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点了点头,然后开口对李恪说道:“既然长孙无忌已经认输,那你就收了大阵吧。”
李恪上前两步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入阵这些人已经被八阵图迷了心智。如果现在儿臣撤去八阵图,恐怕这些士兵会永远保持现在的状态。”
听到李恪的话,李世民不由得感到吃惊,于是开口问道:“难不成要将他们困死在八阵图中不成?”
“父皇不必担心,儿臣会慢慢的撤去八阵图。不过这至少要用一两天的时间,等儿臣撤完八阵图之后,他们便会恢复正常。”李恪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皇上,齐王殿下说的不错。只有循序渐进的让这些入阵的士兵恢复正常,才可以让他们不受心魔所扰。”李靖点了点头后说道。
“既然如此,那你就去安排吧。朕和文武百官回太极殿中等你。处理完这里的事情之后,便来太极殿接受三军帅印。”李世民点了点头后说道。
说完之后李世民便带领文武百官,离开了右武卫的军营向太极宫而去。
程咬金在临走之前拍了拍李恪的肩膀,笑着说道:“你小子果然厉害,吓得长孙无忌差点没有当场尿了。”
……
李恪带领文武百官离开之后,李恪便对薛仁贵说道:“去将孙天伟给本王带出来。”
薛仁贵喏了一声之后便转身离开了,不多时便将孙天伟带到了李恪的面前。
此时的孙天伟仍然没有从幻想中走出来,当他看到李恪坐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下意识的认为自己已经到了阴曹地府。
“孙天伟,本王和你又见面了。是不是没有想到还能见到本王呀?”李恪笑着对孙天伟问道。
“虽然是我孙天伟是奉了长孙无忌那个卑鄙小人之命,在大阵之中杀了齐王殿下。”
“但是终归是我孙天伟动的手,如果齐王殿下想报仇的话,就让我魂飞魄散好了。”孙天伟一脸苦笑的说道。
“哈哈哈,有没有阴曹地府本王不知道。就算是有阴曹地府,本王也没有让你魂飞魄散的本领。”李恪大笑着对孙天伟说道。
同时李恪在心中启动了罪恶基地系统,对孙天伟进行强制性强化。
此时孙天伟自认为自己已经身死,对长孙无忌那是恨得咬牙切齿。不过对李恪却怀有愧疚之心。这就让李恪有机会对其完成强制性强化。
孙天伟不觉之中,感觉自己对李恪的印象有了一丝变化。虽然不知道到底因为什么,但却没有感觉到任何违和感。
再加上李恪刚才的话,孙天维感觉到自己并没有到阴曹地府。于是便看了看四周的景象,于是吃惊的说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本王布下的乃是诸葛武侯的八阵图,入阵之人必受大阵所扰迷失心智。你刚才心魔入体,已经在你的幻想中将本王杀了。”李恪笑着说道。
听说自己刚才入的是八阵图,孙天伟也不由得大吃一惊。然后开口对李恪说道:“没有想到齐王殿下竟然能摆出这八阵图了。怪不得我觉得这石头阵暗含玄机。”
“本王可以将这八阵图传送给你,不知你可否愿意跟本王学?”李恪看着孙伟问道。
孙天伟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李恪竟然没有因为自己在幻境中杀了他而感到生气。反而还要将八阵图传授于自己。
看着孙天伟一脸不解的表情,李恪笑着说道:“能在天罡阵内加入战车,将其变为车裂天罡阵。这可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
“本王相信,将八阵图传授给你一定能够让你受益匪浅。只不过本王可不是平白无故传授于你。”
听到李恪还有条件,孙天伟反倒觉得没那么忐忑了。于是开口对李恪问道:“不知齐王殿下有何条件?”
“本王要你在长孙无忌的府中,偷偷将这八阵图布下。并且听从本王的安排,在合适的时候开启八阵图。”李恪开口对孙天伟问道。
孙天伟没有觉得李恪的这个要求有丝毫的过分,反而还觉得这样做十分在理。所以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原本孙天伟是觉得,自己因为幻象之中的事情恨透了长孙无忌。可是他却没有想到,自己已经开始慢慢的效忠于李恪。
“薛仁贵,这两天的时间里你带着他一起撤去八阵图。顺便和他解释一下八阵图的玄妙之处。”李恪开口对薛仁贵说道。
同时来济将八阵图的阵图,直接递给了孙天伟。并且交代孙天伟,两天之内必须将阵图牢记于心。然后将阵图交给薛仁贵。
……
处理完了一切之后,李恪便向太极宫来。当李恪来到太极殿上的时候,李世民以及满朝文武已经等在太极殿中了。
李恪进入太极殿向李世民行过三拜九叩君王大礼,然后开口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已经安排撤去八阵图,估计要两天的时间才可以完成。”
“到时候儿臣定然会安排专人,将长孙大人手下的军兵,给长孙大人送回右武侯卫大营的。”
李世民点了点头后说道:“既然你已经在这次擂台赛中夺魁,又在斗阵之中获胜。那这三军帅印就交给你了。”
说完之后,李世民亲自捧起三军帅印,交到了李恪的手中。李恪接过大印之后,再次谢过李世民。
可就在这个时候,妖精却大声的说道:“咱们是不是应该将赌注兑现一下了,免得耽误了大元帅挂帅出征。”
(本章完)
………………………………
第260章 风云欲起时
听到程咬金的话,那些赌长孙无忌会胜的文臣武将,不由得将目光看向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开口对程咬金说道:“我长孙无忌又岂是说话不算数的人,十万贯钱明日我便会送到齐王殿下手中。”
既然长孙无忌开口了,众人自然也纷纷开口表示,会将赌注交给李恪充当西征的军饷。
这不由得让李世民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笑容,有了这笔钱作为军饷,李世民可就不用再让户部拨款了。
于是开口对说道:“着令兵部向天下折冲府传令,朕要招集二十万人马作为二路大军。”
“齐王李恪为三军大元帅,卫国公李靖为军师祭酒随军参战军机。程咬金为三军督粮官。尉迟恭为三军正印先锋官。”
“秦怀道,尉迟宝琳在先锋军听从调遣。程处默跟随三军都粮官身边听用。中军随行众将,由齐王李恪亲自挑选。”
众人急忙起身向李世民行礼接旨,然后纷纷前去安排。毕竟三军出征之前,还是有很多事情要办的。
……
“皇上,诸位国公政在甘露殿外候旨。”王德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毛笔,开口说道:“让他们进来吧。”
王德将众人带入甘露殿之后,便将甘露殿中的太监宫女,全部赶出了甘露殿。然后自己亲自站在甘露殿的大门之外。
“今日朕将各位王兄叫来,是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和各位商量。齐王李恪摆下的八阵图威力如何,不用朕说各位王兄也心知肚明。”
“今日的齐王李恪,和当年还是秦王的朕,那是何等的相似。而如今的李承乾,仿佛就是当年的李建成。”
“朕活着他们自然会相安无事,如果有朝一日朕龙驭宾天。恐怕玄武门事变将再次重演。”李世民开口对众人说道。
“皇上不是已经下旨,将吐谷浑赐给齐王殿下回蕃国了吗?又何必要担心这些呢?”尉迟恭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当年朕何尝不想辅佐李建成成就丰功伟业,但是李建成又如何会容得下朕呢?”李世民摇了摇头后说道。
“皇上担心的是,就算齐王殿下无心皇位。有些人也未必会放心,仍然会千方百计的想要除去齐王殿下。”
“而这样以来,齐王殿下为了自保定然举兵反抗。而以齐王殿下的实力,恐怕并不是其他几位皇子可以相比的。”魏征开口对众人说道。
“不错,这正是朕所担心的。今日破阵之时,长孙无忌派出的那员主将,在八阵图中的所作所为,各位王兄也应该有所目睹。”
“在朕的眼皮底下,他都想置齐王李恪于死地。到时候朕不在了,他们还会有什么好顾忌的呢。”李世民叹息的说道。
“皇上,其实想要解决这件事十分简单。第一就是先杀齐王殿下,为太子殿下扫平登基的阻碍。”
“但是,这样做将会让大唐损失一员良将。绝对并非是上上之策。”
“第二就是废太子,改立齐王殿下为东宫之主。但是,恐怕关陇世族未必愿意见到,到时恐怕国本会动摇。”李勣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这两条路朕又何尝没有想过,但是无论走哪一条,最终都未必是一件好事。”李世民叹息的说道。
“皇上,恕臣直言。在这两个选择之中,第一个影响会小很多。”李勣一脸正色的对李世民说道。
“我也觉得第一个办法,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关键,所以还请皇上早做决断。否则一旦发兵玉门关,就什么都来不及了。”尉迟恭开口说道。
“你们几个难道真的在意齐王那小子的血脉不成?”程咬金直视着秦琼,尉迟恭和李勣问道。
“程咬金,我尉迟恭的为人难道你不知道吗?在我尉迟恭的心中只有大唐,为了大唐让我尉迟恭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
“又岂会因为那小子身上有杨广的血脉,就对他有所偏见呢?”尉迟恭怒视着程咬金问道。
程咬金并没有理会尉迟恭,而是看着秦琼再次问道:“二哥的想法可是与大佬黑一般?”
秦琼绝对是一个明哲保身的主,否则玄武门事变的时候他也不会保持中立。所以今天程咬金准备,让秦琼站队。
“皇上,臣觉得这天下应该交给合适的人来继承,至于他的能力有多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有人支持于他。”
“如今太子殿下有关陇士族的支持。所以太子殿下登基的话,整个天下不会出现任何的波澜。”秦琼想了想后开口对李世民说道。
“糊涂呀糊涂,皇上在千方百计打压天下世家,为的就是让天下百姓免受世家的压迫。可你们却依仗着关陇世族。”
“你们可曾想过,君弱臣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你们这是要置大唐于风雨漂泊之中呀。”程咬金痛心疾首的说道。
可是这时一旁的李靖却笑了,并且开口对程咬金说道:“都说你程咬金是个大老粗,这摆起大道理来不也是头头是道吗?”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这里调侃我程咬金。你觉得如果皇上要杀李恪那小子,李恪会真的束手就擒吗?”程咬金瞪了李靖一眼后说道。
程咬金的话,让秦琼三人不由得一愣。毕竟如今李恪身边只有二千禁军,就算他真的想要鱼死网破。又是否能够如他心愿呢?
“程咬金,你话中的意思,难道是齐王殿下暗中拥有更庞大的势力?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就更应该快刀斩乱麻了。”李勣开口说道。
李世民一直微闭着眼睛,听着程咬金他们争来论去。此时李世民的心中真的是翻江倒海一般。
李世民何尝不希望,将皇位顺顺利利的传给李承乾。可是李承乾又真的能否坐稳这天下,连李世民自己都不敢确定。
不过李世民心中更加清楚,至于是李承乾继承天下,还是他的同胞弟弟李泰,对于在座的诸位根本没有区别。
但是唯独李恪不同,如果今日处在李恪这个位置上的是李泰,甚至是其他皇子。估计秦琼等人也不会如此这般主张了。
………………………………
第261章 有备而来
“李恪这小子有没有暗藏的势力我程咬金不知道。但是我只知道要是有人敢动他的话,河南道的百姓绝对会第一个不同意。”程咬金看着李勣说道。
河南道大旱原本应该百姓流离失所,但因为李恪的原因没用国家一分钱。就让整个河南道的百姓,没有出现一个流民。
而这些年,虽然李恪不理河南道政事,但是每年都会为河南道的百姓,提供优良的种植,以及先进的耕种技术。
并且在河南到各个州府建立了不少的作坊。让农闲时的百姓也可以有一份收入。
可以说如今李恪在河南道的名声,那绝对是如日中天。恨不得河南道的百姓,都要在家中为李恪立长生牌位了。
李勣自然也知道这件事,所以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为难之色。他心中明白,这些只不过是表面上的。
暗地里李恪在河南道拥有多大的话语权?那是在座的任何人都不敢去想象的。
看着李勣哑口无言,程咬金继续开口说道:“因为你们的一己之私,让刚刚太平的天下再起战乱,你们的心中难道就不会感到愧疚吗?”
这一下秦琼三人不由得低下了头,他们可都是从战乱之中走过来的。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伤痛自然十分清楚。
“你们不要吵了,皇上心中应该有数。今日将我们叫到甘露殿来,绝对不是听我们在这里争论的。”魏征开口对众人说道。
听到魏征的话,程咬金也没有再说什么。不过脸上的怒气却并没有消散,看着秦琼等人的目光还是有着一丝不善。
“今日朕将你们叫来,就是想知道你们心中的想法。你们都是跟朕争战天下的老臣,而且是不属于任何世家的。”
“如果你们真的介意李恪的血脉,那朕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为了大唐的将来着想,朕不希望玄武门事变再次上演。”李世民开口说道。
“哈哈哈,这就是所谓的因果循环啊。如果你想犯和我当年同样的错误,那么就无法避免玄武门事变再次上演。”这时甘露殿的大门被推开了,王德跟在一个身穿龙袍的人之后走了进来。
能让王德不敢阻拦的,又能在后宫中身穿龙袍的人。也就只有李渊这个太上皇了。
李渊一直居住在太安宫,除了李世民召开盛大酒宴之外。很少会走出太安宫。今日突然来了甘露殿,确实让众人感到意外。
看到李渊来了,李世民急忙上前行礼参见。并且开口对李渊说道:“父皇您怎么来了?”
“我要是不来的话,你恐怕就要犯我当年的错了。当年如果不是我帮着建成打压你的势力,又如何会闹到玄武门手足相残。”李渊叹息的说道。
“皇儿我现在算是明白了,父皇当年心中是多么的为难。”李世民一脸无奈的对李渊说道。
“这就叫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皇家的事情应该如何决断,未必需要问朝中的重臣。”
“有的时候你问了,反倒会让他们如坐针毡。所以你就不必再难为他们了。”李渊指了指秦琼等人说道。
“皇儿知道应该怎么做了,还请父皇不必再为此事操心。”李世民点了点头后说道。
“估计我这条老命也活不了多久了,希望在我有生之年,不要再让我见到骨肉相残的事情发生。”李渊看着李世民说道。
说完之后便转身离开了甘露殿,不过从李渊的背影上却能看出一丝落寞。已经毫无一丝君王的威严。
李渊离开之后,李世民便开口对秦琼等人说道:“那就让朕来说一说朕的想法吧。”
“如果单从个人才能来讲,朕的这些儿子中,无人能比得了李恪。但是能够支持李恪的朝中老臣,恐怕却廖廖无几。”
“其他皇子之中李承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