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崛起- 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散落在城下的的攻城器械,大多被炮弹轰击的七零八落,除非派人在原地修理一番,否则是绝对不能使用的。也有被马拉着向前冲击,靠近了城墙的三百步之内楼车和箭跺,被城头的突火箭轮番射击,最终被点燃木料燃起了熊熊的大火。

    阿术看着一支三万人的队伍就此溃败,死伤无数并且毫无还手之力,表情平淡语气平静一声令下。

    “第二波继续!”

    已经做好战备的第二波队伍,几乎和第一波的人数和配置一模一样,几百部攻城器械在前,然后是装满砖石的马车,和舍去马匹的步兵混在一起。

    真正在两轮炮击中死伤的元兵只有几千人,被惊慌失措的马车撞伤的也有几百,这三万人的队伍只是被炮弹打散了,一部分逃进了工事躲避,还有不少人留在原地躲避。

    在元军的队伍边缘,有一百多个拿着纸笔在计数的士兵,这是阿术特意安排的人,按照城墙上的冒出火光烟雾的位置,在一门一门的统计城头的大炮。

    同样还有一波人在记录每一发炮弹发射之后的从新装药的间隔时间,还有人在记录大炮的设计角度和射程,炮弹在离膛而去爆炸之前的间隔时间,几乎所有和大炮有关的数字,都有人在整理和记录。

    第二波的三万元兵,要比第一次达到更近的距离,拉着砖石的马车冲到了距离护城河不过百步之遥的地方,才被城头的弓箭手射死马停了下来。

    阿术需要全面了解大炮的威力和特性,初期抛出的诱饵宋军并没有上当,挖了那么多可以躲藏士兵的工事,都没有让城头的大炮开火,他就知道舍不得孩子是套不住狼的。

    两波三万人的进攻结束之后,元军死伤一万多人,而宋军也付出了一千多发炮弹的代价,但是元兵始终都没有一个有效的攻击手段吗,来杀伤城头上的宋军。

    不过阿术也得到了想要得到资料,宋军大炮的数量、两次开炮之间的间隔时间,这些都被记录下来,还有从战场上搜集来的弹片,统统都汇集了阿术的中军大帐。

    “宋军的依仗现在就是城头上的大炮,数量、威力、射程已经都被我们记录下来。已经开火发射的大炮数量在两百多门,火炮的威力分为两种,从发射的声音上就能区分出来,发射的时候声音越大,而对应的炮弹威力也就越大。

    炮弹爆炸后的弹片都有锋利的角和边缘,所以制造他们的工艺是我们不了解的,用铁锤敲击砸碎的时候,这些弹片非常硬,比我们的铁锤还要硬。”

    负责收集资料的将军一挥手,几十个元兵端着托盘上来,每一个托盘里都有大小不一的弹片,许多的还带着丝丝的血迹,不知道是从哪个倒霉蛋身上拿出来的。

    阿术手下的三十多个大将坐成一圈,一边听着有关宋军大炮情况的介绍,一边把摸面前托盘里黑黝黝的弹片,每个人都在绞尽脑汁的思考,怎么才能把这炮弹的伤害降到最低。

    “皮甲和锁甲都禁不住弹片,只要在人身边三尺之内爆炸,基本上很难活命,就是当时活下来的也是身受重伤。我们用原木搭成的木排,可以掩护躲在后边的士兵,但是木排被炮弹击中之后会烂掉,不管我们捆扎的多么结实,都挨不过三发炮弹。

    每一门大炮发射之后,都要停止一会才能继续发射,我们虽然不知道是为什么,但这一点对我们非常有利。将来可以靠骑兵的快速冲击,抓紧敌人大炮的间隔时间,硬扛着大炮的轰击冲到城墙底下。”

    负责讲解情报的是阿术手下的嫡系亲信,中万户将军斯钦巴日,专门负责情报搜集和战术的制定。他的意见有时候阿术都不能反驳,有一副非常聪明的头脑,还有强大的分析能力,是大多数蒙族将军不具备的特性。

    斯钦巴日说完之后,闪身站到阿术的身边低头垂目,因为他猜到元帅将要说话了,你知道的再多也该闭嘴了。聪明又知道低调,不张扬不争功劳,还能猜测元帅心中的想法吗,这样的人想不受器重都很难。

    “各位将军宋军只有几百门大炮,而我们有四十万人马,就是给他们站到城下随便炸,都伤不到我们的筋骨。如果出动大军日夜不停的轮番攻城,这些大炮的威胁就会越来越小,等我们把人都冲城下的时候,宋军大炮的威力就彻底废掉了。”

    阿术真是这么算的,就是你有射击一万枚炮弹下来,也不过能够杀伤我十万余兵力,还能阻挡我其余的三十万大军攻城?今天这试探性的攻城,已经了解到了火炮的威力,那么下一次开战,就可能是昼夜不停不死不休的战役,直到攻破广州的城门为止。

    广州城内一众官员武将,也聚在城头的大厅内议事,凌震主张夜里放下吊桥,派骑兵出去袭击元兵的工事,那里边现在已经装满了元军的士兵。

    “不用弓不用箭,快马飞骑每人三发轰天雷,跑到元兵工事附近,点燃之后扔进去就撤退。哈哈,怎么样各位,骑兵冲刺这点距离片刻及至,扔完了就走,元兵肯定都反应不过来。”

    凌震说完自己得意,哈哈的笑了起来,拍了怕刘长海的肩膀。

    “刘营长,你说我说的对吗?”

    刘长海扫视了一眼厅内的官员还有自家的将军,怎么能轮得到他表态,当下就要打马虎眼,连说内急就想要尿遁。

    “没事长海,你现在该担起更多的担子,说说没事,不管对错都要说。”

    赵天佑挺看好刘长海,别看这些从底层上来的人,一旦有合适的土壤,进步是非常大的。

    “那我就说啦,今天元兵的进攻就是试探咱们的火力,一旦了解清楚我们的实力,很快就会发动大型的攻城,所以我们应该保存一些手段。”

    “说的很好!”

    本书来自


………………………………

第二百三十二章 炮打观测队

    第二百三十二章 炮打观测队

    听到北城元兵昨天佯攻了一天,损失一万多兵马的时候,董文炳心中不是滋味,尤其说道坚固的木排被炮弹炸烂的时候,他心中就有点忐忑不安。

    耗费这么多人力物力,建造而成的四十个巨大木壳子,倒扣在神勇大炮的炮车之上,移动的时候还需要上百人来配合才能行走。如果到了城下被宋军一炮轰碎,自己这主意岂不是成了大大的笑话,那可就丢死人了,自己这攻城主将的位置也很难保住了。

    可是第二天阿术的命令就来了,让董文炳所部全力对东门发动攻击,另有斯钦巴日安排的手下已经到了他的营地,在他攻城的时候负责统计东城大炮的数据。

    这时候董文炳已经退无可退,与其派上人上去佯攻,就不如干脆这几万人出动,全力发动一次攻击,没准还有有机可乘呢,所以他决定赌一把。

    一百多部攻城楼车在队伍最前,运输砖石的马车紧跟在后,四十门套着木头壳子的神勇大炮混在队伍中间,三万多骑兵全体上马,浩浩荡荡的在东城门集结。

    没有机会出城袭击元兵的凌震,本来就感到憋得慌,知道了东门元兵的动向,那可高兴的不得了,早早的就在东城门之上静候,等待元兵进入大炮的射城。

    闻讯从北城赶过来的赵天佑很奇怪,为什么元兵不同时发动,非要在不同时间攻城,难道不明白这样的话城内很轻松的就能应付吗。当他从城头远望的时候吗,观察到了那一群准备做记录的元兵,一下就明白了今天还是佯攻,用来记录城头大炮的火力分布的。

    “好啊,今天给你们几个漂亮的数据,一锅都给你们烩了,送你们上西天看谁做记录。”

    赵天佑心中生了恶趣,立刻招呼火器营的士兵,动用了八门大炮,逐一由赵天佑亲自调整方向瞄准。火器营的士兵们的视力看不到那么远,就是指点炮手瞄准,也只能是个大概,不如赵天佑亲自瞄准来的准确。

    这些士兵有七八十人,已经有了昨天记录数据的经验,今天一点都没有着急。反正要等到城头大炮轰击靠近的元兵,时间上还很充裕,所以懒散散的聚在一起,正在交流观察记录大炮数据的经验。

    “看,城头好多宋军在动。”

    “看人有啥用,等一会董将军进攻的时候,把大炮的位置和数量记清楚,那才是我们的目的。”

    “有人挥旗子啊,这是要干嘛?不好,烟火起了城头开炮了,一、二、三……”

    他们先看到的城头的硝烟腾起,紧跟着才是几乎连在一起的炮声传来,还有人仔细的看清了,是八门大炮的连发。然后就是等着观测弹着点,估算大炮的射程和角度,记录炮弹的杀伤威力等,还有被击中的攻城器械或者是木壳子的防护效果。

    由远而近划过空气的呼啸声传入耳朵的时候,在想躲避已经来不及了,这七八十人聚在一起的地方,八枚炮弹呼啸着先后到达。

    被炮弹直接砸死了就有四五人,紧连在一起的爆炸覆盖了几丈方圆的范围,只有处在边缘位置而反应很快的士兵,飞速的逃避才躲开了四下飞溅的弹片。

    “二哥,二哥”

    “兄弟兄弟……”

    这一炸放平了他们四五十人,地上被炸的血肉模糊的士兵,大多都没有断气,一边声嘶力竭的呼喊救命,一边雪雪呼痛在地上翻滚挣扎,没有受伤的士兵急忙手忙脚乱的止血救治。

    董文炳听到炮声心里就猛的一抖,马上呼喝传令兵火速出动,去打探宋军大炮的弹着点,要求第一时间上报被击中炮车的情况。他心里还暗自的嘀咕,城上的宋军你们这么沉不住气,我刚出动你就开炮,这么远打得准么?

    “报将军,宋军的而大炮攻击的是从北城过来观测记录人员,一下放倒了四五十人,正在抓紧救治伤兵。”

    “嗯,知道了,再探再报。”

    董文炳话音刚落,城头的大炮咚咚咚就是一个连发齐射,就像小锤子凿在董文炳的心里,急忙喝令传令兵们出动,速速报回战损的程度。

    只要神勇大炮能够在路上抗住轰击,移动到城外可以开炮的位置,那么他对董文炳就算立了战功,今天的佯攻付出多大的代价都是值得。

    “报将军……”

    刚才报告的传令兵跌跌撞撞的又跑了回来,上起步接下去的道:“将军,不好了,还是对着观测人员开的炮,那七八十人、那些人基本没有能站着的了。”

    “什么不好了,不要惊慌,镇定一点,速速安排医生救治伤病。”

    董文炳心里也忍不住了,翻身上马离开了驻地,带着几十个亲兵卫队,跟着大队人马的后边,缓缓向着东城门进发。所有的骑兵都是掩护,第一波会在炮车行至一半路程的时候,从队伍后边发动快速冲击,争取用最快的速度抵达城墙下边,用他们手中的弓箭影响大炮的发射。

    这若是在以前的攻城战役中,不失为一种手段,蒙元骑兵战术精湛,负责冲击任务的大多身披硬皮甲,就连马匹都用牛皮甲覆盖。依靠速度和防护,与城头上的守军展开对射,分散和杀伤城头上的守军,借此掩护身后大部队的行动。

    可是今天他们面对的宋军主力,是无论从装备和信心,还有战术安排上都已经提高很多很多的火器营士兵,已经准备了各种杀伤距离的火器,就等他们的进攻呢。

    就连守城的普通士兵,都分配到了数十支破甲锥箭矢,依靠城头高度的优势,自上而下的射击可以抵消他们臂力的不足,同样发挥出破甲锥的优势。

    赵天佑解决掉了元兵的观测员,把又指挥权交回给了凌震。

    “凌将军这里都交给你了,他们不过是佯攻,我告诉你啊,集中大炮的火力,轰击那四十个方盒子。”

    凌震哈哈笑道:“赵将军今天你就看我的,保证不让你失望,不过那些方盒子里是什么?下边肯定藏着好多士兵,是移动兵营么!”

    “你就使劲干吧,我回北城去了。”

    赵天佑真的没想到,董文炳今天可不是佯攻,是来拼命的。

    本书来自


………………………………

第二百三十三章 冲城

    人人欢迎您的光临;请记住本站地址:,,以便随时阅读《大宋崛起》最新章节。。。

    第二百三十三章 冲城

    凌震的指挥并没有问题,火器营的小伙子们效率也很好高,炮弹的命中率稳定保持在五成左右,只凭借着望山这个简易的瞄准设备,仅靠目力和经验达到这个成绩已经是相当不错了。

    董文炳的神勇大炮盖上个木壳子,行走的速度很慢,为了掩护行迹所以和其他攻城器械混在一起,就是为了避免受到城头炮火的集中轰炸,还没有到达可以开炮的位置,就被炸个稀巴烂。

    他想的不错,可是赵天佑走的时候已经点明了,吩咐凌震集火那个木头壳子,所有大炮第一轰击目标,就对准了神勇大炮。

    “轰、轰!”

    一波一波的炮弹落下,非常明显的是在瞄准神勇大炮,转眼之间就有五门神勇大炮被集火击中。拼接的非常结实的原木盒子,照样也经受不起剧烈的爆炸,稀里哗啦的散落再四周,露出了里边隐藏的大炮和士兵。

    “凌将军,你看,元兵城下在运大炮,比我们的还要大!”

    “啊,是吗!在哪?”

    被城头上眼尖的士兵发现了神勇大炮粗大的炮管,凌震看清楚之后,马上就意会到赵天佑临走时的叮嘱,看来赵将军早就知道他们有秘密武器了啊。

    “火器营的兄弟们,集中所有的大炮火力,全部轰击那些木头盒子,给我狠狠的打!”

    开始的时候还没有在意,当几门神勇大炮被炸翻之后躺在地上,城头上的士兵们都重视起来。元兵真是够狡猾,这四十门大炮若是混到城墙下边,突然一开炮就能打个措手不及,城头火器营的士兵肯定要遭受重大损失,就连大炮的发射都要受严重影响。

    “董将军,十五门大炮都被炸毁了,木房子虽然很结实,但是也挨不过四五次轰击就会散架,我们没有办法啊!”

    传令兵带着哭腔汇报军情,每一门大炮毁掉都都是重大损失,一共才有四十门神勇大炮,这才刚走了半程就损失了十五门,等到进入发射的位置,又能剩下几门?

    董文炳心急如焚,手中马鞭一挥,大声疾呼道:“张强听令,率所有骑兵火速冲击到城下,加大里对压制城头的大炮,为神勇大炮争取时间。”

    一声令下满营皆惊,但是将令一出哪有收回的说法,张强一手从旁边夺过一面盾牌,大声呼喝所有的骑兵,以全军之力向东城门冲击。

    骑兵作战向来讲究机动灵活,一旦开打占据优势,就加大力度冲击敌人,继续扩大战果击溃敌人。而一旦发现敌人强大,尝试进攻失利之后,蒙古骑兵从来都不去硬拼,而是转变战术采用边打边退的战术。一会骚扰一会进攻,让敌人疲于奔命露出破绽,然后一口口的咬下敌人的肉,等到优势扩大的时候,再发动总攻一举歼灭。

    这次用大批的骑兵攻城,是蒙元骑兵从来没有用过的战术,无异于用头去撞墙自杀,那两丈多宽的护城河,难道用马匹和人尸去填平吗?

    不用去在做假设,两万多骑兵一旦开始加速,但手里的弓箭射完的时候,必须转向迂回绕着河边走,为紧随身后的骑兵腾开位置,这样才能有效的形成一批批对城头放箭的波次。

    可是他们第一波骑兵飞快的接近城墙的时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