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间王,受累给我弄点水来?”
听到冷锋的声音,李孝恭吓了一跳,赶紧倒了一碗水走到床边:“熩国公,你现在怎么样了?”
喝完水,冷锋活动了一下脖子:“还行,应该没啥事了,你让李恪把我昨天洗了的衣服拿过来,我换换,现在这一件衣服上全是汗。”
李孝恭点点头,刚想走,忽然又转过头,对冷锋说:“跟你说剪头发不吉利,你还不信,你看看,昨天你割断了头发,还没过子时,就感染了风寒,这也就是你身子骨壮实,才挺了过来,像那个突厥女人,虽然醒了,但是连话都说不出来。”
感冒和理发有什么关系啊!
在冷锋看来,他这次感冒,或许就是因为他下湖洗澡前先是给踏雪好好清洗了一遍,满身是汗没等休息就下水,被水“激”了。
可是他这么说,就连唐俭也斜着眼睛瞅他:“熩国公,民间古老相传的规矩,大多都是有道理的,这剪头发………”
“我的天~”
冷锋把被子蒙在脸上:“我错了,我错了,二位,麻烦给我点时间休息休息叭!”
在冷锋看来天经地义的理发,放到唐朝却是天下人都抵触的,这种和整个时代脱节的感觉,已经很久没有过了。
“行行行,您好好休息,呵呵。”
唐俭呵呵笑着站了起来,和李孝恭对视一笑后才一起走了出去。
理发不会导致伤寒的道理,他们都懂的,其实,他们两个之前在一起讨论“冷锋和阿史那阿伊组团去洗澡”这件事,为了掩饰,才把冷锋最抵触的头发问题搬了出来。
大唐风气开放,皇帝曰了嫂子,强占弟媳的事儿都在满天下议论,唐俭和李孝恭百般无聊之下聊聊“惊!阿史那阿伊居然邀请熩国公洗鸳鸯浴”、“惊!阿史那阿伊居然穿着熩国公的衣服归来”等话题,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
冷锋不知道自己在这俩人的臆想下已经成了脚踏两条船的男人,他现在正发愁着北上的事情。
他这一感冒,李孝恭就接替了他的总指挥,还很容易因为他而下令停留在拔也古这里。
如今夜晚已经有很重的凉意了,不出意外,气温很快就要下降,如果再不抓紧北上,那他们很可能就要错过白令海峡的结冰期。
果然,问李恪,李恪果然说出了李孝恭下令继续修整的消息,甚至还决定如果北上不及时,就带队回去。
出人意料的是,就连一心想北上的刘源都没有反对。
每一个元帅都有副将,主帅如果病重,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副将上位,接替主帅的位置,继续完成任务,主帅要么被送回内地,要么被带着随军。
如今龙牙军和龙鳞军已经窜到了拔也古,找几个人送回去是不可能的,就只剩下了带着他继续北上或者把他留下来这两个选择了。
可是他们没有在这两个选择里挑选,而是决定要么等他好转了再北上,要么干脆就放弃。
因此这让冷锋既自责,又很是感动,至少唐俭等最遵守规则的几个人,肯为了他破除规矩。
感觉身上有了力气后,冷锋出了帐篷。
唐瑾和王玄策就守在帐篷门口,见冷锋出来,赶紧过来阻拦:“熩国公,您现在还没恢复,不能出来的!”
冷锋摇摇头:“现在没什么事了,你俩去把阎立本请来,我有话跟他说。”
(本章完)
………………………………
第356章 棉被棺材
阎立本正带人检修马车,一路上虽然没怎么颠簸,但是被冷锋“安全意识”洗脑了的他,还是觉得检修一下比较放心。
毕竟,马车上满是棉被棉服,为了它们,龙牙军甚至折损了两个士兵。
听到冷锋叫他,阎立本停止工作,洗干净双手后才去冷锋的帐篷。
“没事剪头发,这回感染风寒了吧!你看看将作监工匠那么多,谁不知道留着长发耽误事?可是你见谁剪了?”
冷锋本想跟他说正事,结果他兜头来了这么一句?
“行了啊,我找你来是说正事的,你跟我整这么一句!”
阎立本哼了一声:“这也就是为了你好,才说你几句,你看旁人我理会嘛!”
说完,他又指着外边说:“有事快说,我还要检修马车。”
冷锋指着自己:“你一会儿看看能不能在马车上给我和阿史那阿伊腾出一个地方,我俩躺马车上,随军前进。”
“腾地方随军前进?”阎立本当即站了起来:“找死啊你,你看哪个感染风寒的不是安心静养的?因为一个北上把你折腾死,那可是亏到姥姥家了!”
“可是这样也不是办法啊。”冷锋无奈道:“再耽误行程,咱们抵达白令海峡后,就要错过结冰期,那样这一趟就白走了。”
“白走就白走吧!”阎立本站起身,往外走,边走边说:“这是河间王、莒国公、刘源、张仲清我们四个一起决定,不是你一两句话能更改的。”
“………”
冷锋看着雄赳赳气昂昂走出去的阎立本,极度无奈。他现在有一种被这些人当成小孩子,往死里宠溺的感觉。
不管对谁而言,被人关心着的感觉都特别爽,冷锋也不意外。
河间王、莒国公、张仲清、阎立本跟他都是关系极好的朋友,此时肯为了他破除规矩,可是极为难得的,正常情况下,如果染病的换了别人,谁还管他怎么样,完成任务才是首要的!
感慨一番以后,冷锋不得不下床活动身体,感冒的时候,越修养反而越不容易好转,运动一下,说不准就好了。
临近傍晚的时候,冷锋摸摸自己的额头,很好,没有发热,看来昨天的感冒只是受凉的感冒,不是可怕的传染性流感。
再一次走出帐篷,唐瑾和王玄策仍旧守在门口,第一时间就拦住了他。
“熩国公,河间王下令,不能让您出来的!”
冷锋揉了揉脸:“你们看看我还是那副病怏怏的样子吗?赶紧闪开,我去看看阿史那阿伊怎么样了!”
见冷锋说话声音中气十足,走路也沉稳了,王玄策和唐瑾才闪到一边,让开道路。
冷锋已经没什么事了,但阿史那阿伊还是面色潮红,人虽然醒着,但是看到冷锋钻进她的帐篷,却只是眨了眨眼,看样子并不打算开口讲话。
“按理说我应该等着你好了再上路的,但是时间紧迫,只能让你在马车上委屈一下了。”
阿史那阿伊点点头,见冷锋要走,急忙用略微沙哑的声音说:“冷锋,你现在可以告诉我,你们往北走到底是为了什么了吧!现在咱们已经到了拔也古这里,再往北几乎没有人烟,我实在想不出你带人到底要干什么。”
冷锋转过身:“按理说,我是不该告诉你这件事的,但是看在你帮我们拖延了巴利的份上,我就告诉你。”
“我们北上,是为了探索另一片大陆。”冷锋一本正经的说。
土豆什么的事情是没法告诉她的,但是探索北美洲也是刘源他们的任务,说出来也没什么。
“探索另一片大陆?”
阿史那阿伊疑惑道:“这是什么意思?”
冷锋解释道:“就是探索另一片土地,在极北雪原,有一个地方临近另一片土地,其面积可比我们大唐大的多,我们的皇帝很想了解一下那边是什么样的,所以派出了一支冒险队,而我们就是护送这只冒险队北上的。”
“吃饱了撑的!”
冷锋震惊的看向阿史那阿伊,不对啊,这女人不该感慨一下这冒险的伟大吗?怎么来了一句“吃饱了撑的”?
阿史那阿伊撇撇嘴:“你们唐国连周边的敌人都没有扫清,就妄想统治更远的土地?别的不说,我们西突厥就是你们最大的敌人,你们就算有那个会爆炸的武器,一时半会也打不败我们!”
冷锋耸耸肩,并不认同她这话,如果惊雷普及到大唐所有的军队,别说一个西突厥,就是吐蕃,也得老老实实的回到高原上,守着他们“祖先留下的气疫”,在大唐军队的威慑下瑟瑟发抖。
跟她探讨这些是没用的,言多必失,冷锋走出她的帐篷,决定找阎立本再说说,眼下时间紧迫,不能再耽搁了!
阎立本正在和李孝恭他们聊天,看到冷锋走过来,几个人齐齐不满道:“不是让你休息嘛!怎么又跑出来了?”
冷锋揉了揉脸:“哪有那么夸张,现在已经好的差不多了,赶紧的,去给阿史那阿伊整出一个马车,咱们明天就上路!”
听冷锋说话中气足,人看起来也没什么大问题的样子,李孝恭才点点头:“行吧,既然你没事了,那明天就上路,至于那个女人,就得劳烦你亲自照顾了,我们也不好下手啊!”
“什么叫我亲自照顾?什么叫你们不好下手?”
冷锋疑惑的看向李孝恭,李孝恭却并没有理他,而是和唐俭对视一眼,然后两个人齐齐发出猥琐的笑声。
第二天一早,所有人都收拾好了物资,准备上路。
冷锋带着阿史那阿伊走到了马车前,看着马车上中空的棉被堆,阿史那阿伊不满道:“这谁弄得,盖上盖就是棺材呀!”
冷锋叫李二牛把车尾落到地上,拍拍棉被堆:“知足吧,别人想有这待遇还遇不到呢!马车就是颠簸一点,你在里面也好受得多,要不是看你实在不能骑马,我才不会让人费劲地把棉被堆重新捆绑一遍呢!”
(本章完)
………………………………
第357章 水浒传
为了运输方便,所有的棉被都是捆绑成块,然后再统一捆绑起来的,想要在中间空出一个区域,就要把整个马车上的棉被都解开,重新捆绑一遍,确实很费劲的。
阿史那阿伊看了看马车上棉被中间的地方,还是忍不住钻了进去,现在她虽然不再发热,可是还是浑身没力气,别说骑马了,就是多走几步都发晕。
见阿史那阿伊躺好,冷锋才让李二牛把马车前端拽下去,套上马。
“出发!”
李孝恭大喊一声,车队告别了拔也古,继续向北前进。
离开拔也古不过两天,就不再是草原,而是进了山区,这个时候的极北地区,就是荒原,根本没有“路”这一说,遇到树林、山多的地方,冷锋还要爬上山,用望远镜看一下地形,做好标记以后再带着部队继续前进。
进了山区,就不必再担心会遇到敌人了,大唐北部的国家,一般都是游牧民族,居住在草原地区,就是有在山区的,也是少数。
越往北,天气越冷,长安人这个时间大概还在抗议秋老虎,冷锋却不得不又在铠甲里套上了一件衣服。
已经是深秋的温度了啊!
夜幕降临,这个时候已经不必担心生火会引来敌人,因为这片区域没有敌人;也不用像草原时那样发愁没有木头,因为这边山上到处都是松木,病死干燥的松树枝,找些干草就能点燃。
龙牙军和龙鳞军之间的“摔跤比赛”也中止了,这里不是草原,到处都是石头树杈,摔跤的话很容易伤到人。晚饭过后,众人都聚集在营地中央,三三两两的扯两句,可一路上话题都扯光了。十四狗子一开口说自己的二叔,就有人接话:“你二叔当兵时在战场上杀了一个大将军,却没有得到奖赏………”
这样的情况下,众人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有营地中间的篝火在晚风吹拂下时时发出噼啪的声响。
情景有点向鬼域发展的趋势~
冷锋想了想,才离开帅帐,朝李二牛招招手:“二牛,让兄弟们聚聚,我给你们讲故事。”
“讲故事?哦!说书啊!”
李二牛惊喜的叫了出来,平日里他也喜欢听说书的讲天南海北的奇谈怪闻,如今大家都没意思,老大能说书的话,一定就能很有意思了!
李孝恭没想到冷锋也会说书,忍不住搬着自己的小凳子出了帅帐,坐在冷锋前面离他最近的地方。
觉得新鲜的不止李孝恭一个,张仲清、阎立本都过来了,就连一向扎营后就呼呼大睡的唐俭,也披衣而起,决定听听冷锋要讲什么故事。
冷锋找了一块木板,和一块一面平滑的石头,充当惊堂木,等所有人聚齐以后,他拿石头在木板上拍了一下。
“啪!”
不错,声音不赖嘛。
众人都被冷锋这一拍吸引了注意力,就连争前后的李二牛和耿雨泽也乖乖的坐好。
“看你们没什么娱乐活动,我今天就给你们说说书,现在我有四个故事,一个是三国时期的,一个是讲一个大户人家的,一个是讲去天竺的游记,一个是讲一百零八个好汉的,你们想听哪一个?”
讲故事的话,还有什么比四大名著更合适?不过冷锋祈求这些人不要点《红楼梦》,因为他实在是没看过,此时说出来就是为了凑够四本书而已。
龙牙军和龙鳞军的士兵们议论纷纷,不过没有一个人真正开口,他们都等着前面的大佬们选择,反正他们听什么都不会觉得没意思。
唐俭捋捋胡子:“去天竺的游记就算了,一个被极西势力欺负来欺负去的国家,没什么意思,三国时期的也算了,老夫翻史书翻了不下百十遍,该知道的都知道,那大户人家的是怎么回事?”
“这……”
冷锋汗颜,怕什么来什么啊!我能说我就是拿《红楼梦》凑数,其实我根本不知道的嘛?
还好李孝恭帮他解了围:“大户人家的有什么意思,都是鸡鸣狗叫的寻常事,还是那一百零八个好汉的故事吧,老夫要看看他们是怎么个好汉法!”
张仲清也说:“就一百零八个好汉吧!一百零八,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暗含天理,肯定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少数得服从多数,唐俭见阎立本、李恪和李泰都点头,就知道这事敲定了,一百零八好汉?估计又是什么打打杀杀的故事,没什么听头。
不过熩国公亲自说书,面子还是要给的,他也就没有离席,而是等着听听看。
冷锋清了清嗓子:“开始了啊!”
李二牛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着冷锋说第一句。
“话说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不对,说错剧本了!”
“哎呦!”
众人齐齐松了一口气。
冷锋要的就是他们这反应,笑着拍了一下木板:“话说山东之地,有一水泊梁山………”
“当朝皇帝昏庸,童贯等奸臣欺上瞒下,百姓苦不堪言,于是晁盖等英雄好汉就决定打着‘替天行道’的招牌………”
随着冷锋讲故事,李孝恭和张仲清最先来了劲头,他们都是武人,最喜欢打打杀杀或者英雄侠义的事情,冷锋讲的故事最对他们胃口。
唐俭、刘源和阎立本本来就是听听,可是讲到“替天行道”的招牌后,也不禁起了兴趣,特别是唐俭,觉得听故事没有茶水实在是没意思,还让唐瑾去给他倒点茶水。
茶叶是补充一些营养的好东西,所以这一次他们粮食没带多少,倒是每人都带了不少茶叶。
故事继续进行着,当冷锋讲到武松打虎的小分支时,却拿石头拍了一下木板:“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没了?怎么没了?”
李孝恭沉迷故事之中无法自拔,冷锋讲到武松喝“三碗不过岗”的酒后依然没有醉倒,他也不禁有了几分“醉意”。
可是就在他期待着这个叫“武松”的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