是,也就是勉强吃饱而已。一个人用命换来全家温饱无忧,在这个人看来,估计是很值的吧。
木匠们见冷锋没有继续阻拦,就搬着木材上船。
李泰让范坠腾出了一条大的空船,用来实验他的“鱼船”,其实也就是潜水艇。
中午是一顿全鱼宴,因为材料难得,也恰好得到了补给的缘故,厨子整整弄出了八样菜式。
高寿被冷锋邀请来一起吃。
一顿鱼肉宴,让高寿恨不得把舌头也一并咽下肚子。
太美味了!
冷锋尝了一口水煮鱼,随即点点头。
虽然这条鲶鱼可能确实上了岁数,但是,吃起来却并不老。一些看起来发柴的鱼肉,已经被他剔除了。
吃着饭,高寿想了想才说:“护国公,虽说食不言寝不语,但是下官有一个疑问,不知当讲不当讲。”
冷锋点了点头:“你说。”
高寿指着鱼肉说:“敢问护国公是用什么手段擒获这条鲶鱼精的?您也知道,这鲶鱼吃小鱼,这些年就有百姓说河水里的鱼少了很多,可见这是一个祸害。以后要是再出了这样的鲶鱼精,下官也好把它除掉。”
李泰摆摆手:“算了吧,你一个小小的县令,是不够资格拥有那啥的。”
冷锋却摇摇头:“也不一定,你要是真的为百姓着想,就去找胜州刺史张俭,他也可以帮你。再不济,你可以让县里有天分的孩子,去考文院学堂,初级物理里的滑轮他要是学会了,你带人用最原始的捕鱼方法,也能抓上来啊。”
高寿听得一头雾水,但是他还是认真的记下了这两样。
饭后,冷锋再次嘱咐了高寿把鱼骨标本送回长安后,才下令继续赶路。
有了大鲶鱼这个插曲,众人再垂钓的时候,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在腾出来的大船上,木匠们开始卖力的锯木板、刨木头。在没有像样工具的现在,木匠的劳动最是累人。
不过,在李泰的金钱攻略下,他们在很短的时间里就造出了李泰要的东西…一个棺材模样的船。
李泰钻进去,却因为太胖,根本装不下。再加上他不会水,所以第一次下潜,只能让一个会水的护卫来。
冷锋特意让自己的船跟在后面,看李泰折腾。
冷竞趴到冷锋的肩膀,问道:“爸,师兄能成吗?”
冷锋摇摇头:“成个屁,这个棺材一样的鱼船,也就是把人放下水了,然后呢?还能干什么?”
如果从那个护卫的视角来看,基本就是亮…黑…亮的一个过程,他的下水之旅就结束了。
前面的船上,那个护卫在得到李泰照顾全家的许诺后,才带着悲壮的心情进入“棺材”里,被一大捆绳子绑好,扔进了水里。
“棺材”内部装着石头,外部捆着石头,这就导致木制的“鱼船一代”成功的下了水,还没沉底,被前面的船拽着在水里移动。
不知道那玩意儿的密封怎么样,下水的人会不会被憋死。冷锋终究忍不住说:“拽上来吧,李泰,你自己应该也找到问题了吧!”
木匠和护卫们合力把鱼船一代外面绑着的石头扔掉,鱼船一代就飘上了水面。
不等他们开“棺材”,里面的护卫就自己把它推开了。
木匠的手艺再好,连也会有缝隙,这么短的时间里,平躺的护卫已经快被水淹没了,只能抬着头呼吸。
船上的李泰开始在本子上奋笔疾书,记下缺点后,才钻进船舱继续思考。
倒霉的护卫被救上了船,在李恪的吩咐下,鱼船一代被木匠们重新拆成了零件。
见李泰开始了思考,冷锋才不再关注前面的情况。
准确的说,科研不该是这个样子的,应该是推导到接近成功,再通过实验寻找失败。4
但是李泰不一样,这小子有钱,完全可以肆无忌惮的一次次的实验。
和其它皇子不同,李泰通过撒娇,换来了封地所有的税收,并把这些统统收入囊中,用于实验挥霍。有冀州并州等十个郡的税收撑腰,李泰完全可以随意科研,随意败家。
而且,他的皇帝老子,还乐得看见他败家。
毕竟,不管是播种机还是其它发明,都给朝廷赢来了民心。
民心这种东西,不好定价啊!
抖抖肩膀,把冷竞甩下去,冷锋摸摸儿子的头:“什么时候,你也能开始败家啊!你老子我钱太多,总得有一个出去败家的儿子啊。”
冷竞看着自己老爹,有点发懵。
败家?这不是一个不好的词儿嘛?为什么老爹让自己败家?
不等他问,冷锋已经回了自己的仓房,看起书来。
冷竞只能带着这个问题去找母亲。
听了儿子的疑惑后,刘淑雯皱了皱眉。她知道,夫君不会没缘由的期望自己孩子变坏,里面一定有什么道理。
于是,她叮嘱冷竞说:“晚上吃饭的时候,你去给范先生送饭,请教一下他的看法。他和你父亲一样,都是聪明人,他应该知道答案的。”
冷竞撇撇嘴:“范先生?他怎么可能和爹爹一样聪明啊!爹爹几句话,就让他想到了现在,连吃饭都要人送。。。。”
虽然觉得范坠很难有答案,但是冷竞还是决定去问问。
夜幕就要降临,养居殿里点起了灯火。
李世民看着手里的奏折,不时捶捶发酸的腰,痛并快乐着。
不一会儿,龙影钻了进来,不声不响的把一份密保放到龙案上。
是百骑司的密报。
李世民打开密保,只见已经是百骑司翻译好的。
“。。。。饭后,护国公与魏王蜀王顺流而下。”
看完奏折,李世民笑道:“这就是以讹传讹啊,什么江水翻涌,什么白日惊雷。抓一条鱼,居然传成了这样。”
他手里的密报,正是百骑司关于冷锋行踪的报告。
只不过,百骑司的探子抵达临江县的时候,冷锋他们已经走了好几天了。
在这期间,临江县的百姓们,一传十,十传百,愣是把一个简单的“护国公抓鱼”,传成了“护国公大战鲶鱼精”。
不信?老夫在下小的。。。可是亲眼见了那个鲤鱼精的。
………………………………
第706章 抵达登州
………………………………
第707章 抵达登州
不得不说,西游记等民间传说,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而是广大百姓一起创造出来的。
李世民看着奏报,在桌面上铺着的地图上标记了一点。
虽然李泰和李恪跟着,但是他还是要掌握冷锋等人的踪迹才行。
从目前来看,冷锋应该是要带着李泰去登州。登州的造船厂已经具备足够的规模,再加上惊雷司培养出来的铁匠,制造铁甲舰完全没有问题。
看样子,冷锋去登州,就是制造铁甲舰去了。这一点,从冯盎忙不迭的跑回岭南,也能看出来。只要东海舰队完成铁甲舰的更换,就要轮到他们南海建立南海舰队了。
这老家伙!
李世民笑了笑,但是并不以为意。只要岭南依旧是和中原一条心,冯盎想干什么都不是问题。
十几年的时间,足以展现冯盎的忠心。南海可以建立南海舰队,只是规模不能太大,还得有专门的人管理才行。
五蠡司马是必不可少的。
拿出一张纸,李世民开始打起草稿:“兹有护国公、魏王、蜀王三人率领众工匠于登州造船,命各部官员全力相助,不得懈怠。。。。”
这个命令将会变成圣旨传遍各处。
冷锋三人是在为大唐的战力工作,那么朝廷就要给他们开一路绿灯作为帮助才行。
第二天,圣旨开始发散到与造船需求有关的各处。
长孙无忌也得到了一张,上面命令民部必须供给船期间所有的花销。
造船这样的大工程,靡费不知道要多少,恐怕把现在的国库搬空一小部分都是有可能的。
长孙无忌没有接旨,而是进了皇宫,求见皇帝。
进入养居殿后,长孙无忌开门见山的说:“陛下,护国公造船,为什么偏偏要咱们朝廷出钱?”
李世民几笔写完奏折的批复,疑惑道:“建造铁甲舰,是为了提升东海水军的战力,这难道不是朝廷的事儿吗?为什么不是朝廷出钱?”
长孙无忌焦急道:“可是,之前研究火药武器的时候,都是护国公自己掏钱的啊!”
李世民更加疑惑了:“之前确实是这样,毕竟当时朝廷税收少,根本供不起惊雷司的挥霍。这算是朝廷欠护国公的人情,如今既然国库能够供给造船厂,为什么还要护国公掏钱?”
说到这里,李世民有点明白长孙无忌的想法了。
“辅机,公事是公事,私事是私事,之前是护国公掏钱的,但是现在既然国库能承担了,为什么还要他掏钱?东海舰队是朝廷的,不是他冷锋的私军。
朕知道你对护国公有点仇富的感觉,但是无忌,天下楼每年已经在缴纳高额的赋税了,咱们不能无端的再压榨天下楼了!”
长孙无忌叹了一口气。
他确实对天下楼,或者说对冷锋有一种仇富的感觉。他苦心经营长孙家经营了二十多年,结果天下楼不过经营了十几年,就让他们难望项背。
冷锋不管想出个什么主意,都能赚钱,而他煞费苦心考虑的,要么行不通,要么干脆就是晚人一步。
明明他看好修德坊的地皮,准备收进一些等涨价的,结果等他筹好钱准备买时,却被告知,修德坊大部分的地皮,早就已经落入了护国公的手里。
得知这个消息的那一晚,他彻夜难眠。
听完李世民的话以后,长孙无忌只能退下。
在他看来,造船厂这一次又能调动很多的国库金钱,但凡冷锋在这里面伸一手,都能捞一把笔钱。既得利又得名,护国公打的一手好算盘啊!
下了船的冷锋,没缘由的打了一个喷嚏。
这里已经临近登州,虽然不见大海,但是已经能够闻到海风的咸味。再往前就是河水入海的区域,到了那里有太多漩涡,船只不好操控。
登州刺史周骄已经带人等候在岸边,见到冷锋,周骄大声对身后的百姓们说:“乡亲们,这就是护国公!”
随即,岸边响起了响亮的欢呼声,百姓们自发的把自己带来的东西堆在一起,很快就堆出了一个小山。
冷锋领着两个孩子走到周骄身边,看着小山一样的东西,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周骄笑道:“禀护国公,这是乡亲们的一点心意。去年登州按照您教的办法,贩卖海产品,渔民们都赚了不少钱。内陆的百姓们虽然没有直接赚到钱,但是州里富裕了,也就有钱请工匠制作水车,汲水冲刷盐碱地。
您也知道,登州这个地方,除了海里面的东西,基本没什么产出了。土地种植三五年,就会慢慢变成盐碱地。盐碱地种粮食,那是真的种一葫芦收俩瓢儿。
所以您是有恩于登州所遇百姓啊!”
冷锋走到小山前,随便看了看。百姓们没什么好东西,大部分都是粮食、鸡蛋、鱼干什么的。
其中一筐黑色的东西引起了冷锋的注意。
居然是海参!
冷锋挑出这一筐海参,问道:“这是谁的?”
一个汉子站了出来,憨笑道:“国公大老爷,这是俺摸上来的。您要是喜欢吃,俺再下海给您摸一筐。”
冷锋摇了摇头:“这一筐就算是你送我的,下次我再吃,就找你买。这玩意儿生活在海底,就算是水性好的人也抓不到太多。”
汉子依旧是憨笑:“俺怎么敢跟您要钱呢,乡亲们会戳俺脊梁骨的,今年俺攒够钱娶了媳妇,可都是托您的福呐!”
汉子的话引来了周围的哄笑声。
冷锋把筐交给冷竞拎着,对周围的百姓说:“乡亲们,你们的心意,我收下了,不过,就这一次啊!让你们赚钱的,还是你们的双手,我不过就是说了几句话而已,没什么功劳的。”
周骄拱手道:“护国公虽然只是几句话,但是却点醒了下官,如何无功?”
冷锋摆摆手:“行了,别客套了,造船厂准备好我们的住处了?”。
周骄见冷锋开始说正事,赶紧让衙役组织百姓们离开。
等周围没有百姓后,周骄才回答说:“下官收到您的信后,就通知造船厂开始准备了。您要的水泥船坞已经造成多时。”
………………………………
第708章 还能卖檀木梳子
想要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