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从大元帅到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之从大元帅到皇帝-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王天来便马上带领齐州官员前来查看。让王天来没有想到的是,竟然在黄河岸边见到了李恪。

    于是急忙带领百官前来拜见李恪,并且开口对李恪说道:“不知王爷为何来到了黄河岸边?”

    “齐州境内出现大旱,这齐州可是本王的封地,本王又岂会不关心。所以花钱雇人准备打造水车。”李恪开口说道。

    “王爷果然是忧国忧民,没有想到打造水车的人竟然是王爷。”王天来开口对李恪说的。

    “单凭这十几架水车,恐怕无法解决齐州境内的干旱。要想彻底解决这次旱灾,就必须在其他流域打造水车。”

    “并且挖足够数量的水渠,来配合水车将河水输送到田间地头。所以此事还要麻烦王刺史来安排。”李恪开口对王天来说道。

    “王爷大可放心,既然有了解决的方式,下官自然不会怠慢。马上下官便发动齐州百姓开凿水渠。”王天来开口对李恪说道。

    “记住,这水渠无需多么宽大,只要可以保证水的流速就可以了。而且速度必须要快,最好让齐州府兵也参与进来。”李恪开口说道。

    这时王天来身边的齐州都督孙伟,便直接对李恪说道:“王爷大可放心,末将马上就安排府兵,参与开凿水渠。”

    “尽量要发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抗旱行动中来。毕竟人多力量大,如今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李恪点点头后说道。

    随后李恪又将李匠叫了过来,直接将李靖介绍给了王天来。并且告诉王天来,可以将在各个河流修建水车的工作,交给李匠负责。

    听了李恪的话,王天来便开口对李匠说道:“既然王爷觉得你可以办好此事,那本官就将此事交给你全权负责。”

    “需要钱粮本官可以从齐州府拨给你,需要人力和匠人,本官也可以向整个齐州城征调。”

    “刺史大人放心,只要有足够的人力。草民定然不负王爷和刺史大人的厚望。”李匠开口对王天来说道。

    而这时站在一旁的来济,却开口对王天来说道:“刺史大人,府库中的钱粮现在还真不敢轻易动用。如果一旦旱灾无法控制的,还需要这些钱粮赈济灾民。”

    “所以下官觉得,应该向齐州境内的富户募捐。让他们为齐州百姓做一点贡献,也是应该的。”

    “来县令说的不错,王刺史可以张贴榜文向齐州城内募捐。同时还可贴出招贤榜,向天下招纳能工巧匠。”李恪点了点头后说道。

    “王爷,向天下招纳能工巧匠到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让那些世家拿出钱粮,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王天来一脸为难的表情说道。

    毕竟王天来曾经也是山东世族联盟的一员,深知这些世族的秉性。让他们搜刮百姓倒是不用通知,但是让他们拿出钱粮赈济百姓,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甚至可以说,如果王天来不是齐州刺史的话,恐怕他也不会过问此事。毕竟山东世族的信条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看来这个恶人只能让本王来做了,明日你尽管贴出募捐榜文。本王倒想看看,他们是如何置身事外的。”李恪一脸狞笑着说道。

    虽然王天来不知道李恪要怎么做,但还是点点头答应了。于是便向李恪告辞,带人回齐州刺史府准备去了。

    而李恪对李匠交代一番之后,也转身离开了黄河大堤。回自己的王府做准备去了。

    ……

    第二天一早,齐州城内便贴出了两张告示。第一张告示是向百姓征集能工巧匠,参与到水车制作的工作中。并且还会付出相应的工钱。

    这自然让很多的工匠十分高兴,于是纷纷前来报名。一时之间报名处竟然门庭若市,这不由得让王天来露出了笑容。

    可是第二张告示就没有这么有效果了。第二张告示的内容便是,向齐州城内发起募捐。

    可是这募捐的告示贴出去半天,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拿出一个铜钱。这不由得让王天来的脸上,出现了一丝担忧之色。可以说现在的王天来,那可是喜忧参半。

    而就在王天来无计可施的时候,李恪带人来到了募捐处。并且身后还带来了几辆大车。

    看到李恪来了,王天来急忙前来迎接。可是还没等王天来说话,李恪便开口说道:“本王响应王刺史的号召,来为齐州百姓略尽绵薄之力。”

    李恪说完之后,便命人从马车之上搬下一箱开元通宝。以及一袋袋粮食。这不由得让一旁的百姓开始窃窃私语。

    而王天来自然高兴的开始派人清点。清点完毕之后,王天来高声的宣布道:“齐王殿下为了齐州城百姓,拿出铜钱1000贯,粮食5000石。”
………………………………

第90章 与齐州世家撕破脸

    “本王今日拿出了这些年的积蓄,为的就是与百姓们共度旱灾。不过这些还远远不够,本王希望大家都可以伸出援助之手,帮助齐州城渡过此次大旱。”李恪开口说道。

    李恪的话说得那是慷慨激昂,让围观的百姓赞叹不已。纷纷跪在地上向李恪行礼,叩谢李恪大恩。

    李恪将百姓扶起来后对王天来说道:“不知齐州城的富户商贾,都拿出了多少钱粮,帮助百姓渡过此次天灾?”

    “启禀王爷,到目前为止除了王爷之外,也只有齐州府的官员拿出了一些钱粮。那些富户商贾并未拿出分毫。”王天来一脸无奈的对李恪说道。

    听到王天来的话,李恪不由得面沉似水。并且开口说道:“每逢天下出现大灾,就连父皇都会缩衣节食。难道他们就无动于衷不成?”

    “王爷,募捐之事本就出于自愿。人家不愿拿出钱粮,下官也不能强制向其收取呀?”王天来一脸无奈的对李恪说道。

    “那今天本王就将这个规矩改一改,马上命刺史府重新张贴告示。通知齐州城内所有富户商贾,明日午时之前本王要见到他们的善款。”

    “如果他们敬酒不吃吃罚酒的话,本王会亲自去他们家中拜访。到时候可就不是他们想出多少就出多少了。”李恪冰冷着脸说道。

    “王爷,这样做恐怕不合规矩。如果有人向朝廷参奏王爷,恐怕王爷会麻烦缠身。”王天来开口对李恪说道。

    “为了本王封地的百姓,可以度过此次天灾。本王又岂会怕他们向父皇告状。此事就这样定了,无需再说什么了。”李恪一锤定音的说道。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王天来自然不会再出言相劝。于是马上命令更换榜文。并且按照李恪的要求,让衙役沿街鸣锣通知。

    李恪和王天来的对话,并未有任何的避讳。而是就在百姓的面前直言而论。所以在场的百姓自然是听得真真切切。

    所以这个消息一时之间传遍了大街小巷,让那些富户商贾一个个不由得如坐针毡。生怕李恪会说到做到。

    而李恪并没有回齐王府,而是直接坐在了募捐处。要亲自监督这次募捐行动,这就更加的让众人心情忐忑了。

    ……

    消息传出去不久之后,便有人来到了募捐处。捐献了一定数量的钱粮。并且还声称,只要百姓有需要,奇珍阁愿意继续捐献钱粮。

    不错,首先前来响应李恪募捐的不是别人,正是奇珍阁的掌柜李商。随后绝味轩的张百味,也同样响应了李恪的募捐。

    当然,这都是李恪提前安排好的。为的就是让他们起一个带头作用。如果齐州城内的富户商贾全无行动的话,李恪还真就不能怎么样。

    毕竟俗话说得好法不责众,更何况李恪要做的事情还无法可依。可是如今既然有人带了头,那么自然也就打破了这个僵局。

    于是便有一些胆小的富户商贾,纷纷前来募捐。只不过捐款的数额有大有小。不过李恪并未因为捐得少,而感到不快。

    反而对所有前来响应募捐的富户商贾一视同仁。就算你只拿出一个铜板,李恪同样会代替齐州百姓向他致谢。

    这样一来,不仅那些富商家有人前来响应募捐。就连普通的百姓也不再无动于衷。

    有的拿十几个铜钱,有的出一两贯钱,甚至有的只出一斗粮食。总之整个齐州城的百姓都动了起来。

    这不由得让王天来大吃一惊,王天来没有想过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历来天下出现天灾,都是官府出钱出粮赈济灾民。

    还从来没有见过百姓从家中拿出钱来,帮助官府赈济灾民的。这不由得让王天来对李恪心生敬佩之心。

    虽然王天来出仕为官,在李恪的手下当了着齐州刺史。但是说句心里话,这只不过是王天来迫于无奈而已。

    所以王天来的心,从来没有对李恪产生过丝毫的忠诚。甚至连敬佩之心都没有分毫。

    不过今日之事,却让王天来发生了变化。甚至已经觉得李恪是一位明主,如果将来大唐由李恪来继承的话,天下也许真的会出现太平盛世。

    ……

    虽然百姓也参与到了募捐之中,但是还是有一些富户商贾无动于衷。他们觉得李恪只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

    毕竟世家大族所拥有的势力,就连朝廷都会忌惮三分。更何况李恪只不过是一个朝廷亲王而已。

    这些没有将李恪的话放在心中的家族,大多数都是与山东世族联盟有所联系的。所以他们才会如此的有恃无恐。

    当第二天中午的时候,李恪派人清点了募捐名单。发现整个齐州城内共有20余家没有理会自己。

    于是李恪便将高侃叫了过来,并且开口对高侃说道:“你马上将血狼进军分成20队,按照名单到这些家中给本王收取钱粮。”

    “告诉他们,本王说了不拿出100贯钱,就将他们家主投进大牢之内。到时候再想赎人,没有500贯钱休想让本王放人。”

    高侃可不管那些,对李恪喏了一声之后便转身离开了。不多时一队队血狼禁军从齐王府中杀了出来。

    只见他们个个身穿明光铠,手中拿着寒光闪闪锋利无比的横刀。由各自队长带领着,向名单上的富户家中杀了过去。

    这一下整个齐州城可乱了套,毕竟他们没有想到,李恪竟然真的言出必行。竟然敢公然与世家大族撕破脸面。

    虽然这些富户家族有山东世族撑腰。但是此时却远水解不了近渴,最后只能无奈的选择了妥协,按照李恪的要求拿出了100贯钱。

    但是也有的家族觉得自己身份显赫,李恪未必真的感动他们。所以拒绝按照李恪的要求拿出100贯钱。

    最后他们的家主无一例外,全部被血狼禁军押入齐州县衙的大牢之内。那些试图反抗的世家,更是遭到了血腥的镇压。

    仅仅用了一个时辰的时间,高侃便回来向李恪复命了。并且将情况详细的向李恪作了汇报。

    看到高侃已经完成了任务,李恪看了看手中的名单,笑着对王天来说道:“王刺史,可有兴趣赔本王去郑家走上一遭。”
………………………………

第91章 本王是来看神兽的

    这齐州的郑家可不一般,乃是荥阳郑家的一个分支。所以一直以来也算是齐州世家之首,历来不将齐州官员放在眼中。甚至可以说,就连李恪在他眼中都算不得什么。

    “王爷是准备亲自前往郑家,据下官所知,这郑家家主郑万寿,可是一个极其吝啬的人,人送外号郑貔貅。”

    “而且这郑万寿仗着荥阳郑家给他撑腰,历来嚣张跋扈。如果王爷亲自去了,恐怕到时候难免下不来台。”王天来开口对李恪说的。

    “本王活了这么大,还没见过貔貅长什么样子。今天本王刚好去见一见,神兽貔貅的样子。”李恪一脸玩味的说道。

    看到李恪已经下了决心,王天来便开口说道:“既然王爷准备去看看神兽,那下官自然也要和王爷沾光了。”说完之后和李恪二人哈哈大笑。

    “高侃,给本王集合血狼禁军,在本王到达之前先将郑家给本王围起来。记住,任何人不得随意出入。”李恪开口对高侃说道。

    高侃喏了一声之后,便转身去集合血狼禁军了。而李恪和王天来,却悠悠哉哉的向着郑家而去。

    ……

    “老爷,难道咱们就真的一点也不拿?我可听说已经有好几个人,被关进了大牢。老爷还是小心为妙。”郑家的老管家开口对郑天寿说道。

    “那些蝼蚁岂能和我郑家相比,他们不拿钱给齐王李恪,那就是自找苦吃。你看本老爷我不也同样分文未拿,你可曾看到一兵一卒来我们郑家了?”郑天寿一脸神气的对老管家说道。

    老管家心中也明白,自己的这个老爷小气的要命。否则人家也不会将它比喻成只吃不拉的貔貅。

    所以自然也不再劝说了,可就在这个时候。却有家丁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并且开口说道:“老爷不好了,府外来了一群官兵,已经将咱们给包围了。”

    听到家丁的话,郑天寿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原本嚣张霸气的表情,也被疑惑而取代。

    “来的可是齐州府的府兵?没有想到这孙伟竟然敢包围我的府宅。看来他这齐州都督是不想干了。”郑天寿开口说道。

    “老爷,我看士兵全都穿着明光铠,看样子应该不是齐州府兵。反倒是像齐王的血狼禁军。”那名家丁说道。

    “老爷,来的一定是齐王的血狼禁军。因为今天去其他世家强收募捐的人,就是这支禁军。”老管家开口对郑天寿说道。

    “没有想到,这李恪竟然准备与我郑家撕破脸。既然如此,就休怪我不给他面子了。只要李恪来了,你就告诉他本老爷不在家中。”

    “如果他愿意等,你就命人给他端上两碗凉水。让他自己在客厅坐着就是。”郑天寿说完之后便转身离开了书房,到后宅躲避去了。

    ……

    “王爷,这就是郑天寿的宅院。下官这就去叫门,请王爷在这里稍等片刻。”王天来开口对李恪说道。

    “王刺史不必如此麻烦,叫门的事情交给本王就可以了。”李恪一脸笑容的对王天来说道。

    李恪的话,一时之间让王天来没有反应过来。不明白为何李恪要亲自去叫门,难道是向郑家示好不成?

    可是下一刻王天来就明白了,原来李恪的敲门方式十分的直接。那就是让高侃带人直接将府门撞开了。

    然后高侃便带着一队禁军进郑家,并且在宅院之内分左右站立。虽然李恪在单道真的护卫之下,和王天来走入了郑天寿的家里。

    就在郑天寿家的大门被撞开的那一刻,老管家便接到了消息。急急忙忙带人迎了出来。

    刚看到院中那威武的场面,老管家心中不由一颤。觉得今天恐怕未必能够善了。可是自己只不过是个下人而已,又如何能做得了郑天寿的主。

    能做的只是一脸笑容的迎了出来,对李恪行礼之后说道:“不知王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请王爷不要见怪。”

    “你觉得你有身份和本王说话吗?将你家老爷郑貔貅给本王叫出来,本王今天是特意来看神兽的。”李恪毫不留情的对老管家说道。

    老管家一脸尴尬的说道:“王爷来的实在不巧,老爷前几天就出门去了。到现在还没归来。”

    “没回来不要紧,本王有的是时间等他。不过你最好派人给他送个信,就说本王在他家里等他。”

    “如果他半个时辰之内赶不回来,本王就烧他一间房子。一个时辰赶不回来,本王就烧他三间房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