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岭南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但是,冷锋现在还真的脱不开身。
近了有文院毕业的事情还没处理,远了,等朝廷这两年连续出征的压力缓和一些,对草原的战争就要起来了。
这一次战争,至少也要打通向北的道路,方便开采极北荒原的矿产,也正好迎接刘源的回归。
至于会不会顺便多打一点土地,那就要看看李世民的野心有多大了。反正有火药武器这种利器,不用白不用。
战争,冷锋是不怎么向往的,他最希望的是把刘源接回来。
只要刘源能够找到那些种子,大唐就绝对不会再随便饿死的人。
最重要的是橡胶树种子,有了它,蒸汽机就能造出来,能够推动大唐先那些番夷一步,进入工业时代。
这一夜,冷锋和冯盎都喝多了。
所以第二天,一个根本就没送人,一个根本就是被下属抬着离开的
酒醒之后,冷锋就去了文院。
如今文院的毕业生都有了选择或者出路,才开毕业典礼。
文院第一次的毕业典礼,自然邀请了皇帝前来观礼。
李世民并没有因为名额的事情和文院闹情绪,欣然答应前来。听说有“演讲致辞”这个环节,他还自告奋勇的要上台演讲。
毕业典礼的当天,毕业了的学子都穿着平日的装束,哪怕官宦人家的子弟也是如此。
文院新建的会议室,撤掉所有座椅后才勉强容纳第一期的学子和家属。
高大的演讲台空落落的,直到人都到齐了后,韩崇文才迈着沉重的步伐走上了讲台。
当他在演讲台桌子前站定后,场内立时鸦雀无声,一如平时他上课前的场景。
清了清嗓子,韩崇文笑道“毕业了啊,时间过去的真快啊。
说实话,老夫从没有想过,自己也有能教出这么多学生的一天。看着你们现在英气逼人的样子,老夫又一次觉得自己老了。
老夫此生能够把你们教出来,已经无憾了。
这些年来,老夫亲眼见证了你们是怎么从一字不识变成现在的学富一车,也见证了你们的努力。
有的人可能要问了,为什么是学富一车呢?这里你们要想想熩国公说过的一句话‘活到老,学到老啊!’
你们现在毕业了,但是,也只是认识了足够的字,会很多的算术而已。那些古籍你们看了多少?圣贤书的道理,你们参透了多少?
还得学习啊孩子们!不管你们是离开文院还是继续深造,都得继续学下去啊!
文院会一直在,老夫还能再活个五六年。老夫是多么希望,哪天拿着小茶壶在花园里喝茶,还会遇到你们拿着书本向老夫请教的场景啊!”
说到这里,不仅韩崇文忍不住擦眼泪,场下也有很多的学子泣不成声。
对他们来说,在文院里最常见的一幕,就是学子拿着书本向先生讨教。面对他们的求教,不管哪一个老先生,都会知无不答,答无不尽。
就算是再笨的学子,老先生们也会不厌其烦的一遍遍解释。
这是外面的一般先生,根本比不上的!
韩崇文说的就这么多,他擦着泪水走了下去,接下来上台的是于焕之。
于焕之这些年来给学子们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几乎在他上台的一瞬间,台下的学子们就止住了哭泣。
于焕之老先生教训学子的时候,最讨厌学子哭了。
见场下的学子们都停止了哭声,于焕之叹了一口气“老夫又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今天是毕业典礼,该哭的就哭吧,老夫难道还会管你?”
于焕之话音一落,台下的学子们反而笑了起来。
听见学子们笑了于焕之反而板起了脸“不过啊,你们要记住,出去以后,也要和在文院时一样严于律己,不能浮躁,不能被世俗的污秽沾染,不能丢了学问人的方正。
要是谁做了丢人的事儿,就别说是我文院出去的!”
听到老先生的话,底下的学子们无不拱手称诺。
于焕之满意的点点头,离开了演讲台。
接下来上台的是冷锋,虽然冷锋之前给这些学子们留下的印象很阴森,但是经过手抽渊盖苏文护短的事件过后,不管哪一个学子都对冷锋钦佩万分。
于是乎,冷锋刚刚站定,底下的学子们都鼓起掌来。
冷锋微微一笑,伸手示意他们停下。
“知道你们喜欢我护短,说实话,我也喜欢护短,所以啊,你们以后在官场上遇到什么以势压人的,都可以来找我。
我要告诉那些混蛋,我文院出去的人,有我罩着,不是谁都能欺负的!”
“熩国公,六六六!”
以唐瑾为首的学员们,都用球场上称赞的方式表示对冷锋表示支持。
。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535章 武院开启
听到冷锋的话,李世民微微一笑。
今日有冷锋的话,估计文院这批去京北道当官的学子,就没多少人敢下手了。
这个下手,包括排挤威压和招揽。
接下来,京北道必定是要纳入大唐的管理的,去那里任职的官员,要是被各个势力招揽,绝对会耽误京北道的发展。
李世民希望的,是在李承乾接任前,京北道变得和内地一样安稳,不再会三天两头有牧民闹事不服。
京北道的发展,就看这些文院的毕业生,是不是真的在文院学到了东西。
在一片掌声里,冷锋继续说“你们将来,会有不同的人生,会有不同的经历。我希望,不管你们是处庙堂之高还是处市井之间,将来我冷锋和友人散步看到你们时,能拍拍友人的肩膀,自豪的说‘这个人,可是我文院出来的’!”
学子们自然拱手称喏。
冷锋过后,就是今天的重头戏了。
学子们都没想到,今天皇帝陛下居然会参加他们的毕业典礼。这可是无上荣光啊!
当李世民走到讲台上时,台下好多老农都想跪倒磕头。害得他们孩子还得劝解父亲,眼下不是正式场合,面对皇帝陛下只需要鞠躬拱手就好。
看着台下乌泱泱的一片人,李世民丝毫没有怯场的意思,拍拍手过后说“今天是文院第一期学子毕业的日子,朕来就是想看看,未来能够帮助大唐日渐强盛的栋梁之才,会是什么样子。
说实话,对那些被选中去京北道当官的学子来说,以你们的资历,学问,是不够的。朕之所以铤而走险,不仅仅是给熩国公面子,也是相信韩崇文等老先生不会误人子弟。
京北道的牧民,虽然渴望大唐对他们的物资流通,但是对归属于大唐还是自心里抗拒的。另外,草原人对京北道那片草原可是虎视眈眈啊!
朕不打算再把京北道失去,也希望大唐能够扩张一下领土。所以啊,这就需要你们的手段了。只要你们能够有所为,朕就会对下一期的文院毕业生另眼相待。
也就是说,你们的成绩,直接决定了朕对文院学子的印象。大唐的发展快速无比,等京北道安定下来后,就是对两湖和长江两岸的开发。
也就是说,还有很多很多的官位所以啊!被朕选中当官的学子,你们要努力啊!”
被选中的学子们听到这个,一个个的都惊奋莫明。就知道天上没有白掉馅饼的好事!原来陛下这么直接的给他们官做,目的是为了验证文院学子的学问和能力!
他们的成绩,竟然会影响到后期的师弟们能否继续“白捡这个馅饼”。
还能怎么说?拼了!绝对要让陛下另眼相待!文院出去的,必定都是好样的!
一个学子领头喊道“请陛下放心!吾等必定不负所望!”
听着台下小半数学子们铿锵有力的声音,李世民懊恼不已。
韩崇文等老先生不愿意给他更多的毕业学子,京北道的官位还有很多的空闲,到底还是要放给世家大族一些啊!
当李世民的演讲完毕后,就是毕业告别的仪式。
韩崇文等老先生都忍不住泪眼滂沱,这种送走自己得意弟子的感觉,和嫁女儿没什么两样啊!
再深沉的悲伤都有结束的时候,当文院这边毕业带来的悲伤过去后,等待了四年的武院,终于打开了大门。
不仅武院正式允许学子入学,孙思邈的医学院公输家族的土工分院,也打开了大门。
这是三个已经具备教学实力的三个分类,除此之外,别的分类例如生物学,虽然也开启,但是因为没有专门任职的教师,只能是冷锋带着几个学员,先争取把他们教导成老师。
文院初期的文化课结业以后,学子们可以选择一个分类继续深造。
武院担任教师的,是战场经验丰富的将军们,他们会不定时的来武院,给武院的学员讲解战斗的要素。
土工分院担任教师的,是公输家族。仅凭“公输”两个字就没人怀疑这个分院的含金量。
至于孙思邈的医学院,孙神医都坐镇的地方,还能差劲?
三个分院的开学,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
但是,想要进入这三个分院,前提就是要认字要会算数,而且是文院教学达到毕业要求的那种程度。
于是乎,文院新一期学员的招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响应。当年第一期开学,来的人达到了“人山人海”的程度。
而这一次,都快找不到形容词形容文院门前的热闹了。
文院那边异常热闹,但武院这边,却像死一般的寂静。
原因就是此时上课的,是冷锋,而冷锋给他们上的第一课,就是学会沉稳。
武院毕业的学子,今后必定是要上战场的。
战场上,学会沉稳才行,像程咬金尉迟恭那样大大咧咧的武将,在战斗中都没有浮躁过。
偌大的一间教室内,落针可闻,冷锋端坐在讲台边,一动不动,如果不是他还在起伏的胸口,程处嗣等人都会认为这位文院第一笑脸已经挂掉了。
长时间的坐着,一动不动,正常人难以坐到,更不要说最是好动的程处嗣了。
几乎是在他的手指微微蜷曲的下一刻,他家的家法就被冷锋抬起来了
程处嗣无奈,只能继续保持那个动作。
深呼一口气,冷锋站起来说“今天就到这里吧,明天继续。”
听到结束的声音,学子们立刻东倒西歪,纷纷抱怨起来。
唐瑾问道“熩国公,就这么坐着,一动不动,对我们有什么用处?”
冷锋笑道“战场上最忌讳浮躁,这么训练你们,不仅能够训练你们潜伏时的沉稳,时间久了,你们遇到突发状况,也不会轻易着急上火,你说有没有用?”
和文院不同,武院这边的教育,更偏向于实践。
目前边疆没有什么战事,不然,冷锋绝对要带他们上战场。
纸上谈兵的故事说明,兵法这东西,会和会用,分明是两码事儿。
。全本书…免费全本阅读网
………………………………
第536章 儿子
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战事,但是,小规模的战役还是可以找到的。
于是,武院的实践课,就变成了戍边。
自从上次御史台联合弹劾冷锋的事件过后,龙牙军扩张成为龙牙卫的事情就被无限搁置了。
可能,李世民也觉得,有自己的军队,也算是对冷锋的福利政策吧。
长时间呆在京城过安稳日子容易长肉,所以冷锋干脆带上龙牙军和武院的学生,邀请了李孝恭、李靖,一起去京北道和突厥之间“戍边”。
大唐和突厥的冲突不是一次两次,而是每年都有。
草原物产力低下,对牧民来说,最难度过的就是漫长的冬天,每年冬天都会有很多牧民饿死冻死。
为了像松鼠一样准备过冬的物资,每年秋天,牧民们都会组织起来在大唐边境劫掠,这就是边境边的马贼。
目前大唐突厥没有大规模的战斗,但是牧民的劫掠,却不会断绝。
有龙牙军士兵的保护,这些学子不会出任何问题,冷锋和李孝恭、李靖则会经常给他们讲解战场上容易发生的情况,甚至交出指挥权,让他们自由发挥。
秋天的草原,牛羊肉最肥美,冷锋和李孝恭、李靖都围在桌子边涮羊肉,很是悠闲。
李靖吃了一片羊肉后说:“这批学员不错啊,特别是那个唐瑾,用得一手好枪,之前几次战斗,还能临时做出正确的判断,是个人才。”
李孝恭笑道:“唐俭家都是书呆子,没想到居然出了一个名将坯子。”
冷锋摇摇头:“谁说唐俭家都是书呆子?唐瑾他父亲就是军旅的,还是一个校尉呢。”
李靖摇摇头:“一个校尉还不足以培养出这样的儿子,还是他天生适合干这一行啊!我听说陛下对他也很关注?他以后的仕途也会很顺利,看来有必要重点培养他一下。”
皇帝对他关注?自然关注了!那可是一起打老虎的交情。
冷锋疑惑道:“我怎么感觉你们是要培养他,给军方补充血液呢?怎么回事?难道你们不打算把担子交给儿子?”
李孝恭无奈道:“我家的崽子还是可以的,李靖家那个只能说一般,说起来,我们这些人的孩子,也就老程家那个还将就,剩下的。。。。”
剩下的,还真没什么出色的。
刘弘基本身虽然是市井无赖出身,但是带军队还是有点本事的。尉迟恭的儿子尉迟宝林,虽然跟他父亲一样一身腱子肉,但是却更喜欢当文官,如今跑到了土工分院进修,似乎是想当地方官。
而柴绍的儿子,简直就是长安城里的纨绔头头,整天要么不是无所事事就是到处招惹是非。
秦琼本身是个名将,但是儿子们却没有一个出挑的。秦琼身体不好,那些混蛋没等老爹咽气,就开始因为家产的瓜分反目了。
…………
都不怎么样,正好印证了“一代强一代弱”这个道理。
李靖现在想的事情,大概就是培养出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军方扛把子,还是不受皇帝猜忌的那种。
想清楚李靖的想法后,冷锋点点头:“可以培养,唐瑾这个人,我也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
此时正在营地周边巡逻的唐瑾,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军方的巨头们相中了。
因为没什么大事可做的缘故,冷锋干脆就到武院,长任武院院长。
做老师,总是能在不知不觉中度过漫长的时间。
贞观五年春,冷锋本来正在教室内教学生们地形图的画法,教室的门却被老李一把推开了。
看着焦急的老李冷锋放下地形图,问道:“这么着急干嘛?可是家里出了什么事?”
老李焦急道:“老爷,夫人,夫人要生了!”
“要生了?”
冷锋这才想起,孙思邈说过这个孩子的产期就在这个月下旬。
“走,回去!”
吩咐学生们自习后,冷锋骑上马疯狂的往家跑。
这是他第二个孩子,和第一个孩子时不同,如今的冷锋已经彻底适应了唐朝,不会再习惯性的产生梦幻的感觉。
这是另一条时间线了,他的过去,已经变成独属于他的过去。
产房内的刘淑雯,依旧要经历煎熬,此时她不过是刚刚腹痛,距离正式开始生产还有一段时间。
这一次,冷锋不顾产婆的阻拦,硬是闯进了产房。
床上,刘淑雯正抱着一件小衣服,闭眼喘息着。
那是她给她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