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款十万元。阿弥陀佛。”
………………………………
第四十一章 初见成效
() (求收藏,求推荐)
许琳打着呵欠回到了《海虹都市报》报社。
她在海虹的五星级酒店虹海酒店门口,继续守候着省影视歌三栖明星徐瑞子的身影。一个上午,站得脚都木了,还没等到人。只好郁闷地回到报社吃午饭。
刚进报社,她就发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报社的人原来都在匆忙而急促地忙着事务,很多人在不停地接一个又一个的电话,不停地报告交流着什么。
可当她一进来的时候,随着被人们意到,人们的声音在几秒钟之内迅速地沉静下去。然后,忘了手中的工作,忘了手中的电话,所有人的目光地集中在了一个焦点之上,这个焦点就是许林。
怎么了?许琳有些心虚地抹了抹脸,脸上没什么东西啊!发型,发型跟以前也一样!衣服,衣服也是平常穿的衣服!
随着电话中的提醒声,有些人才反应过来,继续忙自己的事。更多的人窃窃私语,指指点点,看向许琳的眼神中都有些别样的意味。
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许琳回到自己的桌子前。这时郭芸的电话打了过来:“小许,听说你回来了,你到我的办公室来一下。”
郭芸的声音不动声sè,许琳心下更是一沉。肯定有事!可是什么事呢?今天,今天似乎自己一切都好,唯一有点出格的事就是把方凌那篇稿子放到七版一个很不引人注目的小角落去了,这还是经过郭芸同意的。不会是为了这稿子?不会,开印前社长也看了,没说什么啊。
来到郭芸的办公室,郭芸说:“小许,今天上午报社接到很多读者的电话,有四百多个。这些电话打过来的目的,都是求证你那篇稿子的。”
“求证?”
“没错,这些读者里,有的人很激动,有的人生气,有的人觉得稿子不实。不过大家统一的意思,就是要求报社对这事进行详细报道,说稿子太简单了。而且希望报社能把佛教界和文物界的专家都带到那个叫什么上莲村的地方,进行真实xing考证!还有很多读者一边骂着那个小村子博物馆的收费模式荒唐,却一边说非常想去看看!要求提供相片和详细的联系方式!”
郭芸的声音里有压抑不住的激动,“小琳,你知道吗,今天一个上午,我们报社的报纸加印了三次,全部销光!销售量是平时的四倍!四倍!”
许琳:┅┅
郭芸继续说:“刚才社长陪着《海虹ri报》的孙社长也来了,孙社长对你这篇报道很感兴趣,他也想知道事情究竟是不是真实的!他说希望《海虹ri报》能够配合做好这篇新闻稿的后续报道工作!你知道嘛!配合!全市发行量第一的党报竟然说配合我们采访工作!是配合!”
“市博物馆的林馆长打电话过来说,他有意带一个考察队前往这个上莲村进行实地考察,鉴证那部佛经的真伪,同时对消失的归安寺佛教文化进行研究,希望你能够做好向导!”
“市委宣传部张秘书打了电话来,说如果那新闻是事实,希望报社正确做好新闻导向工作。”
“市zhèng fu宗教文化办公室鲁主任亲自打了电话来,说有意带团前往考证研究,希望我们报社能够做好向导作用。”
“市电视台希望与我们报社合作,进行事件的跟踪报道。省报,省电视台也表示了相同的意愿。”
┅┅
郭芸一边对着记事本,一边说。
许琳暗中数了数,有意前往上莲村的单位,至少就有三十来个。她不由心底暗暗吃惊:方凌这小子行啊,一篇小小的不起眼的报道,竟然引发了这么多方面的关注。
郭芸说:“社长现在陪着孙社长吃饭去了。走之前他说,要你带着一个小组,前往上莲村对这事进行跟踪报道。《海虹ri报》也将派两个记者一起。孙社长说,不好意思抢我们的新闻线索,所以他们的记者会尽量配合我们的采访,以我们为主。”
许琳完全木了:┅┅
郭芸严肃地看着她:“发什么呆,说话啊!”
许琳半晌才期期艾艾地说:“主任,我也不知道那部佛经是不是真的,还是别去了,万一带了人过去,人家一考证是假的那多不好。本来这也就是个闹着玩的新闻。”
“闹着玩!”郭芸怒道,“现在引起各方面这样的关注,怎么还能闹着玩?原来大家都没当回事,现在各方面都这么重视,那就不是个小事了!我不管,你准备一下,明天就带着采访小组给我去那上莲村!不管真的假的,都要给读者们一个详细的交待!”
“我不想去。”想起上莲村恶劣的生存环境,许琳yu哭无泪。
“明天就出发!”郭芸说。
与此同时,归安县城的半山寺,净林和尚拿着一封信,敲开了住持广昙大师的房门。
“住持法师,有你的一封信。”净林和尚恭恭敬敬地说。
“行,你回去。”广昙大师接过信件。
信封是很普通的一毛钱一个的,寄信人的地址是本县的,写的是县莲花乡上莲村佛宝博物馆。
佛宝博物馆?听到这个名字,广昙大师的眉头就皱了起来。口气真不小。自己似乎与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来往。
取出一把小刀,切开信封口,从里面取出一张信纸,一张相片。相片上的是一叠书,看起来有六本。书页上很庄重地写着书名:《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
本来心思很平静的广昙大师像是想起了什么。他开始有点激动,接着是不可遏制的激动。作为一个浸yin佛学六十年的老僧,他当然知道这部经书在整个佛法体系中的地位。六十年来,很多佛经里都记载有这么一部书,但是,确实如那信中所说,即使是上部的三卷,也大多残缺不全。
可现在,那信中明明白地的说着,上下两部共六卷,齐全地在那个博物馆里!
这可能吗?这是真的吗?如果是恶作剧,又何必说得如此真实?那个防空洞,他也是知道的。年轻的时候,寺里的和尚们为了感激修洞的人的辛苦,筹集了资金给人们送了好多天的茶水素食。他也是其中之一。
而那个名字,熟悉的名字,方凌!那个保护了佛塔和舍利的年轻人!那个佛缘极其深厚的年轻人!他,并不像是个恶作剧的人。
反正就在莲花乡,也不远。那便去看看。也损失不了多长时间。如果不去看,若那是真的,自己或者就终身遗憾了。
广昙大师打定了主意。
这个时候,他才发觉,自己的双手,那双面对时代剧变也坦然不惊的双手,此刻却在微微地发抖着。
华夏佛学院,与其说是一所大学,其实更像是一座寺院。它位于京城的西郊。占地千顷,面积极为广大。
学院的建筑风格完全是中国古代寺院的形式。有大雄宝殿、毗卢阁、有伽蓝殿、天王殿、藏经阁(即图书馆),舍利塔,钟鼓楼,僧舍,饭堂,办公楼等,一应俱全。
学院教务处主任广证法师这天心思始终无法安静下来。作为一个修行了四十年的老僧,佛法造诣高深的他,自问已经做得到所谓“平静无生、清凉自在、无为、离一切妄想”的境界,但是。
他的目光转向面前办公桌上一封拆开的信上面。
一张信纸,一张照片。
这封信他至少看了四遍,照片仔细盯了至少二十分钟。然后,在方凌的名字上,他又呆呆地看了十分钟。
他非常清楚信中所说的事情。因为信中的故事,就是他教授给方凌的。他也非常清楚,尽管方凌不拘小节,爱说粗口,有时还不守清规戒律,但方凌有一个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优点,他认真,做事认真。
方凌这样的xing格,决定了他绝不会无缘无故地来忽悠自己的教务处主任。哪怕是自己把他开除了。但是,那小子的悟xing,还会不明白自己的心意吗?
正想着,桌上的电话响了。来电的是研究生处的教授、导师广深大师。广深大师的声音中有掩饰不住的激动:“广证师兄,你收到了方凌那小子的来信没有?”
………………………………
第四十二章 释明远大师的犹豫
() (求收藏,求推荐)
华夏佛教协会,是整个华夏佛教文化的最高组织,以传播发扬和保护优秀的佛教文化为最高宗旨。在其下面,还有各省、市的分支协会,是华夏佛教文化民间保护的最重要的一股力量。
华夏佛教协会的总部在京城的平安寺。协会的会长一般由平安寺的住持大师兼任。
平安寺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大寺,历史悠久,早在唐时便已建立,明清时期甚至成为王朝的护国禅寺。即使在新时代,华夏佛教协会的会长和高僧们,也经常受到zhong yāng领导人的接见。
据说,有的国家领导人还与协会的会长一起探讨过佛学的问题。
有人说,华夏佛教协会会长的地位,其实就相当于西方教会中的教皇。
现在的华夏佛教协会的会长是释明远大师,今年七十一岁,他既是平安寺的住持,同时还是几家民间佛学研究机构的荣誉会长或顾问,在国内外的佛学界都是声名显赫。
主持完晨会,回到禅房休息,就有弟子就送上了邮递员刚送来的一些释明远大师订阅的佛学杂志和报刊,同时还有厚厚的一包信件,和很多的快递包裹。
由于释明远大师的威望和地位实在太显赫,对国家佛学界影响如泰山北斗般重要,为防有不法分子暗中加害,或有别有用心的人邮来乱七八糟的东西,经大师同意,他的所有的邮品都要经特定的礼仪僧先检验一番。
因此,现在释明远大师面前的邮品全是拆开的。他并不在意所谓的个人**被他人所见,只是说心地光明就无所私。
信件很多,总共有三百来件,这还是挑拣过之后的。每天都有至少这么多,大部分都是善信们寄来的。他们或者是心中有难解迷津想请求大师指点,或是在信中表达仰慕之情,或是有佛事活动想请大师参加。
别的信件,释明远大师只是看看而已,一笑置之。但对于善信的信件,他都亲笔进行了回复,将回信塞在原信中,届时交由弟子们按原信上的地址进行回信。
每天看信与回信都用去了年迈的释明远大师大量的时间和jing力,但大师乐在其中,他向弟子们多次表示,这回信的过程,也是修行的过程,也是弘法的过程。
礼仪僧在既定的时间来了,把大师案头上的一撂写好的信和其他已阅信件收拾清走。他发现,大师留下了一封信,和一张相片,皱了眉头,在仔细地思考着。
“正言你先回去休息,这封信我还要看一下。”释明远大师说。
名字叫正言的礼仪僧看了看墙上的时钟,已经是十一点了。他并不多言,抱了那些信件退下去了。
“《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释明远大师喃喃地念了一遍这个名字,看着信纸,思绪似乎回到了两年之前。
信纸上的内容说的不错。两年之前,当以吾栖太郎为首的四名ri本学者带着从《大正藏》内发现的不明汉语残篇来到华夏佛教协会进行研究时,正是释明远大师和华夏几个佛教协会的高僧进行接待研究的。经过研究,中ri双方佛学最高层的僧人们基本认定,那就是《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的残篇,属于上卷中的一部分。那部残篇马上在整个佛学界掀起了一股风暴。但可惜,ri本学者在证实那就是《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的残篇后,就带着残篇离开了,甚至连影印的机会也没留给华夏僧人。而他们回ri本后,ri本佛学界也为之全部震动,将那几页纸视为至宝,供奉在ri本佛教圣地、世界文化遗产东大寺里。
在这短短的交流中,华夏的七名高僧各记下了一部分残篇的内容,但可惜记忆力终究有限,他们只凭记忆记得些语句,加起来也不过十来页纸,残缺不全。想到ri本僧人手握佛门经典重宝,偏不与华夏公开交流,协会的长老们无不抑郁难过。不过这件事后来影响很大,被国内多家媒体报导过。也因此引起了部分修佛人士的一股寻找热情。终于,中国的佛教人员竟然在房山石经编委会找到该经了缺失的另一部分残片,与ri方残篇上的部分语句竟然可以重合对上。这总算给了释明远大师等人一个安慰。在他们的努力下,《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上卷的近六分之一的内容得以重现。随后,这些残篇也被翻译成藏语,在很短的时间内传入xi zàng部分大寺。xi zàng高僧拉西仁勤喇嘛发现《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的残篇与藏语版的《圣大解脱经》中的一部分残篇基本相同,亲身前往京城,与华夏大乘佛教高僧们探讨,又为《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增添了一部分内容。现在,整个《大通方广忏悔灭罪庄严成佛经》上部的内容,有近三分之一是基本完整的。
释明远大师参与了这几起重大的修订查证工作,失传千年以上的佛门至宝在他手中得以重现部分内容,他很自豪。但经手的只是残篇,他又时常为此遗憾。看到ri本学者得意的神态,他觉得心痛。
修佛这么多年了,那时那刻再也难六根清净,心痛无比。
但是!
这个什么上莲村的佛宝博物馆,竟然敢说自已藏有这部经书的全本,上下两部共六卷!这究竟是事实,还只是个玩笑和欺诈?
是真是假,去看看就知道了。释明远大师知道那个村子所在的归安县,也知道那里的半山寺,甚至知道一些关于归安寺的故事。慧觉大师的佛塔舍利出土后,他本来想亲自前往观礼,但后来发生了歹徒偷盗佛塔和朱国雄在归安县落网的情况,协会担心当地的治安和大师的人身安全,又担心他年事已高,经不得路途颠簸,便没有为他安排此行。
难道这是佛祖的意思,非要我去归安县一趟?释明远大师想。
不管怎样,这次是不能再犹豫了!
莲花乡zhèng fu,从上到下,不管是书记还是乡长,还是干事办事员,这两天一个个都忙得焦头烂额。本来乡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段明辉出了车祸,摔成重伤,瘫痪在床这事已经令一堆乡领导头疼的。可现在,一天几十个电话,都是市里县里要来人去什么上莲村佛宝博物馆的,要莲花乡zhèng fu做好接待安排。
莲花乡zhèng fu四巨头,刘映chun书记,刘福贤乡长,钟民富副书记,何新年副乡长被这一系列的电话说蒙了,上莲村?那个麻风病村?什么时候有了个佛宝博物馆?
其实何止是莲花乡zhèng fu蒙了。就算是归安县zhèng fu,现在也蒙了。省城海虹市,所在的海安市以及许多周边县市的各个部门的人员,记者什么的,纷纷都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要来归安县看看的意愿,所需要的只有一个,希望归安县zhèng fu安排人员引引路,顺利带他们走过山路,顺利去到上莲村,顺利去到佛宝博物馆。
上莲村!那个麻风病村!如果不是见义勇为的好青年方凌去了那里当村长,县里的头头脑脑里,真没多少人记得还有这个地方!
这么多的上级机关和媒体要去那里!一个不通水不通电,路难行,生活极其原始困难的地方!县领导们脑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