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从大元帅到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之从大元帅到皇帝- 第9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凭太子殿下那偏听偏信的性格,让他下定决心并不困难。”侯君集点了点头后说道。

    ……

    “不错,恪儿的手艺果然比尚食局御厨要好。这滑嫩可口的菜肴,平时还真就很难吃到。”李世民赞叹的说道。

    并且一边说一边不停的向嘴里塞着菜,一口酒一口菜吃得那是不亦乐乎。

    就连长孙皇后,对李恪的厨艺也是赞不绝口。恨不得就将李恪留在宫中,没事给她烧烧菜。

    而李恪也识相,竟然笑着对李世民说道:“父皇觉得而成菜烧得好,那不如就将儿臣调回长安城。那岂不是每日都能吃到儿臣烧的菜了。”

    “难道你真想做个厨子,而不想做大唐的封疆大吏吗?”李世民放下手中筷子对李恪问道。

    “父皇,今日儿臣就直言不避讳了。其实儿臣现在活得很累,真的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了。”

    “表现好了,朝中那些重臣会担心儿臣对太子之位有所想法。表现的不好,他们又会在父皇面前搬弄是非。”

    “归根结底一句话,他们就是无法容忍儿臣体内的血脉。毕竟儿臣的外公可是他们封妻荫子的垫脚石。”李恪焊锡的对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又岂会不明白,于是叹息的说道:“事在人为,虽然你不能成为大唐太子。但是却仍然可以为大唐百姓造福。”

    “只要能为大唐百姓造福,就算有朝一日你粉身碎骨。这一辈子也算值了。”

    “父皇,儿臣可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儿臣想要的生活是,让儿臣身边的亲人可以经常团聚。都可以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李恪摆了摆手后对李世民说道。

    “要怪只能怪你生在天子家,身为皇室血脉你无法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是普通百姓随意就可得到的生活,对于你也只能是一种奢望。”

    “朕将七州之地交给你,就是想让你做出成绩来。只要你真的能够做出成绩,朕保你长命百岁。”李世民开口对李恪说道。

    李世民又何尝不明白李恪的担心,自己活着自然没有人会去动他。但是有着知人自己龙驭宾天,那李恪很有可能也将朝不保夕。

    所以才会当着长孙皇后的命,向李恪做下保证。那就是虽然不能让李恪正位东宫,但却可以保证无人能动得了他。

    李恪自然也明白李世民的意思,于是一脸无奈的表情说道:“既然父皇如此决定,那儿臣自然也不敢有所反驳。”

    “等明日儿臣向父皇述职之后,便会向卫国公提亲。迎娶了卫国公的女儿,便会返回齐州。继续去与山东世族周旋。”

    龙魂新书《大唐第一坑爹皇子》已经开始连载。各位有时间可以过去看看。并且龙魂可以保证,双开不影响更新。本书也绝对不会太监。

    (本章完)


………………………………

第220章 与卫国公长谈

    “父皇,如今河南道发生了旱灾。儿臣封地七州之内皆有旱情出现。恐怕今年绝大部分地方会颗粒无收。”太极殿中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河南道的事情自然有人去处理。但是你的封地之内,朕是不会派人过问的。但是朕不希望看到有流民出现,至于你如何解决,朕不会过问。”李世民开口对李恪说的。

    “父皇,七州之地百姓数万。一旦颗粒无收的话恐怕会哀鸿遍野。没有足够的粮食很难维持,还请父皇拨下赈灾钱粮,帮儿臣渡过这个难关。”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齐州并未受到这次旱灾的影响,所以自然不会出现流民的事情。而你在齐州的那三千亩土地,恐怕今年会是一个大丰收吧。”李世民看着李恪说道。

    “看来什么也瞒不过父皇,既然父皇已经知道了。儿臣想要点赈灾钱粮的事情,自然也就泡汤了。”李恪一脸无奈的表情对李世民说道。

    “赈灾之事你自己处理,朕说了不会插手,就不会去管。如今朕想知道,七州之地的军政整合的如何了?”李世民继续开口问道。

    “回禀父皇,经过儿臣的努力,登州;密州;齐州。军政大权已经被儿臣掌握,不过其他四州却对儿臣仍然是阳奉阴违。”

    “怎奈其身后有山东世族的支持,儿臣也不好急功近利。”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朕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只要能够将七州之地整合。朕便会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奖励。如果完成不了,那就等着朕的处罚吧。”李世民开口说道。

    李恪一脸哭丧的表情,对李世民说道:“儿臣知道了。不过儿臣还有一次要求父皇。儿臣与卫国公之女情投意合,还请父皇下旨赐婚。”

    “如今你的王妃乃是曲阜孔家的长孙女,如今再想娶卫国公之女为妻。恐怕会委屈了卫国公的女儿吧?”李世民一脸犹豫的说道。

    “父皇,儿臣已经与婧柔商量过了。婧柔也已经同意让卫国之公之女为平妻。”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今日李靖也来到了朝堂之上,所以李世民便开口对李靖问道:“不知李王兄对此事有何意见?”

    “如果能为平妻,臣自然不会拒绝。如果要是为妾的话,请恕臣不能答应。”李靖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既然如此,那朕今日便下旨赐婚。并命齐王李恪回齐州之后便着手准备,于卫国公之女大婚之事。”李世民点了点头后开口说道。

    李恪与李靖同时向李世民行礼拜谢。然后李恪便向李世民请辞,准备回齐州准备大婚之事。

    李世民自然也不会拒绝,于是便答应了李恪的请求。而这时李承乾却开口说道:“父皇,儿臣听说一件事情,不知当讲不当讲。”

    “有什么话但说无妨。”李世民开口对李承乾说道。

    “父皇,儿臣听闻三弟在齐州城有不小的买卖,不说日进斗金也差不多。如今河南道逢此大灾,是否应该让三弟为朝廷做一点贡献。”李承乾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朕倒是没有听说此事,不知太子殿下所说之事是否属实?”李世民笑着对李恪问道。

    还没等李恪回答,御史颜廷明便出班说道:“启禀皇上,臣得到的消息是,绝味轩就是齐王殿下的产业。这可绝对是日进斗金的买卖,恐怕现在齐王殿下比皇上还要富有。”

    “从你烧的那手好菜来看,太子殿下和颜御史好像并没有捕风捉影。你是否应该和朕好好说说呢?”李世民开口对李恪问道。

    此时李恪的脸上尽是无奈,并且开口说道:“儿臣虽然在绝味轩有一些股份,但是却并非是绝味轩的掌柜。所以所得利润也是十分可怜。”

    “这股份又是什么?朕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李世民继续开口问道。

    “股份就是儿臣在绝味轩,有一定的利益分成。”李恪回答道。

    “那这个分成又是多少呢?”李世民刨根问底的问道。

    “儿臣与绝味轩的掌柜张百味,对绝味轩的利润五五分成?”李恪想了想后对李世民说道。

    “绝味轩如今都开到长安城来了,不说日进斗金也差不多。看来颜御史并没有说错,你比朕还富有啊。”李世民笑着说道。

    “那可是儿臣的血汗钱,父皇可不能打他的主意。儿臣还指着他养老呢。”李恪一脸担心的看着李世民说道。

    “既然你身在齐州,又领七州封地。那这和南道节度使一职,就由你来担任吧。”李世民开口说道。

    这一下所有人都不淡定了,虽然这节度使一职本是虚职。对各州府的制约性并不是很强。毕竟真正个州府的军政主管,是刺史和都督。

    但是毕竟名义上是河南道的最高长官,所以长孙无忌等人自然不愿意看到。就连李承乾也没有想到,自己偷鸡不成反失一把米。

    还没等李恪开口说什么,长孙无忌便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皇上,齐王殿下虽然略有功绩。但是这河南节度使一职,臣觉得齐王殿下还不能胜任。”

    “父皇,长孙大人说的不错。儿臣连七州之地都没有管理好。又如何能担任着河南道节度使一职。还请父皇收回成命。”李恪急忙附和说道。

    这时朝中重臣纷纷开口,表示支持长孙无忌。觉得李恪没有资格担任河南道节度使一职。

    而这时李世民却开口说道:“如今河南道大旱,恐怕最终会颗粒无收。到时河南道必定会出现无数流民。”

    “如果你们觉得谁可以凭一己之力,不动用国库分文可以解决这次旱灾的话。朕就让他来当这河南道的节度使,并且授予实权。”

    李世民这话一出口,朝堂之中瞬间鸦雀无声。凭一己之力解决河南道的旱灾,这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做到的。

    而这时御史颜廷明却开口支持李世民说道:“皇上英明,臣觉得除了齐王殿下之外,没人能够胜任此职。毕竟如今齐王殿下富得流油,想必应对这次旱灾并不在话下。”

    与此同时,颜廷明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报复的笑容。仿佛已经看到李恪被搞得焦头烂额,散尽家财。


………………………………

第221章 七州联合军训

    “你给朕记住,如果河南道出现流民涌入长安城,朕定会拿你治罪。”李世民直视着李恪说道。

    “儿臣会发动封地内的世家大族,向其他州府购买粮食。以此来应对秋收后出现饥荒的状况。还请父皇给予便利条件。”李恪想了想后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只要不让李世民花钱,李世民自然不会有异议。至于李恪是否能够让世家大族花钱购买粮食,帮助他安顿灾民。那就不是李世民需要去想的了。

    于是便点了点头后说道:“朕会向各州府下旨,在同等的价位上优先出售给河南道。”

    “如果父皇没有别的事情,那儿臣就告退了。”李恪一脸沮丧的表情对李世民说道。

    同时卫国公李靖也开口请辞,然后由李恪搀扶着离开了太极殿。向卫国公府而去。

    如今卫国公已经辞去官职,唯一剩下的就是爵位。所以留在太极殿中也并无其他的事情。

    所以跟随李恪一起离开了,李世民自然也没有阻止。而是继续与其他官员商议朝中大事。

    ……

    卫国公李靖的书房中,李恪与李靖对坐。一边品着香茶,一边有一搭无一搭的聊着。

    “你小子平白无故捞了一个河南道节度使,不知你觉得这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卫国公李靖喝了一口茶后,开口对李恪问道。

    “此是喜忧参半,因为本王有能力拿出赈灾的钱粮。让河南道的百姓不受旱灾之苦。”

    “如果本王没有这河南道节度使的职务,自然不敢插手河南道其他州府的灾情。否则定会有人在父皇面前,说本王别有用心。”

    “如今本王有了这河南节度使的官职,自然就没有人再敢说什么了。所以本王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但是,如果本王实授了这河南道节度使一职。恐怕朝总有很多人不想看到,长孙无忌就是其中之一。”李恪开口对李靖说道。

    “如果你散尽家财帮助河南道百姓度过了这次旱灾。而皇上又收回了你和南道节度使一职,不知你会作何感想?”卫国公李靖开口问道。

    “这和南道节度使一职,本来就并非是常设官职。如果父皇想将其收回,本王自然毫无怨言。”李恪毫不犹豫的说道。

    “但是你在河南道倾入钱粮无数,难道就甘心看着这一切辛苦付诸东流不成?”李靖继续开口问道。

    “能为天下百姓做事,就算本王散尽家财也在所不惜。”李恪一脸义正言辞的说道。

    “那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处境,假如有朝一日皇上龙驭宾天。你觉得你还能做现在的逍遥王爷吗?”李靖一脸凝重的表情对李恪问道。

    “如果有朝一日父皇不在了,恐怕朝中的各位真就未必容得下本王。到时候极有可能本,留给王的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伸出脖子挨刀,要么用身家性命赌上一把。”李恪叹息的说道。

    “那不知齐王殿下是准备伸出脖子挨刀,还是准备用数万将士的鲜血,来为自己赌一条生路呢?”李靖穷追不舍的问道。

    “为一己之私置万千将士生死而不顾,这样的事情本王做不出来。但是本王有信心,到了那天本王不会选择,这两条路中的任何一条。”李恪信心十足的说道。

    “老夫倒是想听一听,齐王殿下的第三个选择是什么?”李靖也来了兴趣,一脸期待的看着李恪。

    “虽然昨天父皇当着皇后娘娘的面,答应本王让本王长命百岁。但是本王可不觉得将来会有人还能记得父皇的这句话。”

    “所以本王要是想长命百岁的话,那只有两个办法。第一个就是在父皇在世的时候,取得太子之位入住东宫。”

    “当然,朝中重臣绝对不会希望看到这一天。所以这个办法有与无并无区别。”

    “而第二个办法就是,本王拥有足够制约朝廷的能力。就算是朝中重臣想动本王,也不得不顾及动了本王的后果。”

    “只有这样,本王才能真正的长命百岁。不知卫国公觉得本王说的可对?”李恪看着卫国公问道。

    “哈哈哈,怪不得程咬金那个老滑头,竟然选择了支持你。原来你才是真正的麒麟儿,恐怕其他几位皇子都无法与你相比。包括当朝太子殿下。”李靖大笑着对李恪说道。

    “那不知卫国公是否觉得,也应该支持本王的。毕竟本王要娶的可是国公夫人的爱徒。而且卫国公的爱徒也是本王的贴身侍卫。”

    “在外人的眼中,本王可是卫国公的女婿。就算卫国公不选择支持本王,恐怕别人也不会相信。”李恪笑着对李靖问道。

    “如今老夫已经辞官,朝中之事已经与我再无半分关系。一个乡野村夫的支持又有什么用呢?”李靖摆了摆手后说道。

    “当日卫国公辞官,为的也是此事吧。但是本王觉得用不了多久,卫国公将会重新披挂上阵,为大唐开疆扩土。”李恪信心满满的对李靖说道。

    “看来齐王殿下对边疆之事也十分了解。那不知齐王殿下觉得,如果有朝一日皇上让老夫重新领兵。老夫又应该如何决定呢?”李靖问道。

    “卫国公可以以身体年迈为由拒绝,并且向父皇举荐人才。并且答应父皇随军参战军机。到时候父皇一定会答应的。”李恪笑着对李靖说道。

    “看来齐王殿下是准备挂帅出征,为大唐开疆扩土呀。”李靖喝了一口茶水之后说道。

    “如果本王只有实力没有军功,就算有朝一日可以制约朝廷,也毕竟是名不正而言不顺。”

    “如果本王可以为大唐开疆扩土,到时候自然就不一样了。”李恪开口说道。

    “既然如此,那老夫就帮你这个忙。希望到时候你不要让老夫失望就好。”李靖点了点头后说道。

    “以后在人前本王要称呼卫国公为岳父大人。既然如此,卫国公为何不直接收爱莲为义女呢?”李恪笑着对李靖说道。

    “你小子真是个不吃亏的主,放心吧,我和红拂女早就将他们兄妹二人视如己出了。”李靖笑了笑后说道。

    (本章完)


………………………………

第222章 峰回路转

    “启禀皇上,卢国公和齐王殿下在殿外候旨。”黄门官来到太极殿中对李世民说道。

    “宣。”李世民开口说道。

    不多时程咬金和李恪便走进了太极殿,向李世民行礼之后,程咬金便开口说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