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从大元帅到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之从大元帅到皇帝-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经过,对李世民说了一遍。

    “这段时间你确实受了不少的委屈。朕本来觉得将你留在身边,会对你是一种保护。看来朕真的错了。”

    “既然这皇宫之内,你已经没有了任何的归属感,那不知你可否愿到封地之官。”李世民开口对李恪问道。

    “儿臣一切都听父皇的,只要是父皇所决定的事情。儿臣都会毫不犹豫的去做。”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的。

    听到李恪的话,李世民自然明白李恪不愿留在宫中。于是便开口说道:“那明日朕在金銮殿上便宣布,让你到封地之官去吧。免得再留在这是非之地。”
………………………………

第6章 太极殿中的针锋相对

    太极殿中,李世民高坐龙椅之上。贴身太监王德大声宣布道:“皇上临朝,有事早奏,无事卷帘退朝。”

    随后朝中重臣纷纷向李世民奏报天下之事。奏报完毕之后,李世民开口说道:“今日朕有一事要向众位爱卿宣布。”

    “如今朕的三子李恪,已经到了之官的年龄。所以朕决定加封李恪为齐州刺史,授都督登、莱、密、青、沂、兖、齐、七州军事。”

    李世民话音刚落,长孙无忌便出班说道:“皇上,蜀王李恪年仅13岁,恐怕难担此重担。还请皇上三思而行。”

    长孙无忌自然会出面反对,如果李恪到了齐州,拥有了七州的军政大权。那将成为一方诸侯,将来恐成尾大不掉之势。

    “长孙大人,皇子到了年龄自然要出宫之官。加封蜀王李恪为齐州刺史,督办七州军事。难道有什么不合理之处吗?”魏征出班对长孙无忌问道。

    长孙无忌被魏征如此一问,一时之间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回答。不过长孙无忌可不准备就此罢休,回头向朝中的党羽死了使眼色。

    一个姓张的御史,看到长孙无忌的颜色之后。便直接出班对李世民说道:“皇上,蜀王李恪拥有前朝血脉,如果让他拥有了自己的势力,恐怕将来对大唐不利。”

    张御史这话刚刚一说出口,长孙无忌心中暗道不好。不由得暗骂那个张御史猪脑袋。这话在背后说说还可,在如此正式的场合说出,那岂不是自找麻烦。

    果然不出长孙无忌所料,只见李世民拍案而起,怒声的说道:“蜀王李恪乃是朕的儿子。按你这么说的话,岂不是朕也是前朝余孽?”

    这一下可把那个张御史吓得体若筛糠,跪在地上不停的向李世民磕头,并且承认自己口无遮拦。

    平时李恪是不会参加朝会的,毕竟他还没有这个资格。不过今日要册封他为齐州刺史,所以今日自然也在朝会之上。

    李恪可不会放弃这个机会,于是出班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是否之官齐州暂且不说。单凭刚才张御史的这句话,父皇就应治他大不敬之罪。”

    听到李恪如此一说,李世民便开口对魏征问道:“魏爱卿,这大不敬之罪,应该如何治罪。”

    “启禀皇上,按律当斩。”魏征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这一下站在一旁的长孙无忌可不干了,既然是自己的狗自己就要保护。于是便开口说道:“皇上,张御史本就是言官,风闻奏事是他的权利。”

    “如果因此皇上治了张御史的罪,恐怕以后无人再敢风闻奏事。所以还请皇上三思。”

    “长孙大人,按你如此说来。如果这张御史污蔑当今皇后,也应该不治罪吗?毕竟只是风闻奏事而已。”李恪开口对长孙无忌问道。

    这一下长孙无忌可不知如何是好了,看到长孙无忌愣在当场无言以对。李世民开口说道:“张御史口无遮拦,仗责三十罚俸一年。”

    李世民话音刚落,便有禁军上来将张御史拉下去行杖责之刑。而长孙无忌事到如今也不敢再出言说什么。

    毕竟李世民的这个决定,已经算是给了自己面子。如果自己再得寸进尺的话,恐怕会让李世民不满。

    张御史被拉出去之后,李世民开口说道:“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命人选一良辰吉日,蜀王李恪便赶往齐州上任去吧。”

    “皇上,虽然蜀王殿下乃是大唐皇子,但是毕竟年纪尚轻。如果就这样前往齐州的话,恐怕会被当地官员架空。”魏征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魏爱卿言之有理,李恪明日可到禁军中挑选2000禁军。随你一同赶往齐州上任。”李世民点了点头后说道。

    这可把李恪高兴坏了,没有想到能顺利的离开皇宫,还得到了2000禁军。这下自己算是有了初步的班底。

    于是急忙跪倒在地,向李世民叩谢皇恩。并且用感激的目光,看了看一旁的魏征。

    要说这魏征本就与长孙无忌等人格格不入。原因就是因为魏征本是太子建成的旧部,所以经常受到长孙无忌等人的排挤。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魏征才会在李世民的面前,如此的支持李恪。

    “你先别忙着谢恩,虽然朕给了你2000禁军,怎奈你手无缚鸡之力,又如何能指挥得了人家。”

    “所以朕决定,你可选一人帮你统领着2000禁军。”李世民摆了摆手后对李恪说的。

    听到自己的便宜老爹还要送自己一员武将,这不由得让李恪心中暗喜。心说自己老爹对自己可真不薄。

    不过要选哪一位武将,跟随自己一起前往齐州。李恪却有一点犯难了,自己面前的这些武将自己是动不了的。

    就算李世民舍得给自己,自己绝对也不能要。否则这2000禁军可就不是自己的了。所以李恪将目光放在了,那些还未崭露头角的潜力股上。

    不过这又让李恪觉得犯难,自己总不能开口点出人家的名字吧。想了想之后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父皇,朝中众将都是父皇的左膀右臂。儿臣自然不敢夺父皇所爱。”

    “所以儿臣准备,在军中选一有潜力的副将。让他跟儿臣一起前往齐州。不知父皇觉得可行否?”

    听到李恪的话,李世民心中暗暗的点头。觉得李恪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于是便点了点头同意了。

    ……

    李世民离开之后,长孙无忌狠狠的瞪了魏征一眼之后。便一甩袍袖出了太极殿。

    魏征自然也看到了长孙无忌那恶毒的目光。不过魏征却全然没有在意,仿佛自己什么也没有看到一般。

    就在魏征准备迈步离开太极殿的时候,李恪走了过来。并且向魏征深施一礼,开口对魏征说道:“今日多谢魏大人,否则本王又会被他们欺负了。”

    看着自己面前的李恪,魏征笑着说道:“我只不过是看不过他们结党营私而已,所以才会出言辩解。所以蜀王殿下不必致谢。”

    “无论位大人出于何种目的,都是帮了本王一个大忙。今日之恩本王记在心中,他日有机会定当回报。”李恪说完之后便转身离开了太极殿。

    只留下魏征一个人愣在原地,回味着李恪刚才的那句话。
………………………………

第7章 前途一片茫然

    “各位,如今皇上已经下旨,让蜀王李恪前往齐州出任齐州刺史。而且还授都督登、莱、密、青、沂、兖、齐、七州诸军事。”

    “如果这李恪在齐州发展壮大,恐怕那些前朝余孽,便会出现在他的身边。甚至有可能鼓动他举兵反叛。”长孙无忌开口说道。

    如今长孙无忌的书房之内,坐着有七八个人。这些人一个个可都是朝中重臣。杜如晦,房玄龄,褚遂良全都在。

    “今日朝堂之上皇上的决心,各位大人也都看到了。现在就算我们做再多的努力,恐怕也是无济于事。”

    “再者说了,虽然蜀王李恪拥有前朝血脉。但是如今前朝余孽已经所剩无几,就算他们想支持蜀王李恪。”

    “这蜀王李恪也未必能够让他们放心,谁又愿意将自己的命交给一个孩子呢。所以老夫觉得长孙大人不必如此紧张。”杜如晦开口说道。

    “话虽如此,但是难免有意外发生。为了大唐天下长治久安,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让他发生。”

    “所以老夫觉得,我们应该向皇上上联名状,让皇上收回成命。”长孙无忌开口说道。

    “长孙大人,恐怕现在我们已经无力回天了。只能派人时刻盯住蜀王李恪,只要他没有什么异动的话。那我们便不必再操这份心了。”房玄龄开口说道。

    “长孙大人,其实这件事十分容易。只要我们让他在齐州得不到实权,就算他到了齐州又能怎么样呢?”

    “何必现在我们联名上书激怒皇上呢?到时候未必能够阻止得了蜀王李恪前往齐州,反而还会让皇上对我们不满。”褚遂良开口说道。

    “不知褚大人有何高见?”听到褚遂良的话后,长孙无忌便开口对褚遂良问道。

    “各位恐怕忘记了山东世族,他们可是连皇上都不放在眼中。又岂会让李恪一个毛孩子对他们指手画脚。”

    “恐怕到时候不用我们做什么,他也会被山东世族给架空起来。如果他老老实实的做逍遥王爷还好说。”

    “如果他敢挑战山东世族的底线,恐怕他能不能回来长安城,都不一定了。”褚遂良笑着说道。

    “褚大人言之有理,一时间老夫竟然将山东世族忘了。看来是我们多虑了。”长孙无忌笑着说道。

    此时的长孙无忌心中无比的开怀,毕竟他可是十分了解山东世族的实力的。就连李世民也不止一次,想要让山东世族出仕。

    只可惜山东事主却全部推辞了,由此可以看出李世民,在山东士族的眼中,都没有什么地位可言。更何况一个十三四岁的毛孩子了。

    “不过为了安全起见,长孙大人最好放出风去。就说这次蜀王李恪前往齐州出任齐州刺史,是皇上准备对山东世族动手的一个开始。”褚遂良再次说道。

    “褚大人果然妙计,只要山东世族接到这个消息。就算他蜀王李恪有天大的能耐,在这其中也未必能够呆得下去。”长孙无忌大笑着说道。

    ……

    “殿下,这些东西真的都不带走了吗?丢在这里感觉怪可惜的。”月儿看着面前的那些物品,一脸不舍的对李恪说道。

    李恪并没有回答月儿,只是报以无奈的微笑。以此来告诉月儿,自己已经决定了。

    看到李恪的表情,月儿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继续开始为李恪收拾行囊。毕竟两三天后李恪就要前往齐州之官了。

    原本听到李恪要前往齐州之官,月儿那是好一顿的伤心。觉得自己要和李恪分开了。

    最后还是李恪答应她,会带着她一起前往齐州,这才让月儿的脸上再次出现了笑容。

    于是便开始勤快的收拾起来,而且恨不得是要将整个房中的所有东西,全部都带到齐州去。

    最后李恪只能无奈的下令,让月儿只带书籍,其它的一律留在皇宫。所以才惹来了月儿的这番牢骚。

    此时的李恪可没有心情关心月儿怎么收拾,因为他正在担心自己的前途。

    不仅褚遂良知道山东世族的实力,作为一个拥有21世纪记忆的李恪,对山东士族的了解恐怕比他们还要多。

    在齐州附近的名门望族,可不仅只有五姓七宗的清河崔家。你可是还有着很多庞大的名门望族存在。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兰陵萧家,琅琊王家,琅琊颜家,邹城孟家,曲阜孔家。特别是邹城孟家和曲阜孔家,更是在整个天下有着崇高的地位。

    所以李恪想要在齐州落脚,那也不能缺少那些名门望族的支持。虽然李恪对这些名门世家很不感冒,甚至对他们还有一些深恶痛绝。

    不过现在凭李恪的实力,却无法与这些名门望族为敌。甚至还要想办法得到他们的认可。

    不过想要取得他们的认可,那可不是一件什么容易事。毕竟山东世族连李世民都不放在眼中,更何况自己只是一个皇子。

    而且李恪还有另外一个担心,那就如同历史上一样。自己最终会被调往益州。如果真的如同历史上那样,那李恪就只是这齐州的一个过客。

    所以李恪现在要想的,不仅仅是取得那些名门望族的支持。同时还要保证李世民不会将他调往益州。

    否则就算他将齐州经营的再好,最后也只不过是替他人做嫁衣。而占便宜的人就是将来的齐王李佑。

    就在李恪为自己的将来盘算着的时候,太监王德走进来对李恪说道:“殿下,皇上召您去甘露殿。”

    “有劳王公公了,那就麻烦王公公头前带路。”李恪急忙起身恭恭敬敬的对王德说道。

    这让王德再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尊敬,于是变想问出他心中一直不解的问题。那就是李恪为何对自己如此尊敬。

    于是便开口对李恪说道:“殿下不必如此客气,老奴只不过是一个下人而已。又如何能够承受得了殿下的这番好意。”

    “王公公这话说的就不对,这天下间的人本不应该分三六九等。难道只因为本王生于皇家,就天生比人家高了一等不成?”

    “难道宫中的太监宫女,天生就应该伺候人不成?只不过是所走的命运旅途不同而已,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李恪开口对王德说道。

    李恪的话让王德不由得满面震惊,急忙向四处打量了一番之后。便低声的对李恪说道:“殿下以后千万再不要说这样的话,如果被皇上和皇后听到了,那殿下可就有麻烦了。”
………………………………

第8章 挑选自己的班底

    李恪笑了笑后对王德说道:“多谢王公公的提醒,以后本王会注意的。”

    说完之后,李恪便跟随王德向甘露殿而去,不多时便来到甘露殿见到了李世民。

    李恪跪倒在地向李世民行大礼,同时对李世民说道:“不知父皇叫儿臣过来,有什么事情要交代。”

    “今日朝堂之上的事情你也看到了,你觉得长孙无忌他们是在针对你吗?”李世民开口对李恪问道。

    “父皇,长孙大人为国为民操劳了半辈子。所说之事都是为了大唐的安稳,儿臣又怎么会那样认为呢。”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你能这样想朕十分的欣慰,不过朕也要提醒你,到了齐州之后做事一定要三思而行。”李世民点了点头后说道。

    “请父皇放心,儿臣到了齐州之后一定会励精图治。将齐州自理的井井有条,绝对不会辜负了父皇的信任。”李恪对李世民说道。

    “今日朕叫你过来,想听一听你到齐州之后准备怎么做。”李世民对李恪问道。

    “父皇,目前儿臣对齐州一无所知,所以还没有什么计划。一切都只能等到了齐州之后,再做定夺。”

    “不过儿臣会将在齐州所作所为整理成册,定时向父皇奏报。让父皇对儿臣在齐州的所作所为了如指掌。”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朕并不担心你会做什么,担心的是山东世族是否会容得下你。所以才会给你2000禁军。”李世民说道。

    “父皇放心,只要儿臣在齐州一日,便会想尽一切办法让山东世族明白,如今这天下是大唐的。”

    “只有听从朝廷的命令,才可以让他们的家族继续延续。”李恪对李世民说道。

    “如果你真的能够说服山东世族,愿意出仕为朝廷效力的话。那朕便将齐州赐给你作为封地。让你子子孙孙世袭罔替。”李世民开口说道。

    这正是李恪想要的,心中自然是万分高兴。不过表面上却没有表露出来。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