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从大元帅到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之从大元帅到皇帝- 第1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说什么?难道你父皇那只色狼,准备将吐谷浑交给你?”南阳公主不太敢相信的问道。

    虽然李世民答应将吐谷浑交给李恪作为藩国,但是南阳公主和杨淑妃她们并不知道。

    因为李世民对后宫干政的事情十分反感,所以南阳公主根本就不会过问朝堂之事。

    “父皇已经答应,只要我能够击败吐谷浑可汗慕容世允。就让我在吐谷浑立蕃。”李恪点了点头后说道。

    “怪不得你小子会这么积极,原来是无利不起早呀。”南阳公主的担心已经消失的荡然无存。

    也不怪南阳公主为李恪担心,凭借李恪现在的身份,如果挂了统领三军立下军功的话。

    那绝对会让长孙无忌更加的视为眼中钉。到时候绝对会不惜代价的致李恪于死地。甚至有可能派人暗杀。

    就算李恪身边有五灵卫,以及幽冥的人暗中保护。但是也没有人愿意,时时刻刻都要提防着被别人暗杀。

    “只不过我离开之后,反倒有一点担心姨母和母妃。特别是李愔,就更加有一点让我放心不下了。”李恪一脸担心的对南阳公主说道。

    “哎,李愔也有着自己的雄心壮志,不过却也有一番隐忍。所以你倒不必为他担心,毕竟凭他现在的情况,对李承乾他们还构不成丝毫的威胁。”南阳公主对李恪说道。

    “姨母,我离开之后李愔就交给您了。到时候我会放出消息,如果有人敢伤李愔一根汗毛,我定然将其挫骨扬灰。”李恪还是有一点担心。

    毕竟历史上的李愔,就是一个悲催的家伙。本来想显得自己纨绔无能一点,免得被人家惦记。

    可是最终却还是受到了李恪的波及,说准确一点是受到了长孙无忌的陷害。

    “放心吧,只要你父皇那只色狼活着,天底下还没有谁敢动你们兄弟。”南阳公主对李恪说道。

    李恪点了点头,毕竟南阳公主说的不错。历史上他们兄弟二人,也是李世民死了之后才被长孙无忌诬陷的。

    ……

    “父皇,今日儿臣带兵出征,定为父皇扫平吐谷浑。母亲和六弟还请父皇多多照拂了。”李恪一手牵着闪电疾风豹,一边对李世民说道。

    “放心吧,他们是朕的妻子和儿子。朕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他们受到伤害的。”

    “反倒是你自己要多加小心。切记,如果是不可为的时候,切莫强而为之。多听听你岳父的话,毕竟沙场上的经验你没有他丰富。”

    “朕可不希望白发人送黑发人,哪怕就算你孙兵折将,自己也要活着回来。”李世民拍了拍李恪的肩膀,对李恪交待道。

    “请父皇放心,儿臣知道应该怎么做。父皇就此回去吧,儿臣带三军出征了。”李恪眼含泪水的对李世民说道。

    随后李恪搬鞍引蹬翻身上了闪电疾风豹。然后将手中血狼飞龙戟高高举起。威严的高喊了一声:“三军出征。”

    然后便带领大军浩浩荡荡的离开了长安,向着玉门关的方向而去。

    看着李恪带兵离开,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惆怅之色。不过李世民担心的却不是吐谷浑之战。

    因为李世民知道,凭借李恪的能力再加上李靖的辅助,踏平吐谷浑并非是什么难事。

    李世民心中明白,李恪这一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见。这才是李世民真正惆怅的。

    如果李恪战败,倒是可以再回长安城。只要李恪平定吐谷浑,有可能有生之年都无法再见了。

    看着李世民不舍的目光,杨淑妃轻声的说道:“皇上,难道你不希望我们的儿子,为大唐开疆扩土吗?”

    “什么时候你变得比朕还开明了,按理说你应该比朕还担心才对呀?”李世民不解的对杨淑妃问道。

    “因为这是咱们儿子唯一能够活下去的选择。如果让他留在长安城,恐怕就要给你我陪葬了。”杨淑妃一脸淡然的表情说道。

    “哎,有时候朕真的希望,就是一个普通的人。那就可以看着孩子们和睦相处了。”李世民叹息的说道。

    ……

    “马上命人给侯君集送去消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李恪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最好是让他永远也不要回来。”李承乾咬牙切齿的说道。

    “太子殿下,有卫国公李靖和程咬金,在齐王殿下的身边。恐怕潞国公未必能够做得了什么。”长孙涣开口对李承乾说道。

    这长孙涣对李恪可是恨之入骨,当他得知李承乾要对付李恪的时候。便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李承乾。

    如今已经成了李承乾身边最信任的人之一。有很多事情李承乾都会交给他去吧。

    “如果侯君集都束手无策的话,那本宫又该如何是好呢?难不成真的要看着他凯旋而归。”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到时候他将手握兵权。本宫这个太子又算得了什么呢?”李承乾一脸无奈的说道。

    “太子殿下不如让潞国公找个机会,带兵回长安城。”长孙涣低声的对李承乾说道。

    “让他回了长安城,对本宫又能有什么帮助呢?”李承乾不解的对长孙涣问道。

    “只要侯君集回了长安城,这长安城中就有了咱们的人马。如果李恪战败死在吐谷浑,那自然是皆大欢喜。”

    “如果他平定吐谷浑,那太子殿下就得另做打算了。如果等他回来的时候,太子殿下还是太子的话。那就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局了。”长孙涣欲言又止的对李承乾说道。

    李承乾又何尝不知道长孙焕话中的意思,经过了一阵的深思熟虑,还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

第265章 下马威

    “元帅,二路大军距离玉门关还有二十里。”一名副将来到侯君集面前说道。

    “来的倒挺快。我就不信我侯军击破不了的大阵,他一个毛头小子能有什么办法。”侯君集一脸不屑的表情说道。

    “元帅,虽然齐王殿下未必能够破阵。可是元帅不要忘了,卫国公李靖可是这次的军师祭酒。咱们是不是应该出去迎接一下。”李道宗开口对侯君集说道。

    “好吧,那咱们两个就去迎接这二路元帅。我倒想看看他有多大本领。”侯君集点了点头之后对李道宗说道。

    说完之后侯君集便起身走出了帅堂,而背后的李道宗却无奈的摇了摇头。

    这李道宗可是皇室宗亲,被封为任城王。在大唐也是一员无双上将。只可惜在这次征讨吐谷浑的战争中,却让李道宗无法展现自己的才华。

    原本历史上征讨吐谷浑的元帅应该是李靖,而侯君集和李道宗二人,只不过是随军配合李靖的副将。

    而如今李靖告老还乡,挂帅的成了侯君集。这侯君集刚愎自用,根本就不听从李道宗的建议。否则也不会兵败玉门关。

    可是即便如此,这侯君集也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觉得是慕容世允布下的大阵威力无穷,才导致他兵败玉门关。

    虽然李道宗十分的看不惯,怎奈人家是三军元帅,自己也只能是有苦难言。

    ……

    “元帅,潞国公侯君集和任城王李道宗,带人在五里外相迎。”罗刚来到李恪的面前。

    “既然他们来迎接本王,那本王自然也不能失了礼节。岳父大人,咱们一起去看看吧。”李恪开口对李靖说道。

    随后李恪和李靖便带领五灵卫,以及二千血狼禁军,离开大军先行而去。

    不多时便见到了潞国公侯君集和任城王李道宗。虽然这侯君集是一路元帅,但是还没有资格让李恪向其行礼。

    不过李道宗却不一样了,那可是李世民的堂兄,也就是李恪的皇叔。所以李恪必须上前行礼。

    李恪对李道宗这个人还是有一定了解的。那可是和自己一样受到长孙无忌迫害,最后死在流放之地的悲催人物。

    更可气的是,后世的竟然将其写成了一个视财如命,贪恋女色的卑鄙小人。甚至最后被程咬金扣在大钟之中活活的烤死了。

    所以李恪早就已经下定决定,要改变自己这位皇叔的命运。就算不能让其名垂千古,最起码也不能受到长孙无忌的陷害。

    李恪来到近前翻身下了闪电疾风豹,便上前对李道宗行礼说道:“皇侄李恪给皇叔见礼。”

    李道宗急忙上前两步,伸手将李恪扶了起来。并且开口说道:“皇侄可是堂堂的三军元帅,如何能像我一员副将见礼。”

    “皇叔此言差异,不要说本王只是临时的三军元帅。就算是太子皇兄,见到皇叔也应该以礼见之。”李承乾开口对李道宗说道。

    李承乾可从来没给李道宗行过礼,哪怕他是自己皇叔也是一样。不过李道宗倒也没有觉得什么不对的,毕竟人家可是堂堂的国之储君。

    不过今日被李恪这样一说,反倒觉得李恪说的对。毕竟就算是李世民,见到自己也会叫一声皇兄。

    看到叔侄二人在那里客道,侯君集的脸色变得十分难。因为由始至终,李恪都没有看过他一眼。

    于是阴沉着脸对李承乾说道:“齐王殿下,不知你准备如何破吐谷浑的大阵?”

    “你不说话,本王险些将你忘了。不过现在想起你也不晚,潞国公侯君集接旨。”李恪一边说一边从身上拿出一道圣旨。

    侯君集就不得不跪地接旨,只见侯君集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说道:“臣侯君集接旨。”

    “门下:潞国公侯君集本为三军元帅,却不能带兵建功。反被吐谷浑逼入玉门关中。今撤去侯君集元帅之职,留在军中戴罪立功。”

    李恪读完圣旨,将圣旨交给侯君集后说道:“以后你就在本王的帐下听令吧。”

    此时的侯君集心中别提多生气,恨不得直接将圣旨撕的粉碎。不过侯君集知道那样做的后果是什么,所以只能忍气吞声的接过了李世民的圣旨。

    然后开口对李恪说道:“末将侯君集领旨。”

    ……

    “皇叔,不知如今玉门关外的情况如何?”李恪开口对李道宗问道。

    “自从我军退守玉门关以来,慕容世允就没停止过来关前讨敌骂阵。就算我军挂上了免战牌,也是如此。”李道宗一脸无奈的说道。

    “任城王,我听说吐谷浑可汗摆下一座大阵,不知这座大阵有什么名堂?”李恪身边的卫国公李靖,开口对李道宗问道。

    “吐谷浑摆下的这座大阵,本王还真就从来就没有见过。大阵之内杀气腾腾,而且暗藏豺狼虎豹。”

    “我军也曾经派兵入阵破阵,只不过入阵的人却没有一个人活着出来。所以大阵内的情况现在是一无所知。”李道宗开口对李靖说道。

    “元帅,既然皇上让你来当这三军主帅。不知我军何时去破吐谷浑可汗慕容世允下的大阵?”侯君集一脸不屑的对李恪说道。

    李恪又何尝不明白,这侯君集想给自己一个下马威。于是毫不在意的说道:“不知你觉得本王应该什么时候破身呢?”

    “大元帅乃是三军之主,末将又岂能知道元帅想要什么时候破阵……”侯君集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李恪给打断了。

    “既然你知道本王是三军之主,竟然如此和本王说话。不知这藐视主帅,应该如何处罚?”李恪怒视着侯君集问道。

    “元帅,藐视主帅,轻则打三十军棍,重者斩立决。”薛仁贵开口对李恪说道。

    “嗯,侯君集藐视本王。来人,将其拖下去,重打三十军棍。”李恪点了点头后说道。

    侯君集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李恪刚来就准备打自己的板子。于是愤怒的开口说道:“元帅如此赏罚不明,末将不服。”

    而这时坐在李恪身边的李靖,却笑着对李恪说道:“元帅,虽然刚才潞国公侯君集确实有藐视主帅的嫌疑。不过也是因为急于破敌,所以还请元帅放过他一次。”


………………………………

第266章 李恪斩将

    既然李道宗开口为侯君集求情,李恪自然也不能不给面子。于是开口对侯君集说道:“本王命里带一支军队明早出城,如不能斩敌一二武将,你就不必回来了。”

    此时侯君集气的那是牙关紧咬,恨不得现在就拉出宝剑与李恪决一死战。不过最终侯君集还是没有那样做,因为他知道那样做的后果是什么。

    ……

    第二天一早,李恪亲自率领血狼禁军出了玉门关,为侯君集压阵,命他前往敌营挑战。

    虽然侯君集心中一百个不情愿,但毕竟人家是三军之主。如果自己不出战的话,恐怕李恪绝对会借题发挥。

    到时候就算不将自己就地斩首,挨上一顿军棍那也是避免不了的了。

    所以只能无奈的催动战马来到两军阵前,对着吐谷浑的营高声喊道:“看门的,你告诉你家可汗,就说你侯君集爷爷来了。”

    “赶紧让他洗干净了脖子出来受死。免得等一会儿我家元帅,率领大军他破你的连营。”

    此时侯君集心中早就拿定了主意,那就是无论对方出战的是谁。他都会只是象征性的打上几个回合,然后就诈败回归本队。

    到时候他还要当着三军的面,吹捧一下李恪。为的就是让李恪骑虎难下,然后下场与敌将对战。

    因为侯君集心中觉得,李恪只不过是一个公子哥而已。到两军阵前和送死绝无两样。

    就在侯君集拿定主意的时候,吐谷浑大营营门大开。一员武将率领一支骑兵杀了出来。

    来到两军阵前摆开阵仗,便用手中兵刃对着侯君集一指,然后大声骂道:“唐朝小儿你终于有胆量出来了,今天本将军就砍了你的脑袋做尿壶。”

    说完之后,连通名报信都没有就杀向了侯君集。并且将手中那杆长枪舞得那是密不透风。

    侯君集催动战马与敌将大战起来,只不过仅仅三四个回合,侯君集便卖了一个破绽大败而归。

    侯君集喘着粗气来到李恪的面前,气喘吁吁的对李恪说道:“大元帅,末将并不是敌将的对手。要不是跑得快这个脑袋恐怕就丢在那儿了。”

    “来人,将侯君集给本王拿下。”李恪面无表情的说道。

    这不由得让侯君集大吃一惊,两军阵前胜败乃兵家常事。虽然出战的时候主帅常常会说,如果战败便提头来见。

    但是真正两军阵前,又有哪位主帅能因为自己手下的武将不敌敌将,就直接砍了他的脑袋呢?

    于是侯君集便开口对李恪问道:“元帅这是何意,不知末将到底触犯了哪一条军规?”

    “难道你自己不明白吗?还是想要让本王当众说出来?”李恪看着侯君集说道。

    “末将虽然战败而归,但是两军阵前胜败本是常事。元帅岂能因此而治末将的罪呢?”侯君集不服气的说道。

    “死到临头了你还嘴硬,如果你真的是不敌对方而战败。本王自然不会将你如何。”

    “但是暗中与敌将勾结假意战败,这可是有通敌的大罪。本王没有将你就地处决,已经是给你面子了。”李恪开口说道。

    “元帅,你的意思是说对面的武将武艺不高,是末将故意放水所以才会战败。也正是因为这样,你才说末将有通敌的嫌疑。”

    “既然如此,那就请王爷去会一会那位敌将。如果王爷能将其斩于马下的话,我侯君集悉听王爷处置。”侯君集冷哼一声开口说道。

    李恪看了看侯君集冷笑了一声,然后双脚一点垮下闪电疾风豹,便向着那员吐谷浑的战将杀了过去。

    与此同时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