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从大元帅到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之从大元帅到皇帝- 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就在这个时候,秦怀道却搜题精编站了出来。并且开口对李世民说道:“臣愿意上台过上两招。”

    看到秦琼的儿子秦道珍站了出来,李世民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抹兴奋。

    这秦道珍可是得了秦琼的真传,虽然不能称之为无双上将。也绝对称得上是一流武将了。

    于是便开口说道:“秦到镇愿为国分忧,自然是高兴万分。不过切莫强求,如果要是不敌对方的话便赶紧开口投降。”

    秦怀道说了一声知道了,便催动战马杀向了擂台。原本擂台上的泪珠大打出手。


………………………………

第237章 擂台立威

    秦怀道从小跟随秦琼练武,将秦家家传的锏法和枪法,练得那是炉火纯青。他一登场那些无名之辈自然不是他的对手。

    转眼之间秦怀道便在擂台上连胜五场,然后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之下走下了擂台。

    随后接二连三的又有人上了擂台,最后胜出的分别是程咬金的儿子程处默,尉迟恭的儿子尉迟宝琳,以及一众小国公。

    眼看天色将晚,第一天的比试马上便要到了尾声。可是齐王李恪却迟迟没有出现。

    这不由得让李世民有一点奇怪,便对身边的王德说道:“你不是说李恪已经答应前来比武,为何朕到现在也没有见到他?”

    “皇上,齐王殿下历来说话算话。既然他答应皇上会来,奴才觉得便一定不会食言。”王德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听后不由得点了点头,毕竟他对自己儿子的性格,也是十分了解的。

    这时便听擂台上的获胜的人大声喊道:“还有没有人来敢与我过上两招,如果现在再不上场的话,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一时之间台底下议论之声此起彼伏,但是却没有人愿意站出来上台。毕竟台上这位武艺确实高强。

    如今已经连胜四场,而且每场都将对手打得骨断筋折。所以自然没有人愿意与他比武,真怕技不如人最终落得一个骨断筋折的下场。

    此时擂台上的这位那是趾高气昂,觉得已经没有人敢再来与他比试。便开口对程咬金说道:“卢国公,按要求我应连胜五场才可晋级。只可惜现在没人来凑这最后一个数,不知我是否能够进入下一场比试呢?”

    “你小子不要着急,能不能进入下一场你要胜过他再说。”程咬金用手向擂台之下一指。

    顺着程咬金手指的方向一看,只见一个身穿灰色劲装,腰间挂着一把刀的少年,正站在擂台之下。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齐王李恪。李恪一直没有出手的原因。就是准备找一穷凶极恶之人,然后杀他立威。

    如今擂台上的这位擂主,就再适合不过了。虽然擂台比武难免会伤及对手,但是这位的做法确有一些过于残忍。

    明明人家已经认输,可是他仍然不依不饶。所以李恪准备出手,让这人自尝恶果。

    “看你小子年龄不大,就不要上来趟这趟浑水了。免得到时候落得一生的残疾。”那名擂主嚣张跋扈的说道。

    李恪面带笑容,慢慢的向擂台上而来。虽然李恪的动作十分缓慢,但是每走一步都尽显一股霸气。

    李恪来到擂台之上,开口对那位擂主说道:“不知你想如何一个比法?是赤手空拳咱们较量拳脚,还是亮出兵刃比比武器。”

    “刀枪无眼伤了你也不好,今日我就陪你动不动拳脚。也好拿你凑个数,让我进入下一场。”那名擂主一脸不屑的说道。

    李恪点了点头,便从腰间将血影狼牙取了下来。随手在手中挽了一个刀花,然后便将其直接惯在擂台之上。

    虽然这擂台是木质结构的,但是所用木板足足有半尺左右。可是却被李恪这轻描淡写的一下,直接给贯穿了。

    长长的一柄血影狼牙,竟然只剩下了一半左右。其余的已经没入到了木板之中。

    然后李恪亮出起手势,对着那名擂主说道:“来吧,让本王看看你有多大的能耐。”

    那名擂主听到李恪自称本王,不由得眉头一皱。同时开口对李恪问道:“不知这位如何称呼,我手下可不杀无名之辈。”

    “本王姓李名恪,至于能不能杀得了本王,那就要看你的能耐了。”李恪说完之后身形一动,便向擂主杀了过去。

    这名擂主听说自己对面站的人是齐王李恪,不由得感到十分的担心。毕竟王爷不比普通百姓。如果自己真的伤了他,恐怕自己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在高手过招的时候,如果不能摒弃杂念。那么很容易便会出现破绽。而此时这名擂主满心的顾虑,又如何能够发挥出其战斗力呢。

    李恪自然不会乘人之危,因为李恪今天要杀人扬威。所以李恪准备将其激怒,让其展露出凶残的一面。

    只见李恪出手如电,在那名擂主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便狠狠的抽了他一记耳光。

    接着台下传来一阵叫好,由此可以看出这名擂主已经引起公怒。看热闹的恨不得李恪能将其置于死地。

    这一下那名擂主已经被激怒了,眼中愤怒的喷射着怒火。恨不得能将李恪活活烧死。

    不过他心中还是知道轻重的,所以强忍着怒火并未发作。与李恪对战的时候还是以防守为主。

    不过李恪却没有领情,而是找准机会又是一记耳光。就这样,前前后后总计打了那人六七个耳光。

    接二连三的羞辱,让那名擂主再也无法容忍。只见他手下招式一变,已经不再是一味的忍让。

    那名擂主向李恪发起攻击,每次出手都直逼李恪要害。如果李恪有一时疏忽,恐怕便会骨断筋折,甚至可能会一命呜呼。

    这不由得让李世民捏着一把汗,生怕自己的儿子死在擂台之上。

    而就在李世民担心的同时,李恪已经被逼到了擂台的角落。可以说是退无可退了。

    可是原本已经没有退路的李恪,身形竟然如大鹏一般腾空而起,直接向着擂主的头顶冲了下来。

    那名擂主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已经将李恪逼到了擂台的死角。李恪竟然还能躲过自己的致命一击。

    不过此时就算他再想收招,也已经来不及了。李恪整个人在空中来了一个倒挂金钩,双手直接抱住了擂主的脑袋。

    还没等擂主作出反应,李恪双臂向左侧一传,便传来的一声脊椎被扭断的声音。再看那名擂主,一脸不甘的倒在了地上。

    而李恪的身形在空中来了一个翻转,然后稳稳地站在了地上。连看都没有看那名擂主一眼。

    台下的观众瞬间变得鸦雀无声,他们没有想到刚才不可一世的人,如今竟然被人家扭断了脖子。

    不过这份寂静只维持了一会儿,很快便传来了一阵喝彩之声。可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声音却大声喊道:“齐王殿下果然武艺高强,那就让草民来领教领教吧。”


………………………………

第238章 处处都有阴谋

    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那个人,只见那人一身黑色劲装。腰间同样配着一口横刀。

    那人三两步走上擂台,向李恪行了一礼后说道:“草民张刚见过齐王殿下。”

    李恪上下的打量了一番这个张刚,只见这张刚浑身杀气腾腾。不用问也知道绝对是从生死边缘走过来的人。

    与此同时,李恪也得到了罪恶基地给出的信息判断。这张刚的武力值竟然达到了初级黄金战将级别。

    可以说和李恪不相上下,李恪想要拿下这个人恐怕并不容易。而且李恪有一种感觉,这个人就是奔着自己来的。

    于是李恪笑着说道:“等了这么久了,如今终于等到了本王。又何必如此客气呢。”

    “齐王殿下果然慧眼独具,不过今日你我只能有一个人活着离开这里。如果你能杀得了我,便可活着离开。”张刚面无表情的说道。

    “受能让你不惜自己的安危,来擂台之上取本王性命。看来你的处境也不是很好呀。”李恪笑着说道。

    “齐王殿下说的不错,受制于人的感觉确实不好。只可惜我别无选择。”张刚一脸无奈的对李恪说道。

    李恪与张刚的对话声音极低,擂台下面的人自然听不见。而李世民等人更是不闻其详。

    “擂台上在说什么,朕怎么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李世民低声的对王德说道。

    “皇上,这人浑身都是杀气。恐怕是在生死边缘徘徊的人。而且他的武力未必会比齐王殿下低,这一战恐怕会是生死相搏。”王德一脸担心的说道。

    “看来朕的担心果然出现了,还真有人准备在擂台上置李恪于死地。”李世民面沉似水的说道。

    “皇上不必担心,齐王李恪这一战赢定了。”李世民身边的李靖,笑着说道。

    听到李靖的话,李世民不由得问道:“李王兄为何会如此有信心?难不成你知道什么?”

    “高手过招任何一个细小的因素,都能决定这场比试的结果。而手中的兵刃更是关键的所在。”

    “皇上您看,齐王李恪的那把刀。虽然如今尚未出鞘,却可以深入木板之中。可想而知其材质的优越。”李靖指了指擂台之上的那把血影狼牙说道。

    “朕还真就没有听说过,李恪什么时候得到过神兵利刃。不过李王兄这么一说,朕的也觉得这把刀非同一般。”李世民点了点头后说道。

    “皇上,难道你忘了齐王李恪身边的侍卫墨翼书,那可是墨家当代的巨子。墨家的冶炼之术,不用臣说,皇上也应该知道。”李靖笑着说道。

    ……

    就在李世民与李靖交谈的同时,李恪已经与张刚动起手来。刚开始二人都是赤手空拳,比的是贴身肉搏。

    不过你来我往足足打了有五六十个回合,也并未分出一个高低胜负来。

    而台下的观众时不时的传来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因为今天的所有比试,只有这一场才算得上惊心动魄。

    看热闹的永远不会嫌乱子大,这时就听有人大声喊道:“这样打要打到何年何月,还是亮出你们的武器,真刀真枪的干上一场吧!”

    而这时李恪与张刚也双双跳出战圈,相对拱了拱手之后便分别去取自己的武器。

    只见张刚先将横刀抽出了刀鞘,张刚手中的横刀一出鞘,便发出一股逼人的寒光。

    可想而知,这口横刀不知饮了多少人血。称之为沙场凶器也绝不为过。

    而李恪此时也将血影刀拉了出来,随着血影刀的出鞘,一股血腥之气弥漫整个擂台。

    这不由得让张刚眉头一皱,他没有想到李恪竟然拥有一柄如此的宝刀。

    可是接下来的一幕,让张刚更加感到吃惊。因为李恪又从刀鞘之中拉出一柄匕首,正是李恪的狼牙匕。

    而此时观众台上的长孙无忌,也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虽然只是一个极其细微的动作,但却没有逃出李世民的眼睛。

    虽然长孙无忌坐的与李世民有一段距离,但是李世民却一直在关注着长孙无忌和李承乾。

    因为李世民觉得,这个张刚应该是有人蓄意派出来的。为的就是在擂台之上正大光明的杀了李恪。

    看到长孙无忌的表情,李世民的脸上不由得出现了一抹愤怒。而坐在李世民身边的李靖,却偷偷伸手拍了拍李世民的腿。

    李世民自然明白李靖的意思,于是无奈的看了看李靖。脸上的表情也有所缓和。

    而此时李恪已经与张刚打在了一处。不过这张刚知道李恪手中的血影刀绝非凡品。所以在对战的时候,刻意的避免与李恪手中的血影刀硬碰硬。

    这样一来,就让张刚有一点畏手畏脚了。所以形势对于张刚来讲十分的不利,而李恪却发挥得淋漓尽致。

    二人就这样过了十几个回合,李恪一边向张刚发起攻击,一边低声的对张刚说道:“如果不用你腰间的那柄软剑,恐怕你今天就要躺在这里了。”

    李恪说完之后,右手中的血影刀便直接向着张刚的头顶削了过来。逼张刚用手中的横刀去架。

    不过李恪心中明白,这样还不足以逼得张刚和自己硬碰硬。所以李恪左手的狼牙匕,也直接向着张刚的小腹刺来。

    一上一下一长一短,直取张光要害。这样一来,就逼得张刚不得不与李恪硬碰硬了。

    只见张刚用手中横刀向上一架,整个身形突然向后退去。与此同时张刚手中的横刀已经一折两断。

    而此时张刚手中再次闪起一片寒光,一柄薄如禅翼的软剑,出现在了张刚的手中。

    唐朝的冶炼技术还十分的简陋,打造一柄薄如禅翼的软剑,那可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所以李恪可以肯定,张刚手中的这柄软剑,恐怕绝非是凡品。绝对是出自名家之手,甚至可以称之为神兵利刃。

    此时张刚已经将半截横刀丢在了地上,右手握紧了软剑。并且开口对李恪说道:“齐王殿下果然武艺高强,你可是第一个将我张刚逼得如此狼狈的人。”

    “如果你要不亮出这柄软剑,就是对本王的不尊重。如今再让我们好好的打上一场。”李恪说完之后便向张刚攻了过来。


………………………………

第239章 百鸟朝凤枪

    张刚手中这柄软剑如同灵蛇一般,就算是李恪的血影刀与其相撞,也奈何不了其分毫。

    就这样二人又打了一个势均力敌,整整五六十个回合也未分出个胜负来。这不由得让满场尽是喝彩之声。

    “没有想到这张刚还有这柄神兵。如果皇上能将其收为己用,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战将。”李靖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然后对王德说道:“去告诉程咬金一声,让李恪和张刚上马比试。”

    王德喏了一声之后,便去向程咬金传旨。程咬金接到圣旨之后便大喊一声:“住手,这样打下去何年何月是个头。你二人回去取了战马再战不迟。”

    听到程咬金的话,李恪和张刚双双跳出战圈。互相抱了抱拳之后便转身离开了。

    按理来说,第一场比试比的是步下武艺,第二场才是马上的较量。不过既然是李世民下了圣旨,那程咬金自然也不会反对。

    不多时李恪和张刚便再次回到擂台之上。不过此时二人已经分别骑上了战马,而且是顶盔贯甲罩袍束带。

    只见李恪胯下闪电疾风豹,身穿饕餮吞天铠,手中一柄血狼飞龙戟银光闪闪。

    马背上还挂着一张宝雕弓,走兽壶中装着雕翎箭。身后百花袍随风飘扬。

    看的李世民不由得暗自点头,心说自己儿子的这副装扮,还真是威风凛凛。

    而张刚却比李恪寒酸的多了,胯下战马只是普通的马匹,根本算不上宝马良驹。

    而掌中的那杆长枪,看上去也没有什么出奇之处。身上更是一件普通的明光铠。

    从气势上首先就弱了李恪三分,所以众人自然觉得,这一战最后的胜者会是李恪。

    不过长孙无忌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微笑。因为他心中清楚,张刚的必杀技并不是掌中长枪,而是张刚百宝囊中的暗器。

    张刚和李克在战马之上抱了抱拳,便分别催动战马战在一处。只见李恪将手中血狼飞龙戟上下翻飞,每次刺出都直取张刚要害。

    而张刚手中这杆长枪,也是上下飞舞。将李恪的攻击化解得十分巧妙。时不时的还会给李恪来上两记反击。

    在众人的眼中,张刚此时已经落了下风。不过李恪却不这样认为,因为李恪觉得张刚的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