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烟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烟云-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元璋道:“让他进来!”

    朱允炆站在一旁,心中嘀咕不知自己的四皇叔为了何事,燕王朱棣穿戴整齐进入皇宫上前道:“儿臣见过父皇!”

    朱元璋道:“皇儿,几ri不见不知在忙何事?”

    朱棣道:“回父皇,如今国泰民安并无战事,儿臣不过是养养花种种草,养几条鱼过些安乐的ri子,如果有时间就去民间了解民家疾苦!”

    朱元璋点头道:“这样最好,孰知君王为舟,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治理天下不可失民心!一定要时刻记在心里才行。”

    朱允炆施礼道:“皇祖父教训的是!允炆自当铭记于心”

    朱棣道:“父皇所言极是!”

    朱元璋连连点头道:“你二人过来看朕今ri写的字如何!”

    两人上前,四皇子朱棣道:“父王的书法真是龙飞凤舞,单看这法字犹如铁划银钩刚劲有力,完全可以看出父皇意在以法治国之心!”

    朱元璋面露笑容道:“说得好,天下若法不能严,岂能令百姓信服,长此已久必然法不能明令,天下堪舆!”

    朱元璋看着孙儿朱允炆道:“允炆,你觉得朕的字如何?”

    朱允炆躬身道:“皇祖父,请恕孙儿直言,孙儿觉得皇祖父写的这个法字,落笔略显直率,古人言法理不外乎人情,若是能够柔和一些似乎更为完美!”

    朱棣道:“本王不同意,父皇,儿臣以为,‘法理不外乎人情之说’,不过是一些人试图逃避法律的制裁,试想长此以往,人人只在乎人情而不认同法理,法理何在,朝廷的法度如何来维系,天下百姓又如何会认同!《大学》有云,‘yu明明得天下者,先治其国。’如此可见法制乃国之根本,不可有丝毫的含糊。”朱棣出口便是法理,更是引用古人名贤的名句,朱元璋听罢连连点头。

    朱允炆道:“四皇叔所言极是,但《大学》也有言,yu治其国者,先齐其家,yu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可见修身、齐家乃治国之根本!切不可盲目讲求法制。”

    朱元璋道:“你们未免越说越远,朕只是让你们评价朕的书法,不是叫你们说什么治国之道,允炆年纪轻经验少,你四皇叔驰骋沙场多年,理应多向你四皇叔学习,须知做人与写字一样,无论是何书体皆各有其法则。”

    朱元璋说完目光落在朱棣身上道:“棣儿,记住我们是一家人,又何来法理之言!一家人心平气和才最重要。”

    朱棣道:“是,父皇,皇儿铭记于心!”

    朱允炆道:“皇祖父明训,孙儿永不敢忘!”

    朱元璋道:“好了,今夜是寰妃寿宴,朕只想一家人开开心心在一起,其他事不要提起!”

    “儿臣遵命!”

    “孙儿遵命!”

    两人退下,从后面走出一丽人,年纪四十有余,一身打扮端庄大方,略施粉饰更能显出身份的尊贵,来到朱元璋面前施礼道:“臣妾见过皇上!”

    朱元璋叹口气道:“寰妃,你来了!”

    这人正是朱元璋宠爱的妃子寰妃,朱元璋身为一国之君身边妃嫔无数,多半是从民间进贡的美女,生得环肥燕瘦令人羡慕,只是一生最爱的妃子不多,除了马皇后之外,最爱的便是这位和自己同甘共苦的寰妃,十七皇子宁王朱权的生母,其中还有一段令人难忘的往事。

    当年明朝建立不久,大元余孽意图杀死朱元璋引起动乱趁机恢复大元王朝,借助使臣身份埋伏在宫中的刺客抓住机会袖中断刀猛然刺向毫无防备的朱元璋,侍卫想要救援已然不及,朱元璋大惊失sè,宽大的龙袍如何能与盔甲相比,刺客突然发难,朱元璋躲闪不及,好在身旁的寰妃察觉,不顾一切替朱元璋挡下一刀,还好寰妃命大并没有刺中要害捡回一命,自此朱元璋对寰妃十分宠爱,两人终ri在一起写字谈情,漫步宫廷,因为寰妃的缘故,十七子宁王同样得到朱元璋钟爱,宫中大多是母凭子贵,不想宁王正好相反,当然宁王心机极深,为人更是聪明懂得如何取悦别人,只是一些伎俩毕竟逃不过朱元璋双眼。

    寰妃道:“皇上似乎心中不快!”

    朱元璋道:“什么事都瞒不过你的眼睛。”于是将刚才两人争执之事说了一遍。

    寰妃道:“不过是两人意见有所偏颇,皇上大可不必为此忧虑!”

    朱元璋道:“朕有子二十三人,其中属燕王棣儿与我xing格最为相似,征战沙场必然身先士卒,想我当年历经多少磨难方得今ri之天下,其中苦难又有何人能知!”

    寰妃道:“皇上创业之难,我想诸位皇子必然知晓!”

    朱元璋道:“自古虎父无犬子,我最怕的就是我百年归老之后,皇子之间为了皇位相互厮杀,弄得民不聊生,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付之东流!外族趁机而入,最后受苦的还是百姓。”朱元璋不由得想起当年征战时的往事,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多少人失去亲人,多少人死在战火之中。

    寰妃道:“如今诸位皇子恪守礼道,似乎并未如皇上想象这般!”

    朱元璋道:“那是因为我还活着,只要我活着还清醒,没有任何人胆敢造次,只怕我一离去所有人露出本来面目!”

    寰妃道:“只是不知皇上心系何人继承皇位?”

    朱元璋道:“皇子之中不乏治国之能者,可惜当年朕杀伐太多,如今天下已定,仁者方为治国之君!”

    寰妃道:“如此说来皇孙允炆乃无可挑剔之人选!”

    朱元璋点头道:“寰妃莫要怪我不立你所生之子宁王为后世之君,若立宁王,其他诸王必然不服!到时同样会诸王纷争天下大乱。”

    寰妃道:“皇上哪里的话,臣妾能得皇上宠爱今生已无它求,只愿能陪伴皇上一生!”

    朱元璋道:“你可知我为何屡兴大狱清理旧臣为允炆铺路?”

    寰妃道:“臣妾不明!”

    朱元璋道:“大元王朝好战,所以当ri我能从各方诸侯之中脱颖而出,最后赢得天下,大多是借助臣子之力,如今我已老矣,而这些臣子自恃功高ri后必然不会听从允炆之意,所以不得以而除之,寰妃可知我为何有子不立而立孙为后继之君?”

    寰妃道:“我曾听人言,皇上喜爱太子,可惜长子早夭,所以爱屋及屋喜爱长孙!”

    朱元璋道:“此言差矣,这些都是朕的骨肉,断然无偏爱之心,只是如今天下初定,百姓安居,朕不想再兴兵祸,大元强势甚至铁骑横扫天下确不过数十年,大宋积弱,确可延续上百年之久,确是为何?”

    寰妃道:“臣妾不过是一个妇道人家,如何能知天下之事立国之道!还请皇上明言。”

    朱元璋道:“此乃仁政与人心也,大元虽强但不施仁政,所以百姓大多有怨言,最后败在百姓之手,大宋积弱,确是一心为百姓所想,即便皇帝无所作为,百官臣民一心为国,所以才能延续几百年,如此说来,法虽能强国但仁则可以延续,民之所往,不可不定!”

    寰妃道:“如此看来,由太孙允炆继承帝位乃为正道!”

    朱元璋道:“不错,只是朕一片苦心,不知其他皇子是否能够体谅!”

    寰妃道:“毕竟是父子,ri后只要允炆可以令大明兴盛,百姓安居乐业自然可以明白皇上的苦心!”

    朱元璋道:“但愿如此,还是你最了解朕。”寰妃偎依在朱元璋怀里,动作轻柔,宫殿内烛火发出昏暗的光亮,太监识趣的退下,一切已经表明今晚寰妃将会留宿侍寝,至于其他的妃嫔只能独守空房。
………………………………

第五回 寰妃宴,君王情(上)

    ()  惊看天地白荒荒,瞥见青山旧夕阳。

    始信大威能照映,由来ri月借生光。

    她不在是那个‘楼上新妆待夜,闺中独坐含情’的少女,人世间的欢爱早已看淡,从入宫的那一刻起,一个女人的一生早已注定,最终能够得到皇上宠信的不过几人,其余只能独守空房,表面的浮华依然无法掩饰内心的孤寂,于是只能用打骂下人来发泄怨恨,进宫之前必然是温文尔雅大家闺秀,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样样jing通,更是梦想着与千古帝王成就一段美好的佳话,最后只不过是自欺欺人,朱元璋已老,再也不是当年那个跨马扬刀的威猛少年,于是他所要求的远远不是美sè那么简单。

    寰妃清楚这点,新入宫的妃嫔哪一个不是貌美如花,只是依然无法得到皇上的赏识,“以才事君者久,以sè事君者短。”昔ri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sè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挽留不住终究无法挽留。

    寰妃轻启朱唇道:“臣妾自入宫之ri起如今二十余年一直得皇上宠爱,不知有多少妃嫔对臣妾背后私语甚至怀恨在心!”

    朱元璋道:“朕看中恰好是你的本xing善良,不像那些女人不过是为了得到我的宠幸刻意奉承!”

    寰妃撒娇道:“皇上的意思是说臣妾傻了!”

    朱元璋道:“傻点好,有些人总是自作聪明,最后不过是作茧自缚罢了!”

    寰妃道:“皇上为何今ri诸多感慨之言!”

    朱元璋笑道:“朕老了,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很多事开始力不从心,唯一能做的就是处理好身后事。”

    寰妃道:“皇上必然可以长命百岁,洪福齐天!”

    朱元璋笑道:“长命百岁!那不过是骗人的把戏罢了,试问历代君王不下数百,哪里有人可以活到百岁之龄,如今朕已过知天命之年,不敢再有所贪恋,只想再做些事情保我大明江山安稳!”

    寰妃道:“臣妾不想皇上太过cāo劳!”

    朱元璋道:“朕出身贫寒,乃是佃户出身,更是为了躲避赋税四处逃亡,其中做过苦役,甚至以乞讨度ri,天下大乱,大元江山岌岌可危,朕方能抓住时机建立今ri功业,如今想想多少次险些命丧黄泉!”

    寰妃道:“这都是上天庇佑!”

    朱元璋道:“上天也好,民心也罢,一切都过去了,好了朕累了,扶朕去歇息。”

    寰妃道:“臣妾谨遵皇上旨意。”

    朱元璋道:“明ri便是寰妃四十寿宴,朕已经准备为你好好庆祝一番!”

    寰妃扶住朱元璋手臂道:“不过是一个生辰而已,皇上又何必为此浪费!”

    朱元璋笑道:“想你十六岁入宫如今陪朕二十四年,试问一个女人一生最重视的便是生辰,朕又怎能有所忽视!”

    寰妃道:“臣妾如今似乎只能接受皇上的美意方能令皇上开心!”

    朱元璋笑道:“能懂朕的人便是寰妃你!”

    寰妃道:“夜深了,皇上歇息。”

    朱元璋道:“好,好,有你陪着朕,朕才能睡得安稳!”朱元璋和衣而睡,寰妃侧身看着自己的夫君,皱纹早已爬遍脸颊,头发更是鲜有黑sè,岁月真的可怕,依稀还记得第一次见到皇上,当时自己不过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那双有力的大手将自己抱起,就在那一夜,她从女孩真正变成女人,不停的感受冲击的力量,他的强壮有力令人觉得可怕,如今确是如此衰老。

    朱元璋一觉醒来,慢慢掀开被子,自己宠爱的寰妃端坐在镜前梳妆打扮,朱元璋不由得长叹一声,自己出身贫寒,得逢乱世一统天下建立大明,想想二十几年前寰妃入宫之ri,清纯艳丽宛若仙女下凡,自己也是刚入中年体力充沛,几乎是夜夜欢歌,当年北元气数未尽,各地兵马频繁袭扰边关,自己亲率大军八次北伐,方能彻底消灭北元主力,如今天下归心,可叹岁月不饶人,即便是身边躺着赤身**的佳丽丝毫不能引起任何xing趣,所以才会长叹一声,如今是有心无力,英雄已到迟暮之年,不免多了一些感伤,坐稳身形慢慢从龙榻上起身。

    寰妃听见声响回头正好看到慢慢站起身形的当今天子朱元璋,寰妃脸上露出笑意道:“如今时辰尚早,皇上为何不多歇息一会!”

    朱元璋道:“如今年岁大了,哪里能和年轻人相比,每ri最多只能睡三四个时辰,不似当年在军营之时,每ri所期盼的就是能够吃上一顿饱饭然后好好的睡上一天一夜!”

    寰妃道:“可惜当ri确无法自己去选择!”

    朱元璋点头道:“不错,那时完全是乱世,朕当时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兵士,即便是睡得正香只要听到号角声立刻就要起身迎战,每ri几乎是生活在紧张之中,即便是昨夜一起欢笑的兄弟,第二天能够再坐在一起的没有几个!”

    寰妃道:“我曾听人提起当ri皇上作战勇猛,更是屡次以弱胜强,打得元军毫无还手之力!”

    朱元璋哈哈大笑,似乎又回到当年那个战鼓雷动的战场,自己身披盔甲手持大刀奋勇向前,身后是无数舍命追随的勇士。

    朱元璋道:“朕的天下,有一半是朕的兄弟帮朕打下来的!”

    寰妃道:“皇上乃是命中注定的真龙天子,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生死追随。?”

    朱元璋道:“朕最对不住的就是开平王常遇chun,跟随朕征战多年,刚刚稳定便因劳累过多得了卸甲风而亡!”

    寰妃道:“卸甲风?”

    朱元璋道:“说了你自是不懂,当ri战场厮杀不免全身大汗淋淋,回到军中一旦卸去盔甲全身衣衫已经湿透,很容易被邪风侵袭,病邪入体而亡!”

    寰妃道:“皇上是否因蓝玉一案所以更是绝对对不住开平王?”

    朱元璋道:“还是你了解我,蓝玉乃是我这位义弟常遇chun之内弟,作战勇猛,可惜仗着自己军功卓著肆意妄为,私自贩盐,牟取暴利,捕鱼儿海战役中打败元帝脱古思帖木儿后,私占掠获的大量珍宝、驼马,甚至将元帝妃子据为己有!朕一生最恨人贪得无厌,可惜蓝玉确是如此贪婪,甚至结成党羽号称蓝党,竟然为了私愤攻打边关杀死守关将领,此人不除必然成为大明一大祸患,所以朕不得不这样做。”

    寰妃道:“都怪臣妾无端提起这件事令皇上心中不快!”

    朱元璋笑道:“这件事一直放在心里如今说出来倒是一种解脱,很多人对朕的作法有所不满,为了大明江山稳定,朕不得不这样做!即便是天下人认为朕之所为有不义不公之处,朕愿以一人之力承担,只求能够造福后世。”

    寰妃道:“皇上一番心意为何不与诸位王爷诉说,便不会父子之间有所误会!”

    朱元璋道:“朕一生做事从来不与人解释,如果事事都要与别人商议才能决断,试问皇权威严何在!”

    寰妃道:“诸位王爷毕竟是皇上的骨肉,不同于一般大臣!”

    朱元璋道:“虽是如此,不过毕竟身份有别,王与帝虽只一字之差,不过其中所暗含的确完全不同,自古为王者何止上万,为帝者不足百数!”

    寰妃道:“真不明白你们男人为何非要为了权势争个你死我活!”

    朱元璋手轻轻抚摸寰妃脸颊道:“如果朕还是那个种田的农者,试问又怎能娶得这样的娇妻,权势在男人的心里就是你能够获得多少,包括女人、财富、尊重甚至是敬畏。”

    寰妃道:“臣妾还是不懂!”

    朱元璋道:“朕一句话可以令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获得生的机会,同样可以让一个有功之臣沦为监下囚,权势这种东西早已潜移默化在国人心中形成多年,一时很难改变!”

    寰妃道:“说这些东西臣妾也是不懂,皇上看臣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