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元功、侯世禄和尤世威闻言,连忙拱手道了声遵命,随即调转马头,跑回各自阵营。
张斌就那么矗立在马上,观察着手下将士的状态,一开始他们一个个都无精打采的在那里搭帐篷,渐渐的有人开始四散传达消息,每到一处,那里的士卒瞬间就来了精神,连搭帐篷的速度都快了不少,原来那些沉默不语的士卒也慢慢开始交流了,笑容慢慢出现在他们的脸上。
看样子效果很好,张斌看了一阵,帅帐也搭好了,他正要下马进账去休息一下,远处突然传来零星的马蹄声,他立马举起望远镜,遁声望去,一个背插令旗传令兵正打马往这边狂奔而来。
从南面过来的,应该是秦良玉派人来传讯了,难道她已经将蒙元各部的步卒击败了?
很快,那一骑传令兵便在外围士卒的指引下来到帅帐跟前,他应该是识得张斌,一来到帅帐跟前他便翻身下马,举着一个信封来到张斌跟前,朗声道:“启禀总督大人,我军在永清县境内取得大捷,全歼建奴步卒三万余,秦大人特令小人来报。”
张斌闻报大喜,他飞速接过信封取出里面的捷报一看。
属下秦良玉谨报:
奉大人令,率军截击建奴步卒,于固安东南五十余里永清县境截获建奴步卒三万余,激战近两个时辰,杀敌万余,其余两万余皆降,另救得总兵黑云龙、麻登云等明军将士千余人,顺天府境内百姓七万余人。
字迹清秀,应该是秦良玉手书,写的很匆忙,并没有详述,但已经足够了。
张斌看罢,立马兴奋的道:“来人,看赏,赏银十两。”
不远处的谢正刚闻言立马从帅帐中取出个十两的银锭子交给那传令兵,那传令兵自然是千恩万谢。
张斌想了想便下令道:“你即刻回去转告秦大人,让她速率白杆兵赶往遵化汇合,俘虏交由卢象升卢大人押回京城。”
那传令兵道了声遵命,随即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张斌又对一旁的谢正刚道:“小六叔,快,命人通知戚元功、侯世禄、尤世威三位将军,让他们再过来一趟。”
戚元功、侯世禄、尤世威三人很快又陆续赶过来,张斌直接将捷报交给他们传看了一下,三人脸上纷纷露出惊喜的表情。
待他们传看完,张斌收回捷报含笑道:“赶紧去通报给手下将士吧,让他们也高兴一下。”
三人连忙拱手告退,不一会儿,整个大营便传出此起彼伏的欢呼声,如此大胜,十多年来头一遭啊,明军将士怎不欣喜若狂。
这会儿皇太极那边又怎么样呢?
皇太极还不知道手下步卒已经被全歼了,这会儿他已经率主力骑兵打马狂奔到香河县境了,不过,他也不敢连夜赶路,战马载人一天跑三百余里已经是极限了,再跑个一两百里,估计就要抽筋倒地了。
所谓欲速则不达,该休息还得休息。
他心中再急也只能下令让大军停止前进,就在香河县境内休整一晚,让马匹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再赶往遵化。
这个时候,他心里已经后悔不跌,他知道自己有点太过自信了,小看了天下英雄。
明军主帅肯定早就看出了遵化是自己的命门,却一直不动声色,等自己傻乎乎的跑到保定,他才突然发动,那个时候,自己想增援都来不及了。
这真是终日玩鹰却叫鹰啄了眼睛,自己还想着耍人家呢,结果反被人家给耍了。
他是不想进攻辽东军驻守的城池才绕道千里来偷袭大明京城,却不曾想,兜兜转转兜了一个多月,还是要去进攻辽东军驻守的城池,关宁铁骑,祖大寿甚至是袁崇焕,可是让他吃够了苦头,这会儿他想起要去进攻他们驻守的城池就头疼。
那袁崇焕和祖大寿这会儿又在干什么呢?
这会儿,袁崇焕又开始违抗命令了,或者说他稍微修改了一下张斌的命令。
因为他率领关宁铁骑跑到通州之后便发现,时间还早呢,马也不是很累,他再取出地图分析了一下,很快就得出一个结论。
皇太极收到消息后肯定会打马狂奔,赶去遵化,他一天就能跑到香河县境内,而香河离遵化貌似比通州离遵化还要近一点,如果第二天两边同时出发,自己可能要比他还晚到一会儿,那样可就有危险了。
于是乎,他下令关宁铁骑继续前进,赶到前面的三河才驻扎下来休息。
三河里遵化已经只有两百里左右,比香河可近多了,这样就反过来了,他能比皇太极早一个多时辰赶到遵化!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袁崇焕从三河出发,皇太极从香河出发,两边同时赶往遵化,这次袁崇焕果然领先一步,比皇太极早一个多时辰赶到遵化。
齐尔哈朗这会儿其实也刚赶到遵化不久,他正在遵化城南十里左右驻扎,造攻城器械呢,他听闻手下侦骑来报,关宁铁骑来了,吓得连忙下令所有将士在大营前集结。
他并不是要去阻止关宁铁骑进城,而是防备关宁铁骑突袭,对这个老对手他可是熟悉的很,这帮家伙厉害着呢,他们要发现自己正安营扎寨造攻城器械,没有组织防御,很有可能会冲过来一顿乱砍,那时候自己手下这四万人马被他们砍奔溃都有可能。
当然,袁崇焕不可能去砍他们,因为他知道皇太极就在后面,去砍他们很有可能反被后面跟上来的皇太极给反砍一顿,所以,他理都没理齐尔哈朗,直接就率关宁铁骑一路冲到遵化城北门,直接进了城。
这个时候,曹文诏自然是欣喜不已,当他探得四万余后金和蒙元联军来袭时,心里真的捏了一把汗,因为他手下总共就四千人马,这遵化城又不是那种城高壕深的坚城。
再说他手里也没有红夷大炮,只有胳膊粗细的虎蹲炮,人家要是不顾一切疯狂攻击,两百门虎蹲炮又怎么样,五轮下去最多也就砸死他一千人,他们还是有四万余人,不顶用啊!
还好,袁崇焕和祖大寿率领两万关宁铁骑来了,这两人可是守城的行家,有他们在,再加上城里的两万多人,建奴估计来二十万人都攻不下!
于是乎,他很爽快的把守城的指挥权交给了袁崇焕。
说到守城,袁崇焕可真不是盖的,他接过指挥权后,立马令曹文诏率人去将城中平民家里的大铁锅全部借来,架到城墙上,烧起了开水和热油,又令祖大寿带人去拆人家房子,拔人家台阶,只要有巨石檑木的材料,官府衙门他都敢拆!
当然,这会儿没有人会反对,这遵化城可是被建奴占了一个多月,城里的百姓都被建奴收拾惨了,听说是用来守城的,你要什么,他们自己动手帮你拆。
台阶,挖给你,地上铺的石板,给你抠出来,横梁,你看上哪间房的,给你卸!
在城中平民的协助下,那守城材料简直就如同流水一般在往城墙上聚集,而这个时候,皇太极终于赶到了,他听说关宁铁骑已经进城了,那脸顿时就黑的跟泼了墨一样。
怎么办?
总得试探着攻击一下再决定啊,这遵化城,怎么看也没有宁远和锦州那么难攻。
第二天一早,他便率后金铁骑逼着一万蒙古八旗兵,弃了战马,抬着云梯,试探攻击了一波,袁崇焕用虎蹲炮、滚石、檑木、开水、滚油等好好的招待了他们一番,结果,一万蒙古八旗兵丢下一千多具尸体,败退了。
但是,这个时候,皇太极却露出了喜色,因为城里面并没有他最惧怕的红夷大炮,看样子,明军只带了虎蹲炮。
小小虎蹲炮拳头大的炮弹,怕个屁啊,这遵化城并非攻不下来。
再说了,这时候他还不知道蒙元步卒被全歼了能,他想着,驱使五六万蒙元八旗兵和其他蒙元诸部的骑兵攻击几轮,蒙元步卒就该到了,他们还掳携了数万老百姓呢,到时候驱使老百姓为肉盾,猛攻几波,肯定能攻下来!
于是乎他边令后金八旗制造攻城器械,边驱使这蒙元八旗和蒙元诸部轮流攻击,攻击了七八天,在遵化南面丢下了上万具尸体,同时也把城里的火炮弹药都耗光了。
到了第八天,侦骑来报,步卒终于到了,不过,不是蒙元各部的步卒,而是明军步卒!
皇太极的脸顿时变成了猪肝颜色,好悬没有一口血喷出来,这还怎么打,前面有两万关宁铁骑守城,后面有十余万明军步卒,而且他们还有那种该死的,刺猬般的战车。
就此撤退吗?
不甘心啊,集结了后金八旗、蒙元八旗,还有蒙元诸部十余万大军,屁都没捞到一个,反倒损失了四五万人,叫人如何甘心!
张斌可不管皇太极甘不甘心,他直接下令六百辆武钢车居前,五千戚家军步卒居中,两百门虎蹲炮随后,十万边军将士再随后,就这么排着整齐的阵形,朝后金和蒙元联军的大营碾压过去!
皇太极看了看前面的遵化城,又看了看后面的刺猬阵,顿时绝望了,两边都干不动啊!
他只能不甘的怒吼道:“带上粮食,撤!”
于是,后金和蒙元联军连营帐都没来得及收拾,只是匆匆的带上了一点抢来的粮食,就那么打马狂奔,绕过遵化城,往喜峰口方向,逃了。
张斌很是热情的打马送了一程,不过,最后还是没有追上皇太极,连句道别的话都没说成。
其实,他只是想告诉皇太极:“小子,你辽东出大事了!”
………………………………
第四卷 第三十六章 荣归
后金和蒙元联军就这么败退了,皇太极就这么逃了,这一场京城保卫战就这么结束了。
算一算人员伤亡,后金的损失其实并不大,除了一开始莽古尔泰因鲁莽被张斌阴了一把,损失了几千后金铁骑,后面,后金几乎没有什么损失。
这一点,皇太极比努尔哈赤还要聪明,从后金到螨清,从皇太极继位到大明灭亡,甚至后面皇太极的继承者消灭南明各个政权,后金或者说螨洲八旗损失其实很小很小,总共加起来还不到十万。
以十万人的损失,换取一个人口上亿的巨大王朝灭亡,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皇太极就是这样一个奇迹创造者,他打仗从来就是以谋略为主,基本不和人硬拼,要拼也是蒙八旗和汉八旗的仆从军去拼,他后金八旗很少跟人硬拼。
这一次就是这样,蒙元诸部是损失惨重,后金本身却没多大损失,貌似他并没有吃多大个亏。
不过,如果拿历史上那次己巳之变来比较,那他的损失就大了。
历史上那次,没有张斌捣乱,他一战就扭转了整个后金和大明的局势。
那次,对大明的打击简直是致命的。
首先,他到处劫掠,攻下大小城池十余座劫掠金银珠宝、粮食物资,甚至是平民百姓等等,数量都相当惊人,以致整个顺天府生灵涂炭、百业凋零,整个京城甚至是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等九边重镇防御体系也因此遭到严重破坏,大明京畿震动,元气大伤。
然后,边关将领损失惨重,总兵赵率教、满桂、孙祖寿、麻登云、黑云龙、朱国彦、遵化巡抚王元雅、总理蓟辽保军务刘策等或死或被俘或下狱,蓟辽督师袁崇焕更是被凌迟处死,再加上后面孙承宗被迫辞职,皇太极几乎没了对手,大明自此对后金招架之功都勉强,更别说还手之力了。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阉党余孽配合皇太极将袁崇焕打入深渊,凌迟处死,并藉此制造出一个巨大的“通敌叛国”案,将内阁大学士韩爌、钱龙锡、成基命、孙承宗、李标全部牵连进袁崇焕一案,整个内阁被清洗一空,崇祯被迫停止清查阉党,阉党余孽温体仁得以入主内阁,自此,崇祯被他愚弄将近八年,崇祯的中兴之梦,从此破灭。
当然,现在,被张斌这一搅合,皇太极这一趟是白跑了,崇祯的中兴之梦甚至做的更为热切了,因为明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永定门之战、南苑之战、永清大捷、遵化之战明军总共歼灭了将近五万“建奴”,虽说这里面真正的建奴还不到五千,但是,这场大胜却是实实在在的。
从万历朝到天启朝,大明与后金大战十余年,辽东失地千里,明军将士光是阵亡的就不下二十万,虽然取得了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但那都是依托关宁锦防线,被动防御的胜利,哪像这次,在野战中打的后金一退再退,最后大败而逃。
崇祯甚至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幻觉,他很强,比万历和天启都强,大明必然会在他手里中兴!
当然,有一点,他的确比万历和天启都强,那就是对待有功之臣,他从来就不吝啬,不像万历和天启,有功之臣结局基本都很惨。
像万历朝的戚继光,被罢官免职,郁郁而终。
像天启朝的南居益,被罢官免职,郁郁而终。
像天启朝的蔡复一,被罢官免职,气死军中。
崇祯就是这样,只要你有功,他绝对赏,当然,他没什么钱,赏的一般都是官职。
这次,这么大的功劳怎么赏呢?
首先,有功的总兵,戚元功、祖大寿、侯世禄、尤世威全部进封五军都督府右都督,武职都提到了正一品。
还有副总兵秦翼明,直接升为总兵。
然后,有功的官员,同样有晋升。
秦良玉也升到一品,不过是正一品的诰命夫人。
还有袁崇焕,被冤枉了一波,又守遵化立了一大功,直接晋升太子少保,虽然是个从一品,好歹也是一品了。
还有卢象升,按张斌的意思,接了他的位置,直接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兵部侍郎兼福建巡抚。
最后,张斌这个,崇祯就有点头疼了,倒不是说他没得提升空间了,主要刚给他升了官,还不到一个月,立马又升,实在是太不合规矩了。
崇祯左思右想,想出一招,那就是封妻荫子,给他的家人升!
于是乎,御书房中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
其他功臣都升完了,崇祯最后把张斌叫到御书房,这意思就是要给他奖赏了。
张斌自然是屁颠屁颠的跑来领赏,君臣一番见礼之后,崇祯便抱歉道:“双全啊,按道理,以你的功劳,朕给你连升三级都不为过,但是,你这上个月刚晋升兵部侍郎兼左副都御史,福广总督,现在又升实在不合规矩啊。”
张斌闻言,错点晕倒,这个意思,没得升咯,白高兴一场!
崇祯略带尴尬道:“有功不赏,肯定不行,这样吧,朕封你的母亲为二品诰命夫人,还有你的正室妻子,封为三品诰命夫人!”
这个,自己的母亲能封为二品诰命夫人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但是,他的正室妻子,他还没成亲啊!
张斌想了想,装出不好意思的表情,尴尬道:“多谢皇上恩典,微臣代母亲谢过皇上,不过皇上,微臣还未成亲,这个正室妻子,还没有啊。”
崇祯闻言不由目瞪口呆道:“你还没成亲!”
张斌眼珠子一转,装出一副大公无私的模样,叹息道:“唉,皇上,微臣原本定好了一门亲事的,但是被阉党吴淳夫父子阻扰,一直到拖到天启七年,都还未曾成亲。微臣上任福建巡抚之后,原本也想尽快成亲的,结果又是剿海盗,又是打红毛番,又是建月港新城,又是设立东番卫,事太多,这婚事就耽搁了。微臣原本还想着,过年的时候,怎么也得把这亲事办了,没想到,又遇上建奴偷袭京城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