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撤职这种话,乡长刘福贤皱了眉头。他与方凌接触过几次,凭心而论,他真觉得这小伙子是个能给百姓办实事的人。而且,在刘映chun的压力与紧逼下,以前没有思考过站队问题的刘福贤,开始有意往县委书记罗廷安一派靠拢了。如果那样的话,方凌就是自己的天然盟友。
于是他出言说道:“刘书记,撤不撤方凌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缓一缓。现在最紧急的是,很多游客甚至省市的记者们,据说还有来自全国的佛门高僧,这几天都要来这个上莲村一探究竟。这些事处理不好,乡里就更被动了!”
何新年向来对刘映chun不感冒,也有心维护“侄女的男朋友”,这时趁机也说:“年轻人嘛,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总有考虑不周的地方。哈哈,其实我倒觉得他挺有想法的,至少,我们莲花乡,这几十年来,还从没被外界这么样关注过!说不定,这是个机会!”
刘映chun不高兴了:“什么机会?臭名远扬的机会?”
何新年摆手,“不,不,刘书记,你想想,咱们莲花乡,为什么发展这么差?我们不缺资源,不缺风景,也不缺人,缺的是交通,资金和技术!现在外面都有种眼球经济的说法,说的就是,大家关注什么产业,什么产业就能赚钱!至少,方凌这小子,给我们乡打响知名度了!”
看刘映chun仍在生气,又缓和一下口气,“当然,方凌把物价抬得那么高,是不对的。”
刘映chun瞥了他一眼,心道:这个二愣子!
参加会议的另外几个人都发了言,都是不痛不痒的。
刘映chun想撤换方凌的意思没有在会上得到大家的明确支持,但大多数人都认为方凌的做法必须改变。这才让刘映chun面子上过得去。
刘福贤说:“我得到县佛教文化管理办公室的消息,说是有些外界的高僧长老什么的可能会来这个上莲村考察。华夏佛学院的广证长老的行程已经确定。而华夏佛教协会会长释明远大师的行程,正大商榷讨论当中。”
刘福贤的话像一记重磅炸弹,与会的人都大吃一惊。就连刘映chun也难以置信地看着刘福贤,“你说的是真的?”
刘福贤点点头,“就在会前,我刚接到楚主任的电话。那时书记你已经进会场了,我还没来得及说。据说,跟随释明远大师而来的,还将有很多媒体记者。目前,还不确定市里县里会派什么领导陪同。”
会场里整体陷入沉默。上莲村捣鼓的这叫什么事啊!竟然把影响扩大到这么大,把这么重量级的人物给引了来!
这还叫不叫人活了!你那可是个麻风病村!
刘映chun这时慌了手脚,只得看着刘福贤,“老刘,关于这事,你有什么看法?上莲村现状,不是很好啊!”
刘福贤说:“我估计这事,县里这一两天肯定会有方案下来。我们乡里现在需要做的,我觉得有两件事,一是把道路交通整理一下,把乡里到上莲村一些坑洼的山路,该填的填,该修的修!二就是改善一下上莲村的硬件条件,实在不行,就先把乡里应急用的柴油发电机拨过去先应付一下,把上莲村的门面也收拾收拾!”
“上莲村通水、通电、通电视的工作,我们也应该加大一些力度了,把脸面豁出去要!相信县里在这个节骨眼上,也会全力支持我们的!”
………………………………
第四十九章 钟老板与灵通和尚
() (求收藏,求推荐)
一辆不起眼的黑sè的旧款桑塔纳2000型汽车,慢慢行驶在归安县城的大路上。
钟永良坐在后排座椅上,脸sè异常难看地想着什么。
在他的身旁,是一个年约六旬的和尚,面上皱纹如壑,还有好几块黑斑。他一直在闭目,双手握着一串念珠轻数,嘴里不住地轻轻念叨着“南无阿弥陀佛”。前排除了司机外,还有一个穿着西装戴着墨镜的汉子,一直在打电话,刚停。
“阿海,你刚才说,阿雄被陵海省厅的人看得很严?没办法给他通消息?”钟永良说。
那戴墨镜的汉子阿海毫无表情地说:“是的,老板。我们的人试了一些渠道与他接触,不过都很危险,没敢再继续下去。还好的是,现在掌握的情况来看,阿雄的嘴还很严实,没透出什么东西出来。”
钟永良叹了口气:“那个人,那么大的能量,也没能帮上这件事幺?”
阿海说:“他派人带了消息说,他已经尽力了。事情已经到了公安部,徐老头又顽固不化,以他的能力,倒可以想点办法,只是他怕事情闹大了影响不好,所以,他说送我们四个字。”
钟永良问道:“哪四个字?”
阿海一字一顿地说:“舍、车、保、帅!”
钟永良说:“那不是早已经制定的计划了幺!阿雄身上有多少条人命,他肯定是不能活着出来了。他如果把其他人供了出来,他的妻儿老小就完了,自己也还是难逃一死。他不傻,他明白的。”
汽车拐进了一个大停车场。停车场右前方,就是半山寺。如今的半山寺,保安jing戒已经明显加强了很多。不但停车场都有jing察巡逻,山门处更增加了六名jing察,查看出入的香客证件。
“灵通大师,半山寺到了,请。”钟永良先下了车,到车另一边给那老和尚打开车门,恭敬地请他下车。
那灵通大师面无表情,下了车后,数着念珠,自顾一人就往半山寺而去。
那阿海低声在钟永良耳边问道:“老板,这老和尚是什么来头?我怎么看你对他比对老爷子还恭敬?刚一直没好意思问。”
钟永良狠狠拍了他脑袋一下:“嘘!低声!台湾佛教界两大泰斗,北星云,南灵通,这你都没听过?台南景福寺的灵通大师!那是了不得的禅宗人物!”
阿海有些奇怪,“我只听过星云大师的名头,那可真是个了不得的法师。他把佛光山开遍了世界很多国家。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一个景福寺灵通大师?”
钟永良说道:“我好不容易才把他请过来的,据说他已经得道,修成慧根!就是xing格有点怪!你可不要多嘴惹他生气!”
那灵通大师在山门处并没有受到阻拦,一个年纪这么大的老和尚,jing察根本没去管,只当他是本寺的人了。他随着人流,很快便来到了华严堂前。在这里,他凝神望着堂内,面带不解,然后又摇摇头。钟永良和那阿海才跟得上来。
灵通大师在堂外等了几分钟,赶上了下一拨的参观资格。缓步进入堂内,他便呆呆地立到了那慧觉大师舍利展柜之前,一站就是好几分钟,闭着眼睛,纹丝不动。
募地,他又睁开了眼,直勾勾地盯着那七颗像白玉般的舍利,眼神中满是迷惑之sè。
“不对,不对。”他摇摇头,“完全感受不到任何的禅宗法力波动。难道是假的?但又不似假的?我感觉到自己的慧根与之隐有共鸣。那么,其千年不散的慧根之力,哪里去了?若是转移,又能去何处?”
他把眼睛盯在金佛塔本身上,可稍顷又失望地摇摇头。
终于,他带着满脸的失望之sè,一句话也不说,又走了出去,径直走出寺去。
钟永良恋恋不舍,又爱又恨地盯了那金佛塔和舍利几眼,这才与阿海跟了上去。
三人上了车,钟永良看看灵通大师铁青的脸,“大师,有什么不妥吗?佛塔和舍利难道是假的?”
灵通大师摇摇头:“不,都是真的。可是,舍利上的法力没有了。作为一个修出慧根的高僧,慧觉一生修行的jing华都在其舍利之上。可是,现在没有了。”
钟永良惊道:“这怎么可能!我在宁藏省搜罗过一些高僧的舍利,保存多年,你不都还说上面还存着至纯至正的修佛之功吗?”
灵通大师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转移舍利上的法力,至少要以人本身的jing血为媒,还要讲究莫大的天地机缘,缺一不可。怪。怪。这小地方,难道有能承受这莫大天地机缘的上佳才选吗?”
钟永良说:“也未必没有,毕竟这里自古而今,修佛之习俗浓厚。还出了个影响无比深远的归安寺。真想象不出,这穷县历史上还能修出那样的大寺!”
灵通大师说:“舍利如是,得与不得,已经无所谓了。倒是报纸上宣扬的那个小小博物馆的《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我必须前往一观。”
钟永良展开一张报纸,仔细瞧了瞧地址,便向那司机说:“小宋,开车,去莲花乡,那个上莲村!”
这时,在上莲村口的“佛宝博物馆”前,刘鹏带着三个村里的小伙子,百无聊赖地打起了扑克。在他们外围,是三十多名与昨ri一样,犹豫不决却又不忍离去的游客。
他们当中,还是没有一个人下得了决心当那个二百五,掏出千元门票。
方凌饿了,带着何月先回去吃午饭。然后再回来换他们回去吃。
又来了一辆车,车上下来四个人。其中还有一个是和尚,一个老和尚。老和尚一下车,什么也不顾,就急急地向博物馆里面闯。
刘鹏急忙拦着他:“交钱!”
这老和尚就是灵通大师。听了刘鹏这话,也不问多少钱,随意指一下身后的钟永良:“钱跟他们要!”说着还要往里闯。刘鹏急忙给他手里塞了个手电,然后叫过一个小伙子跟进去盯着。
自己则走到钟永良面前,伸手要钱。
“多少?”钟永良习惯xing地掏出钱包,毫不在意。
“门票每人一千。看一页一百块。手电一分钟十块。”刘鹏说。
钟永良虽然觉得这收费有些离谱,但自己光请这老和尚就花去了五十万,倒也不在乎这点小钱,先掏了一千块甩给了刘鹏。
“嘿,谢了。”刘鹏捧了钱直乐,又来了一个二百五!原来觉得村长这收费够二的,现在看来,至少就有两个人比村长还二!
钟永良等人并没有进去。他对于佛经并不感兴趣。来这里完全是这灵通大师的主意。没关系,只要老和尚乐意就行。自己还有许多地方有求于他老人家的。
灵通大师正如那天的王天明一样,但比王天明更仔细,竟然在里面整仔细地一页页翻看经书内容。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三十分钟,四十分钟,五十分钟,一个小时!
整整呆了一个小时!
按一个小时六十分钟,每分钟一页的收费来看,他至少要付六千块的看书钱!
还好带的现金比较多。一共又付了六千六百块钱。这钱让阿海已经感到心痛了。六千块钱花了倒花了,关键是只看了一个小时的书就花了,这花得未免有点冤。
终于,灵通和沿看起来有些累了,走了出来,向刘鹏问:“请问,你这部书卖吗?”
“卖?”刘鹏一愣,这个问题他倒不知道怎么回答。还好这时候,方凌和何月过来了。刘鹏乐不可吱地冲上去,把手里一堆票子塞到方凌怀里:“村长,又有客人了!来了个比那王秘书还二的老和尚!一口气看了一个小时!”
哈。方凌把钱毫不客气地揣兜里,正碰上灵通大师迎面而来。灵通大师稍看了一眼方凌的面sè,神sè募地一变,仔细看时,越看越觉奇怪。
从面相来看,这年轻人佛缘极其深厚!灵通大师心想。
刘鹏指着方凌说:“这是我们的方村长,你要买的话,就跟他。”
灵通大师强抑着心中的激动,向方凌说:“方村长,我想买你那部书,你开价。”
这老和尚的口气好大。方凌想,然后摇摇头,“大师,不好意思,这书不卖。”
灵通大师眼神异常坚决,“我非常想买!一口价,五百万!”
………………………………
第五十章 钟老板与灵通和尚(二)
() (昨天单位有事加班,今天补更,求收藏,求推荐!)
一口价!
五百万!
这三个字一出口,整个“佛宝博物馆”内,瞬时如同石化世界!空气中静得都能听得见蚊蚺的轻哼。每个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个老和尚。
方凌急忙把几个人都带进防空洞内,与外面的围观者隔绝。
灵通大师再度说了一遍:“我出五百万,卖给我。”
方凌当然知道这部佛经如何珍贵,但是在他的信条中,更信奉自创的“佛法千般不如一个馒头”。有了五百万,这上莲村马上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还是何月先醒过来,喃喃地问:“真的假的?你有这么多钱?”
钟永良冷声道:“这是台湾台南景福寺的住持长老,灵通大师!大师的能量可是很强大的!星云大师在台湾以宣扬所谓的人间佛教而著称,但灵通大师认为,佛教的传播必须是jing英佛教!佛教法义高深,一般的凡夫俗子,哪能领悟践行,所以必须要靠才智超绝、用心专一、在某些领域已经独树一帜,领袖群雄的佛门jing英弟子来继承传播!”
“能成为景福寺门下信徒的人,无不是政界、商界的jing英!大师的随便一个信徒,都不会在意你那点钱!”钟永良说。
钟永良这自信的神态,让方凌觉得似曾相识。难道这个人自己在什么时候见过吗?他脑海里不断回想着。忽地,他想了起来,对,就是在那朱国雄接触的时候,朱国雄处传来的相片中,有一到两幅,是他与这个钟老板在一起活动的场面!
对,就是他!来到这上莲村,打的是什么主意?
方凌也想起了当初在半山寺里住下时,偷听过那几个歹徒的谈话,里面提到过一个钟老板。
这个钟老板与朱国雄是一伙的!
方凌不知道这钟永良有没有看过报纸上自己的图片,有没有认出自己这个人。于是试探着问道:“请问你是?”
“敝姓钟,是千福省人,主要做对台贸易。千福省龙台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钟永良递出一张名片。他并不怕暴露自己的身份。这个身份向来是他最好的掩护。朱国雄并不是自己公司的人,而是另一个文物盗贩组织的打手。他只是用重金聘请这个组织为自己渔猎合意的文物,尤其是佛教文物罢了。他与朱国雄的往来,多数是通过电话,两人其实只在极秘密的情况下见过两次。
钟永良其实并没有认出方凌来。半山寺案件发生后,主要是陵海省的报纸对之进行了一些报道,其中只有陵海省城的都市报才被允许使用方凌的像片。而这份报纸是没有卖到远隔千里之外的千福省的。
更何况,钟永良怎么也想不到,方凌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已经由一个华夏佛学院的学生,成为了一个麻风病村的村长,这落差太大了。
“原来是钟总,幸会幸会。”方凌向钟永良伸出手去。他本来想通过握手这一“友好”手段进一步查证钟永良与朱国雄关系的,但奇怪的是,慧根天罗没有丝毫动静,自己也探查不到任何信息。
“客气了。”钟永良说。有点着急地问,“五百万,方村长考虑得怎么样了?”
方凌脑袋急转,开玩笑似的说:“五百万,钟总说的是新台币?”五百万新台币,一百来万人民币,那就算不得什么。稍微历史长点的古董,上了拍卖会,至少都是这价。
因此,他的声音中略带了一点讽刺的意味,一种讽刺别人不识货的意味,是故意刺激对方的。
果然,钟永良面子上过不去了,说:“我说的是美元。五百万美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