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新会县令李四会是位归乡的将军,暂时替何勇飞行使军权,要不然也不会有五百人的巡逻队出城警戒,能够提前阻挡了元军一段时间,并且提前给城中示警戒备。
李四会接到五里亭的报告之后,已经提前做了准备,城内的乡军主力都登上了城墙,准备防守从远道来袭的元兵。五十条虎头战船就泊在城外的码头上,丝毫没有作战准备,这也不能怪李四会疏忽,虽说他可以抽调派遣宋军,但毕竟何勇飞还在船上还是主将。
三百多条元兵战船,停靠在了东西熊洲,等于封住了新会县城宋军南下入海的通路,而何勇飞这时候还在大口的喝酒。
“将军,别和啦,元兵把咱们包围啦!”
何勇飞嘿嘿一笑道:“我知道,可是他们不敢进来,这里是我大宋管辖,哈哈哈!”
“哎,已经在几里之外啦,将军,醒醒吧!”
本书来自
………………………………
第一百七十八章 进退维谷
第一百七十八章 进退维谷
李恒停靠在东西熊洲的时刻,正是崖山入海口外宋军逆流而上的节骨眼,在这相隔几十里的茫茫江面上,竟然有十几万人的两只大军行动,并且两边都没有发现对方的存在。
并不是两边的对情报工作的疏忽,而是在最近的范围内都已经发现了对手,精力都注重于解决眼下的问题,因而忽略了几十里外有更大的力量盘踞。
也许是命运已经被上天注定,当大批宋军船只经过崖山之后,朱清的水军从两个方向同时赶到海湾,紧咬着殿后的宋军不放,在入海口处大打出手。
而这个时候,带着幼帝圣旨的呼延青木,率军为先锋赶往新会县城,要求新会县令李四会接旨,让他准备迎接幼帝并协助修建行宫驻地。
已经登山西熊洲设立中军大帐的李恒,对于新会县城码头发现的虎头战船很重视,这种船是大宋正规水师的配置,比他的从梧州带来的战船还要高上一个级别。乡军水师能够有这样的战船,那么肯定战力不俗是个很大的威胁,是他首先要解决的目标,并借此一举拿下新会县城。
“报!大人,由海湾方向驶来大批宋军主力船只,动机不明,距离东熊洲还有二十里!”
“啊!速去探明再报。”
李恒吃了一惊,难道是自己中了埋伏,被宋军水师包围了,怎么两个方向都有宋军主力战船,他娘的张弘范哪里去了!因为他从梧州开了的船以运输船为主,装载人员和马匹已经粮草为主,真正能够在水上开战的船不过百艘,所以他才会重视新会的五十条虎头战船。
如果再次有大批的宋军主力战船来攻,他这几百条船落个腹背受敌两面开战的局面,本身他主力就是骑兵为主,水上作战本来就不习惯,这很容易被宋军包围全军覆没。
“谢国勇听令,率你本部战船,顺江水南下迎敌,在鄂洲以北据守,不得让宋军战船前进一步。”
谢国勇领命而去之后,李恒还是觉得不放心新会县城方向,并且对那五十艘战船不来攻打自己感到纳闷,这时候如果他们果断出击,自己再此根基不稳水上战力不足,肯定是要遭受重创的。
“达日阿赤,带你的本部人马,靠近新会县城,保持一定的距离,监视宋军的战船,不可主动出击不可妄动!”
“李帅,我……”达日阿赤本是骑兵的将领,本部的人马都是骑兵只能坐船不会水战,坐着运兵船去和宋军水师作战那不是送死吗。
李恒脸色一沉道:“我只是让你去监视,真要打的话,你的人马不会射箭啊?总之不要让他们从新会出港,就是出来的用你的船也给我挡住。”
“遵命。”
派出两部人马后李恒稍稍放心,看来这里还是块难啃的硬骨头,其实他心里还没有决定下一步怎么走,阿古达木的骑兵如果顺利,新会县城就自顾不暇,很难再分兵从水路来攻。同时他也处于两部分宋军中间,主力侧重在哪一边,也不是他能决定的,战场之上情况瞬息万变,真的让他很难下决心。
本来是配合张弘范,从海路来堵截张世杰,争取把宋幼帝生擒活捉,李恒出兵的时候信心十足,没想到还没摸到张世杰的边,自己反倒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江水平缓宽阔,虽是逆水而行,但是浆手们并不是很吃力,呼延青木矗立船头,看着崖山下边的一草一木,心情大好感触颇多。今晨一翻不要命的厮杀,把手下这帮金甲禁军的士气杀了出来,一吐宋军多年来上阵及败的颓势,也给他争取了更多上阵的机会。
远方江面上一片帆影重重,排开的战船重重叠叠布满了水面,把前方的去路拦了个风雨不透。
谢国勇占据了绝佳的位置,鄂洲向南的江面还算窄的,如果经过这里水面豁然变宽,几十里方圆都是江水四通八达,可以直接到达新会县城,也可以攻打停靠的东熊洲的李恒大本营。
“将军,前方有元兵战船拦江封锁水面,请将军定夺。”
呼延青木兴奋不已,看来那几艘逃走的元兵战船叫来了援兵啊,正好白日里杀得还不够过瘾,就要下令手下备战,准备加速冲击杀向元兵。
“将军,咱们主要目的是传旨,看这样的情况,恐怕新会县城已经落入元军手中,还是先回报张大人,在做打算吧!”手下的副将多了句话。
“嘶……”呼延青木倒吸了口凉气,想了想自己才有十条船,对边可是重重帆影,不少于一百条船,而且人家在上游占着地利,贸然冲上去肯定不会占便宜。
张世杰一听心一下凉了半截,消息来得不早不晚,大部分宋军船只已经驶入江中,海面上只留有一小部分船只殿后,正在与朱清的追兵在纠缠。
“新会县城恐怕已经失手,在正前方有大批元兵战船封江,各位大人有何高见?”
张世杰也是一脸的无奈,情势突然反转之下,刚刚打了胜仗追兵又到,准备落脚的新会县城又被元兵占据,中午庆功宴上的豪言壮语转眼有成空。
驻扎新会县城再绕路前往广州,张世杰认为是一妙招,可船已经到了江心不进则退,前有追兵后有堵截,这可怎么办?弄得现在的处境还不如在海面上,虽然风大浪高危机重重,可是四通八达没有死路啊。
不光是张世杰没了主意,其他文武百官同样也拿不出好办法,无非就是战与不战,重点防守哪一边的问题。
陆秀夫沉了沉,对着张世杰一拱手道:“张大人,江水平缓开阔,右手岸边地势平坦,不如我们先在此扎营上岸,先安顿下来在做其他打算!”
陆秀夫的主意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既不前进也不后退,先从崖山驻扎安顿一下,等待两边的军情明朗一些,在考虑向那边突围也算是个办法。
张世杰一怔,这个主意提的比较突然,他从来没有考虑过,经过几番思虑之后,他也下了决定。
“好,那就按照陆大人的主意,我们把战船结成能一排,靠在崖山水浅的边岸,人员下船驻扎在岸上!”
在山顶的赵天佑,看到宋军战船停止前行,大批的船只靠到了崖山岸边,不由得长叹一声。
“人的命天注定啊!”
本书来自
………………………………
第一百七十九章 历史的重演
第一百七十九章 历史的重演
江面之上大小船只林立,如同立起一片帆树丛林,被西边的日头染上了一层金色,如此浩瀚庞博的景象让赵天佑大为惊叹。在通讯基本靠喊的时代,只凭借着旗语手势,协调指挥如此大量的船只,宋军的这套指令发布和通信系统,就显得非常的科学和高效。
马上就面临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使宋军在崖山驻扎之后,赵天佑在顶峰的布置,很可能就要被宋军发现。这事赵天佑提前考虑过的,也是为什么让刘金利带大多数人在汤瓶咀山上的原因,所有的炮位后边都有个岩洞,大炮和火药都在洞中隐藏,外边还有伪装。
赵天佑孤身一人行动,被发现的概率很低,再加上鹰嘴岩的断崖还可以人为的扩大,变得更加难以通行,所以赵天佑留在峰顶赌上一赌。就是真的被发现了,赵天佑也有把握脱身离去,最多就是把这些红夷大炮送给张世杰罢了,反正赵天佑最终的目的,也是要拉陷入死地的张世杰一把,拯救大宋王朝仅余的这点点香火。
张世杰和李恒一样揪心,在没有探明敌情的时候,都认为自己有非常大的可能,落入了敌人的圈套,整夜难眠辗转反侧。夜幕低垂之后,海湾外抵抗朱清的战船也退了回来,整个大宋的船队聚在了一起,横在十几里长的江面之上,紧靠在一起结成了水寨。
张世杰虽然独揽大权任人唯亲,排挤陆秀夫及一众文臣百官,但是他对于宋室是绝对的忠心,把保护宋幼帝、光复大宋江山当做了唯一的目标。自从临安失陷以来,一次一次的遭受灭顶打击,一次次的逃出生天,并在一路逃亡的路上不断壮大队伍,才有了眼下兵强马壮的规模。
可是短短的十几天海上追逐,就把他积攒实力消耗大半,损失将近一千条船,其中大部分都是骁勇的百战精兵,都在掩护大部队撤退转移的过程中葬身大海。
他替这些将士的殉国而感到骄傲,同时也有伤心和愤怒,但是他只能装作自己是一个铁面人,毫无情感的下达命令,眼看着成千上万的年轻士兵踏上生命的归途。
因为宋朝殿前已无大才之人,他如果不撑住这片天,这十几万人的大部队,马上就会分崩离析,一切都将化为泡影烟消云散。他行伍出身从小兵走到今天不易,也曾跟随过权臣贾似道,才得以升官得到重用,借着军功一步一步爬上来的。
死守鄂州与元兵大战数月,使其不得前进一步,率军勤王防卫临安,保护二王及皇后逃离临安,南下福州成立******,张世杰这一步一步走过来极为艰辛。
“张大人睡了吗?”
有人再船舱之外轻声问候,张世杰捂着耳朵都能听出来是陆秀夫,上前开门把他迎了进来。
“太后和幼帝均已上岸,陆大人一路舟乏劳顿,为何不去岸上好好休息一下?”
陆秀夫看了看张世杰紧板的脸,轻轻笑道:“张大人,现在只有你我二人,还有什么不能放松的?”
“哎!陆大人,张世杰一介武夫,却偏偏要操天下之心,不自知啊,累死也活该!最近几日,每每想起文天祥文大人,若是他还在朝内,就不至于陷入眼下的困局,张某和陆大人也都会轻松一些。”
张世杰在福州排挤文天祥,几乎是给他个光杆司令的官职,带着几十个随从亲兵就去抗元,现在回想起来后悔不迭。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之下,还有陈宜中要争权夺势,他不下狠心逼走文天祥,很可能朝政还是一团乱遭遭,鸡毛大的事情也要吵上半日。
“漳州孤悬于福建元兵的势力之中,四下都没有援助之力,却数次打败元兵的进攻,可见文大人领军有方。可是蒲寿庚正在恢复实力,漳州未来的压力非常大,我们离开福建的时日已经很久了,不知道文大人是否平安啊!”
张世杰点点头道:“文天祥确实带兵有方,在军队和文官中都有威望,地方百姓也尊敬他,当时在福州逼他离开是我的不对,确实我有些急躁了。”
“莫要回顾往日了,眼下我们前后都有元兵,还是先找一个安全的退路,安顿我们这十几万军民。这座崖山小岛,虽然水土物产丰富,还有几千亩的土地供开垦,但也不是长久之计啊。”
张世杰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朱清和张弘范的追兵强大,并且有大炮开路,我们难以匹敌。不如明日点一队人马,向前开路夺回新会县城可好?”
陆秀夫道:“张大人,不管向前还是退后,都可能是对的,你自己要有信心,相信我军的作战能力。好比今晨呼延青木大胜元兵,乃是携着必死的斗志去拼的,一交手发现元兵也不过如此,之后信心大增战力更胜一筹,这才杀的元兵落花流水。”
“确实如此,我们的军队一旦发威,战力也不可小觑,打起顺风仗与逆境之时,完全就是两支军队,这种情况已经持续多年,乃是我朝重文轻武之弊病,根深蒂固一时难以改善啊!”
两人一改往日相互的抗争,真的推心置腹的商量当前局势,分析以后可能的战局等等,一直到天色微白依旧兴致不减。
“陆大人,赶紧回去休息一下,我出去巡视营盘,正好把你送上岸!”
张世杰脸带微笑,两人心中的一些疙瘩就此解开,对以后的朝政执行大有帮助,就是不知道这个结果是不是来的有些晚了。
江岸之上大船连大船,小船套小船,摆开了一字长蛇阵,如同三国赤壁曹操的办法。可是曹军受火攻大败,后人岂能走同样的道路,宋军的链接并非铁索,并且将船身之上涂抹不易燃的胶泥等物防火,并备有能够迅速灭火的水龙枪,丝毫不惧元兵的火攻战术。
赵天佑早早的醒来,和留守的另外两个手下,一起堵死了鹰嘴岩上山的路,同时也等于他们三个不能再下去取水,只能依靠储存的几灌清水过活。
“赵将军,俺们俩不爱喝水,喝了还得尿出去,这些都留给将军洗脸漱口,嘿嘿!”脾气憨直的小兵三狗,把几灌清水都搬到了赵天佑休息的岩洞里。
本书来自
………………………………
第一百八十章 春风里的一把火
第一百八十章 春风里的一把火
赵天佑拍了拍三狗的肩膀笑道:“不喝水哪行,放心吧,过不了几天就能下去,不会让你们没水喝的!”
话虽是这么说,可是赵天佑心里也没有底,如果历史重演,宋军在此安营扎寨,并且在崖山修建了皇帝的行宫,你说那得坚持多久吧!
可是赵天佑心里渐渐的有些预感,崖山的局势已经和历史上发生的越来越像,但毕竟有了自己这个变数,而自己也有了相应的安排,崖山的大战应该不会僵持那么久,甚至很快就能够破局。
而事实果然如此,但是初期并没有应在赵天佑的身上,而是骑兵出身打水战的达日阿赤,一个急脾气的蒙古骑兵将领,只用了一个早晨就掀起了这场大战的序幕。
他没有完全遵从李恒的命令,骨子里蒙古人那好战本性驱使他靠的很近,码头外整排的虎头战船并没有吓坏他,反倒让他不服气的想靠上去射他们几箭。
“将军,好像他们船上的人很少啊,见到咱们的船来了,怎么也不动一动呢?咱们应该靠近一些,去试试他们的家伙硬不硬,如果有那种大弩箭,咱么就赶紧跑开!”
达日阿赤一听有道理,立刻大手一摆道:“给我冲上去看看,打不过的话就赶紧跑回来!”
出主意的百夫长一看左右,别人都低着头装没听见,登时大为后悔自己嘴快,本以为就是自己眼尖看到呢,其实是大家都看见了,就是没有人傻到自告奋勇而已。
他们的船是平底结构,连个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撞角都没有,其实就是普通货船改装的运兵船。最强的战力只是士兵手上的蒙古反曲弓,遇到敌人的巨弩或者投石机,估计一个回合都坚持不下来,就得被砸的倾覆在江中。
“遵命,末将愿意前去试探敌情!”
“那你倒是快去啊,就点你自己手下的人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