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第1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众人围着的这块沙田跟车间里其他沙田都不一样,因为这块沙田中间有一个坑,一个足有几尺深的大坑。

    站在这一堆人前面的正是孙元化和宋应星,这会儿,他们正满脸尴尬的看着沙田中间的深坑发呆呢。

    正在这时,外面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紧接着便是一声高唱:“总督大人驾到。”

    沙田旁围着的匠户连忙闪到两边,孙元化和宋应星满脸羞愧的望着大门口,甚至连过去迎接的勇气都没了。

    很快,张斌便大步走了进来,他一看孙元化和宋应星表情,连忙含笑安慰道:“初阳、长庚,不就是铸造失败吗,没关系啊,我们可以试试其他方法。”

    孙元化却是尴尬的道:“大人,我们用的已经是最好的方法了,黏土模深埋填沙都铸不出来,这万斤巨炮怕是没什么指望了。”

    原来,经过差不多十个月的赶工,十艘镇远巡洋舰和二十艘威远战列舰的火炮已经全部铸造完了,张斌想着,正好新厂房搬迁,又有几个月的空闲,干脆让孙元化和宋应星试着铸造威力更大的火炮。

    这会儿增加火炮威力可不是加大口径,加长炮身那么简单,口径大了,炮身长了,那重量必定会成倍增加,说白了,这会儿增加火炮的威力其实就是铸造更重的火炮。

    张斌让孙元化和宋应星试着铸造的火炮有两种,一种是两千斤的佛郎机,另一种是万斤红夷大炮。

    两千斤的佛郎机主要是给镇远巡洋舰和威远战列舰做主炮用的,孙元化和宋应星没费多大功夫就铸造出来了,这会儿正在加工样品,准备给巡洋舰和战列舰更换主炮呢。

    这万斤红夷大炮却是出问题了,第一门样品,铜水刚倒完,整个沙田都沉下去了,很明显,试制失败了。

    孙元化和宋应星感觉铸造万斤红夷大炮的希望不大,所以便让人通知张斌来看一看,让他决定这万斤红夷大炮还要不要造了。

    张斌当然想造,因为千斤佛郎机甚至两千斤的佛郎机对超级战列舰的威胁都不是很大,除非正好一炮轰在超级战列舰的吃水线附近,不然根本就不可能将超级战列舰击沉。

    超级战列舰实在太过巨大了,五十多米长,十多米宽,小西瓜大小的炮弹最多也就能砸出个脸盆大的洞,直径还不到半米,对超级战列舰根本就没多大威胁,一艘超级战列舰就算中十多炮都没事。

    万斤红夷大炮就不一样了,炮弹足有二十余斤的西瓜那么大,一炮下去,只要轰中了,最少能轰出一个直径一米左右的大洞,如果运气好,甚至一炮就能将超级战列舰轰个对穿,直接将其击沉。

    所以,张斌想铸造一批万斤红夷大炮,架在热兰遮城堡中,给荷兰人来个惊喜,只要能击沉十余艘超级战列舰,很有可能,他就能将来犯的荷兰舰队全歼,一次性解决荷兰人的问题。

    万斤红夷大炮肯定没有那么容易铸造出来,这个他相当清楚,不过他并不是很急,孙元化和宋应星没办法并不代表他也没办法,他还是看到过很多种火炮铸造方法的,只是他觉着自己是外行,而孙元化和宋应星是内行,所以才没有跟他们提那些从中看到的方法,要实在不行的话,那说不得,他只能亲自出马,试上一试了。

    他仔细看了看沉下去的坑洞,随即便饶有兴致的道:“挖出来看看,看到底铸成什么样子了。”

    孙元化闻言,立马抬手道:“老赵,带几个人把周围的沙子挖掉。”

    他的话刚落音,一个中年汉子便带着几个小伙子,抄起墙边的锄头和铲子跑到沙田四周飞快的向下挖去。

    很快,一截黏土模具便露出头来,看样子并没有什么异常,但是,才挖下去一米多深,黏土模具上便出现一个巨大的裂缝,越往下裂缝就越大,挖到大约一丈深时,黏土模具轰的一身倒下来,因为它最下面那一截已经完全裂开了。

    倒下来的黏土模具并没有什么重量,很显然,里面是空的,铜水都流到外面去了,果然,再往下挖,细沙上便冒出滚滚的热气,还没有完全冷却的铜水慢慢展露出来,这时候铜水哪里还有火炮模样,完全就是一块巨大的铜饼!

    张斌站在挖出的深坑边看了看,随即便问道:“初阳,这沙田挖了多深?”

    孙元化回忆道:“大概一丈五吧。”

    一丈五就是四米多,万斤红夷大炮的长度是三米多,这深度倒是够了,只是这黏土模具的强度不够,根本就承受不住万斤铜水的压力。

    这个问题倒是很好解决,张斌直接提议道:“初阳,黏土模具不行就用铁模啊,铁铸出来的模子总压不烂吧。”

    孙元化闻言,立马摇头道:“大人,这模具比炮身可大多了,铁模估计两万斤都不止,这模具根本就铸不出来啊!”

    张斌一拍额头解释道:“铁模不是一次铸出来的,可以分成几节,每节还可以分作两半,这样每一块模具都只有一两千斤重,要铸出来很简单,到时候在上面留些孔,用螺丝把他们固定在一起就行了。”

    孙元化闻言,眼前一亮,不过,他想了想又皱眉道:“大人,铜水浇进铁模里会和铁模沾在一起吧,还有铁模加上铜水就是好几万斤重了,这沙子怎么撑的住,底下的土层都撑不住啊,就算垫石板估计都会压碎,这铁模根本就立不住啊!”

    这些张斌自然都看到过,他立马解释道:“铁模的内壁可以刷黏土啊,就像石灰浆刷强那样,刷上一层就行了。至于下面,可以垫些石块,再做个铁座子就行了啊,铁座子总压不碎吧。”

    孙元化闻言,摸了摸脑袋,不好意思的笑道:“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其实,这些他也能想的到,只是刚刚经历了一次铸造失败之后,他有点懵了,脑子里面有些乱,这会儿张斌一解释,他顿觉尴尬无比,铁模分开铸他是想不到,不过内壁刷黏土和做铁座子这么简单的事他还是能想到的。

    这会儿张斌也没什么事,他干脆留下来,帮孙元化做起铁模来。

    这铁模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有点复杂了,先要根据炮身的大小和铁模的强度画个外形图出来,然后再根据图纸做一套木模出来,等木模组装到一起没问题了,再用木模做模板做一套黏土模出来,最后再用黏土模铸造,把铁模给铸出来。

    好在高雄城中这会儿什么工匠都有,木材、黏土、生铁等材料也多的是,做这些都不是很难。

    有张斌在,进度自然飞快。

    他和孙元化一起忙活了一天,便把模型画出来了,他们设计的是五节,总共十块,也就是十个半圆弧状的模具。

    紧接着,第二天,木模具便加工出来了。

    木模具一做出来,装到一起试了试,稍微改进了一下,就没什么问题了。

    紧接着便是做黏土模,浇筑,不到五天时间,一套铁崭新的铁模具便做好了。

    这时候,宋应星也组织人把沙田下面的基础打牢了,铁座子也埋下去了,一切准备就绪,就等开工了。

    张斌亲自督工,孙元化和宋应星指挥,一块块抹好黏土的铁模被吊葫芦吊起来,慢慢掉进一块沙田的深坑中,不到一个时辰时间,一个形似宝塔,又有点像丹炉的铁模便组装好了。

    最后将中间的铁芯往里一吊,这边孙元化便开始组织人填沙子,而那边宋应星则在组织人炼铜水,两边配合默契,进度飞快。

    张斌终于亲眼见识了一回古人铸炮的过程,原来,这铜水还不是抬着什么坩埚桶一桶一桶倒下去的而是直接用坩埚槽从熔炉引到铁模的入口,然后打开闸门,让铜水自己慢慢流进去。

    一万斤铜水,不知道流了多久,张斌看的眼睛都有些刺痛了,铜水终于流完了,沙田没有任何塌陷,只有蒸蒸的热气在往上冒,证明这浇筑是成功了。

    铜水要完全冷却凝固,一般需要两到三个时辰,所以,铸铜炮一般是上午准备模具,下午炼铜浇筑,冷却一晚上,第二天再取出来。

    第二天一早,又是一堆人围在沙田四周,不过这次人群中多了一个张斌。

    孙元化一声令下,还是中年汉子老赵带着一帮小伙子,围在沙田四周飞快的挖起来,铁模慢慢露出,这次一切都正常,铁模埋下去是什么样子,这会儿就是什么样子,直到最后挖出来,就跟埋下去的时候一样,如宝塔般的挺立在铁座子上。

    孙元化又指挥人用吊葫芦调出铁芯,再用木桩固定住炮口,将铁模一块块拆开,一个巨大的炮身便慢慢显露出来,那巨大的外形,看上去都威猛无比,万斤红夷大炮终于铸造成功了!

    这炮身一铸出来,加工就比较简单了,就是一个掏膛,原来用手工都能掏出来,这会儿有机床自然更简单,加工压根就不是问题。

    不过,由于这万斤红夷大炮铸造过于复杂,以高雄铸炮厂这会儿的产能,一个月也只能铸造出二十门左右。

    一个月二十门左右,三个月就是六十门,也就是说,荷兰人如果六月份来攻,热兰遮城堡里面的城防炮最少有一半能换成万斤红夷大炮。

    到时候就精彩了,一轮炮火下去,最少能干翻一艘超级战列舰,就是不知道这次荷兰人组织多少超级战列舰来进攻,如果还是四五十艘,嘿嘿。

    张斌仿佛已经看到了荷兰人惊慌失措的样子,万斤红夷大炮,一炮下去,脚盆大一个窟窿,就问你们怕不怕!


………………………………

第五卷 第五十四章 喜得千金

    有了万斤红夷大炮,张斌的心思不由活络起来。

    原本他还想着跟荷兰人来一场消耗战,你来我往打几轮,等自己这边威远战列舰的数量超过了荷兰人超级战列舰的数量,差不多就能解决战斗了。

    但是,现在有了万斤红夷大炮就不一样了,以荷兰人对东番的执着,他们肯定还会来进攻大员,进攻热兰遮城堡,六十门万斤红夷大炮往热兰遮城堡里一架,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会儿他手里的力量其实并不比荷兰人弱多少,跑到巴达维亚去端了东印度公司的总部可能还不大现实,但是,守住东南沿海和东番却已经绰绰有余了。

    六月份,他手里的威远战列舰数量就将达到二十艘,足以抵上荷兰人二十艘超级战列舰,甚至在机动性和火炮射速方面还占据绝对优势。

    还有,缴获的五艘超级战列舰和二十多艘武装商船再加上他手里的三百余艘战船抵挡二十艘超级战列舰也没有任何问题,大不了被击沉几十艘,只要一贴上去接舷,荷兰人就得趴。

    还有两百多艘车轮舸,围殴十来艘超级战列舰也不成问题,至于荷兰人的武装商船,完全可以用镇远战列舰对付,也就是说,以现在的实力对比,不算岸防炮台和棱堡,海上力量双方其实相差不大。

    如果万斤红夷大炮能干掉对方十余艘超级战列舰,那么自己这方优势就相当明显了,一举歼灭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主力舰队也不是不可能的。

    只要能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主力舰队干掉,打下巴达维亚简直轻而易举,到那时,整个南洋就是大明的天下了。

    当然,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敌人的增援力量不要超过十艘超级战列舰,如果超过了十艘,一战定胜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敌人到底会派来多少增援这个还无从得知,不过,既然有希望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主力舰队一举歼灭,这个机会自然不能错过,铸炮的问题解决后他便组织水师舰队开始演练了。

    这次有夺来的超级战列舰和武装商船做靶子,演练起来效果更好,不过这次演练可不光是演练夺船,放火烧船才是重点。

    上次他是想抢一艘超级战列舰来做样本,自然是以演练夺船为主,这次他是想全歼荷兰人的主力舰队,烧船貌似比夺船来的更快,更简单。

    这一演练烧船,张斌发现一个很尴尬的问题,这船还真没那么好烧,上次他真是走运,遇到一个外行,要遇到一个内行那就惨了,因为光靠燃烧瓶根本就别想点着别人的船。

    真正的内行都会准备很多细沙甚至是湿棉被,火小一点,一桶沙子倒上去,灭了,火大一点,一床湿棉被罩上去,同样灭了。

    他跟俞成龙和郑芝龙这两个行家演练了几次烧船之后就发现,想要点着敌人的船可没那么简单,点火只是一个方面,你还得阻扰敌人去灭火,只要人家有准备,你点再大的火人家也能给你扑灭了!

    原来没有火枪和火炮的时候打海战,主要就是接舷和烧船,而烧船用的大多是火箭和火船。

    放火箭是最常用的手段,因为火箭不但能点火,还能伤人,一般放火箭都是对着一块区域不断抛射,这样不但能加大火势,还能防止人去灭火,当然,如果碰到有经验的统帅,火箭也没多大用,人家派几个人背着湿棉被去灭火,你也拿他没辙。

    火船同样如此,你挨上去,人家几桶沙子甚至是几桶水倒下来,你这火基本上就灭了。

    所以,放火烧船的时候,怎么防止人家灭火比放火还重要。

    这个就比较尴尬了,张斌发现,他现在除了能给纵火船上每个人配把弓,再配一桶火箭,竟然就没有其他东西可以装备了。

    像火枪,配给纵火船的士卒都没用,因为纵火船比武装商船都低的多,比超级战列舰更是低了十来米,拿着火枪根本就打不到甲板上的人,唯有通过抛射才能对甲板上的敌人造成伤害。

    抛射伤敌的武器,张斌很快就想到了手雷或者说手雷,这个时候,要做出手雷来貌似并不难,想到这个,他立马将演练交给俞成龙和郑芝龙负责,而他自己则跑去高雄城找孙元化他们商议制造手雷事情。

    这会儿高雄铸炮厂的翻砂车间内可谓热火朝天,沙田这边,数百人在孙元化的指挥下围着十块加了底座沙田,挖坑、架铁模,填沙、浇筑,一个个宝塔形的铁模时不时从巨大的沙坑里露出巍峨的身影,看上去壮观以极;熔炉那边,同样是数百人在宋应星的指挥下围着十个最大的熔炉,添粗铜、添煤炭、生火熔炼,忙的不亦乐乎。

    张斌一走进车间,顿时觉得酷热难当,外面虽然已经春暖花开,但是比起里面来却是差远了,这里面简直比盛夏还要热。

    孙元化和宋应星这会儿貌似都忙的很,甚至连他进来了都没注意,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张斌都有点不好意思了,人家这会儿正忙着铸炮呢,再找他们做手雷,貌似有点压榨劳力的感觉。

    不过,这手雷和万斤红夷大炮同样重要,说不得还是要麻烦他们了,他走过去拍了拍孙元化的肩膀,略带歉意道:“初阳,有空吗?”

    孙元化回头一看,不由惊讶道“大人,您怎么来了,有什么事吗?”

    张斌有些尴尬道:“我想麻烦你们再做样东西,你这忙的过来吗?”

    孙元化抹了把汗,洒笑道:“什么忙不忙的,我们就是担心不能按时把火炮做出来,才跑这里来督促的,其实,就算我们不在他们也慢不到哪里去。”

    张斌欣慰道:“那就好,把长庚叫上,我们一起去商议一下。”

    孙元化闻言,立马招呼宋应星一起陪着张斌来到他书房,三人坐定,张斌立马画了个木柄式手榴弹和菠萝式手雷的草图,随即指着图介绍道:“我想做的东西大致就是这个样子,这里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