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之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秦之歌- 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孀。

    那个廖姓小娘呆若木鸡的点头,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景歌,刚刚跟蹲在摊子前闲聊这么久的人竟然是镇国公世子么?!

    在众人的注视下,夫人拉着景歌上了马车,粉红衣衫侍女放下帘子,驾车返回镇国公府。

    “消瘦了这么多,这三年得吃了多少苦头呀。”景母怜惜的抚摸着他带着泪痕的脸颊。

    “娘亲,孩儿刚刚失态了。”景歌想起刚刚自己的模样,在众目睽睽下痛哭,哪里有半分男子汉大丈夫的模样。

    “何须在意别人的眼光,听闻你曾摔伤过,遗忘了过去?”景母仔细的查看着他全身上下。

    “是。”景歌点头。

    “所幸还认得我,以前的事不记得便不记得吧,平安回来就好。”景母握着他的手说道。

    “母亲生育之恩,不敢忘记。”景歌说道。

    景母闻言微笑着说道,“我儿变了许多,以前可不会这样说话。”

    景歌心情逐渐平复下来,不再那么激动,只剩喜悦与开心。景母自见到他以来,一直紧紧的牵着他,三年不见自己的儿子。她的思念之情不会比景歌少上一分,一路上不断的询问景歌,宠溺之情溢于言表。

    马车在一座府邸前停下来,景歌下了马车,越过台阶望着雕刻着镇国公府四个大字的鎏金大匾,门口蹲着两个威武的石狮子,却无府兵守卫。

    有两人出来迎接,他们躬身行礼,“夫人,世子殿下。”

    “无需多礼,进去吧。”景母说道。

    她牵着景歌,走进府中,景歌发现偌大的镇国公府竟然只有他们五个人。

    这是皇帝陛下赐给景青的府邸,位于帝都最繁华的地带,按大秦律法,王公可养府兵三百护卫自己,所以国公府是极大的,住两三百人绰绰有余,屋舍也有数十间,还有独立的花园庭院。为何仅有这两三人。

    “我并不需要他们护卫,所以就遣散了府兵下人。闲养着也无用,不如省下些银钱救济那些穷苦人家。等你回来再重新招募便是了。”景母知他心中所惑,边走边说道。

    他们穿过前院走廊,进入厅堂中。景母拉着他坐下,指着那个身穿淡黄色衣裙的中年女子问道,“可还记得她?”

    景歌茫然摇头。

    “她是你兰姨。”景母轻叹说道,又指着另一个头发稀疏的中年男子说道,“账房先生,成叔。”

    “兰姨,成叔。”景歌依次叫道。

    两人躬身回礼。

    “这是雪丫头。”景母招呼那个粉红衣衫的侍女走近,拉着她的手问道。“以后你来照顾歌儿可好?”

    粉红衣衫少女欣然点头道,“好的,夫人。”

    “歌儿随我去后堂给你父亲上柱香,告诉他你平安归来。”景母起身带着景歌走入后堂中。

    一尘不染的后堂桌子上摆放着一个灵牌:先夫景青之位。很简单,景歌看着灵牌不免有些悲伤,终究是没机会再见到父亲了么?

    。。。。。。。

    “雪丫头,带歌儿回房洗个澡换身衣物吧。我去厨房炒几个菜,今晚可得好好庆祝下。”景母说道,她已多日不曾下过厨房。

    “殿下这边。”粉红衣衫的少女在前引路。

    “你叫什么名字?”景歌问道,她面如满月,容颜秀丽,星眸皓齿,广袖飘舞,袅娜纤腰,绾起的头发斜插着一根羊脂小簪,举手投足间独具风情,不似寻常侍女。

    “奴婢叫千雪,殿下真的记不起了么?”那少女回答道。

    景歌笑着摇头。“我以前可曾欺负过你?”

    “奴婢在七岁的时候便跟了夫人,十二年来一直随侍夫人左右。昔日殿下极少呆在府中,所以不曾被殿下宠幸过。”千雪微红着脸回答,她误解了景歌的意思。

    景歌听到她的回答略觉尴尬,但也不作解释,他想了一下说道,“你与我年纪相仿,不用对我行礼,也不要自称奴婢什么的,听着怪不习惯的。像朋友一样相处即可,无须有尊卑之分。”

    千雪听到他的话急忙低下头惊慌的说道,“奴婢不敢。”她是奴隶之身。尽管夫人一向和善,宽待下人,但她从不会因此而有丝毫放肆,逾越了本份。

    “可是我是殿下,你不是要听我话的吗?”景歌说道。

    “额,这。。。是,殿下,奴婢记住了。”她犹豫了一会儿说道。

    “这便是我曾经的房间么?”景歌推开门迈进这个房间,竟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怎么会有这种感觉?

    他怔怔的凝视着这个奢华的房间,里面的桌椅都是名贵的木材制造,摆设着不少珍稀的字画古玩。而这一切,他觉得很熟悉。这是不合理的,他没来过这里,不应该有这种感觉才对。

    他在房间内行走了几步,眉头紧皱,一阵清风拂过,吹走一些尘埃。他感觉自己脑子多了一点点东西,像是隐藏在深处的记忆被唤醒。他有些迷茫,有些不解。难道说我真的曾在这里生活过吗?

    “殿下,洗澡水放好了,试一下水温合不合适。”千雪在他发呆的时候取来了一个大桶,放在房间内,装好了水。

    “噢,好的。”景歌走过去。

    他看着千雪上前来脱下他的外衣放在一旁,然后伸手去解他的腰带。这才意识到千雪要侍候他洗澡。

    景歌自然很不习惯这样子,而且动作生硬的千雪俏脸也有些羞红,显然她之前是极少做这种事的。

    “我自己来就可以了,你先出去候着吧。”景歌说道。

    “是,奴婢就在外室候着,殿下随时唤我。”千雪如获大赦的走出去。

    景歌极快的洗完澡,换上一身锦衣,腰缠玉带,看上去倒也人模人样。

    他走出外室,坐在那张铺着厚厚貂皮的床榻上,感受着屁股下面传上来柔软。心想,卧槽,真皮沙发坐得这么舒服,于是他趴在上面,舒适的呻吟着打了几个滚。

    “你算是我贴身丫鬟了吧。那些暖床啊什么的都可以吗?”景歌看着一旁想笑却不敢笑出来的千雪,决定出言调戏一番。

    “如果殿下需要的话,当然可以。”她咬着嘴唇说道。

    “这么好?那就过来坐着吧,正好有些话想要问下你。”景歌在床榻上挪出一个位置,说道。

    千雪顺从的走过来,她善解人意,说道:“殿下是想了解这三年府中的情况吗?”

    景歌点头。

    “三年前大元帅遇害殿下离京后,夫人便遣散了所有府兵。朝中依旧给镇国公府按照王公爵位发放俸禄,分毫不少,逢年过节皆有赏赐,夫人把大半俸禄用于救济贫苦民众和牺牲将士家眷。”千雪坐在一旁说道。

    “遣散府兵,何人护卫我母亲?”景歌问道。

    “成叔和我。”千雪说道。

    “你?”景歌惊讶。

    千雪点头,“成叔是宗师境界的高手,夫人为人和善,与世无争,几乎不会有人想要伤害她。”

    “那你呢?在何等境界?”景歌问道。

    “六品,不过奴婢修的是杀伐之道,即便是对上寻常宗师也无惧。”千雪轻声说道,她不敢在殿下面前把话说得太满。事实上,寻常宗师根本不是她的对手。

    “原来如此,母亲让你来贴身保护我,那谁来保护她呢?”景歌想起景母先前郑重的问千雪是否愿意照顾他的场景,知道她把贴身的侍女给了自己,不免有些担心她的安危。

    “殿下不必担心,夫人自有兰姨护卫。”千雪笑道。

    “殿下可能不知,您离家千里,被放逐于边陲之地的时候,兰姨一直暗中跟随。夫人怎会让你独自一人身处险境呢。”她又补充道。

    是了,母亲得知自己儿子被放逐,当然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自己的安全,把最好的护卫派了出去。

    “你跟在我身边,随时告知我遗忘之事。”景歌吩咐,他想了一下,拿出那张上官君月给他的要房子交给千雪,“还有劳烦你每七天按这药方熬一份药给我。”

    千雪接过药方关切问道,“殿下身体有恙?”

    “并无大碍,不过是张调理身体的方子而已。”景歌说道,他想上官君月医术高明,一再叮嘱他要喝这药必定有其道理。
………………………………

第三十一章:故人重聚

    “殿下,该吃晚饭了。”成叔敲门叫道。

    “好的。”

    景歌来到厅堂中,千雪和成叔站在身后,只有景母和兰姨坐在餐桌上。显然兰姨的身份地位比身后两人要高些。

    “多谢兰姨护卫三年,请受小子一拜。”景歌走到兰姨身前要跪倒在地上给她行礼。

    不过他没来得及跪下去,身穿淡黄衣衫女子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站立起来扶住他。说道,“奴婢护卫不力,致使殿下受伤,至今仍未完全康复,已是羞愧不已,如何有脸面受这一礼。”

    昔日景歌跌落悬崖,她也在场,只是竟也来不及出手相救,当真是匪夷所思。

    “无妨,总会恢复的。”景歌笑着说道,他原本以为自己是一个穿越过来的灵魂,但是刚刚他在房间里却出现的一小段不应有的记忆。这让他很疑惑,或许他们本来就是一个人,只是因为某种原因拥有两段记忆。等将来记起更多的时候,或许能解开这个谜团。

    “你们两个也坐吧,雪姐姐去添两双碗筷。”景歌说道。

    “老奴不敢,这样不合礼数。”成叔说道。

    “何须搭理那些不合理的礼数,一家子人吃饭不是欢乐热闹些吗?”景歌说道。

    “雪丫头快去吧,今后殿下说了算。”景母笑着说道,这三年,府中只有那么几个人。她已经很久没心思在餐桌上吃饭了,直到今天景歌回来。

    “是,夫人。”千雪答道。她心中颇有些不平静,在大秦王朝,下人就是下人。哪能跟主子同桌吃饭,更何况这是夫人做的菜。

    “这是你最爱吃的糖醋排骨。多吃些。”景母不停的给她夹菜,“你们不必拘束,想吃什么就吃,反正就我们这几个人,如歌儿所说,无需管那些礼数什么的。”

    “景哥儿,景哥儿,你可算回来了。”几人正吃着饭,镇国公府早已没有了守卫,门外两人呼喊着径直闯进来。

    “关世聪,孟伦,是你的好友。”千雪在景歌轻声说道。

    景歌表情平静,内心却有些波澜。因为这两人让他觉得很眼熟,看到便有一种相识多年的感觉。他隐隐感觉一段尘封的记忆正在开启。

    “见过国公夫人。”他们两人跑到餐桌前,见到景母后恭敬作揖行礼,不敢有丝毫放肆。

    “来了啊,坐下一起吃饭吧,卫子杰那小子呢?”景母笑着问道。

    “回夫人,子杰兄被他姐姐禁足在家,不得出门。”孟伦回答道。

    “难怪,不然他肯定得第一个跑来。你们几个得学学子夫那孩子,都长大了,别再到处惹事生非。”景母温和的说道。

    “是是是,我们会跟着景哥儿好好学习的。”关世聪点头连连。

    “你们呀,都叫歌儿带坏了。”景母笑吟吟说道。

    “景哥儿,你可还记得我们?”孟伦有些紧张的问道,他生怕景歌记不起他们了。

    “即便忘了,我也知道你们是我的好兄弟。”景歌举起手中酒杯笑着说道。他没有说谎,确实有着手足般的熟悉与亲切感。

    “听你这般说我就放心了。”孟伦送了一口气,拿起酒杯。

    “他奶奶的,杰哥儿已经查到那些对你出手的王八蛋了。老子迟早弄死那群王八蛋。”关世聪举起灌了一口酒恶狠狠的说道。

    “呃,夫人对不起,侄儿失礼了。”说完后才想起国公夫人就在旁边,他怎能如此粗鄙的说话呢。

    “无妨,只是这话可不能在外人面前说起,若想成大事,需谨言慎行,稳重些才好。”景母收起笑意,认真嘱咐他。

    关世聪太过耿直,喜怒溢于言表,孟伦倒是稳重老练些。

    这两个人一个剑眉星目,鼻梁高挺,身材修长,仪表堂堂,另一个则是典型的小白脸。单论相貌,倒也跟本帅差不多。景歌心想着。

    事实上,这两人比他不知帅出多少条街,当然,景歌是不会承认这个事实的。

    “是,我知道了。”关世聪也自觉不妥。

    “景兄弟。”又有四人过来,他们手中提着酒菜喊道。

    “杨大将军的四个儿子,定国安邦。”千雪低声说道。

    景歌他们起身相迎。

    “见过夫人。”四人行礼。

    “都是我看着长大的好孩儿,叫我伯母便是了。”景母喜悦的说道。

    眼前四人身材魁梧,面容棱角分明,步履坚定,英气蓬勃,带着军人特有的气息。正是杨威大将军的四个儿子,杨定,杨国,杨安,杨邦。

    杨定说道,“得知景兄弟今日回来,特意过来蹭顿饭。”

    “父亲在边境督军未归,这是母亲做的点心。让我带过来给伯母和景兄弟,她今晚就不过来了。”杨国把一个盒子放在桌子上。

    “有心了。”景母点头。

    “好久不见,景兄弟。”杨安过去给他一个熊抱。

    “好久不见,多谢诸位了。”景歌拱手道。他很感动,没想到有这么多朋友盼着他回来。

    关世聪和孟伦跟杨家四兄弟少有交集,甚至相互有些看不惯,他们是京城纨绔子弟,整日吃喝玩乐。而杨家四兄弟比他们要年长不少,早随着父亲大将军出入军营,处理军务。

    杨威跟景青本就是袍泽兄弟,杨府又在隔壁。所以景歌和他们算是世交,要熟悉些。

    “虽然平日看你们几个呆瓜不顺眼,但就冲你们今天过来为景哥儿接风,今后我就当你们是兄弟。”关世聪指着杨家四兄弟说道。

    景歌惊叹,好兄弟,你可真会说话,一开口就骂四个!

    “就凭你也配和我称兄道弟?”杨邦脾气火爆,听他这样说话立马反唇相讥。

    “四弟,不得在伯母面前无礼。”杨国厉声说道。

    “说我不配?可敢过来一战?”关世聪叫嚣。

    杨邦将门虎子,自幼习武,同龄人间有几人打得过他。关世聪竟然这般嚣张,未免有些不理智吧。景歌想着。不过也不用担心,在这里肯定是打不起来的。

    景母还没来得及开口说话,杨邦把手中酒坛子重重的拍在桌子上。

    “有何不敢?来呀。”他挽起袖子叫道。

    话音刚落,两人遥遥相对就出手了。

    “宝一对啊,哥两好,三三元,四季财。。。巧七个。。。”他们两个比划着,划起拳来。

    “你输了,喝。”杨邦喊道。

    “喝就喝啊,就这两坛子酒,都不够大爷我解渴,再来!”关世聪举起杯子一饮而尽。

    “听闻你沾花惹草,千杯不倒,今天倒要看看你能不能竖着走出这大门。”杨邦把一坛酒拍开丢到关世聪面前。

    “传闻你剑烧十斤半,麦酒随便灌?最好现在回杨府叫几个下人来,一会儿好把你扛回去。”关世聪说道。

    众人目瞪口呆,好暴力好血腥的大战!

    “成叔去府库给他们搬多些酒来,雪丫头去多炒几个下酒菜,让他们战个痛快。”景母看着他们的模样都有些忍俊不禁,吩咐道。

    “兰,我们就先回房休息吧,让他们这些年轻人好好聚聚。”景母起身说道,她在此那些年轻人自然放不开,干脆离去让他们尽兴。

    “伯母慢走。”他们起身道。

    “行了,你们玩吧。”景母摆手。

    “哎,景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