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崛起-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地还是归属我大宋疆域,虽说没有水军驻扎,但是陆上毕竟还有地方军队,咱们先到海湾之内,看看能不能寻到助力,将追击的元兵一网打尽!”何勇飞这话说得也心虚的很,人多势众之下还被追的慌不择路,只能说点硬气的话给自己壮胆了。其实他转头直行,沿着既定的航线直到广州湾,那时候就会有强力的南海舰队支援,两条巡逻炮舰出动,王奎那些船就绝不是对手。

    史上的崖山之战是张世杰在广州城破之后,率军来到了新会准备再此休养生息,盘踞许久之后战术制定失误,才被张弘范以弱势兵力三路围困,在一段狭小的水域内盘踞太多的战船,被潮水上涌困住不得脱身。

    这次发展的起因不同但是走向有些巧合,是兵发广州的先锋官何勇飞被王奎追击,没有勇气再继续向广州航行之下,慌不择路逃进了崖山之外的海湾,试图寻找当地的宋朝乡军帮助,一起抵抗紧追不舍的元兵战船。

    “将军还追吗,咱们再往前走,可能就要被围了!”

    王奎看着前方再次减速的虎头船,咬了咬牙下令道:“减速,就在远处继续盯着他们,继续派小船回去报信引路。进了海湾反正出不去,咱们家的主力大船很快就能赶到,到时候让他没地方逃命!”

    王奎没想到的是何勇飞胆小到了极致,被他追的放弃了自己先锋官兵发广州的使命,五十艘虎头船在海湾没有找到合适的停泊位置,竟然趁着海水涨潮逆流而上,顺着出海口把船开过了汤平山口。

    这一下王奎可是不敢靠近了,海水正是涨潮时分,进去了容易可是在想退出来,就要等合适的时机,虽然入海口两边的零星船只都是打渔的,但是毕竟都宋朝的子民,真打起来肯定是被围攻的下场。

    也许是何勇飞过于胆怯放大了王奎的野心,他手下的三十多条船就在附近游弋等待,还在海中一个小岛边上寻个临时避风港,就是不想放弃这几十条船的宋军。

    他陆续派回去了四条小船报信,也非常坚信会引来强有力的元军战船,兵和一处之后向崖山进攻,顺便连新会县城一起拿下来,这样的战功也足够弄些赏银封个将军了。

    “大哥,附近的渔船要不要清理一下,汤瓶咀山脚下似乎还有个几十户的渔寨,嘿嘿,兄弟们去一趟给大哥弄个姑娘回来解解闷吧!”手下的亲信还是保留着当海盗时的恶习,看到没有反抗能力的百姓,就想过去耍耍威风,干点人神共愤的坏事。

    王奎脸上露出淫笑,刚想开口夸奖几句这么识大体的手下,忽然又想到自己已经不是海盗了,要以大局为重。免得被同僚或者手下打了小报告,升不了官还要受罚,那可是得不偿失的傻事。

    “不能去,保持现状,谁晓得那个渔寨是不是陷阱,就专门等我们停船靠岸呢。传令下去,所有船只都要提高警戒,严防四面八方的敌人,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盯紧这五十条船,别他吗的让宋狗从咱们眼前跑了。”

    王奎的这个决定还真是关键,不然的话很可能战争就会提前爆发,后面所有的一切很可能就不会再发生,而大宋的命运又能出现第三种转折吗?

    汤瓶咀山下的小渔寨,看似没有几十户人家,但是位置极其的重要,紧紧握住出海口的咽喉,并且在汤瓶咀山的山势掩护之下,水流平缓而又避风。寨前的小码头水深数丈,不但是渔产丰饶,还可以停泊大型的船只,最重要的是只有穿过渔寨,只有唯一的一条险路登上百丈高的汤瓶咀山顶峰。

    枝繁叶茂的顶峰之上,在树藤搭建的掩体之后,有几十个人遥遥的看着海中的元兵战船,一边笑一边小声的谈论。

    “来吧来吧,来两条船到渔寨这吧,爷爷请你们吃炮弹!”

    “这几条破船就追的他们嘎嘎的往里跑?都不敢回头和他们干一下?真是丢死人了,要不是咱们的炮舰回去了,早他妈下去干翻他们了!”

    “你们折腾什么,一会刘师傅撕了你们的嘴,别忘了咱们是干嘛的!抓紧时间干活,注意隐蔽别让远处的人发现咱们!”

    “刘师傅在对面崖山上呢,我过过嘴瘾,他看不见!”

    “都小心点!别说了!”

    隔着宽阔的入海河道对面是四面环水的崖山,半石半土的崖山之上前后两座高地,南边是崖山主峰山高百丈怪石嶙峋,北边名为大岭山势平缓。岭下两侧都有常年冲积的平地,被周边的百姓开垦耕种,是出产丰富的良田,养活着崖山左右几十户零散的渔民与农户。

    刘金利一身短衣劲装,趴在凿开的山岩洞中也在眺望远处的元兵战船,本来是搞技术开发的他被派了这个活,心中叫苦但是也没有嫌弃。

    因为事关机密赵天佑一再嘱咐,就连香港岛上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们来此干什么,每次返回香港岛装载物资的时候,他还得对着老冯头、周远他们编瞎话。

    两个多月的时间,四五百人一点都没停的赶活,两座山峰上的炮位刚刚稍具规模,但是还没有达到赵天佑所规定的,前后左右无死角,只要是在水中经过的船只,都能够有射击角度的要求。

    刘金利大把大把的银子拿出来,真的是方圆几十里的石匠和壮工都被集中到了这两个地方,炮位的选择是个技术活必须是刘金利亲自跑上跑下,终于把粗活全部完工,可是战火已经蔓延至此,大炮可都在山下的渔寨之中。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声东击西

刘金利高价雇人在山上干活,本来还想思索个能搪塞的借口,不然乡亲们都问你在山上砸坑挖洞的干嘛,到时候无法圆谎,可是银子拿出来之后,谁还管你挖坑干嘛,乱世之中都想多挣点钱,只要你给的价钱合适,把山挖空都有人干。

    开山凿石头的粗活可以雇人,为了保密运送大炮可不能让他们干了,因为需要用到很多的滑轮和索道,这些活也必须让香港岛上有技术的人来弄。拉来的红夷大炮虽说是减重设计,特意采用了轻量化装配式结构,就是为的方便朝山上运输,但弄到山峰之上也不件容易事。

    好在汤瓶咀山已经完活,十八门红夷大炮已经就位,可以说是锁住了一半的入海口附近的江面,如果需要炮口方向调整,海湾两里之内的方圆的海面,都是山顶大炮的杀伤范围。

    刘金利同样气恼逆流而上的虎头战船,明明你船大人多,后边都是杂牌小船追击,怎么就不敢摆开阵势打一张呢!盔甲鲜明的大宋战船,竟然被元军的一堆杂毛追的抱头鼠窜,真是浪费了那些船和装备,简直就是糟蹋好东西。

    香港岛缺少船只他非常的清楚,只有一艘大船供他使用,送完他之后马上就得返回去忙别的,现在运载炮身零件等物品,都是靠租的渔民小船来倒腾。

    如果这五十艘虎头快船是香港岛的,那该有多好啊,扭头看了看已经开往新会方向的大宋战船,又看看在出海口外游弋的元兵战船,刘金利失望至极的摇了摇脑袋。

    可是他还得加紧干活,虽说赵天佑在开始的时候对他说过,很可能这些大炮根本用不到,这里也不会有战事发生,可是元兵的船已经追来了,战争还会远吗?

    而在三江聚会的三水河口镇附近,水路巡查谢国勇的手下巡逻船,已经选好了适合停泊运兵船的码头,准备按照原计划引导运兵船停泊靠岸,卸下装载的士兵马匹和粮草,整军之后再兵发广州。

    “谢将军,大帅有令,选择江水缓流的浅滩暂时停船,不得靠岸停泊!”

    传令官坐着一艘小艇,飞速的划到了码头,上了谢国勇的巡逻船,传达李恒最新的命令。

    “啊,就在江中浅滩停泊,万一要有宋军来袭,战船转移缓慢很容易成为攻击的目标,这也太危险了吧!”谢国勇有些不解,对着传令官说出了自己的顾虑。若是在以前,谢国勇根本不会质疑李恒的任何命令,听到传令官的传达指示,就会在第一时间遵照执行。

    可是这次的军令从拔营第一天就有些怪异,缓慢的行军速度,一路之上人烟冷清的江岸,十天到达的先锋骑兵,每一样都透着不寻常,才让谢国勇多心问了一句。

    “大帅说了,原地等待命令,可能随时开船也许会休息几日,谢将军别着急,大帅自有安排。”

    “好!尊令!”

    已经穿过四会渡过北江的八千蒙古骑兵,距离广州城还有最后几十里的路程,这时候已经能和宋军的快马斥候遥遥的相望,那日松也没有像要隐瞒的意思。

    “十天真他吗的难过,快马加鞭固然很累,特意走的慢起来也是一种煎熬啊!”

    那日松伸个懒腰,从怀中掏出了已经揣了十天的锦囊,这个是李恒在出兵之前,亲手交给他的,并且严令不到广州城外不许打开。虽然还有几十里路,如果有需要的只需打马扬鞭,没有多久的时间就能杀到城外,可是李恒的吩咐他还是不敢违抗,捏了捏之后把锦囊又揣回了怀里。

    这八千骑兵终于来到了广州城外十余里的里水镇,前两日还嘈杂热闹的小镇现在已经没有人烟,元兵这次从梧州出发,就一直在宋军斥候的监视之下,提前都已经疏散了沿途的百姓。

    “在此镇临时扎营,派出斥候四面搜索侦查敌情,一旦遇敌不可逗留火速来报!”

    那日松发出命令之后,信步走进了十字街口的小酒馆,虽然里边已经空无一人,厅里摆的几张桌子倒还干净。看了看周边没有人注意,从怀里掏出了锦囊一点一点的打开,里边是一张叠成一团的羊皮纸,上边端正的字体一看就是李恒亲笔所书。

    那日松仔仔细细的看了几遍心中的内容,李恒命他化整为零,分散成几个机动灵活的队伍,在广州城外巡回骚扰还在附近生活的百姓,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攻城,而是防止广州城内出兵支援另一场战斗。

    “怪不得故意拖延时间,一路之上鸡飞狗跳,毫不避讳侦查的宋军斥候,原来自己这一路人马是来吓唬人的啊!那么李帅的大军都在水路,乘船沿西江只能南下,他们去哪呢?”

    李恒的命令写的简明扼要,并没有告诉他自己的大军将要去哪里征战,不过这个活在那日松看来,简直是太轻松容易了,哪里值得这么神秘兮兮,出发的时候直接告诉我不就得了。

    那日松其实心中惧怕城上的大炮,当先锋官来的时候心中颇有负担,率领骑兵到了城下又能如何,靠近城墙一里之内都有被炮弹轰击的可能,这点人马凑一起能够迎着炮弹冲到城下吗?

    广州城头有厉害的大炮,你让我直接攻城纯属玩笑,要说以我八千蒙古骑兵围住广州城,切断广州城出兵支援的道路,真的是小儿科。

    干嘛还需要兵分几路,派出斥候整日巡游监视就足够了,我带大队人马离广州五里之外扎营,宋军缺少灵活机动的骑兵,离开大炮得到攻击范围,我叫他们个个的有来无回。

    那日松想的不错,如果只是围困骚扰广州城,提防城内的宋军出兵援助别人,他这战术安排虽说有点托大,但是依靠娴熟的骑术和弓箭射术,就是两万宋军的步兵出城,他也丝毫不惧谈笑风声。

    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他忽略了,就是上次被大黑马拐走的上万匹战马,而这些战马已经形成了非常好的战斗力,正在虎视眈眈的盯着他的队伍,准备把他一口吃下呢!
………………………………

第一百六十章 海上追逐

在三水停留了两日之后,李恒接到了从茂名快马传回的情报,元兵的主力舰队已经发现了张世杰的船队,正在从海上围追堵截,刚刚经过了茂名。

    “好一个围追堵截,两线夹击!看你计划的如此周详,我李恒就配合你一次,张弘范啊!若是让宋军跑了,可别怪我到大汗面前参你一本!”

    李恒立刻鸣金点将,安排大军顺流而下,从西江航道转珠江,再由之流河道转向新会县城,在那里上岸然后分兵。张弘范要求李恒率军快速占领珠江及周边之流入海的码头,断了败逃宋军上岸或者停泊的退路。

    张弘范的三百艘新式战船及十万精锐大军,停泊在阳江的海林镇小岛边上,背风之处有七八里宽的平静水面,最适合大批战船隐藏停泊,如果不是穿过海湾的船根本发现不了。

    阳江县城及周边能够入海的港口码头,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全部占领,有个一直带兵抵抗的郭姓县令带着残余的宋军向北逃窜,张弘范都懒得派兵去追。

    他的目标是张世杰的船队,那里边有着宋朝的文武百官,有着宋朝的小皇帝,那代表的是什么?已经不简单的是升官进爵,而是他自己的一个梦想,能够把一个强大的国家就此毁灭,他可能够名垂青史风光几世,这是用多少的钱财都换不来的无上荣耀啊。

    从雷州传来的最新消息,朱清率领着从福建一直追过来的舰队,从雷州就开始尾随张世杰的大部队,双方已经有了几次小规模的战役,互有胜负不分高下。

    张世杰一心想要摆脱追击,但是主力船队要在后面拦截元军战船,造成整体航行的速度太慢,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摆脱朱清的纠缠。单从战船数量和吨位上来说,宋军占据了很大的优势,可是队伍太过庞大,调动起来非常困难,在队伍中间受保护的百姓所乘船只,成了整个舰队最大的负担。

    幼帝太后所乘的三层楼船处在队伍的最中心,周边围着的是整整两千余艘大小船只,延绵不断的船队足有十多里长,二十多万的大宋军民,漂泊在南海的风浪之中。

    宽大的船头之上,张世杰站在最前迎着风向远处的夕阳眺望,太阳落山之后船队就以楼船为中心汇集,在起伏不定的海水中结成攻防皆可的阵势。

    甲板上和船舱之中汇集的,是当朝的文武百官数十人,刚刚吃过晚饭,一会还要商议国事。

    “张大人,元军紧追不舍,茫茫海上无遮无拦,咱们要如何才能摆脱?”

    张世杰抬了抬眼皮,看了一眼这个新上任的少卿乔文达,心道陆秀夫你不直接问我,派他来搭话,莫非是你看不起我吗?

    “乔大人有何高见,觉得该如何退敌,张某愿闻其详!”

    乔文达呆了一下,没想到张世杰会反问自己。

    “张大人,文达不通行军布阵之能,怎么会知道如何退敌!”

    “你都不知道还问个屁……”

    “你……”

    朱清的船队在遥遥数里之外,同样的也在抛锚休整,也没有想要偷袭或者进攻的意思,本身朱清就没有想要决战,就是赶着船队继续前行,直到落到已经张开的大口袋之中。

    朱清手下总共有四万士兵五百多条船,一大半最好的战船都被张恒抽调走了,去运送漕粮和临安的国库珍藏北上元大都,这个重任不亚于追击张世杰,所以朱清才派张瑄率精锐手下亲自押送。

    要不然的话朱清在海上的实力一直与张世杰不相上下,追了几千里地的大肥肉,哪会舍得和别人一起分享呢?怎么会在蒲寿庚那里付出极大的代价,弄到新式战船后自己不用,反倒交给了陆上的张弘范,是朱清品德高尚忠心为国着想,一心杀敌而不计较个人得失吗?

    当然不是了,忽必烈从他降元的时候,就开出了一个诱人的条件,只要是平定宋朝马踏江南之后,北上的粮食、食盐、丝绸茶叶等江南物产,全部都归朱清张瑄私人的船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