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也有自己的坚持,其实,对温体仁这颗毒瘤,他也想除之而后快,但是,温体仁实在是太奸诈了,哄骗皇上不说,在朝堂中还党羽遍布,像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捷就是温体仁的爪牙,这点他是相当清楚的。

    要除掉温体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不谋定而后动,自己很有可能就会像前面那些弹劾温体仁的官员一样,反而被温体仁给除掉了!

    这会儿,他正黑着脸坐那里生闷气呢,闵洪学和闵梦得竟然自杀了,谁不知道这两人是温体仁的左膀右臂,他还想借此机会来收拾温体仁呢,没想到他们就这么自杀了,真是混蛋啊!

    正当他咬牙切齿想要骂娘的时候,外面突然传来一声通传:“大人,左副都御史张斌张大人求见。”

    张斌?这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子,他在福广所做出来的功绩足以令朝堂绝大部分官员汗颜,要大明朝的官员都这么年轻有为那就好了。

    曹于汴对这个挂职的手下还是相当满意的,听闻张斌来了,他连忙用双手搓了搓板的有点僵直的脸,随即朗声道:“有请。”

    张斌温声,疾步走进书房,来到曹于汴跟前拱手作揖道:“属下张斌,参见曹大人。”

    曹于汴点了点头,亲切的道:“张大人,不必如此多理,你一路旅途劳顿,应该多休息,我老头子这里,你就不用专门跑来拜会了。”

    张斌这个尴尬啊,曹于汴还以为他是来拍马屁拉关系的,问题不是啊,他才没这么无聊呢。

    他干笑了两声,随即有拱手道:“大人,实不相瞒,下官这次过来是有事相求。”

    曹于汴惊讶道:“噢,什么事,你说。”

    张斌连忙解释道:“是这样的,吏部尚书闵洪学向皇上奏报,说下官福建巡抚任上三年没有考评记录,不合规矩,所以特意招下官回来补齐考评记录,刚皇上也特意交待了,无规矩不成方圆,这考评记录一定要补齐,所以,下官想请大人帮忙,帮下官将这考评记录补上。”

    曹于汴闻言,满脸诧异的想了想,随即便恼怒道:“这帮阉党余孽,一天到晚就知道争权夺利,无耻之尤!”

    张斌被曹于汴的反应吓了一跳,他偷偷观察了一下,见曹于汴并没有针对他的意思,这才小心的问道:“大人,您这是怎么了?”

    曹于汴摇头叹息道:“张大人,你有所不知啊,你巡抚任上的考评记录并不归都察院管,因为那个时候,你是兵部职方司郎中,是正职,都察院右佥都御使只是挂职,所以,你巡抚任上的考评是归兵部负责的。他们两兄弟上下其手,可能,考评已经给你做好了,他们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又跑去皇上跟前说你没有考评记录,当然,也可能压根就没有做,反正这都是他们两兄弟的事,他们把这事专门跟皇上提,肯定是有目的的!”

    张斌闻言一愣,这两个家伙,是彻彻底底的在耍自己呢,活该他们千刀万剐!

    他假装大度道:“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他们也受到应有的惩罚了,这事,下官可以当没发生过,但是,皇上却硬要我去补齐考评记录,大人,您说怎么办啊?这会儿,他们都在诏狱关着呢,找他们还有用吗?”

    曹于汴摇头叹息道:“没用了,刚收到消息,他们已经畏罪自杀了。”

    “啊!”张斌大吃一惊,这两个家伙竟然畏罪自杀了,温体仁在诏狱中肯定有内应!

    可惜了,原本还想着他们会挨不住严刑逼供,招出一批阉党余孽呢,没想到,他们就这么死了。

    这事跟曹于汴也没什么好说的,毕竟他跟曹于汴并不熟,他只能叹息道:“看样子,考评记录的事还麻烦了。”

    没想到曹于汴却是大包大揽道:“张大人,既然现在你的主职在都察院,那考评记录都察院也是可以帮你做的,不管是总督任上还是巡抚任上的,这个你就不用操心了,等会儿我就让人帮你去补个考评。”

    这么简单?

    张斌不由目瞪口呆的看着曹于汴,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曹于汴摇头叹息道:“唉,这些对各部衙门来说本来是很简单的事,他们只是故意为难你才搞的好像很麻烦一样,你放心吧,很快给你办好。”

    张斌连忙拱手道:“多谢大人。”


………………………………

第五卷 第四十五章 积木

    张斌浑身轻松的走出都察院衙门,考评的事已经不用他操心了,曹于汴自然会安排人给他去办,接下来就是准备给太子的礼物了。

    两岁大的小孩,这会儿还真没有专门的玩具,后世却有很多,他想到的是最简单的一种,那就是积木。

    积木并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纯粹就是个创意,很多小孩子喜欢玩的东西都是如此,只是你想不到这东西小孩子喜欢玩而已,只要想到了,要做出来是很简单的事情,一般木匠就能做,所以,他让曹化雨通知锦衣卫给他去找个老练的木匠。

    去找木匠做玩具自然不能穿着官服去,那有点太不伦不类了,所以张斌先回了趟崇兴寺,换了身便装,等他换好便装,亲信孙标也过来了,他负责的就是崇文门外那一块,骆养性已经派人告诉他去找哪个匠户了。

    张斌把这些亲卫派出去,平时也没让他们干什么,就是让他们伪装成各种身份到处逛,熟悉京城的地形,毕竟以后他肯定是要回京城任职的,什么事都去找骆养性和曹化淳迟早会被崇祯发现,所以他让自己的亲卫先去熟悉一下。

    这个匠户姓赵,是远近闻名的老木匠,正好孙标还跟人家打过一次交道,所以他成了赶车的马夫,谢正刚等四人则骑着马护卫在四周。

    崇文门外也是外城,正好跟宣武门对应,一个在西一个在东,张斌他们沿着骡马市街一直往东,穿过猪市口街、西三里街、再沿崇文门大街往北走一段,就到了木匠赵老汉家所在的木厂儿巷。

    赵老汉早早就收到锦衣卫下右所千户大人的通知,今天会有个大老爷前来找他做活计,他连忙带着三个儿子将家里好好收拾了一遍,从巳时就开始等了。

    等了将近半个时辰,一辆马车终于来到他家大门前,马车四周还有四个骑马的护卫,这位大老爷的确够大,光是这些马就值好几百两银子呢。

    赵老汉早就带着三个儿子在大门口恭候了,张斌一行人一到,他立马迎上去,走到马车旁,恭敬的候着。

    没想到,那赶车的一把跳下来,拍着他的肩膀道:“赵老伯,你这是干嘛啊,低着头跟个鹌鹑一样干嘛?”

    赵老汉诧异的抬头一看,竟然是孙标,这小伙子他认识,好像就是赶车的,来这没几天,跟这块左邻右舍倒是混的挺熟的,他忍不住问道:“标子,这位大老爷你认识?”

    孙标神秘的道:“这个你就别管了,只管干活,知道吗。”

    赵老汉连忙点头道:“知道,知道。”

    张斌这会儿也从马车上跳下来了,他一看孙标跟赵老头这热乎劲立马顺势道:“标子,这位就是赵木匠吧。”

    孙标立马装出一副市侩模样,献媚道:“是的,大老爷,这位就是远近闻名的赵木匠。”

    赵老汉连忙上前拱手道:“小老儿见过大老爷。”

    张斌点头道:“嗯,听说你手艺不错,想请你做点东西,做的好了,重重有赏。走吧,先领我进去看看。”

    赵老汉连连拱手道:“多谢大老爷,大老爷请。”

    张斌跟着他身后进了院子,立马就被院子里各式各样的木制品给惊到了。

    小小的院落两边都搭着草棚,里面什么木人、木马、木菩萨摆了一排又一排,那做工,简直就跟后世艺术家做出来的木雕一样,惟妙惟肖。

    张斌看了一圈,直接指着一个木雕小肥猪道:“这个卖吗,多少钱?”

    这个小肥猪并不大,也就一尺来宽,还不到半尺高,笑眯眯的,挺有喜感的。

    赵老汉闻言,立马笑眯眯的道:“卖啊,这里面摆的都是小老儿无聊的时候做出来的,这只小猪也没费什么功夫,只是材料值点钱,大老爷若是喜欢的话,就算六分银子吧。”

    张斌点头道:“好,按我的要求加工一下,我给你一两银子怎么样?”

    赵老汉连忙点头道:“没问题,怎么加工,您说。”

    别看他表面上很平静,其实他心里已经激动的不得了了,要知道,他一个月带着三个儿子累死累活也就能赚四五两银子,这一下就是一两,相当于他们四个人干七八天呢。

    张斌直接伸出手比划道:“先锯成小孩拳头大小的方块。”

    “啊!”赵老头目瞪口呆的看着张斌,跟看神经病一样,这位大老爷不会脑子有病吧,这么好看个小猪仔买去锯成块块!

    你要柴火你说啊,小老儿一天给你劈一车出来,一两银子买个这么小的小猪仔,锯成十几块能烧多久。

    张斌见他诧异的样子,连忙解释道:“这个锯开之后还要拼回来的,给小孩子拼着玩的知道吗?”

    原来是这个意思,这大老爷真有钱。

    赵老头立马招手道:“快快快,二子,三子,拿最细的锯子过来,再搬个干净的小方桌过来,准备干活了。”

    他两个小儿子连忙拿着东西过来了,就连大儿子都好奇的跑过来了,想看看这位大老爷到底想干嘛。

    赵老汉看了看小猪仔,比划着征求张斌的意见道:“要不横着来两下,竖着来三下,中间再来一下?”

    张斌点头道:“可以,尽量锯整齐一点就行了。”

    赵老汉点了点头,找来了几根绳子,随即便让两个儿子按住那小猪仔小心的锯子起来,横向和中间锯完,小猪仔已经变成六根木条条了,赵老汉又用绳子把六根条条绑住,绑回小猪仔的样子,这才叫他两个儿子从纵向锯开。

    很快十八个形状各异的积木块块便出来了,小心的拼起来的话就是个小猪仔,赵老汉的三个儿子都饶有兴趣的拼起来,这东西拼一拼还真的蛮好玩的。

    张斌拿起一块积木看了看,锯开的地方太粗糙,还有棱角,这样肯定不行。

    他直接拿着块积木指导道:“这是给小孩子玩的,锯开的地方必须磨光,这些棱角都必须磨圆,知道吗?”

    赵老汉立马点头道:“明白,明白,老大,你来,拿个细沙石好好磨光,不能有一点地方扎手。”

    他大儿子闻言,立马取来一块大青石,拿着积木在上面仔细磨起来。

    赵老汉搓手道:“大老爷,您看,其他的需要吗,你要看上了,我给您锯开。”

    张斌大致看了一圈,随即摇头道:“不行,这些要么太大了,要么形状太复杂了,不适合小孩子玩。”

    赵老汉顿时满脸失望,这么好个赚钱机会就没了!

    不过,张斌紧接着又道:“这样吧,你按这小猪仔大小,雕一套十二生肖出来,不用太精细,只要能看出是这个东西就行,尽量调喜感一点,明白了吗?”

    赵老汉连忙点头道:“明白,明白,大老爷什么时候要?”

    张斌看着他,略带希冀道:“我多给点赏钱,明天早上拿货能做出来吗?”

    赵老汉想了想,为难道:“我一个人肯定做不出来,我请几个老伙计一起雕可以吗?”

    张斌点头道:“没问题,只要明天早上能出来就行。”

    赵老汉兴奋道:“那就没问题了,保证明天早上给您准备好,您看还需要其他东西吗?”

    张斌随意转了转,然后指着一个一尺见方的木箱子问道:“这个多少钱?”

    这种木箱子呈淡红色,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看上去相当的精致,用来装积木正好。

    赵老汉连忙介绍道:“这个是用来装黄金珠宝的,用料考究,结实耐用,二两银子一个。”

    张斌想了想,随即点头道:“给我来二十个,也是明天早上要,你也可以请人做,有问题吗?”

    赵老汉连忙点头道:“没问题,没问题,您还需要什么吗?”

    张斌拿起那个木箱子,将小猪仔的方块放里面试了一下,装进去很宽松,他满意的点头道:“今天就这么多吧,回去我再想想,给你画几个简单的图出来,明天你准备做房子,船什么的吧,不过都不是外面那些正常的模样,要做简单点的,让小孩子能一看就明白的。”

    怎么做才能让小孩子一看就明白,这个赵老汉想不出来,不过,只要有简单的图,他照图做还是有把握的,他连忙点头道:“好的,大老爷,您明天拿图过来,我给您做。”

    这位大老爷简直太阔气了,买二两的箱子,装一两的小玩意,还一买就是二十个,这样阔气的人上哪里去找啊!

    赵老汉正想着张斌的阔气呢,张斌立马对谢正刚道:“小六叔,给他六十两银子。”

    谢正刚闻言,立马从马车上拿来六个十两的银锭子,往赵老头手里一塞。

    赵老汉这个激动啊,他还从来没一次见过这么多银子呢,那捧这银子的手抖的啊,好悬没把银锭子掉地上。

    不过,抖了一会儿,他脸色立马变了,因为他家里没有八两银子给人家找啊!

    他正想着是不是给人家退个银锭子,当二两优惠呢,张斌却是潇洒的挥手道:“剩下的是赏你的,用心一点,做好一点,明天早上我来取。”

    说罢,直接掉头往马车走去。

    这一打赏就是八两,都快顶他两个月的收入了,把个赵老汉激动的,一个劲的跟在后面点头哈腰道:“多谢大老爷,多谢大老爷。”

    张斌把诸事办完,回到崇兴寺都未时一刻了,匆匆用了点斋饭,他顿时感觉一阵倦意袭来,这三更半夜爬起来上早朝实在是太折磨人了,也不知道这些朝臣怎么坚持的住。

    一觉睡下去,等他醒来已经临近子时了,让谢正刚他们匆匆热了点斋饭吃了,又该上早朝了。

    真是骢马五更寒啊,这会儿他已经深深体会到解大才子当时的痛苦,每天这么早爬起来,真有点让人受不了。

    他已经想好了,如果到京城来就职,一定要在西长安街买栋府邸,那样的话,每天还能多睡个把小时。

    马车在夜色中摇摇晃晃又是半个时辰,西长安门已然到了,张斌这次倒是轻车熟路,他排队进了西长安门,又不疾不徐的走到午门外,这时候,仍然只有百余名官员在等候,而且大多是七八品的小官,他一个人站最前面,显得是那么的卓尔不群。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级官员陆续抵达,最先到来的三品以上朝廷重臣是左都御史曹于汴,昨天他好像也早早就站前面了,可见这老头是真的勤勉。

    曹于汴一看到张斌,眼中不由露出赞许之色,这么年轻的三品大员,不骄不躁,谦逊勤勉,真的很难得,他对张斌是越来越欣赏了。

    对于自己的上司,张斌倒是没什么好忌讳的,寒暄也罢,聊天也好,都不用担心有人说什么结党营私。

    两人一番见礼后便聊开了,聊的无外乎考评记录的问题,曹于汴已经派人给他去办了,相信用不了几天就能办好,张斌倒也不急,他最少要等地毯到货才能回去。

    而且,马上就要到二月了,会试就要开始了,他还想为陈子龙等人保驾护航呢。

    不过,想要让陈子龙他们顺利过关好像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会试的主考官是周延儒和温体仁。

    周延儒也就罢了,他这会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