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齐天下-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红袍男子微微冷笑道:“吾乃齐臣,岂能叩拜青帝?”说罢,大袖一挥,显然是不屑与语的样子。

    赵牧大眉一拧,“啪”地一拍座案高声道:“既知外臣,岂能容你在我大越皇帐内嚣张?朕可没有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

    闻言,红袍男子不禁仰头大笑:“黄忌来此,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岂会怕斧钺加身?然若青帝听不得吾之言语,更对襄阳城没有兴趣,那在下已无开口之必要。”

    赵牧眼角一跳,正sè追问:“不知先生此话何解?”

    “吾昨夜偷出襄阳,是带来朱雀军二部中郎将王齐送呈青帝陛下之密信。”红袍男子说罢,从袖中掏出了一卷青绿竹简。

    赵牧以手示意,身旁的内侍急忙下阶捧来了竹简,恭敬地放在了帝案之上。

    “哗啦”一声抖开竹简,赵牧一瞄上面数行醒目的大字,不禁惊讶大笑:“什么?王齐竟想投诚于朕,当真有趣也!”

    红袍男子脸上却毫无笑意,肃然拱手道:“王大人原本是并州西河营中郎将,今岁奉命率领所部兵马编入朱雀军参加平叛战事,然都督上官若溪却依仗其皇室贵胄身份,丝毫不将王大人放入眼里,多次当面言语训斥侮辱,不堪其辱之下,王大人决定弃暗投明,投降青帝。”

    话音落点,举帐顿时一片哄哄嗡嗡的sāo动议论。司徒仿沉吟有顷平静开口道:“请问阁下,王中郎将准备如何投诚?”

    红袍男子朗声说道:“明ri夜晚正值王中郎将把守南门,届时可打开城门放青帝之军入内,以作投诚之礼。”

    赵牧冷笑高声道:“如此一面之词,安知不是上官若溪之诈谋?”

    “常闻青帝英雄了得,不料竟如此胆小。”红袍男子鼻头冷哼一声,从容说道,“青帝有青衣大军十五万,而襄阳城中却只得齐军两万余,孰强孰弱一目了然,王中郎将审时度势将襄阳献给青帝,一则因受都督上官若溪训斥侮辱;二则听闻昔ri零陵县尉张腾献城而获得将军高位,想必青帝也不会亏待王中郎将,故有此举。”

    赵牧点头道:“如王齐真心献城,加官进爵自然不在话下。”说罢,转头望向司徒仿道:“上卿认为如何?”

    司徒仿沉声开口道:“陛下,臣以为可以一试。”

    “好。”赵牧一拍座案站了起来,“你回去告诉王齐,知会他明晚三更打开南门,只要取得了襄阳城,朕封他为征南将军。”

    红袍男子顿时面露喜sè,深深一躬道:“臣代王大人谢过青帝陛下。”
………………………………

第九十九章 大战开始

    ()  襄阳城内,上官若溪正在幕府中与几员大将司马低声交谈着,突然一阵结实有力的脚步声由远而近,二部中郎将王齐已是旋风般地大步进入,老远便高声笑道:“都督,大计成矣!”

    上官若溪美目一亮,轻轻笑道:“赵牧可否已接受了王中郎将投诚?”

    王齐笑着点点头,走进低声道:“时间定于明晚三更,赵牧将率大军前来南门取城。”

    “好。”上官若溪击掌而起,思忖着踱了数步转身下令:“大战方略按昨夜商议内容进行,本将带一万骑兵出西门奔袭围圈汉水的两万叛军,恒中郎将率剩下士卒坚守襄阳。”

    恒宇慨然笑道:“都督敬请放心,一万四千大齐儿郎,誓与襄阳共存亡。”

    上官若溪轻轻点头,又问向一旁的军务司马:“诸事可否准备妥当?”

    军务司马挺胸拱手道:“今晨已组织居住在城南民众迁往他处,城南民宅、店铺、茶楼、酒肆皆已开始放置硫黄硝石、薪柴膏油等引火之物,另外城中武库备有守城猛火油七十余桶,末将擅自做主,已将猛火油放至各处。”

    猛火油后世称为“石油”,燃烧起来火势巨大,且有水浇火愈炽的特点,历来为火攻利器。

    “襄阳竟有猛火油储备,当真是天助我军也!”恒宇高声感慨了一句。

    王齐皱眉道:“好是好,就是味道刺鼻些个,如被叛军发现那可不妙。”

    军务司马笑着解释道:“无妨,我已吩咐士兵们将猛火油用水囊装之抛在屋顶墙角,没有任何气味。”

    上官若溪正sè开口道:“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今次主要烧杀叛军兵马,火势一起我军只要坚守阵地便可,万莫大意追击。”

    众将齐声领命,按照事先商议好的具体事务各自忙碌去了。

    夜空如洗,河汉璀璨,襄阳城沉寂在黑夜静谧之中。

    南门外的辽阔山林里,四万青衣骑兵正影影绰绰地埋伏其中,宛如蓄势待发的猛虎冷冰冰地打量着暗夜之中的城墙轮廓。

    原本赵牧早已计划以大水淹灌襄阳攻破齐军城防,然却虑及城中官吏军士的五千家眷及上卿司徒仿的强烈反对,一直心存三分犹疑,这次王齐的投诚不禁让他大喜过望,除了两万围圈河水的步卒按兵不动外,他将剩余的十二万大军作三路部署:

    一是在南门布置埋伏骑兵四万,步卒五万,这是今夜的主攻力量,由他亲自率领。

    二是在西门及北门各驻守步卒一万,虽是不参与取城之战,然也严阵待命防备齐军乘乱脱逃。

    三是东门留下出口放齐军出逃,赵牧已在十里外的山地埋伏了最jing锐的一万骑兵,败军逃来便出动围歼。

    这次赵牧下了狠心,要将襄阳城内的两万余齐军全部铲除,并生擒敌将上官若溪,以报攻破国都之耻。

    在度ri如年的焦急转悠中,襄阳城楼传来了“梆梆梆”的三更刁斗。

    赵牧霍然止步,用大手挥开了萦绕身边的蚊虫,电一样的目光瞬间锁定了漆黑一片的南门,盼望着那约定的灯号早点出现。

    刁斗声方落,一盏红亮的灯火骤然出现在城楼之上,左右轻轻摇曳三下后,悬挂的吊桥已带着沉重的咯咯声飞快放了下来。

    赵牧不由一喜,转头高声下令道:四万骑兵飞马入城,占领南门城楼后立即袭击城内齐军。”

    顷刻之后,黑压压的青衣骑兵骤然发动,旋风般地从南门卷入了襄阳城门,带头的短须将领见四周黑灯瞎火朦胧一片,不禁勒马高声道:“两千军卒抢占南门城楼,大军暂且止马。”

    话音刚落,两千青甲骑兵风驰电骋便飞至,一骑骤然越众而出厉声责问:“前军为何突兀止马不攻?”

    短须将领定眼一看,竟是青帝赵牧,忙在马上拱手道:“陛下,襄阳城内漆黑朦胧,末将担心有诈。”

    “混账!”赵牧一声训斥,扬起马鞭大骂道:“鸟!就你这蠢货也懂兵事?现在正是齐军混乱无备军心大乱之时,正是快马袭击城西齐军大营的战机。”

    恰在此时,襄阳城内凄厉的牛角号骤然响起,必定是城内齐军已知道越军夜袭,短须将领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抽出腰间长剑高声道:“全军冲杀入城。”

    话音落点,胯下战马已是电驰而出,四万骑兵挥舞着战刀暴风骤雨般卷向城内。

    襄阳乃是南郡数一数二的大城,街道宽阔小巷密织,光是南门通向城西校场的五丈大道便有三条。

    骑兵的最大优势本在平原上展开骑阵冲杀方显威力,如今却被赵牧严令飞马快速袭击齐军大营,当黑压压的四万青衣骑兵卷来之时,三条大道立即是捉襟见肘,根本容不得大军快速通过,整肃的队列顿时一片喧嚣混乱。

    短须将领见此大急,挥剑呼喝道:“全军化整为零,各自找路驰往城西。”

    吵吵嚷嚷声中,无边的洪流融入了城南的大小街道,轰轰隆隆的马蹄声湮灭了一切声音,平叛战中最为惊心动魄的战役就此拉开了序幕。

    当青sè风暴风驰电骋般卷过大道扑至城中时,为首的骑兵们不由惊愕了――前方道中呈六列排开的三十辆战车堪堪堵住去路,一片闪烁着冷光的黑sè盾牌矗立在兵车之后。

    “放!”突兀一声大喝,黑sè盾牌后、街边屋顶上骤然站起一排排红甲步卒,各式弓弩森森然指向街中愣怔错愕的越军,霎那之间箭如雨注,矢若飞蝗,漫天长箭已呼啸着倾泻而来。

    与此同时,齐军兵车上的连弩机带着尖锐的呼啸声骤然发动,粗如儿臂的jing铁大箭光是箭镞便有一尺,简直就是一口短剑装在丈余长的木杆上以大力猛烈掷出。

    如此粗大矛箭激shè而至,其呼啸之势,其穿透之力,其威力之强,无可比拟,随着沉闷的箭镞入体的声音,越军顿时一片人仰马翻哀嚎惨叫,马上骑士接二连三地中箭倒地。

    突兀遭遇埋伏,越军顿时陷入慌乱,奈何街道狭窄人马拥挤,前面的人想要调转马头躲避,后面毫不知情的人却一窝蜂地压上前来,毫无躲避的尺寸转圜余地,战马惨嘶,骑兵悲嚎,人畜接二连三地中箭扑到,无数只席卷而来的马蹄顿时把他们践踏得血肉模糊。

    此般情形,在襄阳城城南的各条大街小巷集中上演,遭遇突然袭击的越军骑兵顿时死伤惨重,无尽的喧嚣厮杀声响彻在黑夜之中。
………………………………

第一百章 骑队显威

    ()  得知入城军队遭到了齐军埋伏反击,南门的赵牧不禁气得全身簌簌发抖,面sè更是铁青一片,四周军士尽皆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司徒仿沉吟片刻,拱手道:“陛下,王齐投诚必乃齐军诈谋,为今之计还是先让大军退至南门暂缓进攻为妥。”

    “鸟计!”赵牧转过头大喝一声,咝咝喘息道:“即便齐军狡诈设谋,然则也只有两万军队,我大越儿郎还怕他们不成,传令城外五万步卒冲杀入内,另西门、北门两万步卒立即攻城牵制,朕要看看齐军究竟有多大的本事能抵挡我十一万天军。”

    “陛下不可。”司徒仿一声惊呼,跳下马背疾步上前拉着赵牧的衣角道:“如再让五万步卒入内,只会徒增拥挤混乱而已,如何能在城内铺展开来?请陛下收回成命!”

    “朕意已决,上卿休得多言。”赵牧冷哼一句,气冲冲地甩开司徒仿的手,竟是看也不看他一眼。

    襄阳西门,一万红甲骑兵分为左右两阵整齐地排列在城门内的空地上,除了此起彼伏的萧萧马鸣,黑压压的方阵内没有一丝人声喧哗。

    吴玄策马矗立骑兵军阵之中,一领黑丝斗篷裹着贴身的牛皮软甲,倒提的长戟反shè出清冷的寒光。

    上次挽回劣势击败叛军三员大将,为齐军赢得武将对阵胜利后,吴玄得到了二部中郎将王齐的亲自召见,当看到他如此年轻时,王齐惊讶莫名,连连感叹英雄出少年,当即平迁他为赵策麾下三曲军候。

    军候虽与吴玄以前所任的营幕僚司马职级等同,然却可以统领一曲五百兵马,已属于不择不扣的底层军官,论功定爵自然比幕僚司马快得多。

    此时,一队未打旗号的马队从长街上飞驰而来,虽只有百骑依旧声势惊人,借着城楼上朦胧的灯火,依稀可见为首的是一白马金甲的女将,吴玄略一思忖,断定必定是上官若溪与她的铁女百人卫无疑。

    飞马阵前,金甲女将骤然勒缰止马,纤手一扬,尖锐的牛角号声破空响起,不远处的城门竟是轰轰隆隆地慢慢打开。

    吴玄原本就对叛军突兀攻入城内惊愕不解,此刻见城门洞开,已方一万骑兵准备出击,更加疑惑莫名,不知是要去攻击何处?

    正在愣怔当儿,又是一声悠长的牛角号,红sè铁骑骤然发动,cháo水般卷出了城门,片刻便来到了襄阳城之外。

    此时一片摇曳的火把正向襄阳飘来,叛军西门大营的一万步卒推着云梯车,扛着飞梯影影绰绰出现,与飞驰出城齐军骑兵正好是迎面对碰。

    “杀――”一声娇叱骤然响起,金甲女将已是策马当先飞出。

    身后的铁女百骑快马紧追,清一sè的红sè骏马,清一sè的红sè软甲,瞬间将金甲女将包裹在了骑阵zhong yāng,宛如一夺盛开的鲜红玫瑰向叛军急速飘来。

    牛角号骤然大起,一万红sè铁骑已是雷霆般紧随而去,轰鸣的马蹄声撼天动地,顷刻便冲突到越军一箭开外,只闻一片弓弦声破空响起,密集的箭雨已凌空飞至,向越军步卒当头罩来。

    越军哪会料到齐军会主动出击,一片喧嚣混乱中急忙丢下攻城器械接阵防御,只闻箭簇“噗嗤嗤”穿透身体,越军步卒顿时倒下了一大片,惨叫痛呼之声不绝于耳,草地上顿时插满了密密麻麻的长箭,一片浓郁的血腥气味弥散开来。

    一通箭雨,齐军已如泰山压顶之势冲至叛军阵前,红青两座大山骤然隆隆相撞,急速飞驰的骑兵霹雳烈火地楔入越军军阵,交接之处战马嘶鸣、长剑翻飞、矛戈纵横。

    骑兵们狂野地呐喊着,厮杀着,以伍为战斗核心的的两千个作战单元肆意绞杀着越军脆弱的生命,没有一丝仁慈,没有一丝手软,眼前这些素不相识的敌方士兵便是此时最大的仇敌,这就是乱世,这就是战争,人命贱如草芥,直到一方将另一方彻底消灭。

    吴玄策马左冲右突,手中长戟或钩或啄或刺或割,四下皆无能抵挡一回合之人,一名掌旗军吏紧紧地跟在他的后面,红底黑字的“吴”字将旗犹如长河孤帆般在上空飞掠摆动,指引凝聚着麾下五百骑兵跟随主将冲杀,毫不犹豫地一路向前挺近。

    杀到阵中,吴玄早已是血染战袍汗透衣甲,丈长的画戟流淌滴落着点点鲜血,然仍旧是不知疲倦地随着他的手臂左右翻飞挑杀。

    这长戟原本是当ri对阵敌将身亡的长须武将之兵器,吴玄在与那铁塔巨人做厮杀搏斗时,长戟戟头却被挑飞到了空中,虽然后面他凭借着飞落而下的戟头楔入铁塔巨人眉心赢得了对阵,然这一支jing铁打造的画戟却是不能用了。

    战事过后,赵策拿着分为两截的戟头戟柄连呼可惜,带着吴玄寻访了城内有名的治炼铁匠花费了三天时间才将戟头戟柄重铸为一体,今ri大规模混乱拼杀,这支画戟顿时大见威力,无论左右横扫,还是上下翻飞,皆是得心应手如虎添翼。

    盏茶时间,越军丢下了六千具尸体,再无抵挡厮杀的斗志,原野上皆是四散奔逃的越军步卒。

    见已方骑兵已开始追杀逃军,金甲女将上官若溪秀眉一蹙,高声下令道:“起号,全军停止追击,聚拢驰往西北。”

    中军司马高声领命,吩咐身旁军吏吹响了号角,悠长激昂的声音瞬间充斥天地,红sè骑兵如同百川入海般顷刻便从四面八方聚拢而来。

    借着草地上点点散落的松脂火把,上官若溪美丽明艳的瓜子脸在绯红火光的照耀下愈显动人,她面容冰冷,表情严肃,美目一扫威武雄壮的骑兵大阵,“呛啷”抽出腰间长剑高喊道:“大齐勇士们,本将乃假朱雀将军上官若溪,此场大胜不是终点,吾等需要更多的杀戮才能挽回目下危局,希望尚在毋须犹疑,请大家跟着我前去争取更大的胜利。”

    不少士卒皆是第一次见到这闻名遐迩的美人将军,一番悦耳动听的美妙女声方落,原本沉寂的骑兵方阵瞬间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大欢呼,各式各样的兵器瞬间高举过顶,一片“誓死效忠上官将军”“上官将军万岁”的声音声振寰宇。

    “勇士们,随我来――”上官若溪举剑高声一句,扯僵拔转马头双腿一磕马腹,胯下白马已如离弦之箭般骤然飞出,带领着红sè铁骑在激昂的号角指挥下,如狂飙一般向西北方向席卷而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