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之歌- 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门四郎,果然名不虚传呢。”千雪低声说道,同时也小心堤防着四周。

    她的手臂受了点小伤,被一支暗箭蹭破皮,若非景歌眼疾手快,弹出劲气击偏了那支箭,她已然负伤。

    这让她觉得很不好意思,本是来护卫殿下的,方才却是反过来了。并非她实力不够高深,也不是灵觉不够敏锐,而是在夜幕笼罩的战场之中,实在是太过复杂莫测了,难以面面俱到。

    你永远不知道场中千千万万的士卒有哪个已经盯上了你,正在寻找时机偷袭。这跟江湖中的对决是完全不一样的,沐浴过鲜血的士卒个个都极为阴险狡诈,是藏匿在黑暗中的毒蛇。

    “杨二哥快要赢了。”景歌说了一句,拓跋常已经负伤。

    “嗯哼,杨将军小心。”千雪出言提醒,同时拔出霜华剑化作一道光影跃上前去,对着一处刺出三记剑气逼退来人。

    火光中,一道披着红袍的身影显现。

    那人正是匆匆赶来的和晴,遥遥的望见这边火光冲天,她便知道大势已去,丞相大人所预料的果然是应验了。

    到了此处,见到拓跋常在与杨国缠斗,想着趁乱把他救走,不想才一接近,就让千雪发现了。

    “和晴姑娘,又见面了。”景歌在马背上笑道,点头致意。

    和晴本就怨恨满满,此刻看见他笑眯眯的模样,更是气得七窍生烟,恨不得当场掐死他。

    我要冷静,我是西凉大护法。不能粗口成章,不能问候他全家,有失身份,冷静冷静,和晴默默在心中念叨,让自己平静下来。

    “哼,少帅果然是厉害得很呀,才刚回到雁门关,就大败我们西凉数十万大军了。”和晴冷冷说道。

    “嘿嘿,过奖过奖。”景歌腼腆答道,事实上他内心也颇有些不好意思,只是迫于无奈。

    “少帅就是这样报答我们西凉么?”和晴注视着景歌。

    “我曾许诺,有朝一日,若是不得不与西凉对阵。所擒将领士卒,尽皆不杀,还归西凉,不会食言。”景歌应道,仍然保持着微笑,只是笑容有些僵硬。

    “好,那我要带拓跋统领走。”和晴说道,西凉兵败已成定局,此刻能做的也就唯有把拓跋常带走了。

    “不可以。”景歌说道。

    “千雪,去助杨将军擒住拓跋常。”他对千雪说道。

    千雪应声而去。

    “你不是说不会食言吗?”和晴怒视着他,竟是出尔反尔的小人?

    “只有俘虏了,才能算是归还,倘若现在就放他走了,那可就算不上归还了。”景歌笑着应道。

    他这般说着歪道理,在和晴看来是多此一举。实则不然,俘没俘到敌军主帅有着截然不同的意义,至于放不放,那是另外一回事了。

    “你。。。本座拍死你。”和晴没有想到他的意图,只觉得他是在戏耍自己,当下怒不可遏,再也控制不住自己,闪身上前对着景歌当头一掌拍下。

    不远处的千雪脸色大变,无比担忧景歌的安危,这一掌威势太过惊人,她根本无力救援。

    和晴赶了几百里路,消耗巨大,此时的真元已不足全盛时的一半了,否则先前千雪那三剑根本无法逼退她。可即便如此,她全力一击,当世之中又有几人能承受得起。

    嘭的一声巨响。

    大地之中出现了一个深坑,坑内一坨肉泥,混杂着白色的碎骨泥土,非常恶心。

    “殿下。”千雪失声叫了出来,一瞬间她以为景歌被拍成了一坨肉糜。

    不过很快就放下心来,她看到景歌毫发无损地站在坑边。

    “咦,好恶心。”景歌说了一句,那一坨肉糜是他的战马。

    “哼。”和晴转身就走,片刻也不想见到眼前这人。

    原先她还有些担心这一掌真的把他拍死了,不知如何跟公主殿下交代好。然而担心显然是多余的,这货比想象中还要强上几分,在自己气机锁定下,仍能脱身避开。

    “本座不干了,还去找什么续命的法子。老天呀,让着臭小子快点儿死吧。”她看着漫天的火光诅咒着,心中有着无限的委屈。
………………………………

第一百零一章:招贤纳士

    烈火燃烧了一整个夜晚,破晓时分,余烬随着微风飘荡到雁门关。

    城墙上的玉珏伸出手接住一缕飞灰,在手中捻动,留下黑色印记。

    “少帅,他们凯旋了。”雁门关上爆发出海啸般的欢呼声,所有将士都在高声大喊,奔走相告,激动得难以言表。

    万丈霞光中,千万铁骑从远处归来,旌旗猎猎,势如长虹,带着睥睨天下的傲气。

    玉珏低头望去,那道白袍身影之后跟着上百战将和数万骑兵,队列齐整,神采奕奕,几近无损。再后面则是大批西凉战俘,足有上万之众。

    “开关门。”杨威大喜,下令道。

    被西凉堵在关内多年,身为军中主帅,又怎会不感到憋屈呢。如今西北军大胜归来,没人比他更高兴,倍感扬眉吐气。

    最为欣喜的是这个侄儿,智谋气魄完全不在景青之下,足以担当大任,他可以放心的把西北军团交还到他手中。如今正是时机,此番大胜,他在西北军中声望如日中天,以至巅峰,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恭喜少帅凯旋。”玉珏看见景歌走了过来,说道。

    “你脸色差得很,可是身体有恙?”景歌微微皱眉,玉珏神色颇是憔悴。

    “可能是受了点风寒,昨夜一晚没睡,气色难免会差些。”玉珏笑着说道。

    “殿下征战了一宿未归,想必玉珏姑娘紧张得很,担心一整个晚上,任谁气色都不会好啦。”旁边的千雪说道。

    “若是真是如此,现在可不必担心了,快去好好休息吧。”景歌揉了下她的脑袋。

    “你看这般吵闹的,哪里睡得着。”玉珏推开他的手掌。

    景歌环视一圈,确实也是,雁门关上欢声笑语一片,归来的将士正在向那些没能出关的袍泽兄弟吹嘘自己在关外的经历,数十万将士都激动不已,短时间内肯定是无法安静下来的。

    “少帅,西凉战俘全都押到了校场,如何处置?”有将士前来禀报。

    他们自然而然地来请示景歌,甚至先于杨威。

    “嗯,且去看一下。”景歌说道,卸下衣甲后带着玉珏和千雪到了校场。

    场中西凉战俘都是一些品阶比较高的士官,那些普通的士卒他们都懒得去追击了,任由他们逃散。

    “跪下。”西北军士看见景歌来到,以长矛逼近,喝令那些战俘们跪下。

    大多数战俘依言跪倒伏地,但场中仍有十余个极为硬气的人不愿低头。

    景歌摆手止住正要上前戳刺的士卒,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不愿跪倒的那几个人。

    “拓跋统领,别来无恙呀。”景歌笑着打了声招呼,拓跋常受伤颇重,衣甲上血迹斑驳,此时还是站得笔直,面无惧色,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

    拓跋常冷哼一声,并不答话。

    “素来听闻拓跋统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今日一见,也不过如此。成为了我大秦俘虏,何故还如此嚣张,不答我家殿下话语。”千雪看不惯他的模样,当下出言嘲讽道。

    “不过是耍了些卑鄙的伎俩,夜袭我军,光明正大地一决雌雄我如何会落败。”

    “败了就是败了,还要找什么拙劣的借口。”千雪正待说些什么,一旁的玉珏忽然开口道。

    拓跋常闻言,把目光移到玉珏身上,当下愣了片刻。

    场中伏地的西凉将士心中也甚是奇异。为何西北军中会有两个美貌女子,可以在千军阵中随意地说话,毫无上下尊卑的顾忌,而一旁的那个少帅也没有丝毫阻止她们的意思。

    “身为一军统领,不知道兵不厌诈的道理吗?放任士卒骄横目空一切,置军于险地而不谋后撤之计。难不成你麾下的策士参谋都是酒囊饭桶之流,不发一言?亦或是你没能听进去?如今落败了倒是斥责起对方卑鄙来。”玉珏冷笑说道。

    拓跋常闻言后脸色瞬间变得通红,血迹污秽也掩盖不住,显然是羞愧难当。

    “确实是我没能听进谏言。”拓跋常低声说道,神色复杂无比。

    “噢?进谏良言的谋士是哪位?可在此处?”景歌开口问道。

    拓跋常沉默不语,他不知道景歌心思如何,自然不会当众说出那位谋士。

    “可是那位有卧虎之称的范先生?”杨邦开口道,两军对峙甚久,他对敌营中一些重要人物也有所了解。

    “范先生可在此处?请站起来说话。”杨邦环顾全场,这一战俘虏了众多谋士,那个范先生多半也混在了校场的战俘之中。

    一个中年男子哆哆嗦嗦地站了起来,西凉军中几乎无人不认识他,心知蒙混不过,只好硬着头皮起身。

    “阁下便是卧虎先生?”景歌扫了他一眼,笑着说道,“卧虎藏龙,既有卧虎先生,想必也有藏龙先生,不知藏龙先生又是哪位呢?”

    “藏。。。藏龙先生不在此处。”场中有人开口说道。

    景歌循声望去,说话之人乃是一个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书生模样打扮,怀中紧紧抱着个布袋子,里面似乎装有一些书籍竹简之类的东西,即便是沦为俘虏也未曾松开,显然对他来说,袋子里面的东西很是珍贵。

    场中不愿跪下的十几个人之中便有他一个,剩余的都是一些武将,仅有他是文弱书生,故此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景歌早已注意到他。

    “那藏龙先生何在呢?”景歌继续问道,他略感好奇。

    “藏龙先生在邯郸,乃是我西凉丞相。”那个书生答道。

    景歌哑然失笑,原来藏龙先生是那位诸葛大哥呀。

    “我大哥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不想竟与你这样的沽名钓誉之徒相提并论。还望范先生卖我个面子,以后莫要逢人就说自己是卧虎先生,省得人家低看了诸葛丞相。”景歌看着他说道。

    范先生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听得出景歌没有杀他的意思,连声应是。

    “我曾允诺西凉公主,倘若俘虏了西凉将士,尽皆不杀,还归西凉,你们自可出关离去。”景歌朗声说道。

    玉珏闻言,悄悄地打量西北士卒,上下将士并无一人有异言,可见他们很是信服这位年轻的少帅,对他的任何决定都没有丝毫意见。

    “送他们出关吧。”景歌下令道。

    在西北士卒靠近的时候,拓跋常突然暴起,挣脱了绳索,夺过了一把战剑。

    景歌冷眼看着他,此时已是强弩之末,身负重伤,在这雁门关中又能如何?

    “我统御数十万大军,落得如此惨败,还有何脸面回去见凉王和公主呢。”他横剑自刎,不愿被送回西凉。

    景歌挥出一掌,震飞战剑,说道,“你死倒是不打紧,可死在这里,西凉公主和护法大人误以为我食言,那可就不妙了。还是劳烦统领回到西凉再死吧。”

    “大丈夫能胜能屈,抹下脖子算什么英雄好汉,若真是那么要脸面不妨回去整军攻下雁门关来。这里的二十万将士都在等着你复仇呢。”玉珏指着周围的西北将士说道。

    “对呀,我们等着呢。”雁门关上的将士哄笑着附和,傲气地跟着说道。

    “瞧你这幅模样,好像受了多大侮辱似的。败在我家殿下手中再正常不过了,就算换西凉王白泽亲至,在我家殿下面前也决计讨不了好处。”千雪不屑地说道。

    景歌微笑,如今千雪已经成为头号迷妹了,对他的崇拜无以复加。

    景歌不再搭理拓跋常,对他的死活并不怎么上心,他走向那一位年轻的书生。

    “这位朋友请等一下。”西北军士已经开始押送战俘出关,那个书生也在人群中,正要一同离去。

    “少帅有。。。有何吩咐?”他停下脚步略微紧张地说道,景歌下令放了他们,不曾为难,故此他语气也客气尊敬。

    “你叫什么名字?”景歌问道。

    “在下姓徐名哲。”他紧了紧怀中的袋子,答道。

    “我叫景歌,想必在西凉军中进言需要防范我大秦突袭的谋士便是你吧。”景歌看着他说道。

    他犹豫了片刻,点点头。

    “少帅是如何知道的?”他问道。

    “那卧虎先生乃是第九军团中的头号谋士,为拓跋常所倚重,可惜是徒具虚名不入流的货色。方才在校场中我看你颇有胆色,虽是慌张惊惧,但却不愿失节,风骨甚佳。纵观西凉在场谋士,你最为出类拔萃,显而易见。”景歌笑着说道,眼中有着赞赏之色。

    “你年纪轻轻,应当是初出茅庐,未曾建功,想必在西凉军中多受排挤,不被重视,故此拓跋常没有听从你的建议。”景歌继续说道。

    徐哲沉默不语,确实是如景歌所说这般。

    “不知你是否愿意与我一同共事呢?”景歌生出了惜才之意,出言邀请。

    景歌姿态放得很低,言辞诚恳,以共事相邀,并非是要招为麾下。虽然实际上两者并没什么不同,但听起来可就要舒服很多,可以让对方感受到自己的敬重之意。
………………………………

第一百零二章:忌惮与怕

    那书生摇头道,“多谢少帅赏识,如此高看在下,徐哲内心惶恐,感激万分,本应为少帅效犬马之劳,肝胆涂地。无奈哲乃是西凉人士,又如何能倒戈相向呢。”

    他内心确实感激,在西凉处处受挫,一直郁郁不得志。未曾得到赏识重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乱世之中,君择贤臣,臣亦想择明君而侍。

    “徐兄不要误会,我虽是西北少帅,但却无意与西凉为敌。西凉公主和丞相都与我渊源颇深,我自会极力避免与西凉兵刃相交,今日之举,实属无奈。”景歌坦言道。

    徐哲闻言思索了片刻,知他所言不假,西凉降卒悉数放归,连多余的问话都没有,确实无意与西凉交恶。

    “倘若徐兄当真不愿,我亦可修书一封荐你与诸葛丞相,以他的眼光,必能重用你。”景歌说道,略感惋惜。

    徐哲闻言心中更为感动,他不愿留下景歌不但没有责怪,反而想要修书为他引荐,这是何等的气魄和度量?

    他是大秦王侯,手握西北重兵,智勇无双,无论是性情还是见识都远超常人。在这风云变幻之际,这等明主当是可遇不可求了,便是回了西凉,也不见得会更好。

    他思索一番,考虑妥当,心中已经下定了主意。

    当下单膝拜倒在地上,一手放在身前。

    “要。。。要是少帅能答应一个要求,在下愿意追随少帅,肝脑涂地。”徐哲说道,又有一点点结巴,不知是紧张还是激动所致。

    “徐兄请说。”

    “若是日后少帅与西凉相敌对,请恕在下不进一言。”徐哲说道,他知道景歌虽然无意与西凉为敌,但说不定将来会有不得已的时候。到那时,他将会进退两难,故现在就明言。

    “好,自应如此。”景歌点头笑道,伸手把他扶了起来,接纳他成为门下。

    “恭喜殿下,也恭喜徐先生了。”千雪欣喜地说道。

    “徐先生不必太过拘谨,殿下可是好说话得很,你随意即可。”千雪看着一旁略显无措的徐哲说道。

    “千雪,你带徐兄去准备一下,我们马上回帝都。”景歌说道,这里的事情已经暂时告一段落了,是时候回去了。

    “玉珏,我们走。”他带着玉珏前去寻找杨威辞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